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的答题步骤_第1页
新闻评论的答题步骤_第2页
新闻评论的答题步骤_第3页
新闻评论的答题步骤_第4页
新闻评论的答题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点评

教学目标:

一:掌握新闻点评题答题步骤

二:如何透析材料本质

2012年,适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网友涂鸦图恶搞诗圣杜甫杜甫草堂人员呼吁尊重》报道:诗圣杜甫的涂鸦图片在网络疯转,在这些以蒋兆和《杜甫像》为源素材的“恶搞”作品里,杜甫时而成为送水工、机枪男、骑电瓶车的人等;时而又变成各种动漫形象,海盗路飞、宠物小精灵、火影忍者……,简直“无所不能”,故被好事者戏称为“杜甫很忙”。

郁达夫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有了英雄却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不珍惜本民族的文化英雄,反而嬉戏恶搞是很悲哀的事情。

《恶搞杜甫,此风堪忧》评论一

杜甫说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大概才不会在乎如何被“恶搞”,因为他早就断定,杂音与碎片无论曾经多么喧闹与风光,最终都将随风而逝,而民族文化真正的精神之光,绝没有那么脆弱。

《从“杜甫很忙”说到恶搞之风行》评论二或许可以说,“杜甫很忙”走红的根本条件,不在于诗圣本身的暗影或光环,而在于“杜甫”频出的语文课本。涂鸦者、转播者,与其说在消费“杜甫”这一古老意象,不若将他们的所作所为,理解成对不如意“教材”的一场迟来的、集体性反弹!但,继续追根溯源,“教材”又何其无辜?它们,不过是特定教育理念的载体,是客观教育模式的一环——对教材的戏谑,归根结底,何不是对教育方式的某种回应?

《“涂鸦杜甫”,一场对“苦难”的欢愉怀旧》【评论特点】

语言精练深刻

形式短小精悍

观点鲜明独到

【题型解说】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比短评更简短。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例1、阅读并点评下面一段新闻,要求:语句简明,见解深刻,是非分明,不超过30个字。

2006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来自山西的原生态选手的“羊倌歌王”——石占明在综合素质考试中,竟然说英国、澳大利亚国旗是中国、日本国旗,引起台上台下一片震惊。典题引路点评:青歌赛选手不识中国国旗,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凸现其素质低下。

新闻点评的步骤:归纳叙事件明观点析本质)﹚概述材料简明扼要旗帜鲜明、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评析材料精到深刻新闻点评的格式:叙事件明观点析本质1-2分1分3分左右其他赋分

(06年北京卷)23.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请你赋分概述材料简明扼要旗帜鲜明、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评析材料精到深刻新闻点评的格式:叙事件明观点析本质1分1分2分其他赋分请你评卷(1)现在由于社会风气不好,人与人的诚信越来越小。

得分:(2)部分青年爱心满怀,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存在于大部分青年身上。

得分:(3)“爱心大巴”行动是爱心社学子们爱心的表现,而返校大学生却糟蹋了爱心。得分:(4)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社会上的欺骗之风盛行,杜绝这种风气是关键。

得分:(5)由于猜疑,使爱心大巴成了伤心大巴,可见社会信用的缺失。

得分:

0分

1分

1分

0分

3分

概述材料简明扼要旗帜鲜明、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评析材料精到深刻新闻点评的格式:叙事件明观点析本质参考答案:答案一:“爱心大巴”遭怀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育。

答案二:“爱心大巴”免费接站遭受猜疑,折射社会信任危机。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答案三:真诚的爱心却被怀疑猜测,世界缺少的是信任,而非善良。答案四:爱心变伤心,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以及社会中爱心的缺失。答案五: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让爱心变成了伤心,社会呼唤诚信。新闻点评的格式:叙事件明观点析本质?难点突破如何找准角度,透析新闻的本质?典题引路例2、阅读并点评下面一段新闻(30字左右)。(4分)

A

广州日报11月28日消息:近日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用年薪10万元招聘15名卖猪肉的员工,竟引来1500多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前往竞聘。 B参加第四轮面试的60人全部都是学校里的精英,不是学生干部,就是成绩在系里数一数二的高材生。C内部人员透露“他们全部拥有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学历,华工、中大的研究生占了八成,还有少数人是海归人士”。

一研究生已正式上班①新闻报道了什么事件?(叙述事件)广州1500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②事件是由于什么而发生的?(追问原因)个人原因:①高薪的诱惑②做自认有价值的事。③理性就业。企业原因:①哗众取宠、炒作之嫌;②吸纳人才,过人之举;社会原因(本质问题):①教育的弊端(教育资源的浪费)②职业不分贵贱。反面反面反面正面正面正面正面点评时只需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点评示例】

广州1500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叙述事件)①这是他们在艰难的就业形势下所作的理性选择,因为职业不分贵贱。(正面)②高薪诱惑是关键,折射出社会“重钱”之风。(反面)③学非所用,这既是人才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是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反面)④招聘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哗众取宠,不可避免地要跌入名利两空的黑洞。(反面)⑤皆因社会未能为人才能力的施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反面)

⑥这暴露出教育供过于求、社会无法消化的弊端。(反面)……析本质:透过现象,看社会本质社会层面新闻点评的步骤:

叙事件

明观点

析本质(原因)归纳角度:个人、群体、社会正面、反面主观、客观(社会层面)社会层面例3、(2010福建高考)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150字左右)(7分)典题引路①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叙述事件)节日文化相互交融。/文化交流,欢乐共享。②事件是由于什么而发生的?(追问原因)客观原因: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文化的相互传播。主观原因:过年,只要快乐就行。(不分中西,只需愉快地享受节日,品味节日气氛。)

析影响(后果)世界文化相互交流有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播,使东西方文化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通过文化交流的纽带,让东西方人民的心紧紧结合在一起,让世界走向和平。谈对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主观客观点评时可综合多个角度1、我认为当今世界文化相互交流有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播。(观点明确,给2分)我国不少人喜欢过外国节日,外国家也受我国文化影响过起中国传统节日,这很大程度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当然,我们更重要的是要谨慎地吸收外来文化,学习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地吸收优良文化,同时也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紧密结合材料进行阐述,条理清晰,言之有理,给4分,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给1分)【点评参考示例】2、我认为应该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观点明确,给2分)首先,有利于外国人更真实清楚地了解中国,因为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因素;其次,洋节日的传播有助于我们从中吸收精华以发展自己,如母亲节和感恩节,让我们开放地情感;再次,文化的相互传播是世界多元化的趋势,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文化节日,才铸就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紧密结合材料进行阐述,条理清晰,言之有理,给4分,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给1分)

【点评参考示例】新闻点评的步骤:

叙事件

明观点

析本质(原因)归纳角度:个人、群体、社会正面、反面主观、客观影响/后果、对策点评时角度的多寡视题干要求而定社会层面点评雷区1、没有观点,或观点含糊其辞。2、大量转引原材料,没有分析,说理不透。3、观点偏激,强词夺理,无法接受。4、条理不清,语无伦次。5、字数太少或严重超标。请你亮剑

请对下面一则新闻进行点评(不超过30字)

《最强大脑》第一场国际挑战赛中天才少年李云龙在比赛中当众崩溃大哭,一度哭得瘫在座位上站不起来,所有人看到这样的场面都揪心不已。同样是12岁,意大利小男孩安德烈的表现则让人刮目相看。比赛中安德烈一直表现的很从容,即便李云龙速度要快得多,但安德烈仍然不慌不忙,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当李云龙失声痛哭的时候,安德烈也随之落泪,当李云龙逆袭获胜时,“小伙伴”安德烈送上了大大的拥抱,他说:“我刚才很担心李云龙,他看起来很难过,我想要去拥抱他。”安德烈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人生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