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事件的词汇化_第1页
位移事件的词汇化_第2页
位移事件的词汇化_第3页
位移事件的词汇化_第4页
位移事件的词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位移事件的词汇化

1.宏观事件[[cavd]talmy(1985年,1991年,2000年)表明,位移事件通常是一个宏观事件,可分为两个事件:主事件和次要事件(co事件)。主事件又叫构架事件(framing-event),这是一个简化了的位移事件,可独立于副事件而呈现。例如,thebottleenteredthecave就是一个只包含主事件的位移事件:(1)[[thebottleMOVEINTOthecave]主事件]位移事件副事件是宏事件的一个环境事件,对构架事件起填充、详述、添加或引发(motivate)作用(Talmy2000b:220)。填充、详述和添加表明主事件得以进行的方式,包括运动模式、速率、节奏、姿势等(Slobin2004:223)。例如,thebottlefloatedintothecave除包含一个表示位移动作(MOVE)的主事件外,还包含一个表示位移方式(floating)的副事件。(2)[[thebottleMOVEINTOthecave]主事件←方式[thebottlefloat]副事件]位移事件简言之,float=MOVE+(by)floating。引发则说明主事件得以进行的原因。位移事件thenapkinblewoffthetable就是一个内含原因事件的宏事件:(3)[[thenapkinMOVEOFFthetable]主事件←原因[thewindblew]副事件]位移事件可见,位移方式和原因是外在的、非基本的成分,表示位移方式的动词(如float)和原因的动词(如blow)因此统称为副事件动词(Vco-e);而路径,不论是体现为动词(如enter)还是介词(如into,off),被认为是最基本的语义成分(Jackendoff1990)。2.基于语言而异的双重词汇化鉴于路径在不同语言中的典型表达形式不同,Talmy(1985,1991,2000a,2000b)将世界上的语言区分为“动词构架语言”(verb-framedlanguage,简称V-语言)和“附目构架语言”(satellite-framedlanguage,简称S-语言)。路径典型地体现为句中核心动词(即限定动词)的语言叫做V-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等;路径典型地由核心动词之外的其他成分,即Talmy所说的附目(satellite)1体现的语言叫做S-语言,如英语、德语等。这种从概念到词汇的映射/体现过程叫做词汇化(lexicalization),概念的词汇化可以因语言而异。在英语中,路径典型地词汇化为单独的方向介词,如例(4a—b)中的into和off;表示位移方式/原因的语义成分则与位移动作(MOVE)一道词汇化为核心动词,如(4a—b)中的float和blow。法语则往往不能将路径词汇化为一个单独的方向介词(Jackendoff1990:89)。相反,路径需与位移动作融合方可词汇化为主动词,如例(5)中的descendu(=MOVE+DOWN),相应地,由于法语核心动词已融合了路径成分,位移方式只好词汇化为非限定动词(dansant‘dancing’)。近年来,Ameka和Essegbey(2001)、Zlatev和Yangklang(2004)、Slobin(2004)、Chen(2005)等发现连动式语言、双词动词语言(bipartite-verbLanguages)和泛义动词语言(genericverblanguages)很难归入到S-语言中去,也很难归入到V-语言中去。这些语言有一个共同点:两个动词(或动词性成分)连用,而且彼此很难分出主次来。这对Talmy的二分法构成了挑战。Slobin(2004)等认为它们是第3类,并命名为“均等构架语言”(equipollently-framedlanguage,简称E-语言)。Slobin的分类见表1。Equipollent是“力量相等的,价值相等的”之意,用来指副事件动词和路径动词有着同等的词法—句法份量。词法上二者属于同一类,即动词性成分。它们可以是能独立使用的两个动词(如汉泰等连动式语言),或双词动词的两个构件(如Hokan等双词动词语言),或派生动词的两个词缀,即前动词(preverbs,如Jaminjungan等泛义动词语言)。由于词法上同类,Slobin(2004:228)认为二者句法力量和重要性大致相等。3.当前汉语分类与不足3.1talmy的路径附目Talmy(1985,1991,2000a—b)认为汉语是S-语言,他引用Li(1993)的观点来证明之。古汉语有一套完整的、可用作句子核心动词的路径动词。随着连动式的发展,这些路径动词日益成为第二位置成分,出现在方式/原因—融合动词之后。虽然连动义仍然存在,但这些第二位置成分似乎日益演变成一个继方式/原因—融合动词之后的路径附目系统(Talmy2000b:18—9)。引文中的“路径动词”汉语界通常称为趋向动词。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现代汉语中的动趋式是由古汉语中第二个成分是路径动词的连动式发展来的,原来的路径动词“系统”地变成了Talmy所说的路径附目。换言之,Talmy认为汉语经历了从V-语言到S-语言的类型变迁,变成了一种“很强的S-语言”(2000b:272)。Talmy关于汉语“路径附目”的论述有几个疑点。首先,正如Lamarre(2003)所说,动趋式不是连动式演变来的,相反,由连动式演变来的是动结式。“从历史上看,动结式应该是从双核心的连动式(serialverbconstruction)和并动式(coordinateverbconstruction)通过后核心的弱化演变而来的”(沈家煊2003),这也是汉语界的普遍观点(梅祖麟1991;志村良治1995)。第二,如果将汉语动趋式中做趋向补语的词语(如“走来、跨过”中的“来/过”)视为附目的话,那么按照Talmy(2000b)的观点,附目是不能弱读的,然而这些表示趋向的词语在汉语里正常情况下(即非焦点对比情况下)是读轻声的(林焘1957;Chao1968)。第三,这些词语可单独用作谓语中心词,例如“(走)来了一个人”“(跨)过了栏杆”。根据Tamly(2000b)附目必须伴随核心动词出现,不能单独使用这一点,可以证明这些趋向成分不是附目。这跟英语over、into等不一样,不能拿汉语动趋式中的趋向成分与英语动词后的小品词比附。据此三点,有理由认为汉语动趋式中的“趋”是动词而不是附目,进而认为Talmy将汉语视为“很强的S-语言”有问题。沈家煊(2003)指出汉语不是典型的S-语言,Lamarre(2005)也从共时和历时层面进行考察后认为汉语在许多方面很难说是S-语言。3.2动趋式的评价Slobin和Hoiting认为汉语是一种“复杂的V-构架语言”(1994:594)。说汉语是V-构架,是因为路径是用一个独立的动词表达;说它复杂是因为汉语像其他连动式语言一样,通常用连动复合动词(V1-V2),即动趋式表达位移事件。类似地,戴浩一(2002)和Tai(2003)根据汉语路径动词可以单独做核心动词用,认为汉语是以V-构架为主,S-构架为辅的语言,即倾向于认为汉语是V-语言。Wienold(1995)根据汉语有比较丰富的路径动词并可以单独做谓语用,认为汉语很可能是“路径语言”(pathlanguage),即用动词表示路径的V-语言。这些学者有一个共识,即动趋式中表示路径的第二个成分是动词,可以单独做谓语中心词/核心动词。换言之,汉语动趋式中的“趋”不是路径附目,而是路径动词(Slobin和Hoiting1994)。对此我们表示赞同,然而Slobin和Hoiting等人仅凭路径动词(包括动趋式中做“趋向补语”的路径动词)可以单独做谓语就断定汉语是V-语言,有些偏颇。S-语言也有路径是由动词充当的,例如heenteredtheroom/heleftthehouse,但不能据此认为英语就是V-语言。这里涉及到典型性问题,即路径动词做谓语中心词在该语言(如汉语)里是不是很典型,而且需要论证。可以做谓语中心词是一回事,典型不典型是另一回事。此外,Slobin和Hoiting(1994)将动趋式视为连动式也是有问题的(见3.1)。3.3其他动趋式动词Slobin(2000)一反Slobin和Hoiting(1994)中的观点,指出“汉语等连动式语言可能是居于S-语言和V-语言之间,代表第3种词汇化类型”。接着,Ameka和Essegbey(2001),Zlatev和Yangklang(2004)也认为连动式语言与S-语言和V-语言都有某些共同点,但又有其自身的特征,不宜简单地归入S-语言或V-语言;戴浩一(2002)和Tai(2003)也指出汉语兼有S-语言和V-语言属性(只是以S-语言属性为辅,V-语言属性为主而已)。究其原因,是“由于路径动词可以单独出现,它们不能看作附目。附目指的是那些不能单独出现的动词小品词和词缀”(Slobin2004:228)。此外,与V-语言不同,汉语位移方式动词能够自由出现在“边界跨越”事件句中。然而在V-语言中,位移方式动词不能跟蕴含“边界跨越”义的路径成分在同一个小句里出现,即受“边界跨越限制”(Slobin和Hoiting1994)。例如,在西班牙等V-语言中可以说类似英语flyto/fromthetree的句子,但不能说类似英语flyoutofthehole的句子。在这些语言中,对应于英语to,toward,from,along,down的方向介词或动词不具有边界跨越性;而对应于out,in,into,onto的方向介词或动词具有边界跨越性,不能跟方式动词同现。然而汉语不受此限,如“走进房间、飞出洞穴”等。因此,Slobin(2004)把汉语等连动式语言视为第3种类型,即均等构架语言(E-语言),不无道理。然而,Slobin(2004)对汉语中表达位移事件的典型句式——动趋式的论述有些误解。例如,与Slobin和Hoiting(1994)一样,在Slobin(2004)看来,动趋式(V1-V2)中的两个动词V1和V2是两个“均等”的成分。而其唯一证据来自对汉语“飞出来一只猫头鹰”的分析:“出来”可以单独用作谓语动词,因此与“飞”具有同等的句法重要性,不存在句法上的从属关系。然而,事实上V1和V2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主次之分的(戴浩一2002;Tai2003;沈家煊2003等)。只是这种主次关系有无规律可言,学界意见不一,我们将在4.1节讨论。此外,Slobin(2004)未曾对汉语做过系统论证,仅是比附泰语等连动式语言就断言汉语是E-语言,不可取。4.均等架构t连动式E-语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既有S-语言的某些特征,又有V-语言的某些特征。(2)在并用的两个动词(即动趋式)中,前面的副事件动词和后面的路径动词具有同等的句法份量和重要性(Slobin2004)。汉语也是连动式语言,然而正如沈家煊(2003)指出,动趋式复合动词的结构核心有时是在前一个动词上,即副事件动词上;有时是在后一个动词,即路径动词(汉语界称趋向动词)上。一句话,动趋式中的两个成分并非总是具有同等的句法重要性。这将在4.1节讨论。因此,如果Slobin的“均等构架”概念仅限于理解为V1和V2之间词法—句法分量对等的话,未免太狭隘,不能涵盖汉语事实。我们认为有必要将Slobin的“均等构架”概念做广义上的理解:所谓“均等构架”,既可以指位移方式/原因动词和路径动词具有均等的词法—句法分量,也可以指二者分别充当句子谓语中心词的机会几乎均等。如果把符合前一条件的语言叫做狭义E-语言的话,那么符合后一条件的语言不妨叫做广义E-语言。下面论证汉语是广义E-语言。4.1从“进”到“走”由于动趋式(V1-V2)中的V2是动词而不是附目,V2就有可能做谓语中心词,即沈家煊(2003)所说的核心语。在判别核心语的问题上,我们赞成沈家煊(2003)的观点,即核心语是指结构核心,而不是指语义核心。由于汉语缺乏系统的形态,很难以严格意义上的形态作为结构核心的判断标准。因此,我们以分布特征这个广义形态(朱德熙1985;沈家煊2003)作为确定结构核心的依据。请看例(6):(6)a.走进来一个人进来一个人*走一个人b.跑出来一个人出来一个人*跑一个人c.扔上来一包烟*上来一包烟扔一包烟d.寄回去一包书*回去一包书寄一包书“走进来一个人”可以说,“进来一个人”也可以说,这就说明,“走”可有可无,即非核心成分;而“进来”必不可少,即核心成分。因此,如果少了“进来”,单说“走一个人”,则不合语法。同样,“扔上来一包烟”可以说,“扔一包烟”也可以说,这说明“上来”是可有可无的非核心成分,而“扔”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成分。因此,如果少了“扔”字,单说“上来一包烟”,则不合语法。正因为如此,沈家煊(2003)指出,例(6a—b)中的核心语是趋向动词“进来”和“出来”,而例(6c—d)中核心语是动作动词“扔”和“寄”。沈家煊的结论符合汉语事实。考察例(6a—d)中动趋式的内部构造,不难发现V2都是趋向动词(即路径动词),但例(6a—b)中的V1是表示位移方式的不及物动词,而且是非作格性的(unergative);而例(6c—d)中的V1是表示位移原因的及物动词。内部结构分别如下2:(7)a.非作格动词方式+趋向动词路径b.及物动词原因+趋向动词路径由于本文所涉的动趋式均为位移义的动趋式,因此在动趋式V1-V2结构中,V1如果是非作格动词,则它往往体现为位移方式动词,用“非作格动词方式”表示(如“跑~、走~、冲~”等);V1如果是及物动词,则它往往体现为位移原因动词,用“及物动词原因”表示(如“推~、拉~、拖~”等)。因此,我们可以说,动趋式V1-V2的结构核心与V1的及物性有关:(8)a.若V1是非作格动词,则V2为动趋式的结构核心。b.若V1是及物动词,则V1为动趋式的结构核心。4.2位移频次及语言表达为了考察汉语位移动词在语言中的运用情形,并便于与Slobin(2004)等人的研究成果具有可比性,我们也以“Frog,WhereAreYou?”(Mayer1969)中的部分图片为实验材料,对30个母语为汉语的成人进行语言产出诱导实验。这是一本内容为“小男孩和他的小狗四处寻找走失的一只青蛙”的故事书。该书除封面标题外,没有任何文字。我们从中抽取第11—18张图片,拿来做实验。下面展示的是图片第11—12张。后6张图片的大致内容是:从树洞里冒出来的猫头鹰也吓了一跳,展翅飞走了。摔下来的小男孩没来得及看清楚,以为它是一只猛禽,吓得赶紧逃跑。小男孩爬到一块大石头上,错把石头后面的公鹿的角当成树枝牢牢抓住。公鹿受惊,顶起小男孩就跑,小狗也跟在后面追着跑。公鹿一直跑到悬崖边才停下,并把小男孩甩到下边的水潭里,小狗也跟着掉了下去。可见,所选材料富含空间位移情景,可用来进行语言诱导实验,让被试说出图片里“说”了些什么,以考察他们对位移事件的语言表达。结果发现,位移方式/原因动词(M)、路径动词(P)单用作谓语的不多,主要以组合形式(M+P)出现。见表2。M:位移方式/原因动词(如:飞、扔)P:路径动词(Vnd、Vd)Vnd:非指示路径动词(如:上、下、进、出)Vd:指示路径动词(来、去)M+P:动趋式(如:飞出来,跑过去)表2显示,“M+P”组合(即动趋式)的频次最多,共422次(65%)。其中,M是不及物动词的动趋式出现的频次为249(38%);M是及物动词的动趋式出现的频次为173(27%)。这249个不及物型动趋式的结构核心在趋向动词,即路径动词上;而173个及物型动趋式的结构核心在及物动词上(这些及物动词大多是表示位移原因的副事件动词)。也就是说,前者是以路径动词为核心动词的复合动词,而后者是以副事件动词为核心词的复合动词。再将简单路径动词及复合路径动词的频次(41次)与方式动词单用的频次(85次)考虑进来,那么汉语谓语中心词是路径动词的频次为290(=249+41),谓语中心词是副事件动词的频次为258(=173+85)。运用SPSS对这两个频次做非参数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汉语在使用路径动词做谓语中心词与使用副事件动词做谓语中心词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χ2=1.869,p=0.1716>0.05)。换言之,两类动词做谓语中心词的机会几乎相等。4.3中国的语言也有s-v语言的特点4.3.1汉语位移动词的分类汉语位移方式动词词目丰富。下面是从孟琮等(1999)中摘录的一部分位移方式动词:奔、蹦、冲、穿(~过去)、闯、窜、登、顶(把球~进球门)、躲、踱、翻(~过去)、飞、赶1(scurry)、赶2(herd)、拐、逛、跪、滚、滑、挤、跨、拉、溜、流、漏、掠、迈、冒、碾、撵、挪、趴、爬、抛、劈、跑、喷、漂、泼、扑、骑、潜、塞、闪、驶、射、渗(~出来)、甩、摔、缩、踏、弹(~起来)、探(把头~出来)、逃、跳、踢、游、跃、撞、转(zhuàn,~悠)、追、走、钻、奔跑、奔走、步行、溜达、蹒跚。可见,汉语是一种“方式高度显著的语言”(Slobin2004:251—2)。就位移方式动词的数量而言,汉语具有较为明显的S-语言特征。汉语路径动词也非常丰富,可分为指示路径动词(deicticpathverb,简称Vd)和非指示路径动词(non-deicticpathverb,简称Vnd)两大类。指示路径动词表达跟说话人相关的位移方向,以说话人为参照点。这样的动词只有两个:“来”和“去”。非指示路径动词又叫“基体相关位移动词”(base-relativemotionverbs,Dillon2003)。这类动词所表示的位移方向不是以说话人为参照,而是以某一特定的基体为参照。例如,在“小男孩出了门,经过一片草地”中,“门”和“草地”就是基体,即Talmy(1985,2000a—b)所说的背景。非指示路径动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上、下、进、出、回、到、过、拢、开”等可以直接后接“来/去”的位移动词。第二类是不能直接跟“来、去”结合的普通路径动词,如“沉、凑、倒(dào~过来)、滴、掉、渡、降、落、散、升、伸、缩、退、围、拥、越、转、坠”等。这类动词后面不能直接跟指示路径动词[Vd],如“*沉来、*倒去、*掉来”;但可以接[Vnd+Vd]组合,如“沉下去,凑过来,倒下去,掉下来、围过来”等(Chao1968)。第三类是既可以直接后接“来/去”,又可以间接后接“来/去”的位移动词,主要有“跟、追、牵、引、领、送、递、传”等伴随类或递送类动词,如“跟来/跟过来、追来/追过来、牵来/牵过来”等。此外,还有“掉进、掉到、落到、伸出、缩回、坠到、越过、上升、下降”等[Vnd+Vnd]型复合动词和“出发、离开、前进、通过、接近、靠近、到达”等非[Vnd+Vd]型复合动词。与指示路径动词一样,它们都可以单独作核心动词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汉语又具有较为明显的V-语言特征。4.3.2不同种类的语言对同一情节的表达Mayer(1969)图15—18描绘了这样一个情节:鹿受了惊吓,头顶着小男孩一直跑到悬崖边,突然停下来,将小男孩摔到了下面的水潭里,小狗也跟着掉了下去。Slobin(1996a)把这个与鹿有关的情节划分为6个叙述片段,即(1)deerstartstorun;(2)deerruns,carryingboy;(3)deerstopsatthecliff;(4)deerthrowsboy(offtheantlers/down);(5)boyanddogfall;(6)boyanddoglandinwater,并把这个情节叫做“掉下悬崖”情节。Slobin以这个情节为材料,以英语等8门S-语言和西班牙语等4门V-语言,每门语言各10名成年人为被试进行语言诱导实验,考察不同类型的语言对同一情节的表达精细度差异。结果如表3所示。而在这个情节上,说汉语的成人能说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