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3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演进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专题复习3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演进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专题复习3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演进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专题复习3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演进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专题复习3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演进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复习3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演进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1921年,甘地提出:“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有代表性的旗帜……因为旗帜代表一种理想。”同年,体现他思想的三色旗诞生。其中,红色代表印度教,绿色代表伊斯兰教,白色代表其他宗教,旗帜正中央绘有纺车图案。据此推测,甘地的“理想”是()A.将“食盐进军”与发展民族工业相结合B.以“仁爱”作为主旨进行“消极抵抗”C.在西方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传统经济D.通过民众的团结和经济的自主争取独立2.1918年11月,扎格鲁尔要求英军撤出埃及,主张成立立宪的独立埃及政府,并发起了全国性的签名运动。这些举动()A.反映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B.迫使英国承认埃及完全独立C.是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回击D.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美国历史学家派克斯认为:“墨西哥的改革运动在整个19世纪中是说法国话的,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卡德纳斯执政时期)开始说俄国话了。”该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A.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B.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C.将墨西哥的主权出卖给俄国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4.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成立,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根除一切殖民主义。1977年,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形成,其目的是促进非洲的标准化、质量管理和产品合格认证工作的发展。2002年,非洲联盟成立,是集政治、经济和军事于一体的全非洲性的政治实体。从这一进程可以看出()A.非洲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B.非洲正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C.非洲一体化程度领先世界D.非洲摆脱了西方大国的干预5.下表为1965—1988年东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20世纪后期的东亚()年份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在世界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人均GDP年增长率1965年5%10%5.3%1988年20%23%6.2%A.成为工业技术水平最发达地区B.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相对缓慢C.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区域D.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接近6.《联合国宪章》明确提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发展国际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上述原则的提出()A.改变了战后国际秩序B.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C.维护了发展中国家利益D.缩小了全球贫富差距7.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后,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惯例:会上只讨论政治、经济问题,不讨论容易引起摩擦的社会、宗教问题;只讨论全国性问题,不讨论地方性事务。这为国大党定下了世俗主义和强调印度民族团结的基调,以争取自治。19世纪末,国大党这样做的目的是()A.缓和与英国殖民者的关系B.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中心C.团结群众以争取民族独立D.推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展8.苏丹马赫迪国家颁布的土地法规定,如果原土地所有者不再付税或已逃亡,国家有权处理这些土地,实际上是起义领袖及其亲属占有这些“无主”土地,成了大土地所有者。这说明()A.起义领导集团走向蜕化变质B.马赫迪起义推动苏丹近代化C.苏丹的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苏丹反英起义取得最终胜利9.1950年,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决议,同意侵朝军队使用联合国的旗帜,组织“联合国军”。1983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联合国应格林纳达的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地位的衰落 B.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联合国运行机制的改变10.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都围绕现代化展开。就不发达国家而言,为实行现代化,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它首先在亚洲翻滚,然后掠过欧洲,涌向南美,最后冲进了非洲。不发达国家为实行现代化而进行的“革命”()A.主要表现为拉美独立运动B.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C.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D.使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1.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纳赛尔指的是()A.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C.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成立共和国12.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争都在1990年尘埃落定。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A.纳米比亚独立B.非洲独立年C.埃及独立D.印度独立13.1958年10月,亚非作家会议在塔什干举行,来自中国、苏联、印度、喀麦隆、加纳等40多个国家的作家参加会议。作家们形容这次会议是“文学的万隆会议”“亚非文艺复兴的会议”。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应是()A.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B.促进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C.加强反殖民主义共同意识D.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14.1994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总量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占40%,可是到1999年这个比例却仅为25%。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A.经济独立日益加强 B.剩余资本大量存在C.经济发展处于劣势 D.投资环境改善二、非选择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世纪末,由于种植园经济和工商业的日益发展,巴西人民要求摆脱葡萄牙羁绊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美国独立和法国暴动,对巴西人民也起了很大的影响和鼓舞作用。巴西的学生、作家和其他知识分子组成了文学小组和科学会社等新团体,扩大了社会上要求自由和独立的影响。1807年底,拿破仑军队大举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逃亡巴西,巴西成为葡萄牙帝国的政治中心。为了巩固统治,葡萄牙王室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废除禁止巴西设立工厂和其他工商业企业的禁令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种植园主和大商人的部分要求。但王室官吏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巨额开支都由人民承担。1816年,王室又出兵侵占乌拉圭,战争引起新的经济困难,使人民不满情绪高涨,全国普遍掀起了革命斗争。1822年,葡萄牙王子佩德罗宣布巴西独立,自立为帝。由于资产阶级力量比较薄弱,巴西独立的成果被以佩德罗为首的大种植园主、大奴隶主窃取,独立后巴西仍保留奴隶制度。后经过近70年的斗争,巴西人民才在1889年废除奴隶制,建立巴西联邦共和国。——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西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西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影响。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入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然后蔓延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埃及人民1952年革命和1956年反对英、法、以色列武装侵略的胜利,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开始,摩洛哥、苏丹的独立,是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第一个高潮的主要标志。这一阶段的后期,即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地普遍兴起,出现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的高潮。——摘编自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独立对非洲、西方列强和世界局势的影响。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体现甘地思想的三色旗中的红、绿和白三色象征着印度各教派的团结共存,旗帜正中央绘有纺车图案,象征着印度经济的自主,可见甘地的“理想”是通过民众团结和经济自主以争取独立,故选D项。2.A解析:根据材料“扎格鲁尔要求英军撤出埃及,主张成立立宪的独立埃及政府,并发起了全国性的签名运动”可知,扎格鲁尔要求英军撤出埃及,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埃及的立宪政府,反映了埃及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故选A项。3.B解析: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说俄国话”说明卡德纳斯改革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故选B项。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随着非洲国家的独立及合作,非洲正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5.C解析:材料反映了二战后,东亚地区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和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显著增长,说明其经济尤其是工业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区域,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故C项正确;东亚地区至今并未成为世界工业技术水平最发达的地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水平,并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出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排除D项。6.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联合国宪章》强调人权、各国之间的平等及各国的独立主权,这有利于反对殖民主义与殖民压迫,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项正确;“改变了战后国际秩序”夸大了这些原则的作用,排除A项;《联合国宪章》强调的原则针对所有国家,排除C项;《联合国宪章》强调的原则并不能缩小全球的贫富差距,排除D项。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大党的中心使命是以民族团结的感情代替种姓、地方偏见的分裂因素,以便团结群众以争取民族独立,故选C项。8.A解析:根据材料“实际上是起义领袖及其亲属占有这些‘无主’土地,成了大土地所有者”可知,起义领导集团利用政权谋求私利,故选A项。9.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崛起,成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政治力量,这种影响力同样体现在联合国反对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决议中,B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排除C项;题干材料与联合国运行机制无关,排除D项。10.B解析:20世纪,亚非拉国家为实行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浪潮,促使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评述的是20世纪亚非拉地区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浪潮,排除A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大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C项;亚非拉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后,多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项。11.A解析: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故选A项。12.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的终结,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故选A项。13.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是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会议,1958年的亚非作家会议被称为“文学的万隆会议”说明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应是加强反殖民主义共同意识,故C项正确;印度、喀麦隆、加纳等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促进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是这次会议的影响,故B项错误;亚非作家会议不可能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故D项错误。14.C解析:从1994年到1999年资本直接投资的走向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投资上处于劣势,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5.答案:(1)背景:巴西人民承受沉重的殖民压迫(葡萄牙对巴西的殖民统治);种植园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鼓舞;知识分子的呼吁。(2)影响:进步性——使巴西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鼓舞世界反殖民斗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