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观人类学一种多视角的考察
一、景观人类学的兴起在人类国家杂志的写作中,景观的描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居住和生活环境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在人类学发展史上,景观并没有像亲属关系、宗教、仪式、交换等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那样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而多是被当做背景性材料来陈述。景观对于民族志写作来说既是不可或缺的,又没有得到专门性研究,这是景观在人类学学科位置中的悖论。对景观关注较多的经典民族志作品,如埃文斯-普里查德(E.E.Evens-Prichard)的《努尔人》1和列维-斯特劳斯(C.Levi-Strauss)的《忧郁的热带》2,虽然用了比较多的篇幅论述生态、气候、场地等与聚落和族群生活的关系,但是仍旧将景观作为语境性知识来看待。人类学对于景观的专门性研究是隐性的、跳跃的、不连贯的。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路易斯·摩尔根(L.H.Morgan)在1881年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书中考察了易洛魁印第安人的“长屋”(longhouse)及其聚落环境。长屋的形式与易洛魁人的世界观、家庭秩序、宗教信仰等社会组织形式密切相关。易洛魁人称自己为“长屋的民族”,3可以看出建筑景观对于族群认同的重要象征意义。可惜的是,摩尔根对于原住民住屋和聚落的人类学研究视角在人类学学科上没有得到提炼和延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爱德华·霍尔(E.Hall)提出了跨文化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四重划分法,4令人耳目一新,也暗含了人类学对于非物质性的社会交往景观的研究新视角。有意思的是,这一时期的建筑学家、人文地理学家首先认识到了人类学对于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拉普卜特(A.Rapoport)将摩尔根的长屋研究重新挖掘出来,结合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Redfield)的“小社区”“乡民社会”等概念及对詹克姆村空间变迁的研究等案例,将包括住屋和聚落的人类居住形式划分成三种类型,即“原始型”(primitive)、“前工业乡土型”(preindustrialvernacular)及“高雅和现代型”(highstyleandmodern),5并在现代化背景下开始倡导建筑多元主义。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景观才正式进入人类学专题研究的视野。1989年6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召开了一次主题为“景观人类学”的学术会议,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景观的人类学时代已经来临。赫希(EricHirsch)和奥汉隆(MichaelO’Hanlon)基于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主编了论文集《景观人类学:关于地方与空间的观点》,6它成为景观人类学的开山之作。无独有偶,本德尔(BarbaraBender)于1993年编辑出版了《景观:政治与视角》,7汇集了地理学、人类学和考古学学者的诸多研究成果,探讨人们在与周围世界的接触中通过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各种景观,这种创造因时因地而变,人类赋予了景观以主观性、复杂性和权力色彩。至此,景观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主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凸显出来。景观不再仅仅被看做撰写民族志的背景性知识,而是作为地方社会的一种书写方式和表达系统被纳入人类学专题研究之列。景观人类学成为正式的分支学科,首先要确定“景观”一词在人类学中的定义。简单来说,景观(landscape),有时也被翻译为地景,指的是人们从某个地点所能观看的地球的某部分表面。8因而,景观包括两个部分:被观看的景(地,land)和对景的视觉理解与成像(-scape)。在人文地理学者克莱斯维尔(TimCresswell)看来,景观的特殊之处在于“观者位居地景之外”,9这是景观与“地方”(place)的区别所在,地方是人居其中,因而有着相应的生活记忆、情感和认同。但是,在人类学者看来,景观人类学中的“景观”指的是人类对环境的主观性认知和看法,包含了个人或者集体对自然及建筑环境的文化认知与集体记忆。景观呈现出来的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应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一个是从内部视角来看本地人按照文化和传统养成的对本地的认知以及建设出来的“地方”(place,生活空间);另一个是从外部视角进行的对于地方的观察、描述和相应景观意象的塑造,从而形成的空间(space)概念。人类学视野下的景观兼具外与内、地方与空间、形象与概念的双重维度。关于人类社会的生活场域和对环境的认知,人类学早有所关注,特别是象征人类学与认知人类学分支领域,景观人类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特别强调对“地方”的研究。人类学者不再只是在民族志撰写中作为外部观察者描述对象的环境世界和景观意象,而是关注当地人在他们的生活场域中按照各自的经验和记忆形成的对生活世界的多样性认知,而这些认知与外部观察者在头脑中形成的景观意象通常并不一致。10因此,景观人类学对于景观的研究,不同于建筑学、景观规划等学科将景观作为人类认知的客体和可塑的意象来研究,而是注重对田野案例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本地人对于生活环境的经验、记忆与认同塑造。景观人类学对于景观的研究,也不同于一般人类学在民族志撰写中将生活场所仅仅作为田野对象的背景性知识进行记录和描述的处理,而是将“景观”作为研究的本体,通过研究人类集团的环境(包括自然与建筑环境)及人与环境的互动来透视文化和传统惯习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给景观人类学下一个定义,它指的是用人类学整体观的视角、比较的方法以及细致的田野调查工作,对人类景观的多元形态、样貌、性质、结构、历史等做系统的考察,以探求景观在人类社会中的缘起、功能与意义。人与环境的互动、文化与传统在景观实践中的作用、本地人的视角,将是人类学重点关注的内容。二、景观人类学1.景观与景观的互动在赫希看来,景观这个独特的文化概念,与一系列其他的文化概念是关联在一起的;我们要去分析和研究景观,就不能不考虑其他的相关概念,包括地方与空间,内(inside)与外(outside),形象(image)与表征(representation),等等。景观的概念里,包含了很多二元对立又合一的观念:11前台现实性后台潜在性地方空间内外形象表征左边的概念,体现出布迪厄(PierreBourdieu)所倡导的人们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日常生活经验12的部分,通过对这些经验的分析和观察,人们能够看到隐藏在日常生活经验背后的观念和意义(右边一列)。在人类学者看来,景观是连接这两组观念和介于其间的一种“关系”,因此,景观既是一种地理形态,一种观看方式和视觉理解,更是一个“文化过程”(culturalprocess),一种社会实践方式,经由景观实践,人类将经验世界与意义世界连接起来。在西方,景观一词是从绘画领域发展成为生活词汇的。从词源学上来说,英文的landscape,是在16世纪末被荷兰画家引入到英语语言中的。它由荷兰语中的单词landschap演变而来,指的是大陆自然风景或者乡村风景绘画。荷兰当时兴起的这种摈除人物的新写实主义绘画取向,引领了一时之画风,在艺术市场上也十分盛行。荷兰语landschap最早仅指“地带,或者一片土地”,后来在艺术家们的实践中,开始增加并强调具有“艺术感觉”的“描绘地上风景的绘画”意义。1577年,从哈里森(Harrison)的《描述英国》(DescriptionofBritain)开始,对于具有美学特质的风景描写就已经开始在地形学写作中出现。13随着早期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增加,人们对于美丽如画的乡村风景产生了向往和怀旧的情感,并自然而然地联想和借用景观绘画landscape来指代和描述现实中的乡村风景,之后又将这个词的指示意义延伸到了目之所及的地上实际景观。景观从形式上说应该至少分为三类:纯粹自然之景、人为雕琢之景以及观看意象之景。第一种是指尚未被人类所触及的自然景观,例如无人居住的沙漠、冰原、火山等;第二种则是经由人类生活实践开垦和建设起来的居住环境,例如梯田、民居、神庙等;第三种是人们通过观察、观看,借由自己的文化背景等形成的对景观的意象解读,既包括对纯粹自然之景的解读,也包括对人为雕琢之景的解读。可以看出,人与景之间是一种密切互动的关系。即便是纯粹自然之景,无观察主体存在,也就谈不上景观的存在。1906年,在《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中,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OttoSchluiter)提出,地理学应该被定义为“景观科学”(landscapescience),从而彰显学科研究主题的独特性。他认为,景观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在于人类行为影响的“原初景观”(originallandscape),二是由人类文化活动所影响和创造的“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地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考察这两种景观之间的转变问题,在各种方法论意义上研究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和行为。由此,人们对景观的认识超越了之前停留在“地上之景”或者“风景画”的客体化理解,开始关注人与景观的互动问题。自19世纪末开始,欧洲学术界形成了一场著名的对“社会—环境”(society-milieu)关系的大争论,以地理学家拉策尔(F.Ratzel)14为代表的德国学派坚持环境决定论,而以社会学家涂尔干(E.Durkheim)为代表的法国学派则更强调社会文化的决定性。1925年,人文地理学家索尔(CarlO.Sauer)出版《景观形态学》,认为在形成特殊区域地理形态上,自然和文化的共同影响和相互关系皆应受到关注。文化对于自然环境、景观的形成、形式、界限划分都有着重要影响。“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群体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的结果。文化是行动者,自然是中介,而文化景观则是结果。”15索尔对于文化景观的解释得到了广泛认可,到了20世纪中叶,以他为中心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理学项目小组,已经建构出完备的文化景观学研究方法体系。之后的半个世纪里,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建筑学、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学科都对景观研究产生了兴趣,而文化景观所奠定的人文主义取向则成了景观研究的核心。16“在英语地理学文献中,20世纪的景观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文化景观上,非人景观或者自然景观则留给了景观研究之外的其他专家。”17人与环境互动形成的文化景观,占据了很多学科的重要位置。人类与景观的互动有多种形式。“艺术是人类能够得以认知景观的原初方式”,18人类对于景观的欣赏和感知,自古以来就在不断尝试。在人们远距离旅行活动受限的时代,人类的祖先通过风景画来获得对景观的认知和旅行。人们通过艺术作品、教堂彩绘、来自远处的传说、纪念品等,对景观进行丰富的想象、欣赏和敬畏。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和交通的发展,人们对于景观的认知有了新的方式,例如建造园林、围场狩猎、旅行等。不仅人在认知景,景也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涉身性(embodiment)。2.作为文化研究的景观景观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类认知环境、适应环境、表述环境和建设环境、延续人类生活的文化物证。对于人类学而言,研究景观,先要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种种对话关系,而生态的视角和延续的观念则被看做景观的核心要义。考古人类学的许多案例表明,有些曾经盛极一时的人类城邦,如雅典、楼兰、吴哥窟等,人口过于密集、过度灌溉、过度索取等人类行为会导致生态关系失衡以至城邦毁灭。在全球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生态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的今天,景观人类学的研究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aeckel)早在1869年就提出了生态学概念,并将其界定为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55年,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ulianHaynesSteward)在他的著作《文化变迁理论》中提出了“文化生态学”概念以及文化—生态适应理论,认为不同的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形貌,文化的多样性是在社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适应过程中形成的。19斯图尔德认为生态环境和技术对于不同文化形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秘鲁和墨西哥五个人类早期文明,灌溉和治理洪水等技术与深耕细作的农业制度促成了它们的崛起,生态与技术的形似性也使这五个早期文明区的宗教、社会、制度等呈现出相似的发展水平。受到生态人类学的影响,人类影响(humanimpacts)研究自20世纪中叶以来成了景观研究的重要视角,而人类、景观、生态、技术、文化之间的互动,由人类学的“整体观研究视角”(holism)达成。人类学是一个以比较和整体的研究为特色的学科,要达成对一个地方的民族志研究,就要考虑对象社会的整体状况,包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时性研究,以及生物的、社会的、语言的、文化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在景观人类学看来,人类对环境进行适应、开垦并在此基础上延续自己的生命,由此形成了相应的景观,随着技术的发展,此景观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从刀耕火种的山林变成稻作轮耕的梯田,但是这种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过程,立足之基必须是生态的、延续的理念。用人类学整体观的视角来解读这种生态和延续的理念,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景观的几个表征:(1)景观的形与色:因为地方环境的不同,景观的形态也各异,如聚落或者城市,山地民族或者海洋民族,农业文明或者工业文明,等等;(2)景观的结构与循环: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人地关系与生态理念;(3)景观的认知与符号: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与解读,个人或集体的记忆及认同,景观上呈现出的权力关系,等等。在日本,有一种地方景观被称做“里山”(satoyama),指的是山与山之间相对平坦的有人开垦的地方。山与地,林与河,稻与鱼,构成了里山人生活的生态要素。在里山这种环境,人们必须保持适度开垦,才能保证生态的平衡与延续。以日本世界遗产地“五个山集落”20为例,从里山的形与色来看,梯田与山林共存,村落建筑也是就地取材,人类在自然留下浅淡的痕迹,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是其景观特色。从结构与循环的角度来看,里山有一套特别的水系统,山林保育的泉水被引入村落,经由不同的循环系统流动以满足人们的生活之需。其中一条沟渠进入各个住家,成为人们的洗漱、清洁用水,人们不用化学洗涤剂,而是习惯于在厨房的洗菜池养几条鱼,它们的作用是食用和清洁碗筷上的残余饭粒,人家之水由此得到了二次清洁,从家中流入村落公共水渠的时候并没有化学污染,这些水汇聚到稻田和菜地之中,便成为灌溉用水。稻田在春夏之际放水插秧,同时为鱼儿提供了温暖的生活场所和丰富的食物,鱼儿从河流溯游到田中产卵。此外村里还备有专门的消防用水系统,并以图片形式进行指示和说明。在景观的认知与符号层面,里山聚落的人根据一年四季的节律形成了各种仪式祭祀,对自然、对祖先、对神灵的崇拜都与他们的生态文化息息相关,这些节事活动也成为里山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一部分。五个山集落的村民已经将他们的四季风景、修屋种作、节日仪式等拍摄制作成精美的风景明信片。里山景观已成为日本传统乡村生活体验、教育和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景观遗产保护领域,“整体性保护”已成为核心要旨。1931年,《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雅典宪章》(《雅典宪章》)中已经出现了对遗产的整体保护思想,不仅是历史古迹本身,其周围的环境、生长的族群和景观结构都应当得到保护。1962年,法国制定了第一部保护历史性街区的法令,“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概念被提出,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继承并强调了《雅典宪章》古迹及环境整体保护的思想。1966年,日本制定《古都保护法》,规定一个古都的历史整体“风貌”应该得到保护,而不仅仅是保护个别遗迹。整体保护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世界公认。21景观的整体性保护,意味着对一个对象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进行全面挖掘,并且努力探究它们之间互为印证的关系机理,以了解人在适应和改造环境过程中生产的景观形态和形成的文化意义。需要将聚落、古镇、古都作为“整体性的遗产”进行保护,即便看上去形态独立的古迹、遗址甚至废墟,在保护的过程中也要衡量它和周围环境的共生关系。此外,一些特殊的遗产形态如“文化廊道”(culturalcorridor)和“文化线路”(culturalroutes)在保护过程中也需要整体性保护理念支持。1994年,在马德里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化线路”的遗产保护概念,强调人类在迁移和交流理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景观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景观的整体性价值远大于组成它的各个部分价值的总和,并且文化线路景观的附加值如宗教的、商业的文化意义等可能比景观本身更为重要。22单个遗产点的意义往往取决于遗产线路的整体语境和遗产点的相对位置,包括历史位置和社会语义位置,因而,对于文化线路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远比保护单个古镇或地点更有意义。3.景观与建筑的关系景观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双重互构关系。1990年被认定的世界第一个“景观文化遗产”,即新西兰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TongariroNationalPark),呈现出景观与人类社会的相对稳固关系。自从最早的移民在岛上定居,其景观的物理形式就已基本定型,几个世纪以来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一代代的居民不断赋予景观以丰富的、新的文化意义与价值,人们将神圣、起源、认同等抽象的概念植入建筑环境之中,如哥特式教堂。通过口传或者历史叙事,人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则会代代相传。从人类学的角度,我们至少可以总结出景观与人类社会双重互构的如下几种形式。(1)景观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景观不仅是一种地形地貌,一种社会实践的结果,而且也包含心理学的成分,景观会塑造人们的地方认同、环境感受,并且影响人们的空间行为,比如在整洁的地方,人们更愿意保持卫生习惯。人类文化活动影响景观的构成和形态,反过来,景观的特征也影响和体现了相应的人类社会的群体文化价值观。23人类的行为有的时候并不是完全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相反,人们会经常作出被认为是趋害避利的决定,如自愿迁入洪水或地震易发地区。景观不是一种单纯自然或者物理的形态,而是人类观念系统的外在表达方式,是解读人类思想和认知信息处理程序的一把钥匙。景观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象”(culturalimage),24是人类思想活动的画面方式,不同的文化群体,通过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改造等实践,表达出自己的意识观念、认知结构,生产出独具一格的景观语言和景观符号。(2)记忆意义上的文化塑造象征人类学特别强调对于景观的符号学解读。景观不仅是人所观的景,或者对景的观看,也是人类社会的不同意识形态、阶级观念等在自然上的投射。景观是符号,存储着各个社会群体的集体记忆与象征意义。某些非物质文化,如社会认同,也可以在各种物质的景观中找到踪迹。25例如,拉普卜特在《住屋形式与文化》中提到的马来西亚华人的中式住宅,沿用合院式布局和厚重的砖瓦结构,并不如本地乡土住宅更能适应当地的湿热气候,26但是它们隐含了一种身份认同和城市地位的符号意义,因而仍旧为华人所推崇。对于人类学而言,景观为解读一个地方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权力话语提供了丰富的“文本”(texts)。27(3)景观的政治性詹姆斯·斯科特(JamesC.Scott)在《国家的视角》中,阐述了人类景观形态的历史变革:从传统的、依靠与生态环境和文化习俗进行协商而自然发展出来的微观形貌,到现代国家建立后使用宏观规划的、鸟瞰的、标准化的、土地功能分配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而出现的集约式景观形貌,28土地按照几何学形状进行分隔,山林按照现代木材工业的生产需求进行栽种,消解了原先同一区域生态的多元性和当地人生活自给自足的能力。除了改变原有的土地景观,这些国家项目还宣示了国家对于土地景观的规划权力,工业资本对于景观的生产权力。景观的政治性在早期人类社会就已出现。古代帝王的封地、狩猎场、园林,地方乡绅和普通农夫以及无地租户对于土地的不同支配能力,体现出景观的阶级性。米切尔(W.Mitchell)在《景观与权力》中提出,景观不仅是权力关系的符号化表征,更是实现文化权力的工具。29景观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意义的文化媒介,它用环境的物理形貌来表现社会文化结构,使人工世界看上去具有既定性而被理所当然地接受。景观可以成为划分阶级、种族、性别的认同符号,也可以成为划分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边界符号。人类学者已经在旅游研究中发现了某些后殖民主义行为,游客不仅将旅游地的景观与原始、落后等概念联系起来,还希望景观能够按照自己的审美和休闲需要进行改造,而不是试图尊重和理解目的地景观对当地居民的现实社会文化意义,这其实就是一种景观政治和权力的表现。(4)研究区:英国认同标志的建构过程景观作为一种实践,与实践者对于共同体的认同建构具有相关性。所谓景观实践,就是通过对某种特殊景观的旅行、访问、探索、改造等活动来得到某种体验、认知或者认同。达比(WendyJ.Darby)的《风景与认同》研究了作为“真正的英格兰”的标志的所在地“湖区”成为英国认同标志的建构过程。从历史上看,这个认同建构是英国民族主义、风景绘画美学、古代文物研究等多方合力的结果。同时,风景也是通过身体的活动而在人们的观念中逐渐形成的,而不仅仅是在画框之中,或者贵族圈起的土地疆界之上。通过对湖区“徒步共同体”的民族志观察,作者发现,“徒步共同体”都是来自于湖区之外的“外人”,徒步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世俗性朝圣”活动,他们在短暂的徒步活动中相遇,彼此通过磨合和竞争,确定自己的定位,通过徒步的身体力行寻找意义及归属感。有些徒步者通过湖区徒步活动表达他们对于“英格兰”的认同,而更多的徒步者就像是网络上的节点,他们超越民族、社会和文化风景的疆界,打破个体的孤独,通过路网连接起来,分享经验、创造记忆和历史,建构出一种新的社会感,一种超越地理界限的共同体。30三、从街区居民的生活条件进行规划设计的转变景观人类学要求研究者用参与观察、结构性与非结构性访谈等田野工作方法,对地方景观做微观民族志的考察。其中,本地人的观点(thenativepointofview)是景观人类学特别需要关注的视角。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加记者、社会活动家简·雅各布(JaneJacob)就开始关注现代城市规划的不合理性与反生活性。她最有影响力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31用一种独特的视角,从街道开始,对邻里、人行道和交叉路口做了微观的民族志研究。针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城市兴建运动,通过细致的民族志考察,雅各布提出,现代城市教条化的规划建设无视街区居民的实际生活要求,按照几何学设计的整齐划一的街道或许能够提供一种鸟瞰者的视觉舒适,却并不一定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现代城市规划为了设计和管理的便利,将不同的功能区划分开来。在一个自然生成的街区,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作区一般而言是相互混合的,这样不仅保证了人们生活的便利,而且对于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比如华尔街的小餐馆,只能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营业,因为这是公司员工休息、用午餐的时间,而其他时间则门可罗雀;而一个混合功能的街区,餐馆可能从早到晚都有营业收入,因此街区生活也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社会资本”。规划者应该从街区居民的眼睛而不是空中俯瞰的视角来设计他们的城市。景观人类学在应用方面也有广阔的领域。通过对本地人居住观念与生态观念的调查,人类学者可以帮助制定更加符合本地文化习俗的可持续性社区发展计划。最著名的是小乔治·埃斯伯与阿帕契印第安人一起设计房屋的应用人类学案例。埃斯伯在读人类学研究生期间,与建筑师、阿帕契人一起为阿帕契印第安人设计新社区。32通过长达半年的田野调查,埃斯伯发现阿帕契人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俗,比如生活空间完全公开,成员之间的互相观察和评价是指导当地人行为的准则,经常性招待客人等。因此,新的阿帕契社区不能按照美国白人的住房模式来设计,而是要保证空间的公开性、厨房与生活空间的通连性和厨房碗柜等用具的大尺寸等。埃斯伯花费的田野调查时间被证明物有所值。新社区规划在改善阿帕契人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维护了本地传统、文化习俗和族群认同。经由人类学者的预先考察,坚持从本地人的视角进行景观的整治,则地方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性、文化传统都得到了保障;从超越地方的视角来看,地方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也得到了保护。四、景观人类学的传统实践与传统探索景观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崛起,是在跨学科、文化多元主义、传统保护等多重理念的推动下实现的。人类学整体观和比较研究的视野、田野民族志的方法,顺应了当代景观研究的世界潮流,为研究人与景观的互动与互构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优势,在应用人类学方面也颇有建树。秉承人类学的传统,自下而上地呈现本地人的视角,进行微观民族志的书写与阐释,是景观人类学一向坚持的学术关怀和学科原则。景观人类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各地景观民族志研究案例的增加,为景观人类学的理论范式提供了丰富的积累。在民族志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莫过于巴索(KeithH.Basso)的《智慧坐落于地方:西阿帕契人的景观与语言》(1996)。33巴索孜孜不倦地进行了长达30年的田野调查,对西阿帕契人的熟悉程度无人企及,他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这本民族志,展现了“地方”对于生长于斯之人的重要意义以及人对于“景观”的深刻体察和认知。我们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地方、景观、语言、本地人相互之间彼此嵌入,互生共存,远远超越了内或外、涉身性或凝视、记忆或观察的区别。所有要素之中,关乎一切的永远是人自身。这本民族志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它是将人类学与语言学、民俗学结合进行景观研究的典范之作,并且展现出一种新型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即“讲述的民族志”(ethnographyofspeaking)。目前景观人类学最重要的阵地之一是“传统环境研究国际协会”,简称IASTE,34总部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立于1988年4月在伯克利举办的第一次国际研讨会,现在的执行委员会主席是阿瑟亚德(NezarAISayyad),他与布尔迪埃(Jean-PaulBourdier)是这个组织的联合创始人。IASTE致力于打破学科和疆域界限,讨论各种可能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互相分享,主要关注的议题是传统住宅(dwellings)和住区(settlements)35在多元文化习俗中的地方性表达,通过比较而达成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理解。IASTE的主要活动是在全世界大学范围内每两年组织一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出版物包括工作论文系列、专著、影像作品,以及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传统民居与聚落评论》(半年刊)。该刊刊登的文章涉及建筑学、人类学、艺术史、地理、历史、规划、民俗及许多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及书评,强调在现代、后现代景观研究中对世界性议题“传统”的关注。人类学对于景观的研究,除了关注聚落生计方式与景观的互动,景观符号、记忆与认同,神圣空间与仪式信仰,社会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包装课程设计
- 映山红课程设计
- 幼儿照护职业课程设计
- 移动编程技术课程设计
- 测控系统课程设计
- 桥梁课程设计的价值
- 河北微课程设计方案制作
- 托班摆碗筷课程设计
- 石子供应合同案例3篇
- 附带担保的借款合同的格式要求3篇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沪科版(五四学制)全一册上学期期末复习卷①
-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件 7.3新能源汽车定损
- GB/T 42455.2-2024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第2部分:智慧社区评价
- 财务主管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 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原卷)
- 2024山西太原文化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30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
- 【建设方案】虚拟电厂及管控管理平台建设总体方案
- JTS+181-5-2012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
- AED使用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