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课程名称:室内采暖系: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水122学号:2012306221学生姓名:郭俊涛指导教师:马宏雷职称:副教授2012年12月24日目录室外参数热负荷计算及其依据散热器管道的布置管道的水利计算参考资料一.室外参数采暖计算温度℃空调计算温度℃冬季平均风速m/s相对湿度%大气压(Pa)-6.2-8.81.855%101720二.热负荷计算依据1.通过围护构造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Qj=aFK(tn-twn)Qj—基本耗热量,WK—传热系数,W/(㎡·℃)F—计算传热面积,㎡tn—冬季室内设计温度,℃t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α—温差修正系数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Q=Qj(1+βch+βf+βlang)·(1+βfg)·(1+βjan)Q—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WQj—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Wβch—朝向修正βf—风力修正βlang—两面外墙修正βfg—房高附加βjan—间歇附加率3.冷风渗透计算Q=0.28·CP·pwn·V·(tn-twn)Q—通过门窗冷风渗透耗热量,WCp—干空气的定压质量比热容=1.0056kJ/(kg·℃)p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V—渗透冷空气量,m3/htn—冬季室内设计温度,℃t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V=L0·l1·mbL0—在基准高度单纯风压作用下,不考虑朝向修正和内部隔断的情况时,每米门窗缝隙的理论渗透冷空气量,m3/(m·h)L0=a1·(pwn·v02/2)ba1—外门窗缝隙渗风系数,m3/(m·h·Pab)当无实测数据时,可根据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标准采用v0—基准高度冬季室外最多方向的平均风速,m/sl1—外门窗缝隙长度,应分别按各朝向计算,mb—门窗缝隙渗风指数,b=0.56~0.78。当无实测数据时,可取b=0.67m—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下,考虑建筑体型、内部隔断和空气流通因素后,不同朝向、不同高度的门窗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m=Cr·Cf·(n1/b+C)·chCr—热压系数Cf—风压差系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可取0.7n—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Ch—高度修正系数ch=0.3·h0.4h—计算门窗的中心线标高C—作用于门窗上的有效热压差与有效风压差之比,按下式计算:C=70·(hz-h)/(cf·v02·h0.4)·(t'n-twn)/(273+t'n)hz—单纯热压作用下,建筑物中和界标高〔m〕,可取建筑物总高度的二分之一t'n—建筑物内形成热压作用的竖井计算温度〔楼梯间温度〕,℃〔2〕忽略热压及室外风速沿房高的递增,只计入风压作用时的渗风量V=∑(l·L·n)
l—房间某朝向上的可开启门、窗缝隙的长度,mL—每米门窗缝隙的渗风量,m3/(m·h),见表5.1-7〔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n—渗风量的朝向修正系数,见表5.1-8〔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3〕换气次数法L=K·VfL—房间冷风渗透量,m3/hK—换气次数,1/h,见表5.1-13〔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Vf—房间净体积,m3〔4〕百分比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Q=Qo·nQ—通过外门窗冷风渗透耗热量,WQo—围护构造总耗热量,Wn—渗透耗热量占围护构造总耗热量的百分率,%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Q=Qj·βkqQ—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WQj—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Wβkq—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散热器考虑到散热器耐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选用铸铁柱型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选择铸铁M132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散热片主要参数如下,散热面积0.24m2,水容量1.32L/片,重量7Kg/片,工作压力0.5MPa。多数散热器安装在窗台下的墙龛内,距窗台底80mm,外表喷银粉。1、散热器的计算本设计采用M--132型散热器。(1)、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散热面积的计算可按《供热手册》\的计算公式进展计算。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确实定。本设计在计算时,不考虑管道散热引起的温降。对于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为系统计算供、回水温度之和的一半,而且对所有散热器都一样。(2)、散热器片数的计算散热器片数的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进展:1)利用散热器散热面积公式求出房间内所需总散热面积(由于每组片未定,故先按1计算);2)得出所需散热器总片数或总长度H;3)确定房间内散热器的组数m;4)将总片数n分成m组,得出每组片数n`,假设均分则n`=n/m(片/组);5)对每组片数n`进展片数修正,乘以b,即得到修正后的每组散热器片数,可根据下述原则进展取舍;6)对柱型及长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0.1;7)对圆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计算面积的10﹪。2、散热器数量的计算确定了供暖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的形式和散热器的类型后,就可进展散热器的计算,确定供暖房间所需散热器的面积和片数。3、散热器的散热供暖房间的散热器向房间供应热量以补偿房间的热损失,根据热平衡原理,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等于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F=Q/K(-)式中:——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²〕;——散热器的散热量〔W〕;——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²·℃)];——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片数修正系统的范围乘以对应的值,其范围如下:片数修正系数每组片数<66~1010~20>200.9511.051.1另外,还规定了每组散热器片数的最大值,对此系统的M-132型散热器每组片数不超过20片。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表示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pj与室内空气温度tn的差为1℃时,每平方米散热面积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单位为W/〔m²·℃〕。选用散热器时希望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越大越好。通过实验方法可得到散热器传热系数公式为式中:——在实验条件下,散热器的传热系数,;——由实验确定的系数,取决于散热器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从上式可以看出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差越大,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就越大,传热量就越多。2、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应根据热媒种类〔热水或蒸汽〕和系统形式确定。1〕热水供暖系统tpj=〔tj-tc〕/2式中:——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散热器的进水温度〔℃〕;——散热器的出水温度〔℃〕;对于单管热水供暖系统,各组散热器是串联关系,所以各组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不同,应用以下公式计算:式中:=(+)/2——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散热器的进水温度〔℃〕;——散热器的出水温度〔℃〕;4、散热器的布置布置散热器应注意以下规定l、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这样能迅速加热室外渗入的冷空气,阻挡沿外墙下降的冷气流,改善外窗对人体冷辐射的影响,使室温均匀。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如设在窗台下时,医院、托幼、学校、老弱病残者住宅中,散热器的长度不应小于窗宽度的75%;商店橱窗下的散热器应按窗的全长布置,内部装修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可暗装。2、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在陋习建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合,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解阀。3、散热器在布置时,不能与室内卫生设备、工艺设备、电气设备冲突。暖气壁龛应比散热器的实际宽度多350~400毫米。台下的高度应能满足散热器的安装要求,非置地式散热器顶部离窗台板下面高度应≥50毫米,底部距地面不小于60mm,通常为150mm毫米,背部与墙面净距不小于25mm。4、在垂直单管或双管供暖系统中,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以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可同临室串联连接。5、公共建筑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住宅楼梯间一般可不设置散热器。把散热器布置在楼梯间的底层,可以利用热压作用,使加热了的空气自行上到楼梯间的上部补偿其耗热量。6、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尽量布置在底层。住宅建筑分户计量的散热器选用与布置还应注意:〔1〕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宜选用铜铝或钢铝复合型、铝制或钢制内防腐型、钢管型等非铸铁类散热器,必须采用铸铁散热器时,应选用内腔无黏砂型铸铁散热器;〔2〕采用热分配表计量时,所选用的散热器应具备安装热表的条件;〔3〕采用分户热源或供暖热媒水水质有保证时,可选用铝制或钢制管形、板式等各种散热器;〔4〕散热器的布置应确保室内温度分布均匀,并应可能缩短户内管道的产度;〔5〕散热器罩会影响散热器的散热量和恒温阀及配表的工作,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四、管道的布置1、干管的布置供回水干管设置在管道井中,每个用户都从干管上接出一个支管,而形成各自的独立环路以便于分户计量。2、支管的布置本设计入户的支管均设置在户内垫层内,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本系统散热器支管的布置形式有供、回水支管同侧连接和供、回水支管异侧连接两种形式,且支管均保证为0.01的坡度,以便于排出散热器内积存的空气,便于散热。3、管道支架的安装管道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以下的规定:①位置应准确,埋设应平整结实;②与管道接触应严密,固定应牢靠,对活动支架应采用U形卡环。支架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假设设计上无具体要求时,可按下表的规定执行:表3-5支架间距的选择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00支架的最大间距保温管1.5222.533444.556788.5不保温管2.533.544.55666.5789.51112管道的水利计算1、绘制系统图根据暖气片组装片数的最大值将其分为几组后,确定总的立管数,绘制系统图,标明各段干管的负荷数,以及每组暖气片的片数和负荷数,并对各个管段进展标注〔见系统图〕。2、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在满足热负荷所要求的热媒流量条件下,确定系统的管段管径,以及系统的压力损失。水利计算应具备的条件是,必须首先确定供暖系统的设备及管道布置,系统各管段的热负荷及管段的长度。〔1〕按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压头)。确定各管段的管径;〔2〕按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各管段的管径,确定系统所必需的循环作用压力(压头);〔3〕按系统各管段的管径和该管段的允许压降,确定通过该管段的水流量。室内热水供暖管路系统是由许多串联或并联管段组成的管路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从系统的最不利环路开场,也即从允许的比摩阻最小的一个环路开场计算。由n个串联管段组成的最不利环路,它的总压力损失为n个串联管段压力损失的总和。热水供暖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机械循环提供的作用压力,水在散热器内冷却所产生的作用压力和水在循环环路中困管路散热产生的附加作用压力。各种供暖系统型式的总循环作用压力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进展水力计算时,可以预先求出最不利循环环路或分支环路的平均比摩阻Rpj,即Rpj=(aΔP)/∑L〔4-1〕式中:ΔP——最不利循环环路或分支环路的循环作用压力,Pa;∑L——最不利循环环路或分支环路的管路总长度,m;a——沿程损失约占总压力损失的估计百分数。根据式中算出的及环路中各管段的流量.利用水力计算图表,可选出最接近的管径.并求出最不利循环环路或分支环路中各管段的实际压力损失和整个环路的总压力损失值。当系统的最不利循环环路的水力计算完成后,即可进展其它分支循环环路的水力计算。《暖通标准》规定,热水供暖系统最不利循环环路与各并联环路之间(不包括共同管段)的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应大于±15%。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平衡各并联环路的压力损失,往往需要提高近循环环路分支管段的比摩阻和流速。但流速过大会使管道产生噪声。目前,《暖通标准》规定最大允许的水流速不应大于以下数值:民用建筑1.2m/s生产厂房的辅助建筑物2m/s,整个热水供暖系统总的计算压力损失,宜增加10﹪附加值,以此确定系绕必需的循环作用压力。3、确定最不利环路水力计算方法本设计的计算过程是同程式单管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过程,在整个系统中每一个户内环路构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分别计算,计算步骤如下:〔1〕首先在系统图上,对各管段进展编号,并注明管段长度和热负荷。〔2〕计算通过最远立管的环路的总阻力,根据所选值R〔60~120Pa/m〕,和每个管段的流量G的值,查阅《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初选各管段的d、R、v的值,算出通过最远立管的环路的总阻力。流量G的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出:G=0.86Q/(-)〔4-5〕式中:Q——管段的热负荷,W;——系统的设计供水温度,℃;——系统的设计回水温度,℃。〔3〕计算通过最近立管环路的总阻力,计算方法同1,2两部。〔4〕求并联环路的压力损失不平衡率,使其不平衡率在10%以内,以确定通过环路各管段的管径。〔5〕根据水力计算的结果,求出系统的的总压力损失,及各立管的供、回水节点间的资用压力。〔6〕根据立管的资用压力和立管的计算压力损失,求中间各并联立管的压力损失不平衡率,使其不平衡率在10%以内,从而确定出各立管的管径。水力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l〕采暖系统水力计算必须遵守流体连续性定律,即对于管道节点(如三通、四通等处)热媒流入流量之和等于流出流量之和。热媒的流速是影响系统的经济合理程度的因素之一。为了满足热媒流量要求,对于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增大热水流速虽然可以缩小管径,节省管材,但流速过大,压力损失增加,会多消耗电能,甚至可能在管道配件(如三通、四通等)处产生抽力作用,破坏系统内热水正常流动,使管道发生振动.产生噪音。因此,《采暖标准》中规定:采暖管道中的热媒流速,应根据热水或蒸汽的资用压力、系统形式、防噪声要求等因素确定。〔2〕采暖系统水算必须遵守并联环路压力损失平衡定律。系统在运行中,构成并联环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共同债务分担与忠诚协议效力鉴定合同
- XX县先进性动巩固扩大整改成果和“回头看”工作向中央督导组的汇报
- 鱼塘买卖合同协议书
- 餐厅合作入股协议书
- 韩式餐具转让协议书
- 餐厅劳务合同协议书
- 做生意租房合同协议书
- 转租合同解除协议书
- 装修外包施工协议书
- 配偶父母分家协议书
- 2025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课件
- 2025届高考语文押题作文及题目(9篇)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复习课(原创修订)课件
- 买卖车辆不过户协议书
- 青春期学生性教育PPT资料
- 文博考研-博物馆学名词解释
- 安全信息管理程序
- 电工基础(中职)完整版教学课件
- (中职)《电子商务基础》第1套试卷试题及答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中办发〔1997〕16号,1997年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