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以廉价合格白酒冒充高档名酒的定性_第1页
典型案例:以廉价合格白酒冒充高档名酒的定性_第2页
典型案例:以廉价合格白酒冒充高档名酒的定性_第3页
典型案例:以廉价合格白酒冒充高档名酒的定性_第4页
典型案例:以廉价合格白酒冒充高档名酒的定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案例:以廉价合格白酒冒充高档名酒的定性编者按:今日是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特应景刊发一组文章争论以廉价合格白酒假冒高档名酒的定性问今日刊发的文章观点也完全不同。上述不同意见供大家研习刑法和办案时参考。2052商标、包装的方式将二星金六福灌装后,冒充五粮液对外销售,销售金额达5000万元。对于上述犯罪行为如何定罪,审判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上述行为应定性为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一种观点认为应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认为应定性为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理由如下:第一、结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立法体系和立法原意来看,刑法中涉及到伪劣食品的罪名只有两个,即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确实是兜底条款,但是是针对犯罪对象的领域而言的,即在刑法分则该节中未单独规定罪名的领域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德为149141148149条第一款。第二、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对象是伪劣产品,而本案是把合格六福酒装进假冒五粮液注册商标的酒瓶中予以销售,经鉴定合140产品”必需是劣质、不合格产品,如以残次猪皮冒充牛皮等,假设仅是以低价格合格产品冒充高价格合格产品,则不属于“以次充好”。进一步而言,金六福白酒与五粮液白酒分别由两家不同的公司生产,并非基于统—的酿造工艺和质量评201000两种酒孰优孰劣,会因消费者口味、消费习惯乃至地域文化等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重要的是,这种比较也不是刑法中伪劣产品与合格产品之间的比较。第三、本案中的行为亊实,不涉及法条竞和也不存在依据司法解释选择一重罪论处的状况。在行为人实施了制造了伪劣产品的行为,又在伪劣产品上实施了使用假冒商标的行为,或者说行为人销售的产品又“伪”又“劣”时〔伪指假冒商标,劣是产品质量不合格),此时依照上述司法解释,依据较重的规定定罪惩罚没有问题。然而,本案中,行为人只实施了销售假冒五粮液商标的白酒这个行为,且在本案中制造假五粮液所使劣”的状况,不存在一个行为为同时触犯两个罪名的法条竞合状况。第四、司法实践中对销售假冒白酒的行为多定性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笔者同意其次种意见,理由如〔一〕刑法第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罪状为“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亊案件具体140指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髙等级、高档次产品,或以残本案中以价值二十元一瓶的二星金六福白酒冒充价值八百元以上的五粮液、茅台酒,不管就一般概念还是法律概念乃高档次产品,属于典型的以次充好行为,故依据司法解释,〔二〕认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观点认为,以合格的低档次产品冒充高档次产品,即俗称生产销售“伪而不劣”的产品,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产品有本质区分,依据立法原意,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产品是指不符合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的使用性能的产品。笔者认为,此种对刑法的解释违反的刑法解释的一般原理。依据刑法解释的根本理论,对刑法的解释应当以文理解释〔文义解释〕为根底,在对刑法条文存在歧义的状况下,可以参照刑法立法目的进展目的解释。刑法第140条中的“以次充好”不管是就条文进展的字面解释还是最高司法机关进展的司法解释,均不会消灭歧义,即消灭把低档次产品冒充高档次产品不能解释为“以次充好”的情况,不管是一般社会公众还是专业人员。此种状况下以所谓的立法原意来否认不行能消灭歧义的刑法条文,是对刑法的不当解释。事实上,依据张明楷教授的观点,立法者在立法认为构成生产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意见认为,金六福白酒与五粮液白酒分别由两家不同的公司生产,并非基于统—的酿造工艺和质量评价体系,在产品质量合格的根底上,将价20800等级和档次的比较,两种酒孰优孰劣,会因消费者口味、消费习惯乃至地域文化等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不能据此认为是以次充好。笔者认为,金六福和五粮液均系五粮液集团生产,两者之间巨大的价格差距本身即说明其在酿造工艺、生产本钱、质量治理体系上的差异,不管在口感、理化指标等方面,几十元一瓶的金六福和近千元一瓶的五粮液均有巨大差距。对此,两种酒的国家标准分别为一级和优级即说明白上述事实。因此,专家意见认为两者质量孰优孰劣无法评价的观点,明显不能成立。需要指出的是,以次充好比较的是仿冒者和被仿冒者之间的优劣,那种认为只要符合白酒这一大类的标准,那么在不同品牌之间在产品质量上就不存在优劣的观点,不仅与事实不符,也有悖于普〔四〕第一种意见认为,在刑法中涉及到伪143144有害食品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笔者认为,此种观点值得商榷。刑法第140141148的法条竞合关系,而是补充关系〔见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143144149140140149149143、144得出刑法规定的涉食品的犯罪只能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之所以特别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主要是由于,此两罪不仅危害经济秩序还对另外的法140〔五〕就侵害注册商标罪的犯罪构成而言,此罪侵害的法益是商标权利人因持有该注册商标而享有的学问产权,即被告人所获得的非法利益仅仅来源于仿冒别人商标所带来的品牌价值。而本案中各被告人所获得的巨额利益不仅有五粮液品牌的价值利益,也有基于产品质量的差异而带来的利益。故侵害注册商标罪难以涵盖本案犯罪行为。笔者认为,单纯的侵害注册商标罪所涉侵权商品和被侵权商品之间在产品本身的质量上不应存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