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中的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A.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 B.继承先秦时期的天下观C.加强对地方基层官员管理 D.凸显秦始皇及皇室的地位2.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翼谋评价秦始皇:“盖秦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秦始皇()A.修筑长城维护边疆稳定 B.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C.焚书坑儒强化思想控制 D.首创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管理3.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的是其在战国七雄中()A.地理位置比六国优越 B.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C.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 D.制度的变革卓有成效4.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后,“(全国各地民众)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秦朝()A.对六国贵族处置过重 B.厉行暴政,不得人心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D.社会经济发展滞后5.贾谊曾经评论:“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强制迁徙六国豪强 B.丧失了崤函战略要地C.实施残酷暴虐的统治 D.没有采取正确的战术6.汉惠帝、吕后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夷三族罪等苛法;征发徭役注意期限,尽量在农闲时进行。这反映了汉初()A.基本废止秦朝政制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法家思想开始消亡 D.与民休息无为而治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制度 D.夺去王侯爵位8.《后汉书·礼仪志》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鋪之糜粥……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如图所示为四川成都市郊曾家包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局部),画中位老人手扶鸠杖坐于树下,房内走出一人捧送食物。上述史料可以说明,汉代()A.社会保障体系完备 B.儒家思想影响社会生活C.尊老敬老之风兴起 D.休养生息政策持续推行9.(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不但给中国增加了东土耳其斯坦的地方,并且还使中国在商业和文化上,与印度、波斯互相接触。远东从此不再和其余的世界完全隔绝了。”材料强调的是()A.文明互鉴的持久性 B.丝绸之路的开创性C.商贸往来的频繁性 D.交往范围的广泛性10.东汉初年,阴皇后家族擅权。光武帝在去世前一年下令将高皇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的神位从祭祀刘邦的高庙移走,理由是“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而高皇后封吕氏为王,危害汉家天下。此举旨在()A.节省开支 B.整顿吏治 C.威慑外戚 D.遏制诸侯11.“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这评价的是()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后汉书》12.它诞生于战乱和疾病流行的背景下,它既是对公元2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理论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创新。“它”指()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下郡国利病书》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前221年,秦军攻灭关东六国中仅存的齐国,标志着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君主专制帝国正式形成。秦本来是东周的诸侯国,已有500余年历史。它的历代国君顺应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经过长期努力经营,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一个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其疆城东起大海、西至陇西、北抵阴山、南到岭南,有效统治范围大大超过周代。为巩固统一成果,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度出现,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并使之趋于稳固,使统一成为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伟大历史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袭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材料二通过三次大规模战争,汉武帝先后收复河南地区、河西走廊及漠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汉朝长期以来的威胁。西汉加强边塞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与之相配合,朝廷组织屯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引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置西域都护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西汉经营西北的方针为以后历代政权开发边疆提供了基本模式。——摘编自钟银梅《论汉武帝时期的西北开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礼记·王制》中的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表明“县官”是天子的意思。而秦皇统一六国后,为彰显其丰功伟绩,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D项正确;秦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的是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排除A项;秦皇建立的是一种新的天下观,排除B项;称号的更改并不仅仅针对地方官员,而且也不属于地方管理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B解析:根据“盖秦政称皇帝之年”,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项正确;修筑长城不属于“秦政”,排除A项;焚书坑儒不符合“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3.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奠定了统一的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秦国地处西陲,地理位置并优越,故A项错误。B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4.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及全国各地群起响应现象是当时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其主要原因在于秦朝统治者厉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项正确;之所以爆发农民起义是由于秦朝的保证,而非对六国贵族处置过重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更不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排除ACD项。故选B项。5.答案:C解析:材料“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强调的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C项正确;强制迁徙六国豪强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B、D两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6.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汉惠帝、吕后主政时期,废除一系列严刑峻法,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徭役负担,这说明汉惠帝、吕后延续汉高祖“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汉初的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而汉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了秦制,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才成为正统思想,而不是汉惠帝时期,排除B项。汉初废除一些法律法规不代表法家思想开始消亡,排除C项。7.答案:A解析:根据“海内新定”可以推断出是汉初采取的措施,根据“同姓寡少”可以推断出该措施与血缘有关系,“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说明该措施要恢复被秦朝废除的分封制度。由以上推断可以得出该措施为郡国并行制,故选A项;B、D两项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削弱诸侯权力的措施,排除;编户齐民是汉朝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而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后汉书·礼仪志》记述了官府对高龄老人的优抚举措,画像石描绘了家庭赡养老人的情景,这些史料都体现了儒家伦理观念对汉代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赡养老人,不能说明汉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状况,排除A项;受宗法观念影响,尊老敬老之风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兴起,排除C项;休养生息政策实行于西汉前期,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互相接触……不再和其余的世界完全隔绝”体现了张骞“凿空”之意,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时间的持久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交往的频繁性,排除C项;彼此有接触但不能体现交往范围的广泛性,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光武帝以“非刘氏不王”为借口将吕皇后的神位移除刘邦的高庙,其目的就是为了震慑擅权的阴皇后家族,起到威慑外戚的目的,C项正确;光武帝此举是为了威慑外戚,而非为了节省开支、整顿吏治和遏制诸侯,排除ABD项。故选:C。11.答案:A解析:由“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可知,这是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主、兼具文学特色的史学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司马迁写的《史记》,故选A项。《汉书》是一部史学著作,特点是注重史实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不注重人物刻画与文学特色,排除B项。《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以时间为主要线索,不具有“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的特征,排除C项。《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与材料中的“不虚美,不隐恶”不符,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A项,成书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B项,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家乡传染病流行,死了很多人。他决定钻研医学,收集很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他的《伤寒杂病论》序中的一句话,他以此为训,写成了这部著名的中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故B项正确。13.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历代秦王励精图治,长期努力经营;商鞅变法后,国家日益强盛,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相继灭掉东方六国。(2)意义:结束了国内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统一的市场,因而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地处黄河流域,关中地区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根据“它的历代国君顺应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经过长期努力经营,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可知,历代秦王励精图治,长期努力经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为秦的发展和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相继灭掉东方六国。(2)根据“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可知,结束了国内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根据“这些措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可知,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根据“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并使之趋于稳固”并结合所学秦统一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可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根据“使统一成为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可知,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4.答案:(1)原因: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繁荣;中央集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