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方案介绍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方案介绍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方案介绍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方案介绍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方案介绍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方案介绍1/177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陈澄(二○一二年三月十二日·北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2/1772地理课程标准为何要进行修改?修改过程?修改依据?修改思绪?有哪些修改?为何修改?应怎样应对?3/1773(一)修订背景、指导思想及基本思绪(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4/1774(一)修订背景、指导思想及思绪

一、地理课程十年改革、试验简明回顾

二、地理课程标准历经两度修订

三、修订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思绪

5/1775

修订背景、指导思想及思绪

一、地理课程十年改革、试验简明回顾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研制

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试验过程及成效

二、地理课程标准历经两度修订

三、修订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思绪

6/1776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研制(1)经过竞标和联合方式产生课标研制组(2)研制前期研究工作(6个子课题)(3)课程标准文本形成(重复研讨、咨询)(4)编写课程标准解读2.义务教育地理试验教材编写与评审(1)七套地理试验教材编写(2)地理试验教材评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研制7/1777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关键组员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比乐中学华东师范大学8/1778国际地理课程比较研究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地理课程标准研究国内地理课程现实状况研究

——课程设置历史回顾

——香港、澳门、台湾地域地理课程设置地理学习对学生心剪发展影响研究社会及科技发展对地理课程影响地理学发展对地理课程影响地理课程体系结构研究(共6个子课题)地理课程标准研制前期研究9/1779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研制

(1)经过竞标和联合方式产生课标研制组(2)研制前期研究工作(6个子课题)(3)课程标准文本形成(重复研讨、咨询)(4)编写课程标准解读2.义务教育地理试验教材编写与评审

(1)七套地理试验教材编写(2)地理试验教材评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研制10/17710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试验教材经过审定、正在使用共有七套主要版本两种补充版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研制11/17711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试验教材七套(8种)主要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编写、出版(2种版本)湖南师大主持编写、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师大主持编写、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广东省教委主持编写、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山东省教委主持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仁爱教育研究所主持编写、大象出版社出版山西省教委主持编写、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2/17712初中地理试验教材两种补充版本地质出版社出版《自然地理》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自然地理》

(没有按常规开设“历史与社会”和“科学”课程,而是选择开设“历史与社会”和“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学校适用)13/1771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特点(1)选材亲密联络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生生活实际(2)教科书体系结构设计各具特色(3)重视对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指导(4)设计学生活动生动活泼、有创意(5)地理图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奇别致14/17714开启了对全国范围24个省市区27万名学生和1.8万名教师进行了共有50个问题问卷调查。6套版本地理试验教材参加了调查。大部分地理教材各项调查数据指标属于“好”和“很好”。表明“地理教材基本上表达了课程改革方向、素质教育精神,落实了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教学新理念,关注了学生学习活动,展现了一定特色,‘繁、难、偏、旧’现象得到了有效纠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使用情况调查15/177151.建立试验区2.进行课程培训(1)国家级培训(2)地方培训(3)校本培训和研修3.开展课程教研活动4.进行课程实施过程跟踪调查和监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试验过程16/177161.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变革(1)地理教师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改变(2)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状态正在发生改变2.地理教师快速成长(1)新课程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2)一批优异、教授型地理教师脱颖而出3.地理地方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4.地理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1)形成性评价机制正在形成(2)地理学业水平纸笔测试改进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试验成效17/17717当然,地理教师对新课程认识和把握在不一样地域还存在着一定差异。如有些地域调查发觉,实施新课程三年后,“基本知道地理课程改革提出基本理念”教师仍只有50%,“很清楚”只有12.5%。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上也存在显著地域不平衡现象,有50%教师在尝试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新教学方式,但还有50%教师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18/17718

修订背景、指导思想及思绪

一、地理课程十年改革、试验简明回顾

二、地理课程标准历经两度修订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过程

2.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研究

三、修订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思绪

19/17719——《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颁布,并首先在29个省市42个试验区试行。——到2003年试验区已达1642个,参加试验学生占同年级学生数47%。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普通试验范围到达50%左右,即能够考虑修订并推广。——于是2003~年教育部开启了第一次修订工作,并形成了修订文本,但并未颁布。——伴随新课程试验范围逐步推广到全国,为了更多地听取广大中学第一线地理教师意见,教育部又于20开启了第二次修订工作。地理课程标准历经两度修订20/17720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过程

(第一次修订)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第一次修订时,由云南石林、北京海淀、福建厦门、吉林(省)吉林(市)、四川郫县、山东青岛和高密、广西南宁和玉林、黑龙江宁安、江苏无锡、河北鹿泉、海南海口、湖北武昌、湖南长沙、贵州贵阳、辽宁大连、重庆北碚、青海湟中等19个新课程试验区272位地理教师提供了调研材料。21/1772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过程

(第一次修订)

——由新课程试验区提交调查材料和反馈意见,交课题组统计、梳理。

——由地理课标组全体关键组员、特邀教授组成工作组,进行修订。第二年为落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发[]8号)精神,又进行了补充修订。

——提交修订本征求意见稿,由包含有中科院院士在内教授组审阅经过后,形成正式文本提交教育部。22/17722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备注陆大道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特邀组员吉小梅教研员、高级教师北京海淀教师进修校特邀组员樊杰教授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课标组责任人陈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标组责任人王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袁孝亭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朱翔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林培英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仇奔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夏志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高俊昌主任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组组员葛文城高级教师上海比乐中学课标组组员修订工作组(第一次)组员名单23/17723修订工作组(第一次)组员名单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备注陆大道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特邀组员吉小梅教研员、高级教师北京海淀教师进修校特邀组员樊杰教授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课标组责任人陈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标组责任人王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袁孝亭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朱翔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林培英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仇奔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夏志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标组组员高俊昌主任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组组员葛文城高级教师上海比乐中学课标组组员24/17724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过程

(第二次修订)

第二次修订与第一次由原课标编写组负责进行修订不一样,而是:

1.由中科院院士、时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著名教授牵头负责;

2.有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前地理系主任、著名地理学家以及其它方面教授亲自参加修订;

3.聚集了3个版本试验新教材主编参加修订;

4.有4位教育部中学地理教材审查委员参加修订;

5.有中学教师以及部分原课标组组员参加修订。从而利于修订工作权威性、客观性和继承性。25/17725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第二次)修订组组员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由刘昌明、陈澄、樊杰任召集人。关键组员有王恩涌、丁登山、张凯、林培英、朱翔、王民等,秘书由林培英兼任,高俊昌、袁孝亭、夏志芳等参加了后期修订、磨稿工作。26/17726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过程

(第二次修订)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第二次修订工作开启以后,深入扩大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范围,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42个新课程试验区1620位地理教师提供了调查材料。27/17727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征求意见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课程标准序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提议等各个方面,比如:您认为“序言”部分基本理念和设计思绪,是否很好地表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并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和落实;你认为地理课程目标确定得是否符合国家对公民要求;与以往地理教学纲领相比较,课程内容部分体系结构是否合理;结合您教学实践,就整体而言,内容标准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能否实现;您认为课程标准是否仍存在内容繁琐、内容陈旧、主要内容遗漏问题,假如有,请详细指出;28/17728课程实施提议部分相关教学提议、评价提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议内容是否可行;教学和评价提议案例是否有利于教师了解和把握,假如您有好案例请提供并请注明案例出处;您所在试验区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和困难有哪些,请您提出详细改进意见或提议;各校应建立地理教室、地理园等提议,您对此有何看法;怎样把握好能力培养与区域地理知识记忆之间关系,请谈谈您看法;关于“行为目标”陈说,是否恰当,教师能否很好地把握和操作,请提出您修改意见……29/17729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征求意见表

:您好!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划,今年将要完成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地理标准》)修订工作,为此,我们需要全方面了解您对《地理标准》意见和提议,特附上这份征求意见表。您意见和提议将是我们深入修订《地理标准》主要依据。请您依据近两年来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经验与思索,以及试验区实际情况,真实填写您答案(必要时可加附页)。(共八页)真诚地感激您大力支持!姓名 职务 任教年级 所在试验区从事本职工作年限 参加课程试验年限联络电话联络地址邮政编码

E-mail地址

1.您认为《地理标准》中“序言”部分基本理念和设计思绪,是否很好地表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

□很好地表达□很好地表达□普通□表达得较差□没有表达结合近两年实践,您认为《地理标准》中“序言”部分基本理念和设计思绪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和落实?

2.……

3.……30/17730

4.结合您教学实践,您认为《地理标准》中内容标准,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能否实现?□完全能实现□大部分能实现□约二分之一能实现□小部分能实现□完全不能实现您认为难度较大其它内容是

……□□□□□□□□□□□□□□□□□□□□□□□□□□□□□□□□□□□□□□□□地球仪地球运动电子地图与遥感图板块结构学说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与区域发展太难 不难内容标准举例……

31/17731为了确保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调查材料准确、有效,也为了确保反馈结果客观、公正,问卷调查由各试验区地理教师独立填写完成后,直接邮寄至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并由该中心对问卷、座谈调查进行数据统计、意见梳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过程

(第二次修订)32/17732·问卷调查·33/17733·问卷调查·34/17734·问卷调查·35/17735·问卷调查·36/17736·问卷调查·37/17737·问卷调查·38/17738·问卷调查·39/17739·问卷调查·40/17740·问卷调查·41/17741·问卷调查·42/17742·问卷调查·43/17743·问卷调查·44/17744·问卷调查·45/17745·问卷调查·46/17746·座谈调查·

对地理课程标准整体评价

“地理课程标准充分表达了课程改革新趋势和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对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所提出新要求”。“突出重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伦理观”。“地理课程标准设计有重大突破,提升了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价值。从总体来看,这是一次成功改革”。47/17747

“伴随试验深入,显著感到对地理课程标准把握比开始时更准确了、了解更深刻了,也就更能体会到地理课程改革必要性和有效性了。”一些试验区地理老师显著感到·座谈调查·48/17748——紧紧围绕时代脉搏

——教学理念新奇

——课程评价富有创新性

——教学内容结构设计灵活

——有利于学生发展

——目标陈说指导性强认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有以下亮点·座谈调查·49/17749

“伴随试验深入,显著感到对地理课程标准把握比开始时更准确了、了解更深刻了,也就更能体会到地理课程改革必要性和有效性了。”一些试验区地理老师显著感到·座谈调查·50/17750试验区地理教师也提出了地理课程标准本身及其在详细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内容标准不够明确,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同时提议增加内容标准层次性与弹性;部分“活动提议”实施困难较大,野外实践活动受到安全等原因影响,也存在一定困难;受教学设备条件限制,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域,落实活动提议、课程资源开发提议也是一个普遍面临困难问题;课程标准及其在实施中存在问题51/17751实践中评价方式与传统考试形式之间存在矛盾,尤其是对于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地理教师所教班次多,学生数量大,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感到担心;提议建立国家、省、市、县、乡各级专门部门为教学提供各种配套教学资源服务,如教学资源库、课件库、标本库、图片库以及学生活动基地、学生试验基地;等等。课程标准及其在实施中存在问题52/17752试验区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对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是认同。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赞同当前课标内容和形式。他们希望在稍做修改、愈加完善基础上,相对稳定一些,这么更有利于加深对课标认识和了解,也更有利于对课标落实执行。教师们还提出了500多条包含文字、标点在内详细修改意见。试验区地理教师宝贵意见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奠定了坚实基础。试验区地理教师期盼课程标准相对稳定53/17753修订组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依据各个方面意见(主要依据试验区问卷和座谈调查意见,以及其它如地理科学教授、地理教育教授、各个版本试验教材编写人员、教材审查委员等各个方面意见),进行了全方面、认真、细致修订。修订工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修订方式,前后修订完整文本达三十多稿。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全方面、认真、细致地进行修订54/17754对于来自新课程试验区500多条意见,修订组均认真对待、细致核查、广泛采纳,但对于以下方面意见未能给予采纳:①不是针对地理课程标准文本本身,而是对教材详细编写、对教研部门或学校管理、对教学方法实施等方面意见提议;②仅仅提出宽泛提议或期望,没有详细指向意见;③对课程标准了解有偏差意见;④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理念相悖,要求恢复和增加传统内容和活动意见;等等。未予采纳意见和提议55/17755修订稿完成后,还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简明比较研究。经过比较,能够发觉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以及时代性等方面与国际地理课程发展趋势是靠近,在地理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安排、课程评价要求、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有一定共同趋势。同时,也基本适合我国基本国情。修订稿完成后广泛征求意见56/17756修订稿完成后,由教育部统一安排征求意见,吸纳了天津、重庆、甘肃、湖北、山东、广东、海南、湖南、辽宁、宁夏、陕西、青海、新疆、黑龙江、云南等15个省区新课程试验区以及相关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中心、中央教科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出版社对修订稿提出宝贵意见。修订稿完成后广泛征求意见57/177575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正式提交审议。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安排下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授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各学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授工作委员会委员组成“综合审议组”和“学科审议组”进行审议,并经过了审议。修订组依据审议组意见,再一次修订、润色了课程标准,完成修订。经过审议完成修订58/17758年12月28日,修订以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正式颁布(20秋季正式执行)。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颁布第一个相关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正版文件。国家颁布正版文件59/17759

在这以前我国即使也制订过屡次地理教学纲领,但纲领名称,都毫无例外地一律被都加上了一个括号,不是标明为“试验版”“试验修订版”“供试验用”,就是被冠以“初审稿”“试验稿”“试行草案”“试用”“修订本”等等。有些人戏称它们是“带括号纲领”。这些“带括号纲领”,在“试验”“试行”“试用”了很多年后,还没轮到“转正”就“寿终正寝”了。国家颁布正版文件60/17760而这次修订以后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终于得以“转正”。这也正表达了此次地理课程改革应有自信心和决心。国家颁布正版文件61/17761

修订背景、指导思想及思绪

一、地理课程十年改革、试验简明回顾

二、地理课程标准历经两度修订

三、修订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思绪

1.坚持原来课程标准基本设计“几个不变”

2.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侧重方面62/17762修订工作指导思想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指导思想是——

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巩固和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依据地理课程特点,渗透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地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63/17763修订工作基本思绪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基本思绪——坚持原来课程标准基本设计“几个不变”。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鲜”,海鲜、河鲜也。)这句话意思是讲,国家大事治理好比煎鱼一样,不能够频繁、随意翻动,经常翻动,完好一条鱼就碎了。64/17764修订工作基本思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是:——人类文明结果、民族优异文化、党教育方针主要载体;——国家意志和关键价值观集中表达;——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基本依据。(6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授咨询委员会、工作委员会颁发聘书仪式上讲话》)65/17765修订工作基本思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修订,包括上亿学生学习,也算得上是一件大事。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新理念、新举措,一经确定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可、实施,就不应轻易推翻,必须坚持、巩固和深化。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就是秉承这么思绪开展——坚持原来课程标准基本设计“几个不变”。66/17766坚持“几个不变”

——坚持课程标准文本框架结构不变;——坚持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不变;——坚持内容标准展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坚持“选择认识区域1-4-5-5方案”不变;——坚持构建“有用”“开放”课程等基本理念不变;——坚持突出环境和可连续发展教育不变;——坚持绝大部分“课程内容”不变。

67/17767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文本框架结构保持不变,依然由“序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提议”四大部分组成,各部分内部内容结构、体例结构也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实施提议”部分“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议”和“四、教材编写提议”位置进行了交换。)坚持课程标准文本框架结构不变68/17768

第一部分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思绪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地球与地图等4大块第四部分实施提议

教学提议评价提议教科书编写提议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提议

坚持课程标准文本框架结构不变69/17769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保持不变,依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四大块组成。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框图稍作调整,使之愈加清楚、醒目(框图位置也由“内容标准”移至“设计思绪”部分)。坚持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不变70/17770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认识区域概况认识区域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域发展差异疆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文化地域差异认识大洲认识地域认识国家位置与分布联络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乡土地理坚持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不变71/17771

“内容标准”以表格和条目为主展现方式不变。“内容标准”以行为动词(以学生为主体)表述方式也不变。部分“内容标准”文字表述和行为动词作深入修饰(对照试验区意见,逐条审核全部“内容标准”)。坚持内容标准展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72/17772标准活动建议2.地球仪·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经纬度。……比如,观察不一样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改变;用乒乓球或其它材料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一)地球和地球仪坚持内容标准展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73/17773坚持“几个不变”

——坚持课程标准文本框架结构不变;——坚持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不变;——坚持内容标准展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坚持“选择认识区域1-4-5-5方案”不变;——坚持构建“有用”“开放”课程等基本理念不变;——坚持突出环境和可连续发展教育不变;——坚持绝大部分“课程内容”不变。

74/17774

修订背景、指导思想及思绪

一、地理课程十年改革、试验简明回顾

二、地理课程标准历经两度修订

三、修订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思绪

1.坚持原来课程标准基本设计“几个不变”

2.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侧重方面75/17775

——提升“序言”部分和“课程目标”部分时代性、前瞻性;

——增强“内容标准”和“活动提议”明确性、可操作性;

——强调“实施提议”部分适应性、实用性。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侧重于:76/17776

1.对“序言”部分进行修改和调整。“课程性质”重新进行改写,对“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绪”进行精简或归并。

2.对课程目标进行调整、精简。新增“尊重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因地制宜”等意识养成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主要修改方面77/17777

3.对一些教师认为表述得不够清楚课程内容标准加以修订,对部分课程内容标准文字表述以及行为动词选取作必要修饰;适当补充和增加学生生活和终生发展所需要、反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新结果和国家最新发展战略新内容。课程标准主要修改方面78/17778

4.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出发,删除或调整部分过难、过繁课程内容标准。对“活动提议”进行删减,重新调整表述方法。

5.对乡土地理部分内容标准和活动提议进行梳理和重新调整。

6.删除全部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对“评价提议”部分重新调整进行改写。课程标准主要修改方面79/17779(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80/17780(二)义务教育地理课标修订解读

一、“序言”部分修订

二、“课程目标”部分修订

三、“课程内容”部分修订

四、“实施提议”部分修订81/17781

一、“序言”部分修订

1.“序言”导入语修订

2.“课程性质”修订

3.“课程基本理念”修订

4.“课程设计思绪”修订

82/17782

“序言导入语”修订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序言”部分,开篇有一段没有标题导入语,阐述了地理课程改革背景及地理课程价值功效。修订时进行了改写,增强了它时代性和前瞻性。导入语,共分为两个自然段——83/17783

当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主要性,树立可连续发展观念,不停探索和遵照科学、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利于学生感受不一样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视角认识和观赏我们所生存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促进学生对地理环境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环境保护和可连续发展培养活跃、有责任感公民。84/17784

“序言导入语”修订

第一个自然段阐述地理课程改革背景,即当今社会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期望到达要求。课程标准指出:“当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主要性,树立可连续发展观念,不停探索和遵照科学、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当代社会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新课题、新要求。85/17785第二个自然段阐述课程改革目标,也就是课程理应发挥功效、对于促进学生发展价值意义。修订以后,有一定新意。第一次提出了地理课程“有利于学生感受不一样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视角认识和观赏我们所生存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促进学生对地理环境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能力”。86/17786以往普通侧重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提出要求。而这次课程标准用了两个“有利于”阐述来概括地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发展价值和意义。这也从宏观层面为我们地理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不但要关注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更要关注学生体验,勉励学生主动参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认识社会、环境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观赏”千姿百态地理环境,并养成爱护环境、资源良好行为习惯。87/17787

一、“序言”部分修订

1.“序言”导入语修订

2.“课程性质”修订

3.“课程基本理念”修订

4.“课程设计思绪”修订

88/17788“课程性质”修订

“序言”中“一、课程性质”这部分文字表述作了调整和重新改写。

试验稿关于地理学科“课程性质”阐述分为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实际上阐述是地理学(地理科学)特质;第二段,才正式阐述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地理学科)性质。第一段文字量较多,分析较为详尽;第二段文字量较少,只有一句话,阐述相对微弱。总体上看,试验稿关于“课程性质”分析有头重脚轻感觉。89/17789

·修订前·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科学。它含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复杂系统。所以,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但研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说明地理事物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络,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改变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科学,在当代科学体系中占有主要地位,并在处理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含有主要作用。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连续发展观念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性质。90/17790“课程性质”修订

因为“地理学科”与“地理科学”这二者之间虽有联络,但又是有区分。“学科”即使取材于“科学”,但它区分于“科学”还在于“学科”基础性和教育性。比如“墨卡托投影”、“溯源侵蚀”、“冰斗”、“北极涛动”……等等这些概念即使都是地理学研究范围,但它们都不适合进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所以,关于地理课程性质表述,应该着力阐述地理课程(地理学科)特点,而不是主要说明地理学(地理科学)特质。91/17791

“课程性质”修订

修订以后,课程标准首先指出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基础课程”,这一独特特点。接着,分别用5个小标题醒目地说明了地理课程特点。不但突出了地理课程区域性、综合性这两个独特特征,而且也强调了地理课程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等特征。92/17792

·修订后·

一、课程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基础课程,含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自然与人文特点,说明不一样区域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络。

2.综合性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络、相互作用而成复杂系统。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从不一样角度反应地理环境综合性。93/17793

3.思想性课程突出当今社见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说明科学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连续发展观念,富含热爱故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连续发展思想教育内容。

4.生活性课程内容紧密联络生活实际,突出反应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地理现象和可能碰到地理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课程含有丰富实践内容,包含图表绘制、学具制作、试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查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程。94/17794“课程性质”修订

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部分,不再是先阐述地理科学特点,而是上来第一句话就说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基础课程”。这一句说明地理课程性质总括语,有两层涵义:一是地理课程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二是地理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95/17795“课程性质”修订

第一,地理课程兼有自然和社会学科性质这是跟地理课程内容主要取材于地理科学紧密相关。正因为地理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才决定了中学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和社会性质课程。应该说这一属性在中学全部各门学科中也是唯一。96/17796“课程性质”修订地理课程这一属性决定了地理教材编写策略、格调,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学科内容之间存在着必定、本质联络,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能够利用文科课程擅长讲述、讲读、比较、记忆、赏析等方法,同时也要善于利用理科课程惯用讲解、操作、计算、实习、试验等方法,更要能娴熟地利用地理学科独特阅读、使用、绘制地图(包含电子地图)和地球仪方法,以及判读卫星、航空遥感影像方法。97/17797“课程性质”修订第二,地理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基础”也包含有两层涵义:一是地理课程内容虽然取材于地理科学,但它只讲授地理科学中一些最基本、最基础内容;二是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可认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深入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打下基础。所以,对于地理教师来说,牢记“基础”二字,就必须在教课时念念不忘学生年纪特征。一方面要注意将教学深度把握到恰到好处,切忌随意加深教学难度,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其次要防止在教学中任意拓展教学范围,注意教学内容地理性。98/17798“课程性质”修订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说明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基础课程”以后,深入用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等“五个性”来阐述地理课程性质特点。99/17799“课程性质”修订

区域性和综合性不但是地理科学同时也是地理课程显著特点。区域性——不但展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说明其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络,并致力于揭示它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复杂综合系统。系统中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络、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且当某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则其它要素也会随之发生改变。100/177100“课程性质”修订

地理课程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基本上是其它学科课程没有或者说是不显著。地理课程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成为培养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和整体观念主要学科课程之一,这是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凸显教学内容地理性时所应该注意。不论在哪个教学步骤,都必须处处把握住教学内容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时时关注学生空间观念和整体观念形成。凡是包括区域性和综合性内容,凡是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和整体观念形成案例,我们地理教师就要花大力气去讲、去做。101/177101“课程性质”修订

假如说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课程独特特点,培养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和整体观念是地理课程主要任务话。那末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即使也是地理课程特点,但并不是独特特点,其它学科课程也能够有这些特点。当然,各个学科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内涵应该是不完全相同。102/177102“课程性质”修订地理课程思想性在两个方面表现较为显著:一是地理课程蕴含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等思想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二是地理课程将环境教育和可连续发展列为课程关键论题。103/177103“课程性质”修订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故乡情感,这是地理课程光荣传统。而将环境保护和可连续发展战略作为课程内容一条红线,把课程内容串联起来,这在基础教育各门学科中是唯一。地理课程突出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说明科学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连续发展观念,并把资源环境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从可连续发展角度,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美德,很好表达了“德育为先”“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精神。104/177104“课程性质”修订

地理课程生活性,表现为课程内容紧密联络生活实际,突出反应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地理现象和可能碰到地理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这是因为地理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生活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生存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比较、选择生活环境,适应、享受和保护生活环境,提升应对未来生活生存力。105/177105“课程性质”修订

地理课程原本是和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亲密相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为认识上偏差和“应试教育”影响,地理课程变成了一门“背记地名、物产课程”。必须恢复地理课程原来面目,使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愈加紧密联络生活实际、结合生活需求、充满生活情趣。106/177106“课程性质”修订

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程,含有地理观察、仪器操作、社会调查、乡土考查等丰富实践内容。如经过天文观察、气象观察、地震观察、环境质量监测以及简易地图绘制、地理模型制作等等,可使学生取得各种地理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经过实践活动①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力,积累各种地理表象,丰富地理感性知识②能接触一些远较书本知识复杂地理问题,从而利于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③利于培养非智力原因,激发兴趣和学习动机④利于培养、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开拓进取精神。107/177107“课程性质”修订

对于地理教师来说,深刻地认识、正确地了解地理课程性质,对于提升地理教学品质有很主要意义。怎样规范地制订教学目标、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和素材、合理地采取教学媒体和方法、巧妙地设计启发思索和探究主题、准确地把握教学深广度、恰当地编制作业和试题,都包括到对于地理课程性质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108/177108

一、“序言”部分修订

1.“序言”导入语修订

2.“课程性质”修订

3.“课程基本理念”修订

4.“课程设计思绪”修订

109/177109

“课程基本理念”修订“序言”中第二个标题“基本理念”部分,除了标题修订为“课程基本理念”以外,将原来6条理念精简为3条。对“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地理”理念表述,比以前阐述得更为简练、明晰:提出选择与生活亲密相关知识,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提倡从地理视角思索问题,具备地理素养。“构建开放地理课程”则强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拓展学习空间,勉励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学习方式。110/177110

“课程基本理念”修订删减“构建基于当代信息技术地理课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评价机制”等3条理念相关观点,分别归并、融入本标准第四部分“实施提议”中“教学提议”“评价提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议”之中进行阐述。111/177111

“课程基本理念”修订这三条理念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地理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样地理知识、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什么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地理课程内容选择问题;二是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地理课,是构建封闭地理课程还是要构建开放地理课程。112/177112“课程基本理念”修订选择哪些(对生活、对终生发展)“有用”地理课程内容——1.选择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地理知识

2.选择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意识和地学习能力内容

3.选择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视角”知识

4.选择有利于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知识113/177113

“课程基本理念”修订开放地理课程详细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课程内容开放性2.课程形态开放性3.课程实施开放性(1)自主学习与课程实施开放性。(2)探究学习与课程实施开放性。(3)合作学习与课程实施开放性。114/177114

一、“序言”部分修订

1.“序言”导入语修订

2.“课程性质”修订

3.“课程基本理念”修订

4.“课程设计思绪”修订

115/177115

“课程设计思绪”修订“序言”中第三个标题“设计思绪”现改为“课程设计思绪”,“思绪”也由原来5条减为3条,内容基本没变,只是将原来第一、二、三条内容加以归并,并删去了两段“比如……”文字,这么使阐述更为紧凑。另外,此处增加了“地理课程内容基本结构框图”。原图置于“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移至“设计思绪”后,框图画面作了修饰。116/177116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认识区域概况认识区域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域发展差异疆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文化地域差异认识大洲认识地域认识国家位置与分布联络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乡土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示意117/177117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一、“序言”部分修订

二、“课程目标”部分修订

三、“课程内容”部分修订

四、“实施提议”部分修订118/177118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总目标文字表述作了精简,从原来7句114个字降低为5句54个字。并增添了一小段说明文字:“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综合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修改后课程目标在体例上也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保持衔接和一致。“课程目标”修订119/177119

1.修订以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文字从原来114个字降低为54个字,更趋简练。

2.总目标不详细列出地理知识内容范围,而是概括为“掌握基础地理知识”。这是因为在三维目标分目标中将一一阐述,降低重复。

3.原来“取得基本地理技能及地理学习能力”提法,改为“取得基本地理技能和方法”。“方法”内涵,包含地理思维方法、地理学习方法以及地理观察、试验、调查、计算等各种处理地理问题方法等。“总目标”修订120/177120

4.总目标原来“养成爱国主义情感”中“养成”一词,改为“增强”。这么表述愈加准确,它表示在原来小学教育基础上升华。

5.删除了原来“含有初步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要求,留待高中阶段实现。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符合初中生年纪特点与发展水平,也表达了初、高中不一样学习阶段地理课程目标层次递进。“总目标”修订121/177121

1.原来第一条中地理技能内容移到第四条,原第二条归并到第一条。调整后结构层次为,第一、第二、第三条属于“知识”目标,第四条是“技能”目标,阐述条理更趋清楚。

2.原“掌握地球基本知识”修改为“掌握地球与地图基础知识”,增加了“地图”,提法更趋全方面。“基础知识”也比“基本知识”表述更准确。

3.原来“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区域差异,以及发展改变基本规律和趋势”中,删除了“以及发展改变基本规律和趋势”,减轻学生负担。“知识与技能”目标修订122/177122

4.删除原来“初步学会依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目标,而“归纳地理特征”要求移入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5.在第四条“技能”目标阐述中,明确了“表示地理信息”与“地理试验”技能要求。这表明,地理课程对培养学生表示能力关注程度更高了,地理试验技能培养也得到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修订123/177123

1.第一条目标“形成地理表象”改为“积累丰富地理表象”。“经过比较、抽象、概括”改为“经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归纳”提法更明确,也更符合地理学科实际。“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了解地理规律”表述,文字也更趋简练。

2.第三条目标中“含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提法,符合素质教育基本精神与培养创新人才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修订124/177124地理原理形成(以地理概念形成为条件)普通地理概念抽象地理概念地理概念形成(以地理表象形成为条件)单独地理概念

详细地理概念地理表象形成

(以感知地理事物为条件)地理原理(规律)、概念、表象层级关系125/177125感觉——地理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反应。知觉——地理事物整体属性在人脑中反应。地理表象——感知过地理事物在人脑中反应。地理概念——地理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反应。126/177126地理教学内容除了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点以外,还含有多样性、复杂性、辽阔性、遥远性、间接性等特点。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距离及时间等原因限制下,很多远在天涯地理事物不可能都亲身去体验。也不可能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那样能够经过一系列试验,大量地去观察、去学习。为何地理课程标准要强调“积累丰富地理表象”127/177127地理表象分类记忆地理表象想象地理表象形成地理表象路径

——感知(直接和间接)传统方法:实地观察、直观教具演示、语言描述当代方法:信息技术应用128/177128

1.第一条目标中,“初步形成”、“初步养成”改为“增强”、“提升”好奇心和兴趣。“求真、求实科学态度”养成不再列入目标,降低了要求。

2.第四条目标增加了“知道因地制宜意义,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意识”目标。这次在初中阶段补充这一属于“价值观”领域目标,表达了对“因地制宜”标准和“尊重自然”意识重视。另外,新提出“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也是针对当今环境恶化与灾害频发严峻形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修订129/177129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一、“序言”部分修订

二、“课程目标”部分修订

三、“课程内容”部分修订

四、“实施提议”部分修订130/177130三、“课程内容”部分修订

1.课程内容修订三种情况

2.地球与地图部分修订

3.世界地理部分修订

4.中国地理部分修订

5.乡土地理部分修订131/177131“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部分是地理课程标准主体,它不但是编写教材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教学和评价基本依据。这部分修订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对一些要求不够明确或不够全方面内容标准进行修订或补充,并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精炼和润饰;第二,降低部分内容标准要求,调整(删除或新增)部分内容标准;第三,对活动提议进行全方面调整。“课程内容”部分修订132/177132将“活动提议”进行了整理、归并,删去了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活动提议。修订前共有58条活动提议,修订后改变了表述方式,只宏观地提议采取如“地理观察”“动手制作”“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讨论辩论”“角色饰演”“学习交流”“知识竞赛”“地理调查”等等,详细活动提议举例降低到24条。“课程内容”部分修订133/177133三、“课程内容”部分修订

1.课程内容修订三种情况

2.地球与地图部分修订

3.世界地理部分修订

4.中国地理部分修订

5.乡土地理部分修订134/177134在“地球和地球仪”单元,增加了一项“标准”——“用简单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明确这是一项必须进行教学内容,而不是可选可不选“提议”,勉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修订为“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经纬度”,文字表示更趋准确。将“观察不一样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活动提议,改为“观察不一样季节(或一天内)……”提升了活动可行性。“地球与地图”部分修订135/177135“地图”单元修订有:“在地图上区分方向”后面增加了“判读经纬度”要求;在“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峰、山脊、山谷”后面,增加了“判读坡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要求;“定向行军”修订为“定向越野”;删去该单元表格下面一段不一定十分必要关于电子地图“说明”;删去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小区等小区域平面草图”活动提议。“地球与地图”部分修订136/177136三、“课程内容”部分修订

1.课程内容修订三种情况

2.地球与地图部分修订

3.世界地理部分修订

4.中国地理部分修订

5.乡土地理部分修订137/177137

“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单元修订有:小标题“天气与我们生活”修订为“天气”,这么与以下几个同级标题“气温与降水分布”、“主要气候类型”更趋友好;“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改为“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改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这么使教学要求更为明确;世界地理部分修订138/177138保留了三大宗教内容,但删去“举例说出不一样国家和地域存在着不一样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降低了学习要求;将“活动提议”进行了整理、归并,删去了“有条件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搜集聚落景观图片,区分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关系”等活动。世界地理部分修订139/177139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以前曾作为各个地方气象台站气象数据一个补充起源学校气象园,当前已几乎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了。当然这并不排除一些特色学校建立气象园地,开展气象观察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对天气观察预报方面兴趣兴趣。世界地理部分修订140/177140“地域发展差异”这一单元,标题修订为“地域发展差异”,原因是用“地域”这一地理概念为了与下一单元“认识大洲—认识地域—认识国家”中特定“地域(比如南亚)”概念区分开来。另外,删除了与其它学科内容有交叉“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作用”和“从报刊中剪辑相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活动信息,经过板报、小报、宣讲等形式展示和交流”等内容。世界地理部分修订141/177141“认识区域”单元修订有: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降低学习难度,在“认识大洲”中删去了“利用相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和“经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两项要求。这么,关于大洲只保留了自然地理内容。实际上,一个大洲内人口、经济、民族、宗教等等人文地理情况差异极大,要归纳出共同特征并让初中学生了解大洲内部不平衡难度很大。世界地理部分修订142/177142一样,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降低学习难度在“认识地域”中删去了“说出某一地域最有影响区域性国际组织”要求。在“认识国家”中删去了指出国家“特有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主要原因”要求;删去了依据资料和地图说出国家“主要城市”要求。世界地理部分修订143/177143另外,将“依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最少一个方面概况”这条标准,修订为“依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将“活动提议”进行了整理、归并、删减。“认识区域”单元表格后面“说明”文字也由原来四段调整为三段,使之更精炼些,并明确要求“南、北极地域是必学区域”。世界地理部分修订144/177144三、“课程内容”部分修订

1.课程内容修订三种情况

2.地球与地图部分修订

3.世界地理部分修订

4.中国地理部分修订

5.乡土地理部分修订145/177145“疆域与人口”这一单元改动有:将“……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行为动词“说明”修订为“认识”,稍降低了一点要求;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修订为较为正规全称——“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说出我国人口总数,利用相关数听说明我国人口增加趋势,说出我国人口国策”这条内容标准中删去了“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说出我国人口国策”改为“了解我国人口国策”;中国地理部分修订146/177146“利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中,“说出”改为“描述”;“利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中,“少数民族”改为“民族”。“疆域与人口”单元表格下面删去一段关于34个省级单位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说明文字。这一段话并没有错,实际上它只是提醒教师怎样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一个“教学提议”,没有必要在此赘述。中国地理部分修订147/177147“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新补充了“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基本特征”以及“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国家”两项要求,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生活和学习都是非常有用;深入明确了长江和黄河教学要求,要求“说出长江、黄河主要文水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增加了讨论“我国为何要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活动,这在当前我国耕地资源缺乏,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育意义重大。中国地理部分修订148/177148

在“经济与文化”单元,将原来“比较不一样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利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大致分布格局”一项内容标准,分拆成“比较不一样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交通运输方式”和“利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两项内容标准,既明晰了要求,而且也将“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分布格局”要求缩小至“铁路干线”。删去了原先一些活动提议,新增了“高速铁路(公路)建设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中国地理部分修订149/177149“地理差异”这一单元,标题改为“地域差异”。这是因为“地理差异”涵义比较宽泛,而“地域差异”这一标题在体例上也与世界地理部分“地域发展差异”单元标题相匹配。另外,此单元“说明”文字修改为,“为方便教学,并使学生更加好地认识我国地域差异,这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应该注意,即使在同一地理单元内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基本属于文字上修饰,意思没有变。中国地理部分修订150/177150在“认识区域”单元,关于“位置与分布”6项内容标准简化成5项,“联络与差异”8项内容标准简化成6项。删去了“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分布特点”“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地理原因”等项内容标准。删去了一些“活动提议”,新增了“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等活动。中国地理部分修订151/177151“认识区域”单元后面“说明”文字原来有四个自然段,现在合并为三段,而且表述结构也和世界地理部分趋于统一。“说明”还明确要求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最终一条“说明”,则新增了“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观了解不一样区域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问题”,强调科学发展观在地理教学中利用。中国地理部分修订152/177152三、“课程内容”部分修订

1.课程内容修订三种情况

2.地球与地图部分修订

3.世界地理部分修订

4.中国地理部分修订

5.乡土地理部分修订153/177153“乡土地理”部分进行了调整。首先,原“乡土地理”内容标准表格前面有一段“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文字,主要阐述乡土地理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发展价值和意义。但这在文本结构上与前面体例不相统一,修订后这段相关乡土地理功效价值阐述全部归入到表格后面“说明”中。其次,乡土地理部分原来共有八条“标准”,修订以后精减为六条“标准”。这六条“标准”调整为:乡土地理部分修订154/177154①利用地图,描述故乡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②利用图文资料说明故乡主要地理事物变迁及其及原因;③举例分析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故乡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关系;④利用故乡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故乡人口数量和人口改变特点;⑤了解故乡对外联络现实状况,认识故乡深入改革开放主要性;⑥了解故乡发展规划,关注故乡未来发展,树立建设故乡志向。前五条基本上概括了原来内容,最终又从热爱故乡角度新增了情意领域方面教学要求。乡土地理部分修订155/177155“乡土地理”部分“活动提议”进行了精减、删减,删去了“经过班级或小组讨论,就故乡某首先发展提出构想”“讨论故乡对外经济社会联络,说明深入改革开放主要性”等活动提议。注意精减语言类活动,更为勉励和提倡操作类、体验类、室外和野外实践活动,比如:“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乡土地理课题,开展调查,交流研究结果”。乡土地理部分修订156/17715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一、“序言”部分修订

二、“课程目标”部分修订

三、“课程内容”部分修订

四、“实施提议”部分修订157/177157“实施提议”中“一、教学提议”,起始自然段一段文字进行了改写和充实,强调地理课程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指出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灵活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利用,关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提议”部分修订158/177158详细教学提议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变,文字稍有改动:“突出地理事物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络”“选择各种多样地理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地理信息载体利用”“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删除了穿插其中全部教学“案例”。删除这些“案例”一是试验区教师反应部分“案例”或内容较为陈旧、或设计不够理想,二是作为教育部门正式文件,正文中设置“案例”,在文本体例上不甚妥当。《课标解读》将设置较多“案例”。“实施提议”部分修订159/177159阐述中,增添了一些来自实践中教学提议举例,如:“能够用‘问题处理’方式进行‘经纬网’等内容教学……”“也可指导学生用地理语言描述或解释地理图像反应地理现象……”“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相关地域文化、区域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内容教学……”“利用学生已学习过地图知识,以‘我帮学校做规划’为主题,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从而到达构建开放地理课堂、拓宽学习空间、培养爱校和保护环境责任感目标……”等等。“实施提议”部分修订160/177160“二、评价提议”进行了改写,指出“地理学习评价应重视多路径搜集信息,准确反应学生地理学习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议“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强化评价诊疗和发展功效,弱化评价甄别和选拔功效”;强调“评价应以本标准中‘课程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