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二首-粤教版课件_第1页
李清照词二首-粤教版课件_第2页
李清照词二首-粤教版课件_第3页
李清照词二首-粤教版课件_第4页
李清照词二首-粤教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清照词二首新会侨中李振达李清照词二首新会侨中李振达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1、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著有《漱玉词》。2、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3、李清照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称“婉约词宗”。一、生平简介古代第一才女

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一、生平简介古代◆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李清照词◆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李清照词二首-粤教版课件鹧鸪天桂花鹧鸪天桂花鹧鸪天写作背景

李清照24岁时,其夫赵明诚奔父丧,加上当时党争的连累,曾屏居乡里多年,从作品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于这一时期。鹧鸪天写作背景李清照24岁时,其夫赵明诚奔父丧,1、词中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特点:色淡光暗、体性温雅、芳香浓郁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情疏迹远而品格高洁.1、词中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拓展延伸“暗淡轻黄体性柔”,

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拓展延伸“暗淡轻黄体性柔”,

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三层议论:①“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第一层。②“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第二层。③“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第三层。侧面烘托正面阐述抱怨屈原,突出对桂花的珍重三层议论:侧面烘托正面阐述抱怨屈原,突出对桂花的珍重①“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②“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梅和菊兼具内外美,但在桂花面前都自叹不如,产生羞愧和妒忌的心理。所以作者定论:桂花是众多秋季名花之冠③“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作者抱怨屈子在《离骚》中没有提到桂花:“可煞无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人所共仰,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作者对桂花的珍重①“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内在美比外2、“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妙处?烘托、拟人

梅花,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2、“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烘托、拟人3、“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屈原3、“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内容点评咏物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但这首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不乏形象,议论也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其间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评骘古人,从多层面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那么她为什么对貌不出众,色不诱人的桂花如此推崇呢?言为心声,其中定有特定的情怀。由于北宋党争的牵累,她和丈夫屏居乡里十年之久。他们对饮,唱和,研习古玩金石书画,生活充满生机和乐趣,他们忘名远利沉醉于美好的艺术天地中。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郁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似。内容点评咏物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但总结1、议论入词,托物抒怀——咏物词2、桂花形象——作者的理想人格——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总结1、议论入词,托物抒怀——咏物词2、桂花形象李清照词二首-粤教版课件创作背景《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作品,盖作于南宋都城临安(浙江杭州),是其代表词作之一。这是一首描写元宵灯节的慢词。但此词不是着意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欢乐,而是通过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两个都城元宵节有关情景的描写和对比,来抒发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创作背景《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作品,盖作一、朗读课文1、对照注解,理解文本大意。2、补充注释:⑴、落日熔金:夕阳带着一抹金黄,那耀眼的光芒就像正在燃烧的金子一样。

⑵、暮云合璧:黄昏时的云彩连成一片,就像是一块块璧玉连缀成的,好比珠联璧合。壁: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

⑶、染柳烟浓:柳色宛如烟云因而更浓。

⑷、吹梅笛怨:笛子吹奏出《梅花落》的凄凉悲怨的曲调。一、朗读课文⑴、落日熔金:夕阳带着一抹金黄,那耀眼的光芒就像⑸、中州:古代中国有九州,河南地处九州的中心,故称中州。这里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开封。

⑹、闺门:这里指代妇女们。

⑺、三五:阴历每月十五日。

⑻、铺翠冠儿:用翡翠装饰帽子。

⑼、簇带:首饰插戴得很多,宋代俗语。济楚:整齐漂亮。

⑽、风鬟霜鬓:形容头发凌乱斑白的样子。⑸、中州:古代中国有九州,河南地处九州的中心,故称中州。这里上片:下片:今年元宵的情景(南宋临安)着重回忆“中州盛日”元宵情景(北宋汴京)上片:今年元宵的情景行为景物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上片——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谢他酒朋诗侣迷惘痛苦的长叹无端的忧虑根本原因——“人在何处”次要原因——春色晦暗、疑虑风雨。思念家乡怀念故国手法乐景衬哀情引发下阕行为景物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上片——人在何处?迷惘痛苦的长叹无下片中州(地点)盛日偏重三五(时间)闺门多暇(闲适)簇带争美(盛装)憔悴风鬟霜鬓(衰老)怕见夜出隔帘听笑繁华冷清欢乐感伤对比昔日元宵:今日元宵:下片中州(地点)盛日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是动作描写,请你简要分析句中“争”字的表达效果。

提示:这几句话写的是词人追忆当年元宵节时,心情欢快,精心打扮的情形。一个“争”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莺歌燕舞,搔首弄姿,互相比美的热闹欢快场面。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是动作描写,请你简“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心理描写情感?提示:她回忆北宋“中州盛日”时津津乐道、饶有兴味、情深意浓。说明她对故国乡关的深深怀念,对汴京元宵佳节的向往。这些句子则表现了词人对现实浓浓的感伤和对未来命运深深的忧虑。(自惭形秽、心灰意冷、孤独失落)“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情感?提示:她回忆北宋今昔元宵他人与自己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今:如今憔悴,风鬟霜鬓他人:香车宝马,欢声笑语自己:怕见夜间出去,听人笑语对比乐与悲:昔乐今悲,人乐己悲艺术手法:今昔元宵他人与昔:铺翠冠儿,他人:香车宝马,对比乐与悲:1、主线:元宵2、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对比3、情感:身世之悲、盛衰之痛总结1、主线:元宵总结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