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务调度指挥中心建设_第1页
浅谈电务调度指挥中心建设_第2页
浅谈电务调度指挥中心建设_第3页
浅谈电务调度指挥中心建设_第4页
浅谈电务调度指挥中心建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电务调度指挥中心建设

为了认真落实国家文物局胡东亚副部长尽快建立能源规划指挥中心的指示,有效加强生产组织和安全风险的过程控制,提高能源生产的现代化水平,铁路秘书处和集团公司在充分借鉴和学习兄弟铁路公司的经验,整合资源,长期规划,大力推进。2012年4月1日,全面成立了广东铁路管理局电气工程指挥中心。1抓住这个机会,加快建设1.1电务通信段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后,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多次召开会议,提出思路,明确要求,并且逐个电务(通信)段进行座谈,确保强力推进;电务处、电务(通信)段都成立专门攻关小组,研究方案、完善制度、制定标准等,积极协调劳卫、财务、计划等部门,明确组织机构、筹集资金1900余万元,组织科技人员与专业公司组成专门研发团队,开展专项研发。1.2电务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原则按照“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探索创新,实际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电务系统既有的信息化资源,以调度指挥中心管理系统和集中监测系统为平台,建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信息共享、互为支撑的电务调度指挥体系。1.2.1应急指挥调度管理系统系统基于集团电务处、电务(通信)段调度指挥中心的二级应用平台,采取数据库同步技术实现共享信息接入。总体功能含盖应急调度指挥、设备监测数据的采集和集中分析处理、安全生产盯控、故障隐患的智能分析诊断、干部督导考核等方面,主要针对安全生产作业过程、人员、设备,形成科学有效的监测诊断、生产组织、应急指挥体系。整体逻辑框图如图1所示。1.2.2主要网络组成1.中心机房硬件。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器及数据存储系统(原则上单独设立,也可以利用2010版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数据备份系统、应用服务器、接口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等设备。2.中心大厅硬件。配备大屏幕(电视墙)系统、LAIS地面系统终端、LKJ数据分析终端、机车信号分析终端、信号集中监测终端、DMS分析终端、CTC/TDCS终端、综合视频监控终端及安全数据网终端等设备。3.网络组成。集成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将电务调度指挥中心系统接入信号微机监测2Mb/s专网,确保电务处和电务段数据库服务器可实现数据同步;并通过防火墙进行有效防护,接入集团办公网,使电务终端用户通过办公网能够访问电务调度指挥中心系统。4.机房建设。机房面积要求60~100m2,配备专业机房空调,并提供稳定、防雷且不小于30min断电续航的二路电源系统。硬件及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1.2.3打造动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软件功能按照电务处、电务段2个层面设置和开发。处中心为段中心提供管理指导,段中心为处中心提供数据支持,形成上下贯通、信息共享的调度指挥体系。处中心软件开发侧重于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调度指挥、专家诊断等,共有48个功能模块;段中心软件开发侧重于调度指挥、监测分析、盯控督查等,共有62个功能模块。以长沙电务段为例:调度指挥中心建有调度指挥台、监测分析台、盯控督查台及配套软件功能模块,形成集电务应急调度指挥、设备监测分析、安全盯控、问题闭环管理、干部督导考核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并完善和实施电务设备管理,在遵从信息共享原则的基础上,为电务设备的管理模式由分散型向集约型、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提供基础。系统软件功能结构如图3。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2.1《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组织机构》根据铁道部的要求,电务处积极研究方案,反复协调劳卫部门,专门下发《关于设立电务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通知》(广劳卫发177号),明确了电务调度指挥中心的组织机构、人员定编以及工作职责等。各电务(通信)段均成立了调度指挥中心,由段主管领导直接负责,并配备了调度指挥、监测分析、盯控督查等相关人员。2.2细化管理办法1.制定管理办法。根据电务部要求,电务处制定了《电务调度指挥中心管理办法》,处内制定了《电务处调度指挥中心系统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科室的职责、管理使用分工及各模块的管理使用规定,并设专人管理;各电务(通信)段结合实际制定细化管理办法,包括《调度指挥管理办法》、《干部日常工作动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督办办法》、《重点生产任务及作业盯控办法》、《日常安全生产监控分析办法》、《问题库闭环管理办法》等6项。2.建立系统运用通报机制。电务处、电务段确定专人,每周对系统运用情况进行浏览和分析,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确保系统良好运用。2.3现场电务设备在企业和岗位上的职责1.优化人员配置。按照集团公司文件要求,配齐配强了技术人员。在原有调度室的基础上,各段分别设置了调度指挥组、监测分析组和盯控督查组。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现场经验,尤其是监测分析组的人员,必须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助理工程师职称,中心主任要求有科室、车间3年以上工作经历和工程师职称。严格按要求制定了岗位职责,其中:调度指挥组主要负责各级命令上传下达、故障应急指挥等;监测分析组主要负责高铁、普铁、车载等现场设备运用质量的监测分析,协调督促问题整改;盯控督查组主要负责干部动态盯控、重点工作督办、问题库管理、重点生产任务和现场作业盯控等工作。各段人员配置情况如表1。2.加强人员培训。各段调度指挥中心结合电务新技术、新设备发展形势,采取邀请厂家送教上门、外派学习、集中授课等形式开展专业技术学习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同时,规定每月下现场不少于1次,熟悉现场电务设备性能、状况及干部职工工作状态,提高监测分析、应急处理和组织协调能力。3.检查考核和管理。按照“奖优罚劣”原则,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加强检查,定期考核,不称职的一律进行岗位调整。2.4实现“传声筒”到“指挥棒”的转变,为设备运行打好基础组织中心人员学习先进维修管理理念,按调度指挥中心的新标准和要求,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逐步实现由“传声筒”到“指挥棒”的转变,为电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打好基础。3长沙电务段核心中心建成根据管内各电务(通信)段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情况,确定长沙电务段为试点单位,并在2012年2月完成建设投入运用。至4月1日,全集团各电务(通信)段已全面建成调度指挥中心。主要有6个方面的功能运用和效能发挥。3.1智慧单网监测分析系统将普速线微机监测、高铁集中监测、TDCS、网管、高铁动环监测、DMS、机车信号远程监控、LAIS、视频监控等监控、监测资源全面整合,形成了立体化的共享平台。在微机监测中重新定义报警、预警原则和项目,研发“智能诊断分析系统”,实现系统自动预警和报警,并将预报警信息传送到电务调度指挥中心系统。中心监测分析组根据报警、预警信息及智能分析报告,及时督促现场整改,指导现场维修。同时收集整理各类设备在正常和非正常状态下的模拟量曲线图,建立模拟量曲线图库,指导现场浏览分析和现场设备维修。并根据不同季节进行专项分析和重点监控,如雨季加强对电缆综合绝缘不良处所、二次调整区段的监测分析等。2012年以来,长沙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通过监测分析,共发现和处理电气特性不良设备561处、报警信息798条、施工及“天窗”问题35个。3.2现场作业过程监控依托“天窗”施工管理和视频监控模块,实现施工过程盯控和过程写实抽查。指挥中心对当日重点施工和“天窗”修实行过程盯控。作业前,电话抽查现场作业负责人到位情况,及时提示安全风险;作业中,视频盯控现场施工组织、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整改;作业后,通过集中监测比对作业前后的设备技术参数变化,检查设备运用质量。以长沙电务段为例,自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共盯控发现现场作业安全隐患256个,及时督促现场整改,有效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3.3电务处对部分配合物的对接工电结合部管理模块,重点突出结合部问题的分层分类管理,明确规定关键问题由主管副段长、段长进行对接协调和销号。针对该系统在使用初期存在的定性不准、信息填写不准确等问题,电务处及时制订了《关于规范工电结合部问题管理的通知》,明确了结合部问题定性标准和处理流程,规范了结合部管理。此外,在解决工电结合部问题方面,正在与工务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同督促现场整改。3.4问题验证与强化调度指挥中心对“问题库”实行分级、分类、分片盯控,对问题整改超时限的系统自动“飘红”预警提示;同时调度指挥中心每周统计分析问题的整改情况,向现场验证组(设在段质检科)人员发出《问题验证派工单》,进行实地验证确保问题闭环处理。通过问题库模块的运用,干部检查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涉及安全的问题隐患被及时检查和整改。3.5心盘查组测试各级干部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自动录入本人工作动态和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中心盯控督查组随机抽查20%的干部动态情况,并要求进行电话实地验证;干部作风监督组(干部作风督查办公室)根据自动统计生成的干部量化完成情况和录入的动态内容,直接到现场追踪验证,检验干部工作量化的完成情况,每月分析通报考核。3.6强化安全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及运行安全在应急指挥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快速分析原因,迅速调配力量,实时监控现场”三个方面。调度指挥中心受理故障信息后,能立即在集中监测系统中了解设备状况,根据智能诊断功能,直观提示故障方位,初步分析故障原因。同时,通过干部动态管理模块,通知就近的技术干部赶赴现场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视频系统进行可视化指挥,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实施现场安全卡控。自2012年4月电务调度指挥中心系统正式启用以来,逐步规范了管理,强化了作业过程控制,电务安全情况得到较好地控制。截止11月底,全集团电务系统消灭了C类及以上事故;消灭了施工和违章作业事故;检修不良设备故障较去年减少了15.6%;结合部方面引起的故障有较大幅度减少,其中钢轨绝缘不良故障减少了60.2%,道岔结合部故障减少21.3%,设备故障平均延时减少6.3min/件。4建设过程中的困难4.1资本不足计划、财务部门前期投入资金只能满足主要功能的实现,视频监控、道岔缺口报警尚未全覆盖。4.2软件开发及性能分析系统软件是按近期、远期分步开发,边研制边试用,软件开发和优化技术难度较大,在系统界面和使用功能,特别是智能诊断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4.3dmb/s通道系统规划时,电务处、电务段、车间和工区之间应使用专用2Mb/s通道进行连接,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资金和通信通道资源的影响,暂时无法实现专用的2Mb/s通道。5下一步工作计划5.1提高设备预警和报警的自动化程度1.加大信号集中监测综合平台的智能化研发力量,完善系统智能诊断分析功能,不断提高设备动态预警、故障报警和专家分析的自动化程度。2.继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