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单元测试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单元测试知识点总结
一、明确内容,理清重点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简单电路的相关知识,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状态以及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物理量。重点在于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各种电路元件的作用,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关键词整理,深度理解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
3、串联和并联:串联时元件逐个顺序连接,并联时所有元件并列连接。
4、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及其连接关系的图。
5、电流: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6、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7、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三、知识点梳理,系统总结
1、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用电器和导线是电路的三个基本要素。
2、电路的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是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3、串联和并联的特点:串联时电流不变,并联时电压不变。
4、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及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压等于电阻乘以电流;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5、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规则:符号法、实物图法等,要遵循相应的绘图规则。
四、难点解析,深入探究
1、如何判断电路的串并联关系?
通过观察电流的流向来判断,若电流在路径上只经过一次所有元件,则为串联;若电流在路径上经过所有元件两次及以上,则为并联。
2、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有何关系?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也越大;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也越小。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
3、如何求解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因此,只需要测量出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就可以求得电流。
五、展望未来,挑战新高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单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掌握了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方法。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更复杂的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设计技巧,为未来的物理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力和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相等,速度不变。
2、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二、密度和浮力
1、密度:物质的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反映了物体内部单位体积的质量。
2、浮力: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3、浮力的计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即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减去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4、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重力。
三、电和磁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2、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
3、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电磁感应: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四、能量和能量转化
1、功和功率: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称为功,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能: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3、能量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4、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主要包括蒸汽机、汽轮机、内燃机等。
五、光学和声学
1、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来的介质中。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5、音调:声音的高低调,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
6、响度:声音的强弱程度,由物体振幅决定。
7、音色:声音的品质,由物体本身的特性决定。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和运动、密度和浮力、电和磁、能量和能量转化、光学和声学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公式和定律,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物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其中形变又包括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示意图是一种表示力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定受力物体、画力的作用点、定方向、画箭头、标箭头旁的字母(通常为F)。
三、力的单位和符号
力的单位为牛顿(N),符号为F。
四、重力
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其大小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越大,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需要注意的是,重力不仅与地理位置有关,还与物体是否处于地球表面有关。
五、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指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认为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也可能会出现平衡状态。
六、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包括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摩擦系数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则与外力有关。需要注意的是,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七、压强
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计算公式为p=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在计算时需要注意受力面积的选择。
八、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产生的压力大小。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需要注意的是,液体压强不仅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还与容器形状和大小等因素有关。
九、浮力
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ρgV,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流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物体体积。需要注意的是,浮力不仅与流体密度和物体体积有关,还与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等因素有关。
十、功和功率
功和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功和功率不仅与力和距离有关,还与时间和运动状态等因素有关。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的一部分,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在中考范围内,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之间有着如下的关系:
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长度的测量工具:长度测量工具通常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尺要放正,要看清尺的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而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两位。
(5)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二、运动现象的探索过程
1、伽利略对摆的研究
(1)伽利略用观察、实验和推理的方法研究了单摆的振动规律。他还发现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与偏角无关。在当时,能观察到单摆的偏角是很不容易的。
(2)伽利略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单摆的振动曲线。他发现这个曲线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摆线”。伽利略对摆的研究为后人用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傅科对摆的研究
(1)傅科于1839年利用钟摆原理发明了“傅科摆”。它证明地球自转的实验依据是: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摆的摆动平面偏角不同,且摆动的平面偏角随地点的变化不是单调的变化,而是作周期性变化。这说明地球在自转。
(2)傅科摆的偏角公式为:cosθ=(πD/g)(式中D为钟摆的直径,g为重力加速度)。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声波:发声时,振动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介质(包括中间有空气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把能量传播出去。声波是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会减少,它的响度越来越小,距离发声体15m处响度基本相同。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人耳可以听到,叫做回声。能引起人耳听觉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人的听觉器官不是唯一的传导体,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3、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音色主要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等。不同的乐器即使演奏同一首乐曲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色。各种不同乐器发出的优美动听的音色是音乐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标题: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是中学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年级,而物理学科则是这个年级中较为困难的一门科目。在九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科。
第一部分:运动学
运动学是九年级物理的入门知识点,主要涉及物体的运动方式、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概念及区别。
3、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运动图像的解读,如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等。
第二部分: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九年级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力的定义、性质和表示方法。
2、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3、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计算方法。
4、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及区别。
5、浮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热学
热学主要涉及温度、热量、内能等概念,是九年级物理的基础知识。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温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物体的热量和热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热传递的方式及热量计算。
4、物体的内能、比热容等概念及应用。
第四部分:电学
电学是九年级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电流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电压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3、电阻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4、欧姆定律的概念、内容及应用。
5、电功、电功率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6、电路的组成、类型及分析方法。
第五部分:光学
光学是九年级物理的另一个难点,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概念。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光的折射规律及折射现象的解释。
3、光的反射定律及反射现象的解释。
4、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如凸透镜、凹透镜等。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和考试。我们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物理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欢迎来到九年级物理的课堂,今天我们将总结一下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未来物理学习和应用的基础,因此请大家务必掌握。
一、能量与做功
能量的概念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的核心概念之一。能量是指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物理量,它可以被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运动。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它可以被定义为物体在运动中做的功。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时,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作用下的移动距离。
二、力与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速度会发生改变。我们可以用加速度来描述这种速度的改变。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2-v1)/t,其中a表示加速度,v1和v2分别表示初始和最终的速度,t表示时间。
在九年级物理下册中,我们还会学习到各种类型的运动,如直线运动、抛物线运动、圆周运动等。对于每种运动,都有各自的公式和规律,需要大家熟练掌握。
三、物质与波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而波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当物质以波的形式运动时,会产生波动能。波动的频率与波长决定了波的能量。
此外,在九年级物理下册中,我们还会学习到光的折射与反射等知识点,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学习物理光学的基础。
四、压力与浮力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根据压力的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ρgV,其中ρ表示流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体积。
五、电学基础
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及其规律。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单位是安培(A)。电压是指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电阻表示电路阻碍电流流动的大小,单位是欧姆(Ω)。
在九年级物理下册中,我们还会学习到各种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
六、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是指空间中某一点对静止或运动电荷产生的力。磁场的强弱由磁感应强度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T)。电磁感应是指因磁场变化而产生的电动势现象。电磁感应的计算公式为:E=n(ΔΦ/Δt),其中E表示感应电动势,n表示线圈的匝数,ΔΦ表示磁通量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内容,为未来的物理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提问。祝大家学习愉快!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引言
九年级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阶段,人教版教材涵盖了广泛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等方面。本文将详细总结这些知识点,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复习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为考试做好准备。
力学部分
力学是九年级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牛顿第三定律、运动规律等知识点。
1、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
2、运动规律:物体加速度与作用于它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热学部分
热学主要涉及热平衡与温度计、热传递等方面的知识点。
1、热平衡与温度计:热平衡是指两个物体或系统处于相同的温度,而温度计则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电磁学部分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电磁感应等方面的知识点。
1、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势差则是描述电场中两点之间电势的差值。
2、电磁感应: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综上所述,九年级物理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学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以应对考试和未来的学术发展。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单元测试题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电能表是测量_____的仪表,使用时要注意:(1)必须__________联在家庭电路中;(2)电流表必须接在电路中的__________线上;(3)使人站在绝缘体上,手持带电物体或导电部分去接触静电物体或带电体。
2、现有甲、乙两只灯泡,甲标有“6V0.6A”字样,乙标有“9V0.5A”字样。如果忽略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灯的实际功率小于其额定功率B.乙灯的实际功率小于其额定功率C.将两只灯泡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甲灯更容易亮一些D.将两只灯泡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甲灯比乙灯更亮
3、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实验所用器材如下: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为“10Ω2A”和“5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2)在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选填“开关接触不良”、“灯泡短路”、“灯泡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3)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同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请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W。(4)为了让小灯泡两端电压从0逐次增大到额定电压,测出小灯泡的电流、电压,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等数据。请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能反映小灯泡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答题卡第40题)。
二、选择题
4、关于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功率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B.电功率公式只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C.当非静电力做正功时,电功率公式仍然适用D.电功率公式适用于任何形式的电路
41、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且R1>R2。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R1两端的电压为0.4U,则R2两端的电压为()。A.0.8UB.0.6UC.0.4UD.以上答案都不对
411、一只普通的白炽灯一年耗电约100度,平均每天耗电____度;一只普通空调一天耗电5度,平均每天耗电______度。(均选填“”、“>”或“<”)三、实验题
4111、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按实验要求提供了两套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电压表有三个量程(0~3V、0~15V、0~30V),滑动变阻器有“20Ω2A”、“50Ω1A”、“200Ω1A”等多个规格。小明实验时选用了一套器材,当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产生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_________或电路中出现了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41111、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该电路中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且电阻可以忽略不计。(1)在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请举一个例子:_。(2)若将电路中的A、B两点断开,并将A、B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M、N两点(如虚线所示),这就是一个测量电阻R的电路图。小明断开A、B的目的是;若将A、B直接相连(如方框所示),这也是一个测量电阻R的电路图。小明初三物理知识点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北师大版
一、力和运动
1、物理学中,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其中,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弹力则是由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方向与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则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和运动两种。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4、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即当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二、力和机械
1、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个硬棒(可以是直的或曲的)和支点组成。杠杆能够将力从施力点传递到受力点,其中支点为杠杆围绕其转动的固定点。
2、滑轮是一种能够绕轴旋转的轮子,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其中,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能够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可以用来提高重物的高度或水平距离。斜面的倾斜角越小,越省力。
4、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其中,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和重力势能有关。在机械能转化过程中,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三、能量和热学
1、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当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时,总量保持不变。
2、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量总和,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大;当物体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小。
3、热机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做功的机器,它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内燃机是最常用的一种热机,它主要由燃烧室、气缸、活塞、曲轴等组成。
4、热学中基本的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在能量转化或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四、电学和磁学
1、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它的单位是安培。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的单位是欧姆。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3、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能够影响通电导线或磁铁的运动状态。磁场的方向可以用小磁针来判断,当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4、电磁感应是磁场中的导体在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它的发现者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应用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等。
以上是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一、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在其它单位中,我们还学过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除以进率,大单位变小单位乘以进率。
二、机械运动
1、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讲的。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Python程序开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机车车辆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知识产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红河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科技学院《高级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菏泽市曹县2025年初三第二次五校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荣成市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劳动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学院《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数学试卷(含答案)
- 《酒店概论》考试复习参考题库(含答案)
- 版式设计网格课件
- 消防安全检查表(车间)
- 产品报价单(5篇)
- 大飞机C919:追梦五十载,“破茧化蝶”
-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天津科技大学
-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结尾写作之深化主旨 练习
- 汉语词汇与文化课件
- 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8 课件
- DBJ∕T 13-196-2014 水泥净浆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试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