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直流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学院:工业大学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101班姓名:孔令慧学号:120112724指导教师:佟维妍起止日期:2014年6月16日~2014年6月22日..目录TOC\o"1-3"\h\u21580设计概述211127第一章系统总体设计4242761.1系统电路构造459711.2两个调节器的作用516001第二章整体电路分析7157842.1电流环设计7281742.2转速环设计7285422.3典型I型系统介绍878582.4典型Ⅱ型系统介绍9297552.5转速调节器的实现1043862.6电流调节器的实现10197362.7校核转速超调量1024480第三章参数计算1165243.1相关参数1124293.2主要参数计算11191803.2.1电流环参数计算11214363.2.2转速环参数的计算133498MATLAB仿真1628596课程设计体会20设计概述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目前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主流设备,具有调速围宽、平稳性好、稳速精度高等优点。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比拟成熟的系统,在电力拖动领域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是各种电机调速系统的根底,本人就直流电机调速进展了比拟系统的研究,从直流电机的根本特性到单闭环调速系统,再进展双闭环直流电机设计方案的研究,用实际系统进展工程设计,并用所学的MATLAB进展仿真,分析了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中由于忽略和简化造成的误差。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构造选择与参数设计需从动态校正的需要来解决,设计每个调节器是,都必须先求该闭环的原始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再根据性能指标确定校正后系统的预期特性,对于经常正反转运动的系统,尽量缩短启、制动过程的时间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为此,在电机最大允许电流和转矩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应该充分利用电机的过载能力,最好是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为允许的最大值,是电力拖动系统以最大的加速度启动,到达稳定转速时,立即让电流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装入稳态运行。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应分别起作用,需要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连接,即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装置从闭环构造上看,电流调节环在里面,叫环;转速环在外面,叫外环。这样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第一章系统总体设计图1-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构造ASR—转速调节器ACR—电流调节器TG—测速发电机TA—电流互感器UPE—电力电子变换器图中,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从闭环构造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1.1系统电路构造假设采用双闭环调速系统,那么可以近似在电机最大电流、转矩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使电力拖动系统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起动,到达稳态转速后,又可以让电流迅速降低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此时起动电流近似呈方形波,而转速近似是线性增长的,这是在最大电流、转矩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调速系统所能得到的最快的起动过程。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联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在起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应,而它和转速负反应不同时加到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到达稳态转速后,只靠转速负反应,不靠电流负反应发挥主要的作用,这样就能够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所以选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构造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这样构成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示于图1-2。图中标出了两个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的实际极性,它们是按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Uc为正电压的情况标出的,并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倒相作用。图1-2双闭环直流调速速系统电路原理图++-+-MTG+-+-RP2nU*nR0R0UcUiTALIdRiCiUd++-R0R0RnASRACRLMGTVRP1UnU*iLMMTGUPE1.2两个调节器的作用电流调节器的选择:图1-2说明,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要校正成典型I型系统,显然应采用PI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为了让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那么电流环的动态构造图便成为图1-3所示的典型形式,其中图1-2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图1-3动态构造图转速调节器的选择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面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含在转速调节器ASR中,现在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因此转速环开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Ⅱ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由此可见,ASR也应该采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第二章整体电路分析2.1电流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T。〔2〕选择电流调节机构根据设计要求5%,并保证无静差,可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4〕效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K2.2转速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2〕转速环滤波时间常数T。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T。〔2〕选择转速调节机构按照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3〕计算转速环调节器参数〔4〕校验近似条件转速环截止频率==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5〕计算电阻电容C=〔6〕校验转速超调量2.3典型I型系统介绍典型I型系统的构造图如图2-1所示。图2-1其传递函数为其中,时间常数T在实际系统中往往是控制对象本身固有的,能够由调节器改变的只有开环增益K,也就是说K是唯一的待定参数。设计时,需要按照性能指标选择参数K的大小。典型的I型系统构造简单,其对数幅频特性的中频段以–20dB/dec的斜率穿越0dB线,只要参数的选择能保证足够的中频带宽度,系统就一定是稳定的,且有足够的稳定裕量。典型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如表2-1。典型I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如表2-2表2-1典型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表2-2典型I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2.4典型Ⅱ型系统介绍典型Ⅱ型系统的构造图如图2-2所示。图2-3典型Ⅱ型系统的构造图其传递函数为在典型II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式中。与典型I型系统相仿,时间常数T也是控制对象固有的。所不同的是,待定的参数有两个:K和,这就增加了选择参数工作的复杂性。为了分析方便起见,引入一个新的变量,令典型I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如表2-3表2-3典型I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2.5转速调节器的实现模拟式转速调节器电路如图2-4图2-4含给定滤波与反应滤波的PI型转速调节器2.6电流调节器的实现模拟式电流调节器电路下列图图2-5含给定滤波与反应滤波的PI型电流调节器2.7校核转速超调量当系统突加阶跃给定时,ASR不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计算超调量。第三章参数计算3.1相关参数知参数:直流电动机:,,,,,;V-M系统主电路总电阻:;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电枢电路总电阻:;电枢电路总电感:;折算至电动机飞轮惯量:;系统运动局部飞轮转矩相应的机电时间常数:;系统测速反应系数;系统电流反应系数;触发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三项桥式平均时空时间:;电流环滤波时间常数:;转速环滤波时间常数:。设计要求:稳态指标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超调量。3.2主要参数计算电流环参数计算确定时间常数: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s=0.0017s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oi=0.002s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T∑i=Ts+Toi=0.00667s2.选择电流调节器的构造根据设计要求σi%=5%,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以按典Ⅰ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因此可用PI型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参照典型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承受的。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i=Tl=0.028s。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σi%=5%时,按照典型I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应取KiT∑i=0.5,因此: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4.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ωci=KI=74.961/S(1)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满足近似条件。(2)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条件满足近似条件。(3)电流环小惯性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满足近似条件。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到达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σi%=4.3%<5%,按照典型I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满足设计条件。转速环参数的计算1.定时间常数(1)电流环时间常数1/KI。已取KIT∑i=0.5那么(2)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0.005s(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2.选择转速调节器构造按照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器传递函数为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那么取h=5,那么ASR得超前时间常数为转速开环增益为:ASR的比例系数为:4.检验近似条件:转速截止频率为: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满足简化条件。(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满足简化条件。5.计算调节电阻和电容取R0=40KΩ,那么6.转速超调量当系统突加阶跃给定时,ASR不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计算超调量。由典型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与参数的关系可得,理想空载时z=0,那么能满足设计要求。MATLAB仿真电流环不带扰动电流环带扰动转速环无扰动扰动下频域特性图num=[76.786];den=[0.0066710];sys=tf(num,den);bode(sys)margin(sys)num=[354.442*0.092354.442];den=[0.0184100];sys=tf(num,den);bode(sys)margin(sys)课程设计体会这次的电力拖动大作业可谓做的大费周章,无数次翻开课本温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不断点击的鼠标查阅网上的资料,和同学诸多的交流学习,终于完成了这次让我受益匪浅的作业。上课时听教师讲的时候感觉这次设计也就是简单的带入计算而已,没有理论上的难度,等到没有人辅导自己设计时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眼高手低,理论永远联系不了实际。许多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