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下学期高三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1.gif)
![2023届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下学期高三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2.gif)
![2023届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下学期高三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3.gif)
![2023届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下学期高三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4.gif)
![2023届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下学期高三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80b6d9cc4deedb0fb3c6b81bc2851f1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下学期高三期末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种类发生差异B.细胞分化使机体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C.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染色加深D.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贯穿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2.下列有关物质或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产生的丙酮酸能为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B.一定量的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C.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是运输各种植物激素的通道D.高尔基体通过“出芽”形成的囊泡有运输蛋白质的功能3.下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酶的专一性判断,本实验研究的是麦芽糖酶B.温度20℃与40℃条件酶活性比30℃时减弱的原因相同C.图2实验中增加酶的量,生成物的量上升D.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则催化活性丧失4.如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生长速率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910-1925年间。鹿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资源非常充裕B.1925-1940年间,鹿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鹿种群数量过多,导致种内斗争C.1925年时,鹿种群内种内斗争最激烈D.1930年时,大约有12000只鹿在此环境下生存而不会因饥饿致死5.成熟筛管细胞内有线粒体,但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可通过胞间连丝与伴胞细胞相通。成熟筛管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下列与筛管细胞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能独立合成代谢所需要的酶B.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运输有机物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其结构能提高运输有机物的效率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小草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代谢速率逐渐增强,据此分析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相对含量变化是A. B.C.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有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生化过程,过程中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1)图中的Rubisco存在于真核细胞的________(具体场所),1分子RuBP与O2结合,形成1分子“C-C-C”和1分子“C-C”,“C-C-C”还原时需要提供的光反应产物是________,“C-C”________(“参与”或“未参与”)RuBP的再生.(2)大气中CO2/O2值升高时,光反应速率将________。离开卡尔文循环的糖,在叶绿体内可与________相互转化。(3)将某健壮植株放置于密闭小室中,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直至小室内的O2浓度达到平衡。此时,O2浓度将比密闭前要________,RuBP的含量比密闭前要________,后者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PRSV是单链RNA病毒,由蚜虫传播危害木瓜,华南农业大学通过农杆菌转化法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抗PRSV转基因木瓜。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植物抗病毒品种是目前常用的方法,请回答:(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___。(2)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步骤必须用到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这两者是___________(填“复制”或“转录”)过程所必须的。此步骤中一般用两种___________处理,目的是防止Ti质粒或______________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和Ti质粒反向连接。(3)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_________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_________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9.(10分)基因工程目前已成为生物科学的核心技术,在农牧业、工业、医药卫生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复制原点,本质上是一段富含A—T碱基对的DNA序列,它易与引物结合而成为复制起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启动子与复制原点的化学本质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启动子功能的含义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可在PCR扩增仪中进行的三步反应是____________。若在PCR扩增仪中加入模板DNA分子100个,则经过30次循环后,DNA分子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__个。(3)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如抗虫性、抗病性等。我国的抗虫棉就是通过____________法导人抗虫基因____________基因培育成功的;抗病毒的转基因小麦是导入抗病毒基因培育的,使用最多的抗病毒基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探究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1)D1蛋白位于叶绿体的______上,参与水的分解,产物用于_____反应中CO2的还原。(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组别及处理方法:CK:水、25℃;H:水、36℃;P:黄体酮、25℃;P+H:黄体酮、36℃①据图甲、乙的CK组和H组分析: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推测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___________分解量。(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如图中P、P+H组所示。①图甲表明黄体酮能_____________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②据图乙、丙、丁推测,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转基因生物培育成功的关键是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中的正常表达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获得的目的基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不同等,培育时选择的方法也不相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获得胰岛素的过程中,为保证通过反转录法获得的胰岛素基因能正常表达,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将获得的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连接在__________之间,然后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__________________中。(2)为降低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通过花粉传播而引起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一是利用转入的耐除草剂基因的位置进行控制,如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将耐除草剂基因拆分为两部分,只有两部分片段同时存在才具有耐除草剂的特性,请提出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中插入颠倒的转录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可能是颠倒的转录区与转录区形成的RNA通过_________原则形成双链而无法使转录区形成的RNA与核糖体结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及细胞衰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需要学生掌握同一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DNA、基因、转运RNA相同,但信使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还需要学生识记细胞衰老的特征。【题目详解】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会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种类发生差异,A正确;B、细胞分化可以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形成各种不同细胞,进而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而每一种器官都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这样就使得机体内可以同时进行多项生理活动,而不相互干扰,这样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C、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C错误;D、细胞衰老和细胞分化是由基因控制的,贯穿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D正确。故选C。2、C【解题分析】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题目详解】A、细胞代谢产生的丙酮酸是合成其他化合物的原料,如丙酮酸可以转变为丙氨酸,A正确;B、有的无机盐离子具有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的功能,B正确;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间的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膜蛋白的协助,胞间连丝具有运输信息分子的作用,但不是运输各种植物激素的通道,C错误;D、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内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发挥分泌功能是通过“出芽”形成的囊泡来完成的,从而完成了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D正确。故选C。3、A【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在酶的作用下,麦芽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而蔗糖的含量不变,说明该酶是麦芽糖酶;图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研究的是温度对麦芽糖酶活性的影响情况,由曲线的斜率可知,三种温度中30℃下麦芽糖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本实验研究的是麦芽糖酶,A正确;B、温度20℃与40℃条件酶活性比30℃时减弱的原因不同,两者分别属于低温和高温,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错误;C、生成物的量是由反应物的量决定的,图2实验中即使增加酶的量,生成物的量也不会上升,C错误;D、酶的结构决定功能,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则催化活性将下降甚至丧失,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实验,能够根据酶的专一性结合图1判断酶的种类,并能够根据图2曲线的斜率判断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的高低,明确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的机理是不同的。4、B【解题分析】
分析图形:在1905~1925年期间,环境的容纳量是25000;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导致鹿群的食物减少,资源被破坏,所以在1925~1930期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所以在1930~1940年期间,环境容纳量大约是12000。【题目详解】A、1910-1925年间,鹿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资源非常充裕,A正确;B、1925-1940年间鹿种群环境容纳量下降,种内斗争是内源性因素,鹿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导致鹿群的食物减少,资源被破坏,所以在1925~1930期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B错误;C、1925年时鹿种群数量最大,所以种内斗争最激烈,C正确;D、在1905-1925年间,环境的容纳量大约是25000只;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鹿群的食物减少,所以在1925-1930年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由图可知1930年,环境容纳量大约是12000只,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5、A【解题分析】
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只有细胞质,不能合成蛋白质。【题目详解】A、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不能独立合成代谢所需要的酶,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筛管细胞与伴胞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故推测其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C、运输有机物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由ATP直接供能,C正确;D、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但有线粒体,可以提高运输有机物的效率,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D正确。故选A。6、B【解题分析】
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代谢加强,反之,代谢减弱。【题目详解】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越高,细胞代谢越强;小草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逐渐增强,这表明自由水相对含量升高,结合水相对含量降低,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的知识点是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对于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生物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叶绿体基质ATP、NADPH未参与加快淀粉高低在较高O2浓度下,RuBP与O2反应,生成的三碳酸减少,最终再生的RuBP减少【解题分析】
光呼吸是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同时发生的一个过程。它也必须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发生,但它吸收氧气而释放二氧化碳。题图中左侧是正常的光合作用,右侧是光呼吸。光呼吸与光合作用背道而驰,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植物体内的糖不断增多,光呼吸则消耗糖而释放二氧化碳。【题目详解】(1)图中的Rubisco能够催化二氧化碳固定,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故Rubisco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基质,该酶还能催化RuBP与O2反应,形成1分子“C-C-C”和1分子“C-C”,“C-C-C”还原时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NADPH),“C-C”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会生成CO2,故“C-C”未参与”RuBP的再生。(2)大气中CO2/O2值升高时,意味着CO2含量高,进而暗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也能使光反应速率加快。离开卡尔文循环的糖,在叶绿体内可与淀粉相互转化。(3)将某健壮植株放置于密闭小室中,并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培养,意味着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即植物会将氧气逐渐释放到小室内,直至小室内的O2浓度达到平衡,据此可知,此时,O2浓度将比密闭前要高,在高氧条件下,氧气会与RuBP结合进行光呼吸,生成的三碳酸减少,最终再生的RuBP减少,故RuBP的含量比密闭前要下降。【题目点拨】熟知光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辨图能力也是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正确辨别图示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NA连接酶转录限制酶目的基因酚类T-DNA【解题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题目详解】(1)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运载体,其次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完成后才能驱动目的基因通过转录合成mRNA,终止子是转录的结束部位,因此启动子和终止子是转录过程所必须的。为了防止Ti质粒或目的基因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和Ti质粒反向连接,在基因表达载体构建中一般用两种限制酶处理。(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依据主要是:当植物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9、A-T碱基对多,相对氢键少,DNA易解旋相同启动子驱动基因转录成mRNA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100×230花粉管通道Bt毒蛋白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和病毒的复制酶基因【解题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在循环之前,常需要进行一次预变性,以便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PCR过程为: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氢键断裂,双链DNA解旋为单链。复性,当温度降低到50℃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延伸,温度上升到72℃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题目详解】(1)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所以复制原点和启动子化学本质相同,都是一段特定的DNA序列。已知复制原点中含A-T碱基对多,因此含氢键少,结构不稳定,易解旋,可做为复制的起点,而启动子是驱动基因转录成mRNA的。(2)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包括三步反应:高温变性(氢键断裂)、低温退火(复性)形成氢键和中温延伸形成子链。PCR扩增仪可以自动调控温度,实现三步反应循环完成。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结果使DNA呈指数增长,即2n(n为扩增循环的次数),所以100个DNA分子,30次循环,使DNA数量可达到100×230个。(3)植物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抗病等转基因植物用到的抗虫基因有Bt毒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等,我国的抗虫棉就是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Bt毒蛋白基因培育的;抗病毒基因有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和病毒的复制酶基因。【题目点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熟知基因表达载体中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最后一问提醒学生要关注生物科学的新进展。10、类囊体薄膜暗降低D1蛋白含量降低大于解除促进D1蛋白合成、促进转化为中转形式的D1蛋白、促进D1蛋白周转图中显示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解题分析】
1.图甲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光合速率比H组高,表明黄体酮能缓解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2.图乙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使用黄体酮)的D1蛋白含量比H组低,图丙中,使用黄体酮的组D1蛋白表达量却比未使用的组高(P组比CK组高,P+H组比H组高),图丁中使用黄体酮的组与未使用组D1蛋白分解基因的表达量基本相同(CK组与P组基本相同,H组与P+H组基本相同)。【题目详解】(1)根据D1参与水的分解可知,该蛋白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物有【H】、ATP,用于暗反应中CO2的还原。(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分析图示结果可知:①据图甲、乙的CK组为水、25℃处理,H组为水、36℃处理,结果CK组光合作用速率比H组高,说明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结合图乙分析:图乙中H组的D1蛋白含量比CK组下降,推测可能与D1蛋白含量下降有关。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均为1,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为3,而分解量为1.5,合成量大于分解量。(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P组的处理是黄体酮、25℃,P+H组的处理是黄体酮、36℃,分析图示结果可知:①图甲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光合速率比H组高,表明黄体酮能解除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②依据各图的结果分析可知:图中显示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说明D1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医药包装用铝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木结构住宅安装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合作合同
- 教育培训2024年在线英语培训服务合同
- 干粉砂浆、混凝土砌块、道路稳定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摩托车后货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50102-225626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超声波仪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广东省某俱乐部项目申请报告
- 年产2000吨塑料模具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绗架搭棚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清真食品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
-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 2025年河南洛阳市孟津区引进研究生学历人才5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军人军事秘密保护保密协议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蛋鸡生产饲养养殖培训课件
- 数字化转型中的职业能力重构
- 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 2025届高中数学一轮复习专练:椭圆(含解析)
- 立春气象与生活影响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