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范SJG13-200_第1页
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范SJG13-200_第2页
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范SJG13-200_第3页
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范SJG13-200_第4页
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范SJG13-2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下资料在"市人民政府公报"2005第18期〔总第436期〕发布——工程管理部注市建立局市规划局关于印发市工程建立技术规"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的通知〔2004年11月18日〕深建字〔2004〕130号根据"市建立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局组织编写的市"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业经审查通过,现批准为市工程建立技术规〔编号SJG13—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2004"市工程建立技术规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SpecificationforDesignofNon-load-bearingMasonryWall〔SJG13—2004〕目次1总那么

2术语

3材料

4建筑设计

5构造要求

附录A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热工、隔声、耐火性能

附录B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与平均热惰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附录C外墙主体部位与构造性冷〔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附录D与砌块墙的收缩开裂有关的参数

本规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1总那么1.0.1为了在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更好地推广应用各种砌块,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及确保工程质量,制订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地区,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实心砌块砌筑非承重墙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本规所称的砌块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加气混凝土砌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普通混凝土砌块〕及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轻骨料混凝土砌块〕。

1.0.3本规根据现行产品标准及设计规并结合地区炎热、多风雨的气候特点及砌块墙体多为非承重墙的建筑特点以及砌块产品资源特点而编制。

1.0.4非承重砌块墙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砌块block

砌筑用的符合一定模数要求的人造块材。

2.0.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aeratedconcreteblock

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加激发材料为主,利用发气剂与其组分的化学反响产生气体,经发泡、切割及蒸压而成的一种多孔构造混凝土砌块。

2.0.3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normalconcretehollowblock

用碎石或卵石为粗集料制成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幅面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空心率不小于25%。

2.0.4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block

用轻骨料制成的空心砌块,幅面主规格尺寸与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同,空心率不小于25%。

2.0.5单排孔砌块blockwithsingle-rowcore

沿砌块的厚度方向只有一排孔洞的空心砌块。

2.0.6多排孔砌块blockwithmulti-rowcores

沿砌块的厚度方向有两排或两排以上孔洞的砌块。有双排孔、三排孔等之分。

2.0.7体积密度、表观密度bulkdensity&apparentdensity

砌块的质量除以按外廓尺寸算出的体积〔包括各种孔洞在〕,称为体积密度或表观密度。

2.0.8砌筑砂浆masonrymortar

用胶结材料、细集料、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加水拌合制成,用于砌筑砌块的砂浆。

2.0.9抹灰砂浆plasteringmortar

用胶结材料、细集料、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加水拌合制成,用于抹灰工程的砂浆。

2.0.10预拌砂浆ready-mixedmortar

预拌砂浆系指由胶凝材料、细集料、水、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等组份按一定的比例,在集中搅拌站〔厂〕经计量、拌制后得到的砂浆拌合物〔注意与其他标准协调〕。

2.0.11干粉砂浆premixeddrymortar

又称砂浆干粉料。一种干的粒状或粉状的混合物,用胶结材料、枯燥筛分处理的细集料和矿物掺合物、各种外加剂等组分,在专业工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可用罐车运至工地现场加水拌合后使用,也可包装成袋运到工地现场拆包加水拌合使用。有干粉砌筑砂浆、干粉抹灰砂浆、干粉地面砂浆和用于抗裂、高粘结、填缝、界面处理、防水和装饰等特种功能的各种干粉砂浆之分。

2.0.12芯柱corecolumn

在混凝土空心砌块连贯的孔洞中浇灌〔钢筋〕混凝土后形成的柱。只浇灌混凝土形成的柱称为素混凝土芯柱,或简称混凝土芯柱;插入竖向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后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柱称为钢筋混凝土芯柱或插筋芯柱。

2.0.13构造柱structuralcolumn

按构造要求设置在砌块墙体中,带有竖向钢筋及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的顺序施工的钢筋混凝土柱。

2.0.14模数module

建筑物及其配件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并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2.0.15标志尺寸nominaldimension

砌块的外形尺寸加10mm灰缝厚度。

2.0.16传热系数thermalconductancecoefficient

围护构造外外表的温差为1K时,在1s,通过1m2面积所传递的热量。以K表示,单位:W/〔m2"K〕。

2.0.17传热阻thermalconductanceresistance

K值的倒数,以R0表示,单位:〔m2"K〕/W。

2.0.18热惰性指标heatinertiaindex

表征围护构造对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量纲指标,以D表示。

2.0.19保温砂浆thermalinsulationmortar

以水泥、石灰膏或石膏等为胶凝材料,以轻质细集料为集料,拌制成的砂浆。

2.0.20界面剂bondingagent

一种用于砌块墙体抹灰的基层处理剂。用以封闭外表空隙,增强基层与粉刷材料的粘结性,预防空壳和开裂。

2.0.21填缝剂〔填缝砂浆〕Tilegrout

一种用于填充瓷砖、地面砖及各类石材拼砌时的缝隙的干粉砂浆或砂浆。

2.0.22灌孔混凝土groutconcrete

用于浇筑混凝土空心砌块芯柱或其他孔洞的高流态细石混凝土。

2.0.23含水率percentageofmoisture

材料或制品中所含水分质量与其干质量之比,以质量分数表示。

2.0.24吸水率percentageofwaterabsorption

材料或制品饱水状态下吸收的水分质量与其干质量之比,以质量分数表示。

2.0.25相对含水率parativelypercentageofmoisture

含水率与吸水率的比值。

2.0.26枯燥收缩dryshrinkage

材料因毛细孔和凝胶孔中的水分蒸发和散失而引起的体积缩小现象,简称干缩。常以干缩值"mm/m〞表示。3材料3.1加气混凝土砌块3.1.1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规格尺寸宜符合表3.1.1的规定:表3.1.1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常用规格尺寸〔mm〕长度L宽度B高度H600100150200250

200

250

300

120180240注:表未列的规格尺寸可由用户与制造厂家商定。3.1.2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表3.1.2的规定。表3.1.2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MPa〕强度等级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单块最小值不小于A3.53.52.8A5.05.04.0A7.57.56.03.1.3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表3.1.3的规定。表3.1.3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体积密度等级B05B06B07强度等级优等品〔A〕A3.5A5.0A7.5一等品〔B〕A3.5A5.0A7.5合格品〔C〕——A3.5A5.03.1.4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体积密度应符合表3.1.4的规定。表3.1.4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体积密度〔kg/m3〕体积密度等级B05B06B07体积密度优等品〔A〕≤500≤600≤700一等品〔B〕≤530≤630≤730合格品〔C〕≤550≤650≤7503.1.5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枯燥收缩值和导热系数应符合表3.1.5规定:表3.1.5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枯燥收缩值和导热系数干体积密度等级B05B06B07枯燥收缩值标准法mm/m≤0.50快速法≤0.80导热系数〔干态〕,W/〔m·K〕≤0.14≤0.16——注:1.规定采用标准法、快速法测定砌块枯燥收缩值,假设测定结果发生矛盾不能判定时,那么以标准法测定的结果为准。2.用于墙体的砌块,允许不测导热系数。3.2普通混凝土砌块3.2.1普通混凝土砌块的规格尺寸及最小壁肋厚宜符合表3.2.1的规定。表3.2.1普通混凝土砌块的规格尺寸及最小壁肋厚〔mm〕尺寸系列长宽高单排孔砌块主规格配套规格最小壁厚最小肋厚240系列390290、1902401903025190系列390290、1901901903025140系列390290、1901401902520115系列390290、190115190181590系列390290、190901901515注:1.表未列的规格尺寸可由用户与制造厂家商定。

2.多排孔砌块的最小外壁、壁及肋厚可比上表规定相应小3mm,但不得小于15mm。

3.2.2普通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表3.2.2普通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MPa〕强度等级砌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单块最小值不小于MU3.5MU5.0MU7.53.55.07.52.84.06.03.2.3普通混凝土砌块出厂时的相对含水率,不应大于45%。

3.3轻骨料混凝土砌块

3.3.1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规格尺寸及最小壁肋厚宜符合本规表3.2.1的规定。

3.3.2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密度等级应符合表3.3.2的规定。表3.3.2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密度等级密度等级砌块干体积密度的围〔kg/m3〕800900100012001400710~800810~900910~10001010~12001210~1400注:轻骨料实心砌块密度等级可参照表3.3.2划分。

3.3.3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表3.3.3的规定。表3.3.3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MPa〕强度等级砌块抗压强度密度级别围平均值不小于单块最小值不小于MU3.53.52.8≤1200MU5.05.04.0MU7.57.56.0≤1400注:轻骨料实心砌块的抗压强度等级可参照表3.3.3划分。

3.3.4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率不应大于20%,不同干缩率的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出厂时相对含水率应符合表3.3.4的规定。

3.3.5参加粉煤灰等火山灰质掺合料的小砌块,其碳化系数不应小于0.8;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75。表3.3.4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相对含水率〔%〕干缩率〔%〕相对含水率不大于<0.03450.03~0.04540>0.045~0.065353.4砌块的放射性要求3.4.1砌块在生产前应对其所用的砂石、水泥等进展放射性指标检测。其指标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环境污染控制规"GB50325—2001的规定。当所使用的原材料放射性指标合格,制品可不进展放射性指标检测。

3.4.2掺工业废渣的各类砌块,其放射性应符合如下要求方可使用:

1当砌块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1.0和≤1.0时,其使用围不受限制。

2对于空心率大于25%的砌块,其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1.0和≤1.3时,其使用围不受限制。

3.5砂浆3.5.1非承重砌块墙体采用的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分为M5、M7.5和M10三个等级,其品种和强度等级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其稠度应为50~90mm,分层度应为10~30mm,并与砌块有良好的匹配性和粘结性。

3.5.2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宜使用预拌砂浆或干粉砂浆。

3.5.3砌体用的预拌砌筑砂浆,其稠度宜符合表3.5.3—1中的规定。预拌砌筑砂浆与抹灰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3.5.3—2中的规定。预拌抹灰砂浆的保水性不宜小于65%。表3.5.3—1预拌砌筑砂浆稠度砌体种类砂浆稠度〔mm〕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60~90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50~70表3.5.3—2预拌砂浆性能指标种类强度等级稠度〔mm〕分层度〔mm〕28天抗压强度〔MPa〕粘结强度〔MPa〕含气量〔%〕砌筑M5≤90≤255.0————M7.57.5M1010.0抹灰M5〔墙〕≤110≤20——0.60~18M10〔外墙〕3.5.4砌体用的干粉砌筑砂浆,其稠度宜符合表3.5.4—1中的规定。干粉砌筑砂浆与抹灰砂浆的性能宜符合表3.5.4—2中的规定,其保水性不宜小于65%。表3.5.4—1干粉砌筑砂浆稠度砌体种类砂浆稠度〔mm〕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60~90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50~70表3.5.4—2干粉砂浆性能指标种类强度等级稠度〔mm〕分层度〔mm〕28天抗压强度〔MPa〕粘结强度〔MPa〕含气量〔%〕砌筑M5≤90≤255.0————M7.57.5M1010.0抹灰M5〔墙〕≤110≤20——0.60~18M10〔外墙〕3.5.5加气混凝土砌块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性能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表3.5.5的规定。表3.5.5加气混凝土用砂浆的性能指标工程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干密度,kg/m3≤1800水泥砂浆≤1800石膏砂浆≤1500分层度,mm≤20水泥砂浆≤20凝结时间,h贯入阻力到达0.5MPa时,3~5h水泥砂浆:贯入阻力到达0.5MPa时,3~5h石膏砂浆:初凝≥1终凝≤8导热系数,W/〔m·K〕≤1.1石膏砂浆:≤1.0抗折强度,MPa——石膏砂浆:≥2.0粘结强度,MPa≥0.20水泥砂浆:≥0.15石膏砂浆:≥0.30收缩性能收缩值≤1.1mm/m水泥砂浆:收缩值≤1.1mm/m石膏砂浆:收缩率≤0.06%3.5.6特种砂浆包括饰面砖粘结剂、界面处理剂、饰面砂浆和防水砂浆。

1饰面砖粘结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5.6—1的规定。

2界面处理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5.6—2的规定。

3干粉防水砂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5.6—3的规定。

4防水砂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5.6—3的规定。表3.5.6—1饰面砖粘结剂的性能指标序号工程技术指标F级S级N级1拉伸胶接强度到达0.17MPa的时间间隔〔min〕晾置时间≥102调整时间>53收缩性1〕〔%〕<0.504压剪胶接强度〔MPa〕原强度≥1.00耐水≥0.70

≥0.70

耐温≥0.70耐冻融≥0.70

≥0.70

5防霉性2〕等级1说明:1.粘结剂按耐水性分为3个级别:F级:较快具有耐水性的产品。S级:较慢具有耐水性的产品。N级:无耐水性要求的产品。2.粘结剂按化学组成和物理形态分为5类:A类:由水泥等无机胶凝材料、矿物集料和有机外加剂等组成的粉状产品。B类:由聚合物分散液与填料等组成的膏糊状产品。C类:由聚合物分散液和水泥等无机胶凝材料、矿物集料等两局部组成的双包装产品。D类:由聚合物溶液和填料等组成的膏糊状产品。E类:由反响性聚合物及其填料等组成的双包装或多包装产品。注:1.标注1〕的B类、D类产品免测。2.标注2〕的仅测防霉型产品。表3.5.6—2界面处理剂的性能指标工程指标Ⅰ型Ⅱ型剪切粘结强度〔MPa〕7d≥1.0≥0.714d≥1.5≥1.0拉伸粘结强度〔MPa〕未处理7d≥0.4≥0.314d≥0.6≥0.5浸水处理≥0.5≥0.3热处理冻融循环处理碱处理晾置时间〔min〕——≥10注:Ⅰ型适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界面处理,Ⅱ型适用于加气混凝土的界面处理。Ⅰ型产品的晾置时间,根据工程需要由供需双方确定。

表3.5.6—3防水砂浆的性能指标抗渗等级渗透水压〔MPa〕粘结强度〔MPa〕吸水率〔%〕收缩值〔%〕P8〔干粉砂浆和预拌砂浆〕≥0.8≥0.6≤3≤0.1P12〔干粉砂浆〕≥1.23.6其他材料3.6.1拉结钢筋、钢筋网、连结钢板的钢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用钢材的有关规定。

埋置在灰缝中的拉结钢筋应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网片,且宜采用热镀锌,镀锌厚度不小于15μm,或镀锌层重不小于100g/m2。冷轧带肋钢筋的直径宜为3.5~5.0mm。

3.6.2用于抹灰层或抗裂部位的纤维网布宜采用纵横双向同性的网格布,如用于水泥砂浆,应采用耐碱的玻纤网格布,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6.2—1的规定;如用于粉刷石膏,那么应采用中碱玻纤网格布,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6.2—2的规定。其厚度均不宜大于1mm。

3.6.3用于抹灰层或抗裂部位的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宜为20mm×20mm,其钢丝直径宜为1mm。且宜采用热镀锌。表3.6.2—1耐碱玻纤网格布技术性能指标工程单位指标孔径普通mm4×4单位面积重量g/㎡≥180抗拉强度径向N/50mm≥1250纬向N/50mm≥1250耐碱强度径向%≥90纬向%≥90表3.6.2—2中碱玻纤网格布技术性能指标工程指标单位A型玻纤布〔被覆型〕B型玻纤布〔粘贴型〕布重g/㎡≥80≥45含胶量%≥10≥8抗拉断裂强度径向N/50mm≥600≥300纬向N/50mm≥600≥200幅宽mm600或900600或900网孔尺寸mm5×5或6×62.5×2.53.6.4用于固定门窗框、悬挂物的锚固件〔如尼龙锚栓等〕应有试验资料,说明在所用砌体中的抗拔力及抗剪力。否那么,选用前应进展检测,提供数据给设计单位。

3.6.5对拟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应认真核实其有效性和平安性。必要时,可要求供给商做演示试验或在工程现场制做样板。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1.1模数

平面模数宜采用2M〔200mm〕,特殊情况下可采用1M〔100mm〕;竖向模数、墙体的分段净长度及门窗洞口的宽度与高度尺寸均应采用1M为模数。

4.1.2平面设计

1平面形状:建筑平面宜简洁方正,少凹凸转折。转折处的尺寸应符合根本模数和砌块的尺寸要求。

2砌块排列:要求整齐且有规律性,防止通缝,应以大规格砌块为主砌块,使大规格主砌块占砌块总数的70%以上。辅助砌块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mm。砌块排列应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被搭接砌块长度的1/3。砌块墙体尺寸应按砌块和砌体的标志尺寸进展标注〔详图除外〕。墙体的标志尺寸应符合1M模数。

4.1.3砌体开洞

直径大于100mm的砌体孔洞应预留或预埋,不得随意开凿,孔洞周边应采取可靠的防裂、防渗措施。

4.1.4砌块强度等级

1地面以上砌体:外墙不应低于MU5.0〔A5.0〕,墙不应低于MU3.5〔A3.5〕。厨房、卫生间隔墙不应低于MU5.0〔A5.0〕。

2地面或防潮层以下砌体及潮湿房间的隔墙:不应低于MU7.5。

4.1.5砂浆强度等级

1砌筑砂浆: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砌块的强度等级。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选用专用砌筑砂浆,砂浆的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2MPa。对普通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应满足本规第3.5节的要求,其粘结性应满足砌块端面灰口刮灰后竖向不掉灰的要求。

2抹灰砂浆:抹灰砂浆中的打底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砌块的强度等级。

4.1.6抹灰要求

1外墙抹灰

1〕贴〔挂〕网:凡墙体中两种不同材料连接处均应做贴〔挂〕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格布。贴〔挂〕网应平整、结实,且必须置于抹灰层,不得外露。贴〔挂〕网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

2〕界面处理:墙体抹灰前,应先用界面处理剂作基层外表处理。

3〕打底找平兼防水层:用15~20mm厚聚合物水泥砂浆打底找平兼作防水层,或用15~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找平,面层加2mm厚水泥基防水涂料作防水层。有较高抗裂要求的墙体可增设纤维砂浆。

4〕饰面层:按设计要求。大面积的饰面层应做分格缝。

5〕抹灰层厚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0mm以,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5mm以。

6〕分格缝:大面积外墙抹灰应做分格缝。分格缝宽10mm,深5mm,分格缝间距不宜超过3m。分格缝应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或防水材料勾缝,或采用密封嵌缝材料嵌填。

2墙抹灰

1〕贴〔挂〕网:要求与外墙抹灰一样。

2〕界面处理:要求与外墙抹灰一样。

3〕打底找平层:用10~15mm厚水泥混合砂浆打底找平。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防潮要求的房间,应作防水层,防水层可兼作找平层。

4〕结合层:5mm厚水泥混合砂浆罩面。

5〕饰面层:按设计要求。

6〕水泥护角:凡墙面的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抹护角,护角高2000mm,两侧宽50mm,且宜采用塑料墙角护条。

7〕抹灰层厚度:墙普通抹灰不超过20mm,墙高级抹灰不超过25mm。

8〕凡埋设暗管线等的孔槽缝隙,均应先用水泥砂浆分层填实,并沿缝长加贴耐碱玻纤网格布作防裂处理,再分层抹灰。

4.1.7饰面层

1砌块墙体应做双面粉刷,饰面层宜采用涂料、乳胶漆等薄层轻质材料。高层建筑的外墙不宜贴面砖,当贴面砖时,应采用专用胶粘剂粘贴,其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4MPa。

2砌块墙体不得直接挂贴石材等重质饰面层;当必须采用时,一切通过钢质构配件承当的石材荷载均应由主体构造和楼层间的混凝土圈梁或砌块间的混凝土构造柱承当,不得由砌块承当,所用钢质构配件宜采用不锈钢。

4.1.8砌块的使用围

1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适用于各类建筑地面〔±0.00〕以上的外墙和地面以下的隔墙〔有特殊要求的墙体除外〕,但地面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的灌孔混凝土灌实或采用实心砌块。

2加气混凝土砌块适用于各类建筑地面〔±0.00〕以上的外墙和地面以下的隔墙〔有特殊要求的墙体除外〕,但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不得在以下部位使用:

1〕建筑物±0.00以下〔地下室的非承重隔墙除外〕部位。

2〕长期浸水或经常干湿交替的部位。

3〕受化学侵蚀的环境,如强酸、强碱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等的环境。

4〕砌块外表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

5〕屋面女儿墙。

3烟道、排气管道不应采用砌块砌筑,应采用预制专用烟道和管道。用砌块砌筑的电梯井道,宜采用普通混凝土实心砌块。

4.2墙体的物理性能

4.2.1外墙的隔热要求

1外墙的传热系数K应满足K≤1.5W/〔m2"K〕的要求,热惰性指标D应满足D≥3.0的要求,否那么应进展热工验算或采取提高隔热性能的措施。砌块砌筑的外墙的传热系数应按经国家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提供的测定值采用;如无上述机构提供的测定值,可按本规附录A选用。

2外墙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考虑热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和平均热惰性指标。

3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和平均热惰性指标应按本规附录B的计算方法进展计算。热桥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按本规附录C的计算方法进展计算。

4外墙的外外表宜采用浅色饰面材料。

4.2.2提高砌块外墙隔热性能可采用以下措施之一或两种的综合。

1采用厚度不小于150mm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作外墙。

2采用多排孔的空心砌块。

3在砌块外墙的侧或外侧抹20mm厚的保温砂浆。

4采用复合墙体,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保温材料与空心砌块组成复合墙体。

4.2.3砌块墙体的隔声要求

1应按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确定砌块墙体的隔声标准等级及墙体厚度,并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GBJ118—88〕的规定。

2砌块墙体的隔声性能可按本规附录A选用。

3提高隔墙隔声性能的措施:

1〕适当提高砌块的密度或增加墙体的厚度。

2〕适当降低砌块的孔洞率或在其孔洞填塞吸声材料。

3〕双层墙的构造应防止出现"声桥〞。

4〕加强对埋设管道管线的孔洞和缝隙的密封处理。

4.2.4砌块墙体的防火要求

1砌块墙体的防火性能可按本规附录A选用。

2用于普通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

3用于防火墙时,其耐火极限,对多层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不应低于4h;对高层民用建筑不应低于3h。

4.2.5砌块墙体的防水要求

1用于建筑物围护构造的外墙及用于厨房和卫生间的隔墙应作防水设计。防水设计要求及构造做法可按"市建筑防水构造图集"〔SJ—A、SJ—B〕进展。

2需作防水设计的隔墙及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墙与楼地面交接处的墙根应先凿毛,再现浇高度不小于200mm、厚度同隔墙的C20混凝土。

4.3砌块墙体的最小厚度

4.3.1砌块墙体的厚度除应满足本规第5.1.1条关于高厚比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建筑热工、节能、隔声及门窗安装的要求。

4.3.2外墙、楼梯间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90mm,住宅分户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40mm,其余墙厚度不应小于90mm。

4.4砌块墙体的拉结

4.4.1砌块墙体应与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拉结。拉结方式可采用沿柱或剪力墙的高度方向每隔600mm后植热轧或冷轧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直径宜为1/2灰缝厚度,且不宜大于Φ6。灰缝钢筋应进展镀锌或等效的防腐措施。钢筋伸入砌体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后植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60mm图4.4.1砌块墙体与柱或剪力墙的拉结4.4.2外墙的拉结

在外墙的转角处和外墙的纵横交接处,应在沿墙高度每隔600mm左右的灰缝设置拉结钢筋网片。见图4.4.2。

〔a〕转角墙拉结筋〔b〕外墙拉结筋图4.4.2砌块外墙的拉接4.5门窗安装及窗台构造4.5.1门窗安装

1外墙门窗安装

门窗洞口两侧上、中、下应预埋C20细石混凝土块〔每侧不少于3块〕或现浇C20细石砼构造柱,用M6膨胀螺栓固定门窗框。门窗框与墙体周边的缝隙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严密填塞。

2墙门窗安装

当墙体厚度不小于200mm时,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可采用膨胀螺栓直接在砌块上固定门窗框;对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那么应将门窗洞边200mm的砌体孔洞用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填实,然后用M6膨胀螺栓固定门窗框。假设采用空心砌块专用膨胀螺栓固定门窗,那么不必填实孔洞,但应进展现场试验证明螺栓的适用性、平安性。当墙体厚度小于200mm时〔但不应小于100mm〕,应沿门窗洞口现浇C20细石混凝土柱,用M6膨胀螺栓固定门窗框。门窗框与墙体周边的缝隙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严密填塞。

3重型门安装

重型门〔厂房门、车库门、人防门、门洞宽度大于1.5m的平安门和防火门等〕安装时,应在预留门洞的两侧现浇C20细石混凝土构造柱,并在构造柱上预埋钢板〔每隔600mm左右预埋一块〕,然后将金属门框与预埋钢板焊接固定,最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严密填塞门框周边缝隙。

4除上述安装方法外,也可采用其他平安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安装门窗。

5门窗洞口的构造柱应符合本规第5.3.1条第2款要求。当门洞墙垛的宽度小于200mm时,应做构造柱。

6严禁采用预埋木砖固定门窗。

4.5.2窗台构造

1窗洞口宽度不小于900mm时,窗台处应加设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已设钢筋混凝土凸窗套或窗台板者可免〕,板厚不宜小于100mm,配2Ф10、Φ6200钢筋,板两端各伸入砌体不应小于400mm。见图4.5.2。

2窗洞口宽度小于900mm时,可在窗洞口下的一皮砌块下的水平灰缝中设置30厚配3Φ6的水泥砂浆加强带,加强带伸入窗洞口两侧不应小于400mm。图4.5.2窗台构造

1—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板〕2—密封胶3—尼龙锚栓

4—窗台板〔按设计〕5—聚合物砂浆或发泡聚氨酯4.6空调器、防盗网等重物的固定安装4.6.1空调器、防盗网的固定安装应在建筑平面、立面设计时统一考虑。窗式或分体式空调机应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承托和固定。防盗网应利用框架梁、过梁、圈梁和阳台梁固定和安装。不得直接在砌块墙体上安装吊挂空调设备等重物。

4.7砌块墙体与不同材质的构件连接处的处理4.7.1凡砌体与不同材质的构件连接处的缝隙〔包括水平缝和垂直缝〕均应采取可靠的防变形及抗裂措施〔可参考图4.7.1,图中钢丝网片直径1mm,网眼20mm×20mm,宽度不小于200mm〕。并宜在迎水面的交接处嵌填密封胶。

图4.7.1砌块墙与钢筋混凝土墙、柱连接处的缝隙处理

1—界面剂2—15~20厚砂浆基层刮糙3—200宽耐碱网格布4—批嵌材料

5—建筑密封膏6—面层饰面处理〔单项工程定〕7—钢丝网片4.7.2外墙如需做成具有装饰效果的凹缝,应按图4.7.2处理。

图4.7.2凹缝做法示意图

1—聚合物水泥砂浆勾缝2—15~20水泥砂浆抹灰层3—泡沫塑料棒4—硅酮耐候胶4.7.3砌块墙体顶端与梁和楼板之间的连接:砌块墙体的顶端与梁和楼板之间可采用斜砌实心砌块连接,斜砌实心砌块的底部应垫有通长的高强弹性材料〔如泡沫交联聚乙烯、泡沫橡胶等〕,高强弹性材料的宽度为80mm,厚度为15~20mm,见图4.7.3—〔a〕,或在墙体顶端与梁或板底间预留不大于50mm的缝隙,在墙体顶部放置一通长高强弹性材料,然后沿墙长方向每隔600mm用防腐木砖楔紧,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实,见图4.7.3—〔b〕。然后按图4.7.1方式粉刷。

4.7.4所有洞口的角部均应作45o网〔钢丝网或耐碱网格布〕加强。见图4.7.4。图4.7.3砌体顶端与梁、板之间的连接

1—砌筑砂浆2—实心砌块3—梁或楼板4—聚合物水泥砂浆或干硬性水泥砂浆

5—防腐木砖6006—通长泡沫交联聚乙烯〔或其他高弹性材料〕

图4.7.4洞口角部45o网加强〔四角一样〕

1—钢丝网或耐碱网格布

5构造要求5.1砌块墙体的允许高厚比5.1.1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墙应满足表5.1.1规定的高厚比要求。表5.1.1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墙高度限值墙厚〔mm〕墙体高度限值〔m〕M5砂浆≥M7.5砂浆有门窗洞无洞口或洞口高≤1/5墙高有门窗洞无洞口或洞口高≤1/5墙高1904.45.04.85.01403.54.73.85.01203.14.13.44.5902.43.22.63.5注:上端为自由端的墙体的高度限值应将表中数值乘以0.65的系数。

5.1.2当砌块墙体的高度超过表5.1.1中的限值时,应在墙中加设钢筋混凝土圈梁或增加墙体厚度。

5.2砌块墙体的稳定性要求

5.2.1砌块墙体的长度超过5m时,应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5.2.2砌块墙体的高度应满足高厚比要求,当超过允许高度限值时,应在墙体适宜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5.3构造柱、圈梁、过梁、配筋带

5.3.1构造柱

1构造柱的位置

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2〕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

2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1〕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墙厚×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0,也不宜大于4Φ16;箍筋宜采用Φ6200。

3〕构造柱应与楼层圈梁或根底梁锚固。

4〕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的砌体宜砌平,沿墙高度每隔60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钢筋每边伸入墙不应小于600mm。

5〕必须先砌墙,后浇构造柱。

5.3.2圈梁、配筋带

1圈梁、配筋带的位置

1〕自由端的墙体顶面。

2〕高度超过4m的墙体。

2圈梁、配筋带的构造要求

1〕圈梁或配筋带宜连续地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或配筋带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一样截面的附加圈梁或附加配筋带。附加圈梁或附加配筋带与圈梁或配筋带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H〔H为圈梁与附加圈梁的垂直距离〕,且不应小于1m。

2〕圈梁或配筋带的截面宽度应与墙厚一样;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200mm,配筋带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00mm;圈梁的纵向配筋不宜少于4Φ10,箍筋不宜少于Φ6250,配筋带的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10,横向配筋不宜少于Φ62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3〕圈梁可采用现浇或专用圈梁砌块制作,配筋带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5.3.3过梁

1过梁的位置

1〕跨度大于600mm的门窗洞口的顶面。

2〕洞口的上部砌体高度小于洞口跨度1/2时。

2过梁的构造要求

1〕混凝土砌块及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墙体宜采用专用的过梁砌块作过梁。

2〕跨度小于0.6m的过梁可采用30厚水泥砂浆配3Φ8的过梁。

3〕跨度等于或大于0.6m的过梁应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且过梁宜与圈梁结合一起考虑。

4〕过梁的截面宽度应与墙厚一样,截面高度应按建筑构造要求或按计算确定,过梁配筋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得少于圈梁配筋。

5.4窗间墙

5.4.1混凝土砌块的窗间墙宽度宜为200mm的倍数,并不应小于600mm。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窗间墙宽度宜为300mm的倍数,并不应小于600mm。

5.4.2当窗间墙的宽度小于600mm而其后面又无横墙时,应设计成混凝土窗间墙。

5.4.3位于防火墙两侧的窗间墙,其宽度和厚度应符合防火规的要求。

附录A砌块墙体的热工、隔声、耐火性能砌块类别强度等级〔MPa〕墙体厚度〔mm〕热阻R〔㎡·K/W〕传热阻R0〔㎡·K/W〕传热系数K〔W/〔㎡·K〕〕热惰性指标〔D〕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耐火极限〔h〕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B06级〕A3.5A5.0A7.51000.460.611.641.96413.751250.560.711.412.34424.751500.670.821.222.71445.752000.881.030.973.46488.002401.051.200.834.055010.00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MU3.5MU5.0MU7.5900.170.323.131.52401.371400.210.362.781.81451.65190单排孔0.250.402.502.05521.93双排孔0.290.442.272.50521.93240〔三排孔〕0.390.541.853.40>52>4.0轻骨料混凝土砌块〔800级〕MU3.5MU5.0MU7.5900.190.342.941.90401.421400.250.402.502.12451.98190单排孔0.330.482.082.32502.25双排孔0.400.551.822.40502.92240〔三排孔〕0.490.641.562.6652>4.0注:1.表中数值包括砌体外双面抹灰及外外表换热阻。

2.空心砌块填轻质隔声材料,其隔声量可提高3~5dB,填保温材料或插保温板,R可增加0.3~0.4,D可提高1.7~1.9;单面粉刷20厚保温砂浆,R可增加0.25,D可提高0.24。

3.本表仅供参考,设计时应以生产厂家的实测数据为准。附录B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与平均热惰性指标的计算方法B.0.1外墙受周边热桥的影响,其平均传热系数和平均热惰性指标分别按〔B.0.1〕、〔B.0.2〕式计算。如图B.0.1所示,是以一个典型居室的开间和上下层高定位轴线围合的外墙为计算单元,该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不计入外墙面积。图B.0.1外墙主体部位与周边热桥部位示意〔B.0.1〕〔B.0.2〕附录C外墙主体部位与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及

热惰性指标的计算方法C.0.1砌块建筑外墙主体部位与热桥部位如本规图B.0.1所示。

C.0.2砌块建筑外墙主体部位和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按以下公式计算:〔C.0.1〕〔C.0.2〕〔C.0.3〕〔C.0.4〕附录D与砌块墙的收缩开裂有关的参数墙体材料种类砌块抗压强度〔MPa〕砌体弹性模量〔Mpa〕砌体热膨胀系数〔1/℃〕砌体枯燥收缩值〔mm/m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3.517008×10-6——5.022007.5——粉煤灰加气3.515005.020007.5——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7.55.03.5M5〔Mb5〕1500f10×10-60.2M7.5〔Mb7.5〕1600fM10〔Mb10〕1700f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7.55.03.5M5〔Mb5〕1500f10×10-60.3M7.5〔Mb7.5〕1600fM10〔Mb10〕1700f注:f为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本规用词说明1为便于执行本规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或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条文说明1总那么1.0.1随着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深入,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在地区的应用比例逐年增加。但是砌块墙体开裂和渗漏水一类的弊病仍然存在。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并配合新的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有必要制定本规。

1.0.2此条列出了本规的适用围。

1.0.3、1.0.4本规是在现行规根底上,结合地区炎热、多风雨的特点编制。因此,对墙体隔热、隔声、防裂、防渗漏等有关做法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而对抗震设计只作了与拉结钢筋有关的最根本的规定。对有关构造设计计算、抗震强度验算和抗震构造措施未作具体规定,应严格按现行规执行。2名词、术语2.0.1~2.0.8为常用名词,参照已有资料写成。

2.0.9~2.0.17为不常用术语。

2.0.18~2.0.26为本规常见术语。3材料本规对市常用的几种砌块,按规中应用的比例作了先后次序的排列,即加气混凝土砌块、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及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

产品的技术指标仅选择对设计有关者列出,以供设计人参考。

3.1.1现行加气混凝土砌块国家标准GB∕T11968—1997有公称尺寸及制作尺寸之分,但目前工厂常依据GB∕T11968—1989标准生产,长度的制作尺寸不按公称尺寸—10mm计,且加气混凝土制品可现场切割,故2003年准备对97版标准作修改时,建议取消公称尺寸与制作尺寸的概念和要求,改为"砌块尺寸〞。本条亦按此编写。

3.1.2、3.1.3GB∕T11968—1997规定的抗压强度和A1.0,A2.0……至A7.5,A10.0七个等级,2003年作修改时建议改为A0.8,A1.5,A2.5,A3.5,A5.0五种。考虑到A0.8和A1.5不适用于非承重墙体,故本条只规定了A3.5,A5.0和A7.5三个强度等级。

3.1.3、3.1.4GB∕T11968—1997规定的体积密度有B03,B04,B05,B06,B07,B08六种,2003年作修改时建议取消B08〔因太重〕一级,而B03,B04两级主要用于保温,不适用于非承重墙体,故此处只规定B05,B06和B07三个体积密度。

3.1.5GB∕T11968—1997有枯燥收缩、抗冻性和导热系数三项规定,鉴于地区没有抗冻问题,故不列入。

3.2.1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的规格尺寸中,根据市实践,规定了240、190、140、115和90五个系列。长度规定了主规格390,配套规格290,190两种。至于90长度,在砌筑时成为"立砌〞,是规所不允许的,故不予列入。但在附注中说明未列的规格尺寸可由用户与制造厂家商定。

关于空心砌块的壁、肋厚,现行"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国家标准GB8239—1997规定最小外壁厚应不小于30mm,最小肋厚应不小于25mm。现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15229—2002规定最小外壁厚和肋厚应不小20mm。但该两个标准均包括了承重砌块而无非承重砌块的限制。本规编制时参考了美国ASTMC90—00"承重混凝土砌块"和ASTMC129—00a"非承重混凝土砌块",承重砌块最小壁、肋厚随砌块宽度而异,190宽壁为32mm,肋为25mm;150宽壁、肋均为25mm;100宽壁、肋均为19mm;非承重砌块不管宽度多少,最小壁厚为13mm,无最小肋厚要求。考虑到本规用于非承重墙体,而市砌块的生产水平又低于美国,故最小壁、肋厚的规定低于中国标准,但高于美国标准。

3.2.2GB8239—1997中砌块的强度等级有MU3.5,5.0,7.5,10.0,15.0和20.0六种,考虑到非承重的特点,本规只列了MU3.5,5.0和7.5三种。

3.2.3GB8239—1997对相对含水率规定了三个地区〔潮湿、中等、枯燥〕的限制值,而属于潮湿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5%〕,故取消了对其他两个地区的限制值。

3.3.1轻骨料砌块的尺寸完全与普通混凝土相用,既便于管理,也有利于生产厂家由普通混凝土改为轻骨料混凝土。

3.3.2GB15229—2002对轻骨料砌块的密度等级有500—1400八个,考虑到过轻的砌块不宜用于墙体,本规取消了500、600和700三个密度等级,保存五个等级。

3.3.3GB15229—2002对轻骨料砌块的强度等级有1.5—10.0六个,为保证墙体的使用功能,本规取消了1.5和2.5过低的和10.0过高的等级,保存三个等级。

3.3.4对轻骨料砌块相对含水率取消了对其他两个地区的限制值,理由同第3.2.3条。

3.4.1参考GB50325—2001,规定砌块所用砂石和水泥应进展放射性指标检测。

3.4.2此条参考GB15229—2002的6.8对放射性的要求,按GB6566—2001写成。

3.5砂浆这节列入了预拌砂浆、干粉砂浆、加气混凝土的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饰面砖粘结剂、界面处理剂和干粉防水砂浆等多种砂浆的性能要求。其他与非承重墙体关系不大的特种砂浆均不列入。

3.5.1此条规定了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的强度等级,且对稠度和分层度做了规定。

3.5.2鉴于环保的理由,本条规定应推广使用预拌砂浆或干粉砂浆。

3.5.3、3.5.4此条参考同时发布的市预拌砂浆及干粉砂浆的标准定成。其稠度和分层度要求在JC860—2000围。

3.5.5此条参考国家建材行业标准JC890—2001写成。

3.5.6此条参考相关的国家建材行业标准写成。

3.6其他材料这节收列了拉结钢筋、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网布和锚固件,其他与非承重墙体关系不大的特种材料均不列入。

3.6.1规定拉结钢筋必须采用热镀锌,以保护在灰缝中不受锈蚀,这对硷性的加气混凝土和灰缝难以保证密实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甚为重要。

3.6.2此条规定了耐碱玻纤网格布和中碱玻纤网格布的技术性能指标。

3.6.3过去规定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不可固定重物,这对这类砌块的使用做了很大限制。现在规定锚固件只要有在薄壁∕轻质材料∕空心砌块上的试验数据,完全可以用之固定相应的重物,这要比传统的灌孔∕置换方法科学得多。

3.6.4出于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考虑,作了此条的规定。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1.1模数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主砌块规格分别为390×190×190〔标志尺寸为400×200×200〕,均以2M或3M为模数;而门窗洞口、墙体分段长度及竖向尺寸均比平面开间尺寸要小,采用1M模数既方便设计和施工,也符合砌块的规格尺寸。采用符合砌块规格尺寸的根本模数,除方便设计和施工外,还可减少砍砌块的时机,有利于节约材料。

4.1.2平面设计

1简洁方正的建筑平面形状,有利节能、节材、抗震、防裂和施工,应当提倡。

2砌块种类较多,如大规格的主砌块,小规格的配套砌块,各种功能砌块、专用砌块等。施工时应绘制砌块排列图,以便准确算出各种砌块的数量,方便订货和施工。砌块排列图的主要容应包括墙体芯柱、变形缝、门窗洞口、过梁、窗台板、预埋件等的尺寸、位置和所需的各种砌块的排列组合规那么和处理措施,以及墙体与楼屋盖、圈梁、梁、柱等建筑构造的关系和连接构造等。

4.1.3砌体开洞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壁和肋均较薄,只有20~30mm,而加气混凝土砌块又较脆,如果在其外表随意开凿,很容易破坏墙体,影响使用。所以规定不得随意开凿。砌块砌体预留的孔洞周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从而引起渗漏,因此应采取可靠的防裂和防渗措施,如填嵌缝胶、密封胶等。

4.1.4、4.1.5砌块及砂浆强度等级是针对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性而作的规定,以确保砌体的强度等级不会因砂浆强度等级的降低而受影响。

4.1.6抹灰要求

外墙和墙均要求抹灰,以保证砌块墙体的整体质量,增强其抗裂抗渗性能。抹灰层由以下层次组成:基层、打底找平层、防水层。抹灰层与饰面层之间应有结合层。

凡墙体中两种不同材料连接处都易产生裂缝,故要求在该处贴〔挂〕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是防止墙体产生裂缝的一项有效措施。

、外墙抹灰前规定应采用界面剂作界面处理,其作用主要是增强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力,防止抹灰层与基层形成两层而造成抹灰层容易脱落的弊病。

关于打底找平层和防水层的做法,对于标准较低及防水要求不高的建筑物,可采用"合二为一〞的构造,即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砂浆一次成型,既作打底找平层,又兼作防水层。对于标准较高及防水要求较高的建筑物,那么要求先做打底找平层,再做防水层,二者分开施工,二次成型。

抹灰层的厚度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难于施工,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太厚又易产生裂缝,一般控制在20~25mm较为适宜。

外墙抹灰做分格缝,其作用一是方便施工,二是防止抹灰层开裂。至于分格缝的形式、尺寸、间距,可根据建筑外立面的美观要求而灵活处理。

墙阳角抹灰用的塑料墙角护条是一种新产品,既方便施工,又确保水泥护角的质量,值得推荐使用。

4.1.7饰面层要求

1砌块墙体之所以强调应双面粉刷,是因为施工砌筑时,其灰缝砂浆不可能百分之百饱满,特别是竖缝,因此墙面容易渗水,双面粉刷可防止墙面渗水。另外,也可改善墙体的隔热与保温性能。涂料轻,施工方便简单,是今后的开展方向,应大力推广使用。而面砖较重,如果粘挂不牢,容易脱落掉下伤人,故不提倡使用。但当必须采用时,那么应满足施工规规定的最小粘结强度不低于0.4MPa的要求,以策平安。

2石材很重,加气混凝土和混凝土空心砌块根本承受不了,所以规定不得将石材直接挂贴在砌块上,而应由主体构造的梁、柱、板和楼层间的圈梁或砌块间的混凝土现浇带承当。因其涉及到构造平安,故要求应经计算确定。为防止钢质构配件生锈而影响工程质量,规定所有钢质构造配件应作防锈处理,并建议采用不锈钢构配件。

4.1.8本条是针对砌块的特性而作的规定。

4.2墙体的物理性能

4.2.1这是根据"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中对外墙的热工性能要求而作的规定。为方便设计人员计算,特将计算方法列于附录B和附录C。

4.2.2这里提出的4条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在设计中应根据功能要求、材料供给和施工条件等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在地区,宜采用构造简单的单一构造,而不宜采用填隔热材料或复合墙体的复杂构造。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良好的隔热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λ=0.13W/m"K,蓄热系数S=2.75W/㎡"K。15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外墙,其传热系数K=1.1W/㎡"K,热惰性指标D=3.0,完全符合市的节能标准要求,故不必再附加隔热材料。

4.2.3轻质墙体的隔声性能一般较差,不容易到达规定的隔声标准。在确定墙体厚度时,能否满足隔声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住宅的分户墙和分室墙,或对于一些对隔声有较高要求的空间,设计时更要注意。

4.2.4砌块墙体的防火要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2001年版〕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1年版〕而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