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寒食与明清_第1页
《红楼梦》中的寒食与明清_第2页
《红楼梦》中的寒食与明清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中的寒食与明清

节日的定义是《红楼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曹雪芹自然不可能只为了描写节日而描写节日。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通过这些岁时节令的描写,更好地推进情节、渲染气氛、塑造人物、架构故事。然而,在这形形色色的节令描写中,作者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小说的写作需求作为取舍标准。即以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而言,《红楼梦》中对过年(春节)和过中秋节的描写都非常详细,但对端午节的描写却非常简略,只是花费大量笔墨,叙述端午前后发生的事情。而对于寒食(清明),却几乎没有多少描写。个中原因,颇值得深究。关于《红楼梦》中端午节的问题,笔者将另文专论,在此仅就曹雪芹为何不写寒食节(清明)的原因作一番探究。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笔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发现,在《红楼梦》中,根本就没有出现“寒食”这个词语。至于清明,则在第五十八回中略微点了几句:“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因宝玉未大愈,故不曾去得。”此外,第五回探春的判词中也有“清明涕送江边望”一语。当然,作者虽未明说,但第五十八回至六十一回还是写了清明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在此我们必须说明,本文题为“不写寒食”,在括弧中又加了“清明”二字,目的就是要分辨清楚。在早期,寒食和清明不是一码事。严格说来,清明是节气加节日,寒食则是节日。清明既是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寒食却是一个纪念性的节日,或者可以说是一个祭奠性的忌日。至唐代,因清明、寒食离得很近,所以就将二者合并到了一起。据《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至此,清明和寒食才成了一个节日。现在,城市里许多人都只知道有清明,而不知道有寒食。只知道清明踏青、扫墓,不知道还有其他许多礼俗和相关的民俗活动。即使在同一地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我家山东诸城,直到如今城乡差别还都非常大。城市人都说过清明,农村人则都说过寒食。而无论是过寒食还是过清明,农村都有许多说法也有很多活动。乡村的老人们都知道一句俗语是:“一百零五,上坟添土。”这里的“一百零五”,是指自冬至日数起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的前一天去扫墓,这一天也叫“小寒食”。而清明这天叫“清明日”或“大寒食”。也有人说是清明前一天为“大寒食”,再前一天为“小寒食”。也就是说,这三天都不能动烟火,要吃冷食。不过,到现在已经有名无实,再也没有人吃冷食了。至于礼俗或相关的活动,农村也比城市里丰富得多!一般而言,一百零五那天早饭后上坟扫墓归来,成年男人们便会吊起秋千,姑娘媳妇少男少女们便会争先恐后地荡秋千。这种活动,深受姑娘媳妇和少女们的喜爱。在我家乡,一般都是连续荡三天,清明那天达到顶峰,清明后一日下午太阳落山之前便会拆除。这种习俗,在北方尤其是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农村都极为流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关闺秀荡秋千的佳作也不胜枚举,而这一主要是以女子为主的民俗活动,也最能够展现少女们那燕子展翅飞翔般的美妙身姿。然而,《红楼梦》中却没有表现也没有利用这一活动来展现少女身姿之美。难道曹雪芹是忌讳“秋千”这个词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宝玉所说的酒令中就有“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一语。在我的家乡,清明那天的另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便是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到野外踏青、采青。也就是从野外采回柳条和松柏树枝,在太阳升起之前将柳条和松柏树枝插在门框上、窗框上及屋檐下,寓有驱邪避灾之意。在过去,人们的绿化意识比较淡漠,每到过寒食时,村里都会在村边的主要路口用树干和柳条、松柏树枝扎“松门”,据说这也是为了避灾驱邪。其实,仔细揣摩,这种采青活动,实际上也寄寓着人们的期盼:嫩绿的柳条和苍翠的松柏,这些洋溢着象征生命的绿色自然也象征着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红楼梦》中的那些少男少女们,都是酷爱自然之美的纯天然派。对于踏青、采青这类民俗活动,岂能没有兴趣?然而,曹雪芹却也没有正面描写。不过,若说没有描写,那也不符合实情。第五十九回写莺儿和藕官在柳叶渚边采柳条编花篮的情节,应该就是寒食踏青采青的一种变奏。然而,随着情节的展开,我们看到,曹雪芹在这里所要展现的,却是婆子们与少女们的矛盾冲突以及宝玉等人对少女们的袒护。此外,寒食期间比较有意思的民俗活动还有放风筝。虽然目前这个活动一年四季都可以有,但清明前后的半个月间却是最好的时节。清明前后这三天,尤其是在清明那天,已婚男人们都不往秋千跟前凑,成年未婚男子即使在场也是干些服务性质的活。但许多十几岁的毛头小子们,却经常毫不客气地与女人争抢秋千。尤其是在清明那天,当他们争抢时,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总是哄骗他们说:今天是清明日,你们男孩子不能荡秋千,否则会青肿了眼皮。你们还是放风筝去吧。于是他们就会高高兴兴地跑到村外放风筝去。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曹雪芹以较大篇幅,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放风筝的场面,但曹雪芹却又避开寒食,将时间改在了暮春时节!寒食时,不管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那就是扫墓、祭祀。然而《红楼梦》中虽然也写了藕官烧纸,但曹雪芹在此却又借此展现了“鱼眼珠”们和“珍珠、宝珠”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宝玉对“珍珠、宝珠”们的袒护。甚至还借此展现了两个小戏子之间的同性之恋!那么,曹雪芹为什么不愿意展开描写如何过寒食节或者说清明节呢?这除了文学功能的特殊需求之外,愚以为还应从寒食的起源及寒食和清明节的性质去寻找原因。众所周知,寒食节的起源没有端午的起源那么复杂,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因惨遭迫害而流亡国外,身患重病时想要吃肉,随同重耳一起流亡的忠臣介子推,便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做成了肉汤。重耳病愈以后,大为感动,承诺回国当了国君后一定重赏介子推。后来,重耳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是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自己流亡期间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不受封赏,带着老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率众搜山,遍寻不得。有人建议放火烧山,逼迫介子推母子现身。岂料介子推宁死不出,与老母抱大柳树而死。晋文公悲痛欲绝,葬其尸于绵山,并修祠立庙,改绵山为介山。下令在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并曾经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日。在这里,介子推割肉侍君的行为,是否会被离经叛道的曹雪芹所接受?联系《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有关言论,尤其是他对“文死谏,武死战”的强烈批判,自然会令我们产生无限遐想。而介子推“浊气一涌,立时拼死”的行为,不仅将君父置于不仁不义之地,而且还连累了自己的老母亲!上述记载中所谓介子推“不求利禄,不受封赏,带着老母亲归隐绵山”云云,实际上是文人们有意识地美化了介子推。在北方许多地方的民间传说中,有关寒食起源的故事与上述记载大致相同,但关于介子推带着老母归隐绵山的原因却是因为晋文公在大封功臣时忘记了介子推,因而介子推才带着老母负气而去。这就说明介子推在品格上是有问题的。以曹雪芹知识之渊博,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民间传说。因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