第二章食品脱水_第1页
第二章食品脱水_第2页
第二章食品脱水_第3页
第二章食品脱水_第4页
第二章食品脱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食品脱水第1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的属性卫生和安全性营养和易消化性外观风味方便性耐贮藏性第2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安全的内容微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素残留:环境污染物、杀虫剂、兽药营养物:人造食品食品添加剂第3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美国食品供应监控机构CDC(卫生部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职责之一:监管食源性疾病EPA(国家环保局)职责之一:规范杀虫剂的使用;制订用水质量标准FDA(卫生部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职责:保证食品(肉禽蛋除外)安全;检查食品加工厂;检查进口食品;制订食品标准USDA(农业部)职责:强制推行肉禽蛋生产体系规范和质量标准;开展营养学研究;对公众进行营养学教育WHO/FAO(国际机构)职责之一:研究出台限制杀虫剂使用的标准第4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保藏技术的历史沿革腌制保藏技术公元前3000年到前1200年,犹太人、中国人、希腊人低温保藏和烟熏保藏技术公元前1000年,古罗马人干藏技术

2000年前,西方人、中国人罐藏技术

《北山酒经》记载第5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食品保藏技术的现代发展

1809年,法国人NicolasAppert发明罐藏食品被认为是现代食品保藏技术的开端1883年,现代食品冷冻技术1908年,化学品保藏技术1918年,气调冷藏技术1943年,食品辐照保藏技术第6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保藏技术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1.不同食品保藏技术之间:如罐藏技术/低温保藏技术2.同种保藏技术中不同技术手段之间:如罐藏法中不同包装材料之间;干藏法中不同的干燥技术之间;等等新型食品保藏技术能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提供高质量食品,具有合理的生产成本

第7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保藏原理的性质

是专门研究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食品保藏方法的原理和基本工艺,解释各种食品腐败变质现象的机理并提出合理的、科学的防止措施,从而为食品的保藏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的学科。第8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保藏原理变质的概念包括品质下降、营养价值、安全性和审美感觉的下降。第9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的腐败变质的特征和程度取决于两类因素:非微生物因素和微生物因素食品的腐败变质的因素:

微生物因素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活动引起多种变化第10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非微生物因素包括:糖的损失、含氮物质的含量与组分的变化、维生素的氧化和损失、脂肪的氧化、水分的变化等。这些变化会导致口感、色泽、风味和产品一致性的不同,导致不能被消费者接受。第11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保藏的目的和类型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如:冷藏法、气调法抑制变质因素的活动达到食品保藏目的的方法如:冷冻、干藏、腌制、熏制、化学保藏、改性气体包装保藏运用发酵原理的食品保藏方法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如:罐藏、辐照保藏、无菌包装

第12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保藏的原则若短时间保藏,有两个原则

(1)尽可能延长活体生命(2)如果必须终止生命,应该马上洗净,然后把温度降下来第13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加热

杀灭微生物

巴氏杀菌

灭菌冷冻保藏

抑制微生物干藏

抑制微生物高渗透(1)控制微生物长时间保藏

则需控制多种因素第14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烟熏气调化学保藏辐射生物方法第15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2)

控制酶和其它因素控制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也能控制酶反应及生化反应,但不一定能完全覆盖比如:冷藏可以抑制微生物但不能抑制酶。加热、辐射、干藏也类似

(3)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昆虫、水分、氧、光可以通过包装来解决。第16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保藏技术食品化学保藏食品辐照保藏食品低温保藏食品腌制与烟熏保藏食品干制保藏食品罐藏第17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章食品的脱水

Dehydration第18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内容提要

食品干燥的基本原理食品的干燥方法与技术食品在干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干燥产品的包装与贮藏第19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概述干燥:几乎完全地除去食品中的水分,使水分含量在15%以下,而且食品的其他性质在此过程中几乎没有或者极小地发生变化的干燥方法。食品干藏:脱水干制品在其水分被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程度后,并始终保持低水分可进行长期保藏食品的一种方法。干燥和干藏的概念第20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干燥的目的延长贮藏期

经干燥的食品,其水分活性较低,有利于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藏,以延长食品的市场供给,平衡产销高峰;

如大豆、花生米经过适当干燥脱水,有利于脱壳(去外衣),便于后加工,提高制品品质;促使尚未完全成熟的原料在干燥过程进一步成熟;用于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以改善加工品质第21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便于商品流通干制食品常常是救急、救灾和战备用的重要质。干制食品重量减轻、容积缩小,可显著节省包装、储藏和运输费用,便于携带和储运第22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品干燥(制)过程控制

达到一定的水分要求保持或改善食品品质控制条件和方法以获得最低能耗第23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微生物酶化学反应他们均需要利用食品中的水。水的可利用度(availabilityofwater)与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有关系。第24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根据食品中水与非水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食品中的水分作不同的类型

第25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结合水或被束缚水(boundwater)

结合水也称束缚水、固定水,是指不易流动、不易结冰(即使在-40℃下),不能作为外加溶质的溶剂的水,是被化学或物理的结合力所固定的水分。化学结合水

物理结合水

第26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化学结合水Constitutionalwater在-40℃下不结冰无溶解溶质的能力与纯水比较分子平均运动为0不能被微生物利用一般情况下干燥时不能也不需要去除通常是食品干制品含水量的极限标准

按定量比固定地和物质结合的水分,它们的结合最稳定,脱水干制不易去除。第27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结合水吸附结合水结构结合水渗透压结合水不按照正确定量比和物质结合的水分。第28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自由水或游离水

Bulk-phasewater/freewater

能结冰,但冰点有所下降溶解溶质的能力强,干燥时易被除去与纯水分子平均运动接近很适于微生物生长和大多数化学反应,易引起Food的腐败变质,但与食品的风味及功能性紧密相关。是指食品或原料组织细胞中易流动、易结冰、可作为溶剂的水分。食品脱水干制时蒸发掉的水分主要是自由水水分和部分渗透结合水分。第29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水分活度

Wateractivity(Aw)1、水分活度的定义: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的逸度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逸度的比值,可用下式表示:Aw:水分活度;f:样品中水的逸度f0:同温纯水的逸度第30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可用下式表示:Aw:水分活度;p:样品中水的蒸气分压p0:同温纯水蒸气压;

水分逃逸的趋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水的蒸汽压来表示,在低压或室温时,f/f0和P/P0之差非常小(<1%),故用P/P0来定义Aw是合理的。第31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水活性与环境平衡相对湿度(equilibriumrelativehumidity,ERH

%)和拉乌尔(Raoult)定律的关系如下:

ERH:样品周围环境的平衡相对湿度N:溶剂(水)的mol分数

第32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n1:稀溶液中水的mol数;n2:稀溶液中溶质的mol数N:溶剂(水)的mol分数

由于Aw

=P/Po=ERH/100=N=n1/(n1+n2)第33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注意事项水分活度的物理意义是表征生物组织和食品中能参与各种生理作用的水分含量与总含水量的定量关系.应用aw=ERH/100时必须注意:①aw是样品的内在品质,而ERH是与样品中的水蒸气平衡时的大气性质。②仅当食品与其环境达到平衡时才能应用。第34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只有当溶质是非电解质且浓度小于1mol/L的稀溶液时,其水分活度才可以按

Aw=n1/(n1+n2)计算:

溶质*aw

理想溶液0.9823※

丙三醇0.9816

蔗糖0.9806

氯化钠0.967

氯化钙0.945*

:1千克水(约55.51mol)溶解1mol溶质※:aw=0.9823=55.51/(55.51+1)第35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影响水分活度大小的因素

水分活度大小取决于:水存在的量温度水中溶质的浓度食品成分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的强度第36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表2-2常见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P26第37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

(temperaturedependence)Clausius—Clapeyron方程精确表示了水分活度与绝对温度(T)之间的关系:

dlnAw/d(1/T)=-△H/R

式中R为气体常数,△H为样品中水分的等量净吸附热。

整理此式可得:lnAw=-kΔH/R(1/T)

式中:此处的ΔH可用纯水的汽化潜热表示,是常数,其值为40537.2J/mol;K的直观意义是在达到同样水蒸气压时,食品的温度比纯水温度高出的比值,本质反映了食品中非水成分对水活性的影响。食品中非水成分越多并且与水的结合能力越强,k值越大,相同温度时aw值越小;反之亦然。第38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恒定的水分含量条件下,lnAw对-1/T作图是一条直线

图:对于不同水分含量的天然马铃薯淀粉相对水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第39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40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比较高于和低于冻结温度下的Aw时应注意两个重要差别:

①在冻结温度以上,Aw是样品组分与温度的函数,且前者是主要因素,在冻结温度以下,Aw与样品组分无关,只取决于温度,不能根据Aw预测受溶质影响的冰点以下发生的过程,如扩散控制过程,催化反应等.②冻结温度以上和以下Aw对食品稳的影响是不同的.第41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水分吸附等温线(MSI)

MoistureSorptionIsotherms概念吸附解吸ERH平衡水分MSI在恒定温度下,食品的水分含量(每单位质量干物质中水的质量)对相对湿度(Aw)作图所得到的曲线。第42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3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信息特点测定方法第44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5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MSI中的分区:

第46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MSI上不同区水分特性

I区II区III区Aw0-0.20.2-0.85>0.85含水量%1-6.56.5-27.5>27.5冷冻能力不能冻结不能冻结正常溶剂能力无轻微-适度正常水分状态单分子层水多分子层水体相水微生物利用不可利用部分可利用可利用第47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滞后现象Hysteresis

定义:采用吸附(resorption)的方法绘制的MSI和按解吸(desorption)的方法绘制的MSI并不互相重叠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第48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49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糖、高果胶食品得滞后环

第50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滞后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吸过程中一些水分与非水溶液成分作用而无法放出水分.不规则形状产生毛细管现象的部位,欲填满或抽空水分需不同的蒸汽压(要抽出需P内>P外,要填满则需P外>P内).解吸作用时,因组织改变,当再吸水时无法紧密结合水,由此可导致回吸相同水分含量时处于较高的aw.第51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MSI的实际意义

由于水的转移程度与Aw有关,从MSI图可以看出食品脱水的难易程度,也可以看出如何组合食品才能避免水分在不同物料间的转移.据MSI可预测含水量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从MSI还可看出食品中非水组分与水结合能力的强弱.第52页,课件共5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微生物经细胞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向外界排泄代谢产物时都需要水作为溶剂或媒介质,水为微生物生长活动必需的物质。细菌、酵母在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中生长芽孢发芽需要大量水分;霉菌在水分降到12%的食品中仍生长;三水分活度与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