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7年安徽省蚌埠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2.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3.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对唐朝如此描述:中国人买卖公平.当债权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他写下借条记下这笔借款。如果债务人日后抵赖,那么会受到官府二十次鞭笞后背的惩罚,并处两千万铜钱的罚金.如其描述属实,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唐代财产私有得到政府有效保护B.唐政府为民间借贷活动提供保护C.唐政府为外国人提供专门的保护D.外国人对唐政府的评价有失公允4.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5.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由不公平到公平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由封闭到开放6.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A.主张人格独立 B.反对圣人之学 C.追求思想自由 D.否定师道尊严7.英国议员塞克斯这样评价一位中国人:“他提倡引入铁路、汽船、寿险和火险、报纸,以及其他西方发明……谁晓得几十年后,这个伟大国家……不会有铁路深入纵横全境,不会被燃煤车辆的‘哐当’行进声和电流的闪光惊动而迸现活力?”这位中国人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孙中山8.李鸿章曾就1876年《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这说明李鸿章()A.认为中国应效仿西方开埠通商B.在为清政府的卖国行为辩护C.添开口岸对中国自强于事无补D.欲实现自强便不可添开口岸9.据统计,整个近代中国资本经济中,商业资本始终大于工业资本。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利于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B.阻碍中国近代工业的健康发展C.有效抵制列强对华的经济渗透D.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10.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由此可以推知()A.近代思想解放进程存在区域差异B.八国联军侵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C.戊戌政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D.这两件事发生的动机不同结果相同11.洋务派领导人文祥于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这表明文祥()A.认识到议会制优点 B.支持维新变法运动C.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D.否定西方民主制度12.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这表明中共()A.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B.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C.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D.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13.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一时期描述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期间区分农村阶级成分B.二五计划期间打击投机倒把活动C.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D.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14.如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单位:百万美元)年份中国的出口中国的进口中国的出超或入超1977年203171+321978年324865﹣5411979年5941724﹣11301980年10593755﹣26961981年18753603﹣17281982年22752912﹣637这表明,我国当时()A.外贸出超状况持续恶化 B.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C.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D.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5.有学者认为,在雅典,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该学者关于雅典的核心观点是()A.雅典城邦忽视法治建设 B.民主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C.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D.直接民主易滋生专制统治1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道:“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作者的核心思想是()A.法律至上 B.人人平等 C.主权在民 D.自由也当自律17.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教皇收买学者阻挠人文主义的传播B.教皇迎合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C.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D.罗马教会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18.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A.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 B.宣传禁欲苦行学说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设计出理性王国的蓝图19.马克思在分析英国和印度关系时说:“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工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马克思表达的核心意旨是()A.英国在印度发展近代工业,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B.英国对印度市场的依赖性过高,导致国内技术革新动力不足C.英国的技术支持和资本输出,是印度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D.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研究者发现,18世纪“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据此,18世纪医学进步的源动力在于()A.医学工作者的努力 B.生物进化思想的促进C.“科学革命"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21.从1871年到“一战”前,英国颁行过一系列社会政策,其中有:承认工会合法地位,取消对其活动的限制,禁止强迫工会贴偿企业主因罢工所受损失,承认劳资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由中央到地方的调解劳资纠纷的专门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工党政府充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B.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制度日益完善C.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英国开始推进“福利国家”制度建设22.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23.﹣则笑话:“叶利钦演讲:‘多年来,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个笑话意在表达()A.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 B.对叶利钦的支持C.赞成苏联解体 D.对俄罗斯现状不满24.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浪漫美,富有宗教神秘感。下列与此画风格相近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唐吉老伯 D.格尔尼卡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日:“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的大女婿孙暨、三女婿周渐、六女婿扬巽、韩琦的大女婿王景修,不仅门第无足称道,他们本人当时也仅仅是通过科举刚刚入流的八品官。﹣﹣摘编自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并指出由唐入宋婚姻观念的变化及原因。材料二1902年天津《大公报》上刊载一则征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音yanchi,即美丑),均可。﹣﹣《近代中国最早的征婚广告和新式婚礼》(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二中婚姻观念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一颁布,就引发了新、旧两种婚姻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一般青年男女接受快,热忱拥护,不少的妇女说:“妇女受气算到头了,再也不寻死上吊了."……少数壮年人和一般的老年人一时不易接受,说:“年轻的闺女们都叫八路军撑起来了,满街乱跑,像疯马一样,动不动就上区、上县打离婚官司。……婚姻大事不让父母管是什么世界。”个别村干部也跟着群众喊:“可不得了,谁愿离就离,愿结就结,以后寡妇不改嫁也不行了。”﹣﹣摘编自张志永:《1950年<婚姻法>与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鼎革》(3)依据材料三,概括围绕新《婚姻法》的争论焦点有哪些?综合三则材料,谈谈对我国婚姻观念蛮化的认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表所示各地区历史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百分比1年汉平帝元始元年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15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印度32。9印度28。9明朝25.0西汉26.2宋朝22.7印度24.5古罗马21。5阿拉伯18。5欧洲14。6西欧10.8非洲11。8西欧8.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分析原因。分析指出11~16世纪欧洲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材料二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西欧的繁荣来源于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的和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国家,这一时期的繁荣也都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的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一帕尔默:《现代世界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5年间"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3)从欧洲经济发展成功的案例中,我国可以借鉴哪些有益经验?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站在系统演化的角度,社会的根本变迁就意味着社会系统从一种稳态演进到另一种稳态,它将同时要求“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子系统发生相应的转变,并伴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的变化。一宣晓伟《一个基于社会分工视角的社会变迁分析框架》提炼材料的主要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答题提示: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17年安徽省蚌埠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考点】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解答】“仁者无敌于天下"“一同天下”“一心定而王天下”“令行禁止于天下"表明各家都主张统一,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2.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考点】郡县制.【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主要考查古代地方基层的管理制度,解题关键是根据信息“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进行判断,也可用排除法判断.【解答】材料中的“里”、“亭”、“乡"是古代地方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掌管着地方教化、诉讼及赋税事务,以至“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说明了基层组织在地方管理上有较大的权利,只有C项与题意相符.ABD项与所学知识不符,故排除.故选C.3.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对唐朝如此描述:中国人买卖公平。当债权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他写下借条记下这笔借款。如果债务人日后抵赖,那么会受到官府二十次鞭笞后背的惩罚,并处两千万铜钱的罚金。如其描述属实,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唐代财产私有得到政府有效保护B.唐政府为民间借贷活动提供保护C.唐政府为外国人提供专门的保护D.外国人对唐政府的评价有失公允【考点】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唐代商业活动的表现和特点,也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A.材料主要表示的是唐政府对欠债不还的重罚,从而保障买卖的公平,不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B.对买卖过程中的借贷不还予以重罚客观上保护了民间借贷的安全.C.材料虽然是阿拉伯人的描述,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只保护外国人.D.材料设定了一个前提,即“如其描述属实“,所以本题的主旨不是讨论公允与否.故选B.4.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考点】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需要掌握市民文化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结合市民文化的特点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可知,反映的是市民文化的兴起,体现市民价值观念变化,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5.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由不公平到公平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由封闭到开放【考点】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解答】察举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孝廉,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门第出身;科举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考试成绩.故ABC三项表述都不准确;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从汉代自下而上的推荐到只要有学识,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进入仕途,所以总趋势是由封闭到开放.故选D.6.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A.主张人格独立 B.反对圣人之学 C.追求思想自由 D.否定师道尊严【考点】宋明理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阳明的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子“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理解它的含义.【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可知王阳明并不是反对圣人之学,否定世道尊严,也未能体现追求思想自由,主要体现了他主张人格的独立.故选A.7.英国议员塞克斯这样评价一位中国人:“他提倡引入铁路、汽船、寿险和火险、报纸,以及其他西方发明……谁晓得几十年后,这个伟大国家……不会有铁路深入纵横全境,不会被燃煤车辆的‘哐当’行进声和电流的闪光惊动而迸现活力?”这位中国人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孙中山【考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析】本题考查《资政新篇》,《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解答】"他提倡引入铁路、汽船、寿险和火险、报纸,以及其他西方发明…谁晓得几十年后,这个伟大国家…不会有铁路深入纵横全境,不会被燃煤车辆的‘哐当’行进声和电流的闪光惊动而迸现活力?“指的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8.李鸿章曾就1876年《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这说明李鸿章()A.认为中国应效仿西方开埠通商B.在为清政府的卖国行为辩护C.添开口岸对中国自强于事无补D.欲实现自强便不可添开口岸【考点】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辟道路.【解答】”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表明李鸿章认为中国应效仿西方开埠通商,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9.据统计,整个近代中国资本经济中,商业资本始终大于工业资本。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利于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B.阻碍中国近代工业的健康发展C.有效抵制列强对华的经济渗透D.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商业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独立经济部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其主要功能是为产业资本家采购原料,推销产品.【解答】在商业资本主义阶段,大多数资本家都在经商,而在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大多数资本家都在发展工业,“商业资本始终大于工业资本”,阻碍中国近代工业的健康发展,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0.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由此可以推知()A.近代思想解放进程存在区域差异B.八国联军侵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C.戊戌政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D.这两件事发生的动机不同结果相同【考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切入,结合中国近代化进行思考.【解答】透过这种南北方和青老年的对立,是改革人物与顽固保守人物的对立.侵略者用暴力消灭了后一类人物中的一部分,同时又以此震慑了其他一部分人.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但它导致的结果却是为中国的改革消除了一些阻力.所以说八国联军侵华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所以B项说法错误,排除;所谓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中南海瀛台,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所以戊戌政变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C说法错误.排除;八国联军侵华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而戊戌政变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D说法错误,也排除.故选A.11.洋务派领导人文祥于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这表明文祥()A.认识到议会制优点 B.支持维新变法运动C.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D.否定西方民主制度【考点】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解答】”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表明文祥认识到议会制优点,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12.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这表明中共()A.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B.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C.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D.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考点】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分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解答】依据材料“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可排除A.“分裂倾向”在1927年才出现,而且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B.依据材料“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等可知C正确.此时的工作重心依然在城市,故排除D.故选C.13.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一时期描述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期间区分农村阶级成分B.二五计划期间打击投机倒把活动C.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D.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考点】改革开放.【分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改革.关键词是“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主权,积极性大大提高,收入也快速增加.故C正确.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公有制逐渐确立,人们集体劳作,不可能出现“专业户”等现象,故排除AB.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故选C.14.如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单位:百万美元)年份中国的出口中国的进口中国的出超或入超1977年203171+321978年324865﹣5411979年5941724﹣11301980年10593755﹣26961981年18753603﹣17281982年22752912﹣637这表明,我国当时()A.外贸出超状况持续恶化 B.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C.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D.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考点】对外开放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准确解读材料相关数据体现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材料显示从1981年开始,出超选项有所缓解,故排除A.材料相关数据显示对外贸易有起伏,故排除B.没有其它国家相关数据的出现,无法比较得出结论,故排除C.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说明中国经济有所发展,这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关系密切.故D正确.故选D.15.有学者认为,在雅典,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该学者关于雅典的核心观点是()A.雅典城邦忽视法治建设 B.民主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C.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D.直接民主易滋生专制统治【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权利.而妇孺、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解答】“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表明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道:“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作者的核心思想是()A.法律至上 B.人人平等 C.主权在民 D.自由也当自律【考点】罗马法.【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解答】“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强调了法律至上,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17.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教皇收买学者阻挠人文主义的传播B.教皇迎合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C.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D.罗马教会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考点】文艺复兴.【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了原始财富.【解答】“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表明教皇鼓励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化,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18.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A.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 B.宣传禁欲苦行学说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设计出理性王国的蓝图【考点】启蒙运动.【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解答】题中信息“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反映了启蒙运动期间反对教权主义和倡导理性主义的思想,故D正确;A是智者学派的思想,排除;BC是宗教方面的,排除.故选D.19.马克思在分析英国和印度关系时说:“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工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马克思表达的核心意旨是()A.英国在印度发展近代工业,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B.英国对印度市场的依赖性过高,导致国内技术革新动力不足C.英国的技术支持和资本输出,是印度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D.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考点】英国的殖民扩张.【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需要掌握英国的殖民扩张的表现和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英国工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英国工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可知,英国在印度发展近代工业,是出于自身发展经济的需要,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A.20.研究者发现,18世纪“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据此,18世纪医学进步的源动力在于()A.医学工作者的努力 B.生物进化思想的促进C.“科学革命”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考点】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本题考查18世纪的医学进步.需要掌握18世纪的医学进步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进行分析理解即可.【解答】依据题干“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可知,强调的是“科学革命”对18世纪医学进步的影响,故C项正确.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生物进化思想出现在19世纪中期,而且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故选C.21.从1871年到“一战"前,英国颁行过一系列社会政策,其中有:承认工会合法地位,取消对其活动的限制,禁止强迫工会贴偿企业主因罢工所受损失,承认劳资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由中央到地方的调解劳资纠纷的专门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工党政府充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B.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制度日益完善C.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英国开始推进“福利国家”制度建设【考点】英国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影响.解题的突破口是题干时间“1871年到一战前”,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1871年到一战前”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促使英国颁行过一系列社会政策,推动民主制度日益完善,故B项正确.工党政府不会充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福利国家”制度建设出现在二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22.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考点】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解答】材料反映了新政的措施的对象是针对人民,让人民觉得可靠,主要是因为新政的一些措施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力,故B项符合题意.故选C.23.﹣则笑话:“叶利钦演讲:‘多年来,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个笑话意在表达()A.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 B.对叶利钦的支持C.赞成苏联解体 D.对俄罗斯现状不满【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分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需要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可知,笑话表达了对俄罗斯现状不满,故D项正确.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题干的主旨,故A项错误.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D.24.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浪漫美,富有宗教神秘感。下列与此画风格相近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唐吉老伯 D.格尔尼卡【考点】浪漫主义美术.【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该画充满浪漫美”切入,结合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进行思考.【解答】从“该画充满浪漫美"可知该画的画风属于浪漫主义.根据所学可知A项属于浪漫主义,所以A符合题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所以B排除;唐吉老伯属于印象画派,所以C排除;格尔尼卡属于立体派,所以D也排除;故选A.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日:“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的大女婿孙暨、三女婿周渐、六女婿扬巽、韩琦的大女婿王景修,不仅门第无足称道,他们本人当时也仅仅是通过科举刚刚入流的八品官。﹣﹣摘编自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并指出由唐入宋婚姻观念的变化及原因。材料二1902年天津《大公报》上刊载一则征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音yanchi,即美丑),均可。﹣﹣《近代中国最早的征婚广告和新式婚礼》(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二中婚姻观念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一颁布,就引发了新、旧两种婚姻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一般青年男女接受快,热忱拥护,不少的妇女说:“妇女受气算到头了,再也不寻死上吊了。”……少数壮年人和一般的老年人一时不易接受,说:“年轻的闺女们都叫八路军撑起来了,满街乱跑,像疯马一样,动不动就上区、上县打离婚官司。……婚姻大事不让父母管是什么世界。”个别村干部也跟着群众喊:“可不得了,谁愿离就离,愿结就结,以后寡妇不改嫁也不行了。"﹣﹣摘编自张志永:《1950年<婚姻法>与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鼎革》(3)依据材料三,概括围绕新《婚姻法》的争论焦点有哪些?综合三则材料,谈谈对我国婚姻观念蛮化的认识.【考点】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分析】(1)本题考查由唐入宋婚姻观念的变化及原因.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婚姻观念形成的原因.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3)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法》的相关知识.本题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依据材料“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等可知变化是:由重视门阀族第到重视科举及第者.原因结合选官制度的变化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门阀士族的衰落;科举制度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2)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西方文明的影响、国内的改革、近代教育的发展、传媒因素的进步等方面进行分析:西方文明的冲击;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影响;近代教育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发展.(3)依据材料涉及的新旧观念的具体表现可知焦点是:妇女地位问题;婚姻自主问题.关于认识:建议从变化的原因和趋势进行分析:婚姻观念的变化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婚姻观念逐渐走向开放、自主;男女地位趋向平等.故答案为:(1)变化:由重视门阀族第到重视科举及第者.原因:门阀士族的衰落;科举制度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2)西方文明的冲击;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影响;近代教育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发展.(3)焦点:妇女地位问题;婚姻自主问题.认识:婚姻观念的变化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婚姻观念逐渐走向开放、自主;男女地位趋向平等.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表所示各地区历史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百分比1年汉平帝元始元年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15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印度32.9印度28.9明朝25。0西汉26.2宋朝22.7印度24。5古罗马2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中名校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快速康复下的麻醉管理
- 2025年市政园林养护装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14 考点31 菱形 (2)及答案
- 山东省昌乐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子宫破裂的治疗及护理
- 安全生产管理课件
- 2025届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学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建筑智能化系统考核试卷
- 医院门诊部固定资产管理
- 2025年太仓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限公司及子公司公开招聘12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急性心房颤动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解读
- 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口算题(共300题)
- 区域医学检测中心的建设与管理V3
- 林下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岩棉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经销商管理制度(15篇)
- 高温熔融金属企业安全知识培训
- 技能竞赛(电工电气设备赛项)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