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协调运行控制策略 - 副本_第1页
微电网协调运行控制策略 - 副本_第2页
微电网协调运行控制策略 - 副本_第3页
微电网协调运行控制策略 - 副本_第4页
微电网协调运行控制策略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大学本科学位论文题目:微电网协调运行控制策略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进行了理论研究、仿真平台搭建,研究微电网综合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分析,为后续微电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设计了PQ控制器、基于下垂特性的V/f控制器,并对逆变器输出滤波器进行了设计。同时,针对PI控制器的不足,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微网中分布式微电源逆变器的PQ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和基于下垂特性的V/f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对单个微电源分别采用PI控制和MPC控制时的不同场景进行了分析,证明了MPC控制器的效果。最后,建立了微电网的模型,用风力发电机组、光伏以及蓄电池三种微电源的模型代替直流电压源,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整个系统的模型,分别在风机和光伏阵列出口处配置蓄电池,用于平抑并网功率并在孤岛下提高电压和频率支撑,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关键词:微电网;综合协调控制;风光储;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IVIVStudyontheCoordinationControlStrategyof

Wind-Solar-StorageMicro-grid

AbstractThispapermainlystudiesthemicro-gridintegratedandcoordinatedcontrolstrategies,and,bytheoreticallyanalyzing,simulationplatformconstruction,andsimulationresultsanalyzing,laidthefoundationsforsubsequentin-depthstudyofmicro-grid.Inthispaper,aPQcontroller,aV/fcontrollerbasedondroopcharacteristicandtheinverteroutputfilterhasbeendesigned.Meanwhile,consideringPIcontroller'sinsufficiency,theModelPredictiveControlstrategywasusedtodesigntheconverter'sPQmodelpredictivecontrolstrategyandV/fmodelpredictivecontrolstrategybasedondroopcharacteristics,andthesimulationmodelwasestablishedinMATLAB/Simulink.Then,bysimulatingasinglemicro-sourcerespectivelyusingPIcontrollerandMPCcontrollerindifferentscenesandbyafterwardanalyzingandcomparing,theeffectivenessofMPCcontrollerswasproved.Aftersinglemicro-source'sintegratingstrategyresearch,themodelofmicro-gridwithmultiplemicro-sourceswasbuilt,andthroughthesimulatingandanalyzingunder3conditions:themicro-gridoperationmodeswitching,cuttingoraddingloadinislandmode,cuttingamicro-sourceinislandmode,itisfoundthatthemicro-sourceMPCcontrollerdesignedinthisthesisachievedasoundpowercontrolbehaviorundertheaforementionedthreeconditions.Meanwhile,boththemicro-grid'svoltageandfrequencywerewithintherequiredrangeofthesystem,whichprovestheeffectivenessofcontrolstrategies.Last,thewind-solar-storagemicro-gridmodelwasbuilt,whichusedawindpowergenerationsystem,aphotovoltaiccellandastoragebatterytoreplaceDCvoltagesources,alongwiththedesignofcorrespondingcontrolstrategies.ThewholemodelofthesystemwasthenbuiltinMATLAB/Simulink,inwhichastoragebatterywasplacedrespectivelyintheoutletofwindpowergenerationsystemandtheexportofPVarraycolumn,forstabilizinggridpowerandoffervoltageandfrequencysupportinislandmode.Thesimulationresultsvalidatedthefeasibilityofthecontrolstrategies.KeyWords:Micro-grid;Integratedcoordinationcontrol;Wind-Solar-Storage;Converter;ModelPredictiveControl目录TOC\o"1-5"\h\z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绪论1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2微电网发展现状21.3微电网的控制41.4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7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82.1微电源并网模型及参数确定82.1.1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8PQ计算10LC滤波器的设计112.2微电源的PI控制策略11PQ控制器112.2.2基于下垂特性的V/f控制器122.3本章小结17第三章微电源的模型预测控制18模型预测控制机理18微电源的模型预测算法19PQ模型预测控制器193.2.2基于下垂特性的V/f模型预测控制器23系统建模与仿真233.3.1基于Matlab/Simulink的控制系统建模23仿真结果分析253.4本章小结28第四章微电源组网运行控制策略294.1微电网主电路模型和仿真参数294.2微电源组网运行仿真分析314.2.1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的仿真314.2.2微电网孤岛模式下增/切增负荷的仿真324.2.3微电网孤岛模式下切除微电源的仿真334.3本章小结34第五章结论47参考文献48致谢52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微电网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多被研究的发电形式,它主要包含风能,光能,燃料电池和其他形式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它不仅能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利用。目前已被广泛研究的大规模发电,远距离传输和大电网并联的电力形态,存在其固有的缺点:高成本,难维护,并越来越难满足使用者的需要[1,2]。而分布式能源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他可以提高电能质量,增加电能供应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优化配电系统,增加旋转备用容量,减小输配电的成本,这些都是对电能应用非常有利的特点[3,4]。CERTS最早提出微电网的概念,其定义如下⑴:微电网是一种负荷和微电源的集合;其中,微电源为系统同时提供电力和热力,微电源中的大多数必须是电力电子型的,并能提供所要求的灵活性,以确保能以一个集成系统运行,其控制的灵活性使微电网能作为大电力系统的一个受控单元,以适应当地负荷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5]。图1.1微电网基本结构Fig.1.1BasicstructureofMicrogrid图1.1为微电网的基本结构,3条馈线A,B和C及1条负荷母线构成了网络整体辐射结构,馈线通过主分隔装置与配电系统相连,微电网通过PCC与外部大电网相连,通过控制PCC点状态实现微电网的孤岛运行和并网运行,系统中还包括光伏发电、风能、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等微电源形式,其中一些接在热力负荷附近,可以为当地用户提供热源,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6-7。]1.2微电网发展现状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国家在研究“微网”。其中以欧盟、美国和日本最为先进,他们的研究目标如表1.2所示。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3333表1.2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微网发展目标[8]Table1.2MicrogriddevelopmentgoalofEU.,USA.andJapan2005年,欧洲提出“SmartPowerNetworks"概念。随后,欧盟第五框架计划[9]和欧洲第六框架计划[10]都对微电网研究进行了资助,总共出资1300万欧元,两次均由希腊雅典国立大学(NTUA)领导,参与的团体包括欧盟多个国家的组织和团体,包括希腊、法国、葡萄牙的电力公司和EmForce、SMA、GERMANOS、URENCOSinmens、ABB、ZIV、I-POWER、Anco、GERMANOS等著名公司,以及Labie、INESCPorto、theuniversityMancherster、ISETKassel等大学和团体,并建立了微电网的实验平台。重点研究了如何将各种分散的小电源连接成一个微电网,并连接到配电网,多个微电网连接到配电网的控制策略、协调管理方案、系统保护和经济调度措施,以及微电网对大电网的影响等内容。美国拥有微电网的权威研究机构CERTS,它最早提出了微电网的概念。CERTS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俄亥俄州Columbus的Dolan技术中心建立了微网平台。此外,美国还拥有由美国电力管理部门与通用电气建立的微网平台,加州能源认证资助的商用微网DUIT,北方电力和国家新能源实验室的乡村微网[11-16]。2005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微型电网研究发展的路线图,如图1.2所示。4444图1.2美国能源部提出的微型电网研究发展的路线图Fig.1.2RoutechartofMicrogrid'Rs&DraisedbyDepartmentofEnergyofUSA.1.3微电网的控制微网的控制有多种方式,一种是模拟传统电力系统的分层控制方案,它是将微网控制分为分布式电源原动机控制、分布式电源接口控制和微网及多微网上层管理系统的控制。另一种是“即插即用”式控制,它包括两层含义:当大电网中存在多个微网的时候,微网对大电网可以即插即用;微网中的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微网具有即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插即用的功能。总体来说,微电网控制的主要目标为:调节微网内的功率潮流,实现功率解耦控制;调节微电源出口电压,保证局部电压稳定;孤岛模式下,提供电压频率参考,实现微电源快速响应和功率分担;平滑自主实现与主网分离、并联或二者过渡。目前微电网控制策略已有许多研究,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首先,目前采用的控制算法在模式转换时多存在冲击大、调节时间长的问题;其次,只考虑负荷、微电源功率、或网络结构单一变化的影响;再次,多采用简化的微电源模型。1.4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电网综合控制策略的理论、仿真平台,为后续微电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微电源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和原理,并给出了PQ控制器、基于下垂特性的V/f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对逆变器输出滤波器进行了设计。第三章,针对PI控制器的不足,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微网中分布式微电源逆变器的PQ控制策略和基于下垂特性的V/f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对单个微电源分别采用PI控制和MPC控制时的不同场景进行了分析,证明了MPC控制器的效果。第四章,建立了微电源组网运行的微电网模型,通过对微电网运行模式的切换、孤岛模式下切/增负荷、孤岛模式下切除某一微电源3种情况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经过仿真分析,本文设计的微电源模型预测控制器在以上三种情况时都能很好地进行系统的功率控制,实现负荷功率共享,同时,微电网电压和频率变化在系统允许的范围内,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8888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微电源并网模型及参数确定2.1.1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三相电压型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如图2.1所示。馈线图2.1电网侧变流器主电路模型Fig.2.1Maincircuitmodelofgrid-sideinverter三相并网逆变器通过滤波电感L、电容C、线路阻抗Z和馈线相连,三相负ffln载接于滤波电路出口和传输线路之间,其阻抗为Z,三相电流为i、i、i。ldldaldbldcU、U、U为变流器三相出口电压,i、i、i为变流器的三相输入电流,iaibiciaibicU、U、U为滤波电路出口电压(即三相负载Z电压),i、i、i为滤波电容lalblcldcacbcc电流;U、U、U为馈线的三相电压。fafbfc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可以写出以下方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9999在实际仿真中,需要建立用开关函数表示的逆变器数学模型。令SA、SB、SC为开关函数,其定义如下:S=]1桥臂上管导通,下管关断心A,B,C)—[0桥臂下管导通,上管导通则变流器出口电压可以表示为:以上为三相电压型变流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了方便控制系统的设计,将其转化为两相旋转坐标系(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将d轴选为与电网电压矢量同向,由三相静止坐标系到d-q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为10101010式中,少为d-q同步旋转坐标系的角频率。经过变换,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电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为在电网电压矢量定向的d-q坐标系下,由逆变器输入到电网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计算公式为(P=-ui-ui=-uiJggdgdgqgqgdgd(2.6)Q―ui—ui—uiggdgqgqgdgdgq式(2.6)表明,当电网电压稳定时,通过调节网侧变流器电流的d、q分量,能单独调节其输入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即PQ解耦控制。经同步旋转坐标系变换后,变流器系统的模型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旋转坐标系下变流器系统模型结构图Fig.2.2IllustrationofInvertersystemmodelunderrotatingcoordinatesystem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2.1.2LC滤波器的设计滤波器的设计对于采用SPWM调制的逆变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该调制方法会在开关频率处产生大量谐波,实际工程中网侧滤波器通常采用LC无源滤波器,其设计的一般原则如式(2.7)所示。10f<f<f/10ncsfc=1/(2n)2.7)式中:f为LC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为调制波频率;f为SPWM载波信号的频率。cns滤波器输出电压V和输入电压V的传递函数如式(2.8)所示。outin1/j^CGj=Lt=Vj^L+1/j^C+Rin2.8)=(jQ)2+02也+00R其中,①=1/R0灯LC,Uff2因此,可以根据式(2.7)〜(2.8)设计滤波器参数,同时需要保证滤波电感上LfC的压降不能超过系统电压的3%。2.2微电源的PI控制策略2.2.1控制器为了保证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利用,通常对可再生能源采用PQ控制策略,储能等分布式电源在并网时也可采取PQ控制。逆变器采用PQ控制策略时,无论负荷、电压、频率是否变化,微电源都能保证恒定功率输出。在微电网并网时,分布式电源均可采取PQ控制,微电网孤网运行时,还需要有分布式电源采用恒频恒压控制或者下垂特性控制来进行频率和电压的支撑。11Fig.2.3ConverterPQcontrolschematic逆变器PQ控制原理图如图2.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d轴和q轴的给定电流由式(2.6)得到,给定电流与检测电流的差值经过PI调节器并进行电流前馈补偿后,得到电压调制信号,经过SPWM调制解调后,给定逆变器的开关信号。系统的频率通过三相锁相环PLL检测得到。2.2.2基于下垂特性的V/f控制器下垂特性基于输电线路的功率传输特性,这里首先对输电线路功率传输特性进行介绍。(1)功率传输特性图2.4微电网的简化模型,直流电压源V由逆变器转化为三相交流电,通过线路

dc阻抗Z将功率输送到交流母线中。其功率传输相量图如图2.5所示,U为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E为交流母线的电压幅值,5为逆变电源输出电压矢量与交流母线电压矢量的相角差。12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图2.4微电源到交流母线的功率传输示意图Fig.2.4Powertransferschematicbetweenmicro-sourcetoexchagebusU图2.5微电源到交流母线的功率传输相量图Fig.2.5PowertransfervectorschematicbetweU图2.5微电源到交流母线的功率传输相量图Fig.2.5Powertransfervectorschematicbetweicro-sourcetoexchagebus逆变电源输出的复功率的表达式(2.13)可以看出低压输电系统,有功功率的传输主要决定于电压幅值U,无功功率的传输决定于»。高压输电系统的线路参数X»R,R可以忽略,Z=X,0=90s假设功率角5很小,则sin5=5,cos5=1,公式可变形为:可以看出高压输电系统,有功功率的传输主要决定于功率角无功功率的传输主要决定于电压幅值U。(2)下垂特性模拟传统发电机的下垂特性来实现微电网中微电源的无线并联控制,称微电源逆变器下垂控制。其实质为:各逆变单元检测自身输出功率,通过下垂特性得到输出电压频率和幅值的指令值,然后各自反相微调其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达到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各逆变电源的输出电压频率和幅值均按下式变化:(2.17)其中,P为微电源运行在额定频率下的输出功率,U为微电源输出无功功率为n00时的电压幅值,m、n分别为有功和无功下垂特性系数,f为电网的额定频率。下n垂特性如下图2.6、图2.7。14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fiif^^=一一f.!「minI:PPmaxPnmax图2.6P/f下垂特性Fig.2.7Q-Udroopcharacterastics基于P-f,Q-U下垂特性的V/f控制,根据微电网控制的要求,灵活选择与传统发电机相类似的下垂特性曲线进行控制,将系统的不平衡功率动态的分配给各机组承担,消除无功电流环流的目的。其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的特点。(3)基于下垂特性的V/f控制器设计逆变器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第二章微电源并网及控制模型#S.Morozumi.Micro-griddemonstrationprojectsinJapan[C].FourthPowerConversionConference-NAGOYA,Japan,2007:635-642.S.Morozumi,K.Nara.RecenttrendofnewtypepowerdeliverysystemanditsdemonstrativeprojectinJapan[J].IEEJTransactionsonPowerandEnergy,2007,127(7):770-775.林在豪.上海浦东机场能源中心冷、热、电三联供系统J].上海节能,2005,6:158-164.周小谦•中国电力改革和推进热电联产、分布式供电的发展[J].热电技术,2006,2:1-3,14.王成山,郑海峰,谢莹华.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随机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24):39-45.丁明,包敏,吴红斌等.复合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机组组合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6):46-50.E.Jones,C.Fitzer,andM.Barnes.InvestigationofMicro-Grids[C].The3rdIE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owerElectronics,MachinesandDrives,Ireland,2006:510-514.F.Katiraei,M.R.Iravani,andP.Lehn.MicroGridautonomousoperationduringandsubsequenttoislandingprocess[C].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GeneralMeeting,USA,2004,2:2175-2183.A.M.FaisalandN.K.Heikki.SystemmodelingandonlineoptimalmanagementofMicro-Gridusing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C].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leanElectricalPower,Italy,2007:148-153.O.Osika.StabilityofMicroGridsandinverter-dominatedgridswithhighshareofdecentralizedsources[D].ISET,Germany,PhDthesis,2005.王成山,肖朝霞,王守相.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7):98-103.N.Jayawarna,X.Wut,Y.Zhangt,etal.StabilityofaMicroGrid[C].The3rdIE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owerElectronics,MachinesandDrives,Ireland,2006:316-320.C.E.张纯江,王晓寰,薛海芬等.微网中三相逆变器类功率下垂控制和并联系统小信号建模与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2,27(1):32-39.S.A.Al-Askari,S.J.Ranade,andJ.Mitra.Designingasufficientreactivepowersupplyschemetomulti-islandsinaMicroGrid[C].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GeneralMeeting,Canada,2006,p1709361.D.GeorgakislandS.Papathanassiou.OperationofaprototypeMicroG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