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浴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体会_第1页
药浴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体会_第2页
药浴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浴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体会

医学浴法是中医的传统外治疗法。对西汉的52种疾病进行了记载。它结合了洗涤剂和药物的双重功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设施的增多,药物和浴法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人们消除疾病、强身健体、修养的主要手段。导师刁本恕主任医师乃四川省成都市名中医,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四十余年,医术精湛,善治各科杂病,尤对内病外治、内外合治等治疗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吾有幸得以学习继承其学术经验,极多收获。在儿科诊治中,常因小儿服药困难而影响疗效,导师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辨病施浴,以补内服汤药的不足,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病程,深受家长的好评。1急性致病性抗体案刘××,男,4岁,初诊时间:2001年10月15日。患儿高热38.9℃1d。家属述:近日气候变化,患儿出现流涕、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自服中成药,症状缓解不明显,1d前出现发热,t=38.9℃,咽喉疼痛、咳嗽有痰、烦躁、纳呆少食、小便黄、大便结。观其患儿:神差、面红,无呼吸急促,无鼻翼煽动,喉核红肿,有少许白色脓点,t=38.9℃,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0.8×109/L,W-SCR,0.50,W-LCR0.58,胸部透视:未发现异常体征。诊断: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急乳蛾(风热犯肺,火毒侵喉)。治则:内外合治。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处理:①药浴法:生麻黄30g,桂枝30g,细辛30g,陈艾30g,菖蒲30g,紫苏30g,荆芥30g,青蒿100g,板蓝根100g,大青叶100g。加水1000mL,熬开30min,去渣取汁再兑温热水洗澡,每日1剂,每日1次~2次。②内服方:银花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柴胡10g,炒荆芥10g,青蒿30g,连翘9g,焦栀子6g,川木通10g,滑石30g,玄参30g,生石膏30g,花粉30g,黄连6g,黄芩30g,赤芍6g,槟榔6g,炒山楂30g,神曲30g,炒麦芽30g,炒稻芽30g。煎剂内服,每日1剂,每日4次~5次,每次15mL。复诊:患儿家属述:体温下降,t=37.8℃,无烦躁,咽痛、咳嗽减轻,食少,小便黄,昨日晚上排稀大便1次。观其患儿:倦怠,喉核红肿及白色脓点减小,t=37.8℃,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复查血常规:WBC14×109/L,W-SCR0.52,W-LCR0.51,守方守法继续治疗。3d后复诊,喉核红肿、白色脓点完全消失,t=36.3℃,复查血常规:WBC7×109/L,W-SCR0.40,W-LCR0.50,病愈。2病、理、药陈××,男,6岁,初诊时间:2003年7月14日。患儿发热,t=37.4℃,全身散在绿豆大椭圆形水疱1d。家属述:患儿1d前突然发热,t=37.2℃,在患儿双臂及后背有少许红色小水疱,倦怠,少食,今晨发现患儿四肢及前胸后背有散在绿豆大椭圆形水疱。观其患儿:神差、倦怠,四肢及前胸后背有散在绿豆大椭圆形水疱,周围红晕,疮液清澈,t=37.4℃,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诊断:西医诊断:水痘。中医诊断:水痘(风热夹湿)。治则:内外合治。治法:疏风清热、解毒祛湿。方药:①药浴法:千里光30g,野菊花30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苦丁茶30g,茵陈30g,生地30g,玄参30g,生黄柏30g,生大黄30g,白矾30g。加水1000mL,熬开30min,去渣取汁再兑温热水洗澡,每日1剂,每日1次~2次。②内服方:茵陈30g,姜黄10g,佛手10g,香橼6g,郁金10g,全虫10g,蜈蚣5条,乌梢蛇30g,黄连3g,黄柏15g,黄芩15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山楂30g,神曲30g,炒麦芽30g,炒稻芽30g。煎剂内服,每日1剂,每日4次~5次,每次15mL。复诊时家属述:患儿四肢及前胸后背无新发水疱,原有的水疱缩小,体温下降。观其患儿:四肢及前胸后背水疱缩小,疮液变浑浊,周围无红晕,t=36.2℃,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守方守法继续治疗,5d后复诊,水疱基本消失,仅留有少许痕迹,病愈。3阴风热闭肺气阴病阴治泻热高×,男,2岁,初诊时间:2003年7月30日,发热3d。家属述:3d前因天气变化突然发热,t=37.9℃,在某医院西医儿科就医,经静脉输液(具体用药不详)及口服“利巴韦林”、“头孢克洛”等药治疗,体温在37.6℃~38.9℃之间,倦怠、纳呆少食、烦躁、夜啼,小便黄,大便干结。观其患儿:神差、倦怠、面红,无呼吸急促,无鼻翼煽动,t=38.5℃,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诊断:西医诊断:发热。中医诊断:外感发热(风热闭肺)。治则:内外合治。治法:疏风清热、通宣肺气。方药:①药浴法:麻黄30g,桂枝30g,细辛30g,陈艾30g,菖蒲30g,紫苏30g,荆芥30g,青蒿30g,大青叶30g,生大黄30g。加水1000mL熬开30min,去渣取汁,再兑温热水洗澡,每日1剂,每日1次~2次。(2)内服方:柴胡10g,荆芥10g,川木通10g,滑石30g,青蒿30g,连翘10g,山楂30g,神曲30g,炒麦芽30g,炒稻芽30g,鸡内金30g,白蔻10g,槟榔6g,花粉30g,苏梗10g,草果10g。煎剂内服,每日1剂,每日4次~5次,每次15mL。复诊:家属述患儿体温下降,烦躁夜啼减轻,倦怠,少食,小便黄,大便稀、不成形。观其患儿倦怠,t=37.8℃,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继续治疗,3d后t=36.3℃,少食,余症悉除。4药浴治疗的意义4.1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人体气血的通路,人体通过分布全身的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肌肤、五官、百骸,沟通内外,贯穿上下,构成有机整体。药浴正是利用经络沟通内外,通过人体皮肤、穴位给药,使药物直达脏腑。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病之所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达脏腑也。”4.2现代研究表明,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湿热刺激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而药浴液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局部进入体内,直达病所,既避免了药物的损耗,又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从而使疾病向愈。4.3在儿科临床中,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内服药稍有不当则可出现伤及内脏的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加之小儿年幼,服药困难,以及家长等诸多原因均影响临床的疗效,药浴疗法则能补充其不足。通过局部洗浴治疗全身疾病,借助浴水温热之力与药物本身的功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