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_第1页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_第2页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_第3页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_第4页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古典诗词欣赏CONTENTS目录第一节诗词概述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第三节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第一节诗词概述一、诗性与诗式(一)诗言志“诗言志”是中国最早的诗学传统,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为源头,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绵绵不绝。“诗言志”是解读中国古典诗歌时绕不开的话题,也是理解诗歌作品和诗人创作的重要方面。(二)诗缘情诗歌从最初的源头开始就是为了表情达意,抒发情感是诗歌最重要的功能。(三)诗为一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闻一多先生曾把新诗的艺术美归纳为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即音节、辞藻的美以及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他的“三美”诗论是新格律诗的理论纲领,对解读诗歌具有一定的启迪价值。第一节诗词概述二、诗境与诗风(一)诗与意象“意”和“象”原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意”指的是意义,“象”指的是图像或形象。在诗歌艺术中,所谓的意象是“表意之象”,是诗中表意的、诗人主观的、可以感知的、具体的物象。在诗歌创作中,用具体的形象来表情达意是构成诗歌情韵的基本方法。(二)诗与意境意境之美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评价诗歌往往也以意境创造的成功与否作为重要标准。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三)诗的风格美风格是指最能体现某一类作品精神气质的外在风貌,如李白的浪漫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我们在欣赏他们诗歌的过程中能很直接地感受到。诗歌的风格是各种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呈现出的综合风貌。不同的作品风格各异。在细细品读诗人作品的时候,读者既可以享受诗歌带来的不尽相同的审美体验,也能从不同风格的作品中了解作者独特的个人世界。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一、先秦诗歌(一)上古歌谣上古歌谣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是生产力极为低下、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较早的文学样式,是上古先民集体的口头创作。上古歌谣源于生活,又直接表现生活,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直接性的艺术特征,纯任自然,坦白直率,它明显是《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源头。(二)《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乐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诗经》辑录了春秋中叶以前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三)《楚辞》与屈原《楚辞》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楚地民歌、巫文化、楚国的地理风物、方言声调等,都给《楚辞》提供了养料。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诗歌领域里浪漫主义传统的开创者,他的诗歌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由民间集体创作向作家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的真正到来。除《离骚》外,屈原还有《九歌》、《九章》等作品流传后世。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二、汉乐府民歌及文人五言诗1.汉乐府民歌“乐府”原是指古代朝廷设立的掌握音乐的一种官署机构。六朝时,人们把合过乐的歌辞也称为“乐府”,这样,乐府就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汉代人把合过乐的歌辞统称歌诗。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是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传达人民的心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是汉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2.文人五言诗汉代文人诗歌的成就,不如乐府民歌。其中楚歌和五言诗有些作品写得较好,例如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三、魏晋南北朝诗歌1.建安的“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曹操既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他现存诗歌有二十余首;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现存诗约四十首,大部分是乐府;曹植,字子建,曹操四子,后人又称之为陈思王,现存诗有九十多首。“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诗人。蔡琰,字文姬,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董卓之乱中被胡兵掳至南匈奴,相传为蔡琰所作的诗歌今存三首。2.正始诗歌正始诗歌的内容和风格呈现出与建安诗歌迥然不同的面貌。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正始文学的代表是“竹林七贤”,包括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3.两晋诗歌及陶渊明西晋太康中出现了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路基、陆玄)、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东晋末年出现的陶渊明,是东晋文学最杰出的代表。4.南北朝民歌及文人山水诗歌南朝乐府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类。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四、隋唐五代诗歌1.隋及初唐诗歌(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天下,号为“四杰”。(2)张若虚、刘希夷: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3)陈子昂:是初唐成就最高的诗人。2.盛唐诗歌(1)张九龄和王之涣:张九龄是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也是深为时人宗仰的文坛宗匠。王之涣存诗只有6首,但均为精品。(2)王维、孟浩然和其他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既追慕陶渊明躬耕田园的高尚情操,又怀有盛唐人拯世济物的时代理想,诗多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王维是享有盛名的盛唐诗人。他存诗380多首。(3)高适、岑参与其他边塞诗人:高适今存诗200多首。岑参有丰富的边塞生活的阅历,因此他的边塞诗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广阔,风格独特。王昌龄是盛唐时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总有一种刚健之美。崔颢以古诗和歌行著称于世。(4)李白和杜甫: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是这个富于创造性的、解放的时代最杰出的代表。杜甫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他寄身田园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更加深邃,艺术上也更为成熟。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四、隋唐五代诗歌3.中唐诗歌(1)韦应物、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中唐前期的代表人物有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等及大历十才子。(2)韩愈与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指的是中唐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3)孟郊、贾岛:孟郊与韩愈并称“孟诗韩笔”,作诗以苦吟著称,多为五言古体。(4)李贺:今存诗200余首。(5)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走了一条重写实、尚通俗的创作道路。(6)刘禹锡、柳宗元: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柳宗元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数量虽不算多,但特色鲜明,成就很高。4.晚唐诗歌从文宗大和年间到唐末,是文学史上的晚唐时期,诗运亦如国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杜牧、李商隐却如异军突起,以具有鲜明时代色彩、个性特征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为唐代的灿烂诗国涂抹了最后一道绚丽的霞彩。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五、宋词1.范仲淹、晏殊:范仲淹的词都能突破晚唐五代以来绮罗杳泽,缪绸宛转的词风,表现了开阔而深沉的意境,他存词有五首。晏殊有词集《珠玉词》,前人谓晏词“珠圆玉润”很有见地。2.柳永: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流传下来的词有二百多首。柳词的内容与艺术在词坛上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3.欧阳修:欧阳修是宋词的开创者,其诗有古近体诗八百五十多首,这些诗歌在矫正昆体、变革诗风方面起先导作用。4.秦观:在文学创作上,秦观以词著名。秦观词在艺术上极具特色。5.晏几道:晏几道有集《小山词》。6.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多才多艺的女文学家,词的成就最高,今存《濑玉词》一卷。7.苏轼: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表现出多方面才能和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一个伟大的作家,与其父兄并列于“唐宋八大家”。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人。8.辛弃疾:爱国主义思想是辛弃疾思想的核心。辛弃疾首先是个英雄,是军事家、政治家,然后才是词人。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六、宋诗1.苏轼苏轼是北宋诗坛领袖,其诗歌创作代表了宋代诗作的高峰,他的诗在意境和内容上都有极其广阔的现实生活体验作为基础且兼备前代诗人之所长,大大开拓了诗歌创作的天地,苏轼诗今存两千多首,内容丰富。2.陆游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他以激昂悲壮的诗歌表达了人民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其诗作内容广泛,被人誉为“诗史”。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主要以爱国主义精神为贯穿始终的红线,以为国雪耻、抗金御侮为创作主题。3.范成大与杨万里范成大工于诗,现存各体诗一千九首多诗,其中尤以两类组诗成就最高。杨万里诗歌创作成就很高,以写自然景物著名,形成了独具风貌的“诚斋体”,其最大特点是要求诗人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世界,用活泼的语言把亲身的感受生动而巧妙地表现出来,颇有艺术的创新,又有题材与内容上的突破。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七、元代诗歌元好问在汉族诗歌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北方辽金文学任情率真的特点,成为当时唯一的大诗人。散曲成为元代最繁盛的诗歌样式,元代大量的文人参与散曲的创作。马致远是元代前期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散曲家。元代后期,张可久、乔吉并称元散曲两大家,享誉最高。元代后期诗文成就较高,代表作家有被称作元诗四家的虞集、杨载、范椁、揭溪斯以及王冕、杨维桢等。第二节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概述八、明清诗歌高启是元明最著名的诗人,但在入明后以他为代表的吴中诗人惨遭打击,反而是体现官方意识形态和上层官僚审美情趣的“台阁体”诗风盛行一时。明代中期,为使文学摆脱朱理学和政治的拘禁,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相继标榜文学复古运动,反对宋诗,诗歌渐有新鲜活力。晚明文学复兴,以袁宏道兄弟“独抒性灵”的“公安派”声势浩大,钟惺等人的“竟陵派”继之而起,重视表现自我和内在精神。徐渭的诗吸取前人之长的同时又有个人的独创,也是重要的诗人。清初的诗坛,钱谦益结合了唐诗的华美和宋诗的理致,开清代诗歌宗宋的一派,而吴伟业长篇歌行体的创作尤为出色,是七言歌行体在唐之后的又一大家,他们和龚鼎孽并称“江左三大家”。厉鹗继朱彝尊之后为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词作多孤寂情调,有一定特色。龚自珍以蓬勃的锐气抨击时弊,他的诗奇特瑰丽,极富个人色彩,是清代首屈一指的大诗人。第三节中国古典诗词欣赏月出[陈风]月出皎兮1,佼人僚兮2,舒窈纠兮3,劳心悄兮4。月出皓兮5,佼人懰兮6,舒忧受兮,劳心慅兮7。月出照兮8,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9。【注释】1.皎:谓月光洁白明亮。2.佼人:美人。僚:娇美貌。3.舒:舒缓安闲。形容女子举止娴雅婀娜。窈纠:与第二、三章的“忧受”、“夭绍”义同,皆形容女子体态的苗条。4.劳心:忧心,思心。悄:深忧貌。5.皓:本义是形容日光,此处借以形容月光的明亮。6.懰(liú)::妩媚的样子。7.慅:忧愁不安貌。8.照:这里作形容词用,光明貌。9.惨:惨字是“懆”(cǎo)字之讹,忧愁而烦躁不安的样子。第三节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1,被薜荔兮带女罗2。既含睇兮又宜笑3,子慕予兮善窈窕4。乘赤豹兮从文狸5,辛夷车兮结桂旗6。被石兰兮带杜衡7,折芳馨兮遗所思8。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9,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10。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11。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12?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13。怨公子兮怅忘归14,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15,饮石泉兮荫松柏16。君思我兮然疑作17。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18。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19。【注释】1.人:指山鬼,即山中的女神。阿(ē):曲隅。山之阿指山的弯曲处。2.被(pī):同“披”。薜(bì)荔、女罗:都是蔓生植物,带女罗,以女罗为带。3.含睇(dì):含情微视。宜笑:指口齿美好,适宜于笑。4.子:指山鬼所爱慕思念的人。予:山鬼自称。窈窕:美好的样子。5.从:随行。赤豹:毛赤纹黑的豹。文狸:毛色有花纹的狸。6.辛夷:香木名。结桂旗:结桂枝为旗。7.石兰、杜衡:皆香草名。8.芳馨:指香花香草。遗(wèi)所思:赠送给自己所思念的人。9.余:山鬼自称。幽篁:深密的竹林。10.表:突出的样子。容容:云出貌,云气浮动的样子。11.杳:深远。冥冥:昏暗的样子。羌:语气词。昼晦:白天昏黑。雨(yù):下雨。12.灵修:这里指山鬼。憺(dàn):安然。岁:年岁。晏:晚。孰:谁。华:荣华,作动词。13.三秀:芝草。植物开花叫秀,灵芝一年三次开花,故称三秀。磊磊:众石貌。葛:蔓生植物。蔓蔓:蔓延的样子。14.公子:指对方,即山鬼思念的人。15.山中人:山鬼自称。芳杜若:像杜若般芬芳。杜若,香草名。16.荫松柏:以松柏为荫。17.然:相信。作:起。此句设想对方思念自已而又信疑交加。18.填填:雷声。啾啾:猿鸣声。狖(yòu):猿类。19.飒(sà)飒:风声。萧萧:风吹树木,摇动作声。徒:徒然。离忧:遭受忧愁。离,通“罹”,遭受。第三节中国古典诗词欣赏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1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2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释】1.朱蕤[ruí]:朱,红色;蕤,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2.嫋嫋[niǎoniǎo]:摇曳;飘动的样子,在此用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

第三节中国古典诗词欣赏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1,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4。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5。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注释】1.滟滟:波光闪烁貌。2.芳甸:杂花飘香的原野。3.霰[xiàn]:雪珠。4.汀[tīng]:河滩。5.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潇湘:二水名,均在今湖南。第三节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丛菊两开他日泪3,孤舟一系故园心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5。【注释】1.玉露:白露,秋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