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复习(自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古诗三首复习(自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古诗三首复习(自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古诗三首复习(自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古诗三首复习(自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1/33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2/33作者介绍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踪。3/33诗意了解诗意:辽阔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传来了牧童悠扬、时续时断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露天地里休息了。4/33重点词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郁;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草场宽敞无垠为牧童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轻松闲适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想象空间。5/33“铺”:写出了草茂盛和草原给人那种平缓舒适感觉;“弄”:写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意味和情趣。这里“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宽敞和乡村黄昏静寂。“铺”:写出了草茂盛和草原给人那种平缓舒适感觉;“弄”:写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意味和情趣。6/3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牧童休息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场景,没有搭档嬉戏情景,吃饱了饭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草地上。7/33特点情景交融,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牧童晚归休憩图。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水墨画,使我们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但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一个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一个向往。8/33看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会想到什么?拓展思维9/33看图想象10/33[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舟过安仁11/33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12/33诗意了解诗意: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13/33重点词句“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觉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发了他注意,为何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心情是闲适,也是比较愉快,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所作所为。14/33“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两个孩子撑伞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愉悦写了出来。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怪生”除了有“怪不得”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恍然,也包含着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好笑有趣心理。“怪生”一词看似日常,却把诗人恍然大悟后哑然失笑神态和小童子聪明、童真和稚气展现在我们眼前15/33特点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两个小渔童充满童稚行为和行为中透出只有孩童才有奇思妙想。16/33拓展思维你以为两小童在“张伞使风”时心里会想些什么?17/33看图想象18/33杨万里诗作特点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效果。如《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能够看出诗人童心不泯。19/33知识链接田园诗特点: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笔触投向静谧山林,悠闲田野,创造出一个田园牧歌式生活,借以表示对现实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向往。田园诗属于写景诗范围,这类诗歌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20/33代表人物孟浩然代表作〈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代表作〈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1/33仿写收篙停棹张伞使风动词+名词,表示动作,含有动态美22/33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3/33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有《稼轩长短句》。24/33诗意了解诗意:茅屋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青青草。听见茅草屋有些人操着柔媚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相互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大儿子在小溪东面锄豆田里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最让人喜欢是调皮可爱小儿子,他趴在溪边剥莲蓬。25/33重点词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诗人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特色,为人物出现安排了特定背景。接着讲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有趣,能够看出老年人生活安详,从“媚好”,能够看出他们精神愉快。读来以为有没有限温情充溢胸中。26/3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几句集中写这一农户。诗人眼前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豆地里锄草,半大孩子在编织鸡笼,最小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诗人着力于“小儿”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神态。其中不乏诗人看到这么安详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产生愉悦之感。27/33“最喜”“喜”字不单解作“喜欢”,它能够说是词点睛之笔。小儿顽皮和调皮,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所以说小儿是最招人喜欢,不但喜欢他天真烂漫,喜欢他无忧无虑,更喜欢有了他,这个普通农家给人那种美好感觉。看似客观描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宁静乡村生活带来精神上享受。28/33特点诗人以简练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不一样于以往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