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教学课件_第1页
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教学课件_第2页
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教学课件_第3页
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教学课件_第4页
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

研究课堂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论●

主要包括:经典条件学习、操作性条件学习。

●行为主义是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旗帜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树立起来的。,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论●经典条件学习:

根据巴浦洛夫的实验,由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应的学习过程,称为经典条件学习原理。●

操作性条件学习:从多种反应中选择其一与特定刺激固定联接的学习,称为操作性条件学习。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论2.认知学习论●

认知学习论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

包括格式塔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建构理论、以及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和奥苏伯尔同化理论。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论2.认知学习论●格式塔学习理论:顿悟学习-----德国心理学家苛勒认为顿悟学习不必依靠练习或经验,只要个体理解到整个情境中各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发生。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创造思维------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认为盲目的重复、机械训练很少有创造性。而创造性思维与人对问题中某些顿悟有关,打破旧的发现新的就是创造思维。行为主义学习论2.认知学习论●格式塔学习理论: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建构理论:

瑞士皮亚杰认为: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其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和发展,经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建立某种平衡的过程。行为主义学习论2.认知学习论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论2.认知学习论●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动作表征阶段----儿童最初的认知阶段◆映像表征阶段----运用想象来认识事物◆符号表征阶段----更简练、更抽象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论2.认知学习论●奥苏伯尔同化理论:

◆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他指出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有意义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将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吸收和融合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同化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奥苏伯尔同化理论:◆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引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他认为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的要素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论2.认知学习论3.建构主义学习论

认为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个体主动探索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几种教学模式◆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支架式教学◆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的教学环节:预热----探索-----独立探索一、学生学习的几种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论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了解各种学习理论的优点和局限,兼蓄并收地汲取各派之长,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影响学生学习的几种心理因素及指导策略1、动机●

什么是学习动机?

就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二、影响学生学习的几种心理因素及指导策略1、动机●什么是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途径

◆外部动机激发◆内部动机激发二、影响学生学习的几种心理因素及指导策略1、动机●什么是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途径

●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合理运用奖赏◆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变换多种形式、方法

◆利用学生的情感

◆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能适度

,二、影响学生学习的几种心理因素及指导策略1、动机2、注意●如何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吸引到教学活动中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发信号策略◆走动策略◆变化策略◆提问策略◆兴趣策略,二、影响学生学习的几种心理因素及指导策略1、动机2、注意3、记忆学习与记忆模型图,二、影响学生学习的几种心理因素及指导策略1、动机2、注意3、记忆根据记忆理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策略来加强记忆。◆复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帮助理解新知识的意义,便于学生贮存和使用,二、影响学生学习的几种心理因素及指导策略4、其他学习策略(1)基本性学习策略◆

复述策略◆

组织策略◆

精细策略二、影响学生学习的几种心理因素及指导策略4、其他学习策略(1)基本性学习策略(2)支持性学习策略◆学习计划和时间的管理◆预习和复习◆听课与记笔记二、影响学生学习的几种心理因素及指导策略4、其他学习策略(1)基本性学习策略(2)支持性学习策略(3)自我调控策略三、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三维目标”达成的教学,即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数学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并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既包括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也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领悟过程,更包括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对数学和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态度的教学就是有效地教学。三、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二)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呢?1.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从哪些方面把握数学的本质呢?◆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感悟◆

对数学美的鉴赏点阵中的数学美三、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二)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呢?1.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怎样去把握数学的本质呢?◆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感悟◆

对数学美的鉴赏◆

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和探究精神)的追求三、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二)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呢?1.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2.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案例:《平行四边形面积》三、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二)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呢?1.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2.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3.有效教学必需确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案例:两篇《数字编码》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数字编码中所蕴涵的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运用数来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第一份《数字编码》的教学目标:案例:两篇《数字编码》的教学目标第二份《数字编码》的教学目标:1.通过对不同身份证的观察、比较、猜测、讲解、举反例等,

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基本原则,有序性、结构性、对应性、简洁性、有效性,初步体会数字编码中所蕴涵的丰富信息。2.通过呈现生活中大量的“编码”事例,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编码的广泛存在性,通过无码时人工分信到有邮政编码后机器分检的对比,进一步感受编码的简洁、高效、便利等作用。3.在自主研讨和探索如何编借书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全面性。4.通过分析编码的特点以及学生亲自进行编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的奥妙以及数学求真、求简、求美的魅力

三、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二)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呢?1.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2.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3.有效教学必需确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4.有效教学必须是“有过程”的教学◆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案例:解决问题

地砖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每块地砖0.72元,那么一个长7.2米,宽5.4米的房间铺满地砖总共要花多少钱?1、问题转译2、问题整合3、解题计划与监控求出房间的面积→求出每块地板的面积→求出所需要的总价案例:解决问题

地砖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每块地砖0.72元,那么一个长7.2米,宽5.4米的房间铺满地砖总共要花多少钱?1、问题转译2、问题整合3、解题计划与监控4、解题执行三、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二)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呢?1.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2.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3.有效教学必需确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4.有效教学必须是“有过程”的教学◆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研究的问题做假设或猜测,制定研究思路,运用各种方法获取信息,整理分析资料获得结论,交流展示,形成共识,同时启发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意识和习惯等等。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总要的是学到了探究的过程,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这才是我们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真正目的。案例:《你有多少根头发》----刘德武猜测-----你有多少根头发实践-----选择方法测量计算反思-----数头发有什么用学习的过程重于结果验证-----误差很大设计“有过程”的教学我们还应注意:1、不是设计大量的活动就是有过程。2、学生真正经历“过程”而不是教师经历过程。3、设计过程的目的不能仅仅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四、有效教学的策略(一)概念的教学要把握概念的本质案例:《10的认识》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骄傲的9》案例:《10的认识》二、创设情境,活动中感悟认识“10”1.在活动中认识10的基数与序数的意义。(1)出示小动物的故事会情境。数数参加故事会的小动物有几只?

这时又来了1只,现在是多少只?10比骄傲的9多几?

这个10表示什么?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10?案例:《10的认识》(2)小动物排队,谁是第10个?你是从那边数的?谁还可以是第10个?怎样数?大象排在第10个,它的前面有几只小动物?同学的学号是10,10表示什么?思考:10个和第10个意思一样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案例:《10的认识》2.认识10在数列中的位置。

(1)请学生把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排的。(2)按顺序读一读,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从10数到0,请学生为火箭发射倒计时。(3)观察:0—10各数,你觉得哪个数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呢?10长得和其他的数有什么不同?案例:《10的认识》3.初步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1)学生操作:在数位筒里1根1根地放入小棒,请学生说说数位筒里有几根小棒,表示什么?放到9根,在添上1根,能不能放进个位筒?为什么?讨论:如果想再在添上1根,怎么办?十位筒里有几捆小棒?表示什么?(2)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关系:这捆小棒里有几个1根?(10个一)捆成1捆是几个10根?(1个十)“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3)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照着数位筒上的数位,写10。弄清1和0表示的意思?

案例:《10的认识》三、在操作中初步掌握10的组成。1.秋天来了,苹果大丰收,我为每人摘了一些,数一数你桌上有几个苹果?2.请将这10个苹果分成两队,都可以怎样分?说说你是怎样分的?(随学生汇报有顺序板书10的组成)3.观察组成式,说说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案例:《10的认识》4.巩固10的组成。(1)小熊套圈,一共10个圈,先填空,后思考最后一个格可能是什么情况?套中的个数369没套中的个数85(2)小熊请客。把10个苹果分给2只小松鼠,怎样分公平?把10个苹果分给5只小猴,怎样分公平?案例:《10的认识》四、总结、归纳、质疑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10,通过一起研究,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知道有关10的什么知识?案例:《10的认识》三、在操作中初步掌握10的组成。四、总结、归纳、质疑二、创设情境,活动中感悟认识“10”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骄傲的9》案例:《10的认识》本节课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故事导入,既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蕴含有十个数字构成所有的数。为新课做好了准备。二、活动中感悟,经历学习的过程。活动1:操作小棒,经历了“满十进一”的过程。活动2:分苹果,经历了“10的组成”的过程

案例:《圆的认识》一.“动态生成”中初步感知: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1、给定学校的位置,小明家距学校300米,若用1厘米代表100米。想想一些,小明家可能在哪儿?在纸上找一找,画一画。2、教师介绍圆心、圆周、圆内、圆外课件演示:直尺的0刻度对准学校,直尺上3厘米处就是小明的家,转动直尺,当直尺转动一周,“小明的家”就形成一个圆。教师自然介绍圆心、圆周、圆内、圆外案例:《圆的认识》1.师:一般我们会像刚才那样用尺子描点画圆吗?生:不会,用圆规画圆。师:为什么不用直尺画圆?生:直尺只能画出直线或者线段,而圆是一个曲边图形。师:用圆规怎样画圆?同学们能自己尝试画一个圆吗?二、用圆规画圆进一步认识圆:半径决定圆的大小。2师:请同学们画一大一小两个圆,尽量让别人一眼看出哪个大哪个小,想一想怎样画?结果:学生画出同心圆,相离的圆,相交的圆。案例:《圆的认识》3.教师重点介绍同心圆的特征。学生认识到改变圆规两脚间距离,圆的大小会随着改变,两脚间的距离越大圆就越大。案例:《圆的认识》1.第一次画圆:画出以C点为圆心,A、B两点都在圆上。(画不出的)三、过“点”画圆:理性判断中再一次认识“圆”2.第二次画圆:以哪个点为圆心画圆,另两个点都会都在圆上?出示右图案例:《圆的认识》3.第三次画圆:如果将C点去掉,画A、B两点都在圆上的圆,想一想应该怎样画?圆心应在哪儿?案例:《圆的认识》4.第四次画圆。如果还是A、B、C三个点,能画出这三点都在圆上的圆吗?D点在圆上吗?

案例:《圆的认识》5.第五次画圆。在长3宽2的长方形中画最大的圆,半径应该多长呢?圆心在哪呢?可以画多少个呢?教师介绍:“圆,一中同长也”。

-----《墨经》23案例:《圆的认识》四、实际问题情境中认识直径以及与半径的关系。1.师:如果小亮家也距离学校300米,他就可能在哪儿?

两家距离600米,可能吗?2.教师不断变换小明家的位置,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认识直径,直径的特点,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3.利用圆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案例:《圆的认识》思考:、静态抽象还是动态生成?二、“背诵”定义还是追求学生的“真理解”?四、有效教学的策略(一)概念的教学要把握概念的本质(二)技能的教学要重视概念的理解

数学技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另一重要内容,一般说来,技能就是按照某种步骤或程序所进行的操作活动或内部思维活动,即技能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认知技能(思维技能)。数学基本技能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一旦有思维的参与,掌握技能就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练习和背诵,更重要的是对技能背后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案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学生怎么会有这些错误呢?案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课件演示: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师先展示:几组用小棒摆的图形,小鱼、小草、三角形、花朵等,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案。(让学生先看,为下一步自己摆图形做铺垫。)●活动一: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摆图形1.先在头脑中想好一个图形,在桌子上摆同样的图形,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看谁摆的图形个数最多。(在这里老师利用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交流:你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式算一算。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活动二:在“不平衡”中引出乘法交流:师:你们说我来写生1:我摆的是正方形,用了4+4+4+4……师:你说慢些,我跟不上,生1:不好意思,太多了,太多了师:我的手都写酸了,其他学生:你干脆说一个有几个4,生1:16个4(教师坚持写完等于64)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活动二:在“不平衡”中引出乘法交流:师:16个4加在一起太麻烦了,同学们都等不急了刚才他说4+4+4+4……我都糊涂了,有一个同学让他直接说出什么,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怎么说的来?生:16个4师:在数学上用乘法就能解决几个几相加的是多少的问题。板书:“乘法”(教师结合算式,强调了每个因数的意义。)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活动3.多样化的巩固练习。1、把刚才大家写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2、讨论12+9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3、认识了乘法,谁有问题可以提4、老师提问题“×”与“+”有关系吗?引导学生说出:“×是+邪着放的,””能用加法算的不一定能用乘法算,能用乘法算的一定能用加法算”还有的发现1+4=54+1=51×4=44×1=4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活动4:进一步强化对乘法的认识。在课件上出示两列算式,一列是加法,一列是乘法,在两列算式中找好朋友(得数相同的)。如2+42×3其中,有一式是,8+88×8很显然这两个不是好朋友,老师请学生改一改,使他们变成好朋友。有的学生将8×8改成8×2四、有效教学的策略(一)概念的教学要把握概念的本质(二)技能的教学要重视概念的理解(三)解决问题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四、有效教学的策略什么是数形结合思想呢?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是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谈谈与蜂房结构有关的数学问题》华罗庚四、有效教学的策略什么是数形结合思想呢?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就是把数学问题中的运算、数量关系的等与几何图形与图像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从而使“数”与“形”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地统一起来。四、有效教学的策略●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呢?1、如低年级解决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问题,以及简单的四则运算时,就可以利用直尺感知“数与形”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01234567891002468101214161801020304050607080四、有效教学的策略2、如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数与形”的结合,借助线段图,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准确的审题,顺利的解决问题。案例:《百分数的运用》

张老师要买一个打印机,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