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BSS网络性能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_第1页
GSMBSS网络性能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_第2页
GSMBSS网络性能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_第3页
GSMBSS网络性能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_第4页
GSMBSS网络性能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SMBSSGSMBSS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内部公开第1页第1页,共15页2008-11-1版权全部,侵权必究产品名称产品名称GSMBSS产品版本Productversion密级内部公开共15页GSMBSS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仅供内部使用〕拟制:拟制:GSM&UMTS网络性能研究部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华为技术版权全部侵权必究修订记录日期2008-12-20本1.0初稿完成修改描述作者耿海建2008-12-251.0依评审意见修改耿海建2009-7-301.0增加涉及特性杨召青目录总体介绍 ..1.1 RTT定义..Ping过程分析 E)GPRS中时延简介 2 RTT时延分析和优化..\l“_TOC_250003“TBF的建立释放时延优化 1.2\l“_TOC_250002“数据传送时延分析 .3\l“_TOC_250001“系统处理时延 .42.4 网元间传输时延4\l“_TOC_250000“3 附录:测试跟踪文件 4图名目图1Ping命令执行结果 8.图2Ping业务抓包 8.图3Ping流程TBF建立释放未优化〕 .图4GB接口跟踪图形 9.图5GB接口跟踪〔左,对应于图4行序号24〕和Ethereal跟踪〔右〕比照 10图6Um口接入流程第一个UplinkACK消息中带上TLLI进展冲突解决 10图7Um口跟踪其次次Ping数据 .1图8TEMS口跟踪其次次Ping时,上行发送BSN=4,5,网络侧未收到的块 11图9Ping包在各协议层的组包图 .3表名目表1EGPRS各种编码RLC数据块承载的LLC层数据量的大小 13表2GPRS各种编码RLC数据块承载的LLC层数据量的大小 13表3CQTPing测试结果 .4文档摘要和缩略语关键词:Ping,RTT时延摘要:PingRTTRTTPing业务的根本过程,然后基于这些描述说明RTT时延的优化方法。缩略语清单:GPRS缩略语英文全名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中文解释通用分组无线业务EGPRSEnhancedGPRS慢速随路掌握信道MSMobileStation移动台CQTCallQualityTest呼叫质量测试DTDriveTest驱车测试RTTRoundTripTime来回时间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Internet掌握消息协议PCUPacketControlUnit分组掌握单元BSSBaseStationSystem基站系统BSCBaseStationControl基站掌握器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基站收发信台TBFTemporaryBlockFlow临时块流RLCRadio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掌握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掌握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编码方案参考资料《TCP/IP1:协议》,W.RichardStevens,2008-4《GPRS2005-6-1《GSMPS〔试验室外场版〕》,GSM2008-9-3GSMBSSGSMBSS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内部公开GSMBSS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总体介绍本文对RTTGPRS系统中引入RTT每个点如何优化作了说明。本文说明定位问题的工具主要是TEMS,Ethereal/Wireshark,各网元的消息跟踪和扫瞄工具。分析RTT时延问题,需要TEMS的跟踪信令,Ethereal/Wireshark手机侧抓包数据,BSSPSUm口跟踪信令,BSSPSGBPTP跟踪信令。本文基于下载上传存在的问题都解决的根底上。即不存在信道故障,链路失步,接口丢包等问题。RTT定义RTT时延是指从数据包发送到接收到回应的时间RTT么要考核RTT时延这个指标?RTT时延越大,应用层的数据确认需要的时间较长,从而在慢启动阶段,窗口翻开慢,到达拥RTT时延较大时的带宽利用率就较低。Ping过程分析2008-11-1共15页一般承受Ping命令来测试RTT时延,Ping业务基于ICMPICMP回显恳求包至效劳器,效劳器收到该恳求包后,将其中的数据段原封不动的封装在ICMP回显应答包中,发送给终端。2008-11-1共15页GSMBSSGSMBSSPSKPI〔RTT时延〕优化手册内部公开第10页第10页,共15页2008-11-1版权全部,侵权必究图1Ping命令执行结果Ping命令中,-n表示Ping的次数,-l表示PingPingPing包的RTT时延,在Ping命令执行完毕后,会显示Ping的最小/最大/平均时延,在Windows操作1ms。1测试中,通过WireShark跟踪的结果如以下图所示:图2Ping业务抓包在Windows操作系统缺省设置下,屡次Ping恳求发送的时间间隔为1S〔图中显示的时间为与上一个包的间隔时间〕,Ping回显大于1s的状况,一等到Ping回显,则马上发送下一个Ping5S没有收到相应的回显应答包Requesttimeout,说明对方不行达〔对方不肯定真的不行达,有可能是对方的网络防火墙阻挡Ping入〕。E)GPRS中时延简介E)GPRS系统中的时延TBF取决于系统的硬件处理力量;网元间传送时延和接口传输模式相关;数据传送时延和Ping包的大小以及使用的相应编码有关系;TBF建立释放时延则受承受的接入方法〔一步接入或两步接入〕以及受网络侧相应的TBF建立或释放的优化手段的影响。RTT时延分析和优化以下图表示了任何功能都不翻开状况下一个Ping包的传递过程:客户端 MS

PCU

效劳器ICMP回显恳求上行TBF建立恳求ICMP回显恳求上行TBF建立恳求指配上行资源承载ICMP回显恳求的RLC数据块RTT时延ICMP回显恳求ICMP回显应答指配下行资源确定指配成功承载ICMP回显恳求的RLC数据块ICMP回显应答

网络层图3Ping流程〔TBF建立释放未优化〕TBF户端的组包等过程。对于Ping时延的分析,按以下思路分析:核心网是否引入时延〔GB跟踪数据〕,假设有,联系核心网工程师解决,否则,下一步。推断首Ping时延长还是连续Ping时延长假设仅仅是首Ping时延长,考察TBF建立流程是否特别假设是连续Ping过程中时延都比较长,考察TBF建立/释放优化流程是否启动,参数设置是否合理;考察是否由于数传过程的问题导致延迟释放时间超时。假设是连续Ping过程中局部Ping过程时延较长,考察数据传送过程,如编码、信道数、误块等状况。图4GB接口跟踪图形我们以图1中所做的Ping图4GB接口跟踪图形首Ping时延为767ms,较一般首Ping过程要长一些,从信令可以看到,没有启动下行提前建〔下行提前建立应在发送第一个UplinkACKUplinkACK时发送下行指配〕;上行一个信道以及上下行编码都比较低〔这在对其次次Ping过程中分析〕。连续Ping过程有几个Ping1其次次PingGB接口数据对应到该次Ping过程,可以从以下图来确定这两个数据块对应于其次次Ping。图5GB接口跟踪〔424〕Ethereal图5GB接口跟踪〔424〕Ethereal跟踪〔右〕比照图6UmUplinkACKTLLI进展冲突解决TFI为10。然后找到下一个下行指配,可以看到以上行TFI10MSMSTFI13GB接口对应的时间找到相应的数据块在Um〔GB接口整个LLCPDU内容和UmRLC块数据内容可以准确确定〕。如以下图所示:图7UmPing数据/BSN号为4、5的第一次发送网络侧没有收到。上行编码较低是由于默认编码是MCS2,后续没有准时调整〔配置为依下行来调上行,明显,没有调整是下行没有调整的缘由〕;下行编码默认配置为MCS6编码,却使用MCS2编码,明显是由于副链路不能绑定的缘由;上行仅使用一个信道是由于一阶段接入,未到触发时机安排成上行两时隙;上行数据块BSC号为4、5网络侧没有收到,查看空口质量是比较好的,则很大的可能是Gabis口链路和信道的问题;即使丢两个块也不会导致这么长的时延,由于MS处于延迟释放状态,无其它复用应是持续调TEMS〔ModeReport-PHPDCHBlockHeaderDLReport〕:图8TEMSPingBSN=4,5,网络侧未收到的块觉察有大量的下行块手机侧没有收到,则很可能是由于传输链路的缘由导致。全部的分析都指向链路质量的问题,这时,查看有无链路失步的告警;BTS是否锁定BSC的时钟;查看Gabis口误码率话统。由于试验室环境,我们仅确认BTS的时钟处于自由振荡状态。附件是相应的Ping跟踪文件和配置数据,可以依照这次分析结果试着分析第四次时延长的状况。TBF的建立释放时延优化上行TBF建立时延优化上行TBF或许是193ms;对于两阶段接入,从信道恳求到指配上行资源或许是452ms。接入方式是手机打算的,网络侧可以限定其必需承受两阶段接入,明显,我们不应作这种限定。要查看该开关是否翻开〔进入超级用户模式,查看“配置BSC属性-内部软参-强制手机二阶段接入功能开关”应设置为“不强制〕。两阶段接入中,消耗时间最多的地方是指配单块->手机在单块上上两步接入恳求的过程,通过修改“单块指配下的延迟块数”〔进入超级用户模式,查看“配置BSC属性-内部软参-单块指配下的延迟块数”〕9660ms左右。 说明单块指配的延迟块数主要是考虑马上指配消息从PCU发送至MS的时延,包括传输时延以及指配消息在基站侧可能要排队带来的时延。在试验室验证“单块指配下的延迟块数”为6时没有问题,但在现网,假设寻呼量和接入恳求量很大,有可能造成手机收到指配消息时,所指配的块的时间已经过了,从而重发信道恳求的状况。所以,建议仅用于RTT时延比拼。上行TBF释放时延优化上行数据块发送完毕以后,就可以进入上行释放流程。但上行释放后,建立下行时间较长。同时,对于连续Ping时,每一次Ping业务都要重建立上行,会消耗过多的时长,所以,一般我们会延迟上行的释放。一般翻开上行扩展功能,将“配置小区属性-GPRS属性-Ps域网络优化-上行扩展TBF非活动期时长〔毫秒〕”设置为一个合理的值,建议设置为2000ms。 说明上行扩展功能需要MS支持。由于Ping1S,所以“上行扩展TBF非活动期时长〔毫秒〕”需要设置大于1S。下行TBF建立时延优化正常的流程是有下行数据到达PCUPS行,且正常也都会有下行数据。所以,产品实现了“下行提前建立”的功能〔进入超级用户模式,“配置BSC属性-内部软参-下行TBF提前建立开关”设置为“对全部TLLI翻开优化”〕。即在上行TBF建立以后,即马上触发下行建立。下行TBF释放时延优化下行TBF也需要启动延迟释放来实现连续Ping过程不反复建立下行。在“配置小区属性-GPRS属性-Ps域网络优化-下行TBF延时释放时长〔毫秒〕”设置为大于1000ms的值。建议2400ms。数据传送时延分析每次Ping32字节包在各协议层的组包状况如以下图所示:Ping包数据32字节ICMP包头8字节Ping包数据32字节Ping包数据32字节ICMP包头8字节Ping包数据32字节包头字节ICMP包头8字节Ping包数据32字节SNDCP头4字节包头字节ICMP包头8字节Ping包数据32字节SNDCP头3字节LLC头SNDCP头IP包头ICMP包头Ping包数据SNDCP头LLC头3字节4字节20字节8字节32字节3字节3字节IPSNDCPLLC图9Ping包在各协议层的组包图Ping32字节包时,每个PingRLC73字节。各种编码的RLC数据块大小如下表所示:表1EGPRSRLCLLC层数据量的大小ChannelCodingSchemeEGPRSRLCdataunitsize(N2)(octets)FamilyMCS-122CMCS-228BMCS-337AMCS-444CMCS-556BMCS-674AMCS-72x56BMCS-82x68AMCS-92x74A表2GPRSRLCLLC层数据量的大小ChannelCodingSchemeRLCdatablocksizewithoutsparebits(N2)(octets)NumberofsparebitsRLCdatasize(octets)CS-122022CS-2327327/8CS-3383383/8CS-4527527/8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上行单信道的状况,需要MCS6编码才可以在20ms内将一个Ping数PingMCS6GPRS的状况,则需要两个信道,CS3/4的编码才可以在20ms内发送一个Ping包。所以,对于初始发起Ping10的MS,会安排3〔下行〕+2〔上行〕Ping〔进入超级用户模式,“配置BSC属性-内部软参-DSP掌握开关表2”共八位,第一位即为时隙快速调整开关〕。对于存在误块的状况,可能会导致Ping时延突增,由于发送的数据块假设对端没有赐予确认,且不支持的未确认数据块重发的状况下,会等待对方确认再进展重传而铺张很长的时间。所以,网络侧也开发出了“PACK重传”的功能,对于存在误块〔主要是DTPing测试中〕的状况,要确认一下现有版本是否支持该功能。系统处理时延基站不同硬件版本的处理时延不同,对于BTS3012的老双密度会有40ms的差异。另外,不同的终端,时延也会有所差异,N95下时延性能要比索爱K790好40ms左右。网元间传输时延网元间传输时延和网元间传输模式有关,主要是Gabis口的传输方式〔TDM/HDLC/IP〕,对于不同传输模式下,翻开上行扩展和下行延迟释放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