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出土的唐三彩陶瓷
20世纪20年代,大量陶瓷器在扬州的唐代遗址和陵墓中挖掘出。它的数量、种类和颜色都很丰富,在中国东南部很少见。这为研究唐代陶瓷,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现对有关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如下。一、工艺系统所谓陶瓷的工艺系统,是指陶瓷的产地、窑口而言的。现将陶与瓷分开讨论。(一)扬州出土的唐代陶器,大体上可以分为北方窑产的白陶、彩釉陶和南方窑产的印纹(或不印纹)硬陶、釉陶两个系统。在扬州出土的北方窑产的唐代白陶,均为素胎无釉,胎骨常呈一种极淡的黄色。其中扬州茅山唐墓出土的四系划花白陶罐(图五),大运河工地出土的四系堆花白陶罐(图六),还留有六朝青瓷纹饰的痕迹。其特点,一是形体较大,二是以堆划纹饰为主,三是纹饰多莲瓣和兽面,器身多饰凸出的弦带纹,系多为圆条捏捺而成,表现了许多早期的特征。在扬州出土的北方窑生产的彩釉陶,包括单色釉陶、双色釉陶和三色釉陶(即三彩陶)。这类彩釉陶,不管是哪一种,胎骨都是以不纯净的高岭土制成的。由于产地不同,淘洗沉淀工艺不一,或烧造时窑温不同,胎骨呈色常出现一些差别。扬州出土的彩釉陶,一般说,以白色胎为多,淡红色胎较少,还可见到一种淡米黄色胎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扬州双桥出土的三彩鱼壶①、汶河西路出土的三彩三足炉(图八)、三彩弦纹碗(图九)、三彩六瓣瓜棱突花碗(图一〇)、三彩大盂(图一一)、三彩人面(图七)以及新华中学所在地出土的三彩小碟,“七八二”工程工地出土的三彩抱鸭俑(残)和三彩小盂(图一八)、三彩小马(图一)等。这些三彩陶器,无论出土于遗址或墓葬,大都属于实用器皿或玩具,而陕西、河南的三彩器,则多为明器。这是一个显著区别。扬州出土的唐三彩,除了最为常见的流釉而外,有的采用分色分段着釉的方法,如汶河西路出土的那件三彩弦纹碗,就很有代表性。白陶上那种堆塑贴花工艺,在三彩器中也存在。如汶河西路出土的三彩瓜棱碗上的人物堆花等。此外,装饰方法还有印花和刻花,其中有的刻划花草动物的图形。在汶河西路出土的一片刻划小鸭形纹样的三彩枕残片,线刻清晰简洁,小鸭的眼以深褐色釉填点,尤为自然传神(图一四、一五)。在出土的两色釉和单色釉的陶器中,较典型的有:扬州旧城仓巷出土的黄釉绿彩龙首壶②、城北红星大队附近出土的白釉蓝彩带盖罐③、扬州汶河西路出土的白釉绿彩碗(图一三),以及黄釉小盏、绿釉小鸟、绿釉小碗等。这些两色釉和单色釉陶,胎质和三彩釉陶一样,也是含有一定杂质的高岭土,唯一不同于三彩的地方,就是釉彩单一,釉水比较均匀。从坯胎的烧结度来看,这类彩釉陶中,以白色胎比较坚硬,淡黄色与淡红色胎松软一些。据扬州瓷厂化验室提供的三例吸水率测定结果,白色胎为7.7%,淡黄色胎为8.5%,淡红色胎为11.5%,以白色胎的吸水率最低。吸水率低,说明烧结度高,但烧结度均不到瓷化的程度。扬州还出土了一些和三彩同一胎质的绞胎残碗和绞胎枕(图一二)等釉陶。这种绞胎纹饰的处理,大致有以下三种:一种以酱、黄、绿三色釉与胎土绞合在一起,从胎内到胎外,均可见到绞合的纹饰;一种是贴面绞胎,即在坯体上贴一层绞釉胎,然后再上一层透明釉;还有一种是彩绘绞胎,这实际上不能称为绞胎,只是在釉面上绘成这种纹饰而已。上述彩釉陶从胎质和釉彩来看,很可能是属于河南、安徽等地北方窑的产品。北方窑以不纯净的高岭土烧造陶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大汶口文化时期。在汉代已出现了翠绿、茶黄、浅绿、栗黄多种色彩的釉陶器。这些无疑对唐代三彩器的兴起有很大作用。南方窑产的陶器,综合起来说,可分为硬陶与釉陶两种。釉陶施以无色透明的玻璃釉,外观呈现一种淡淡的青色,这是由于坯胎里的微量铁素,经还原焰烧造时,溶到釉水里呈色的结果。硬陶则不施釉。无论釉陶还是硬陶,其坯胎原料都属于碎屑岩类粘土。由于这种粘土含有较高的杂质,因此烧造出来的陶器呈色复杂,但大都为红褐色,即所谓“缸胎”,或与“缸胎”类似。扬州扫垢山遗址中出土的硬陶坛与坩埚,以及“七八二”工程出土的那件硬陶带盖壶,胎质粗糙坚硬,呈红褐色,均极类似“缸胎”。此外还有四系硬陶罐、硬质陶碾槽、碾轮、研磨钵等,都能反映出这类硬陶的特色。用这种碎屑岩类粘土烧制的硬陶,窑温常在1200℃左右,比之北方窑的陶器烧造温度要稍高一点。其烧结度往往高到粗瓷的程度。南方窑烧造硬陶和釉陶的历史也很久远,可以上溯到相当于商周的儿何印纹硬陶。以往,扬州所出的印纹硬陶,其下限只定到西汉,而现在扬州师院唐代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件肩部印有雷纹带饰的火红色硬陶瓮,已把其年代下限延伸到了唐代。当然它的制造工艺水平,无论就坯料的精细、印纹的工整而言,都比早于它的印纹硬陶要高一些。而用耐火粘土烧造坩埚、碾槽、研磨钵等生产工具,使硬陶应用的范围,扩大到除生活用具以外的生产领域,这无疑是我国唐代制陶工业上的一个发展。(二)扬州出土的唐代瓷器,可分为白瓷与青瓷两大系统。北方窑产的白瓷,高岭土原料杂质较少,纯度较高(即含石英6%以下,碱、氧化钾、氧化钠2%以下),烧成后,胎成明晰白色;施釉大都白而光洁,也有白里泛青,或白里泛黄的,有的与五代白瓷相同,有的极似宋代白瓷,并有施彩的白瓷发现。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扬州湾头砖瓦厂出土的白瓷盂(图二六),“七八二”工程出土的白瓷执壶(图二一),邗江雷塘公社出土的白瓷碗,以及城东公社出土的白釉瓷枕(图二),扫垢山遗址出土的白釉绿彩瓷盘、白釉绿彩瓷碗、白釉褐斑瓷羊、瓷狗等④。南方窑的青瓷,其胎质早在商末周初就已达到浅灰色,原料为比较纯净的碎屑岩类粘土。到了唐代,不仅原料的纯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扩大了选料范围,选用了各种不同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碎屑岩类粘土,因而胎骨的呈色多种多样。如青釉瓷的胎骨,常呈灰色、青灰色,黄釉瓷常呈红色、淡红色或青黄色、米黄色、深黄色,褐釉瓷大多呈紫黑色、红褐色、浅褐色,也有呈棕黄色即通常所谓的“缸胎”色的。这一大类瓷器,以遗址中出土最多,仅扬州扫垢山唐代遗址内出土的青瓷片就约占全部瓷片的50%左右。扬州“七八二”工程工地出土的完整的青瓷器即有一百零一件,其花式品种之多,也是以往少见的。在墓葬中,青瓷也时有出土,但大多属于一般日常生活实用器皿,很少明器。具有代表性的青釉瓷器有:“七八二”工程出土的青瓷双鱼瓜棱执壶、青瓷褐斑瓜棱执壶(图二二)、青瓷银灰釉大碗(图三)、黄釉褐绿彩辟邪水注(图一六、一七)、黄釉褐蓝彩双系罐(图一九),以及青釉瓷小鸽和绿彩小狗、抱球小人等玩具,汶河西路出土的黄釉瓷双鸟盏(图四)、黄釉褐蓝彩铜官窑双系大罐⑤、青瓷瓜棱执壶(图二三),念四桥出土的青瓷瓜棱复口罐(图二四)、青瓷圈足盒(图二五),扫垢山遗址出土的青釉褐蓝彩瓷盂⑥、绿釉瓷壶⑦,以及东风砖瓦厂出土的黄釉褐彩堆花执壶(图二〇)等。在“七八二”工程中出土的青瓷钵、青釉四系大罐等,无论从胎质、釉色、器形等方面看,都和1976年发现的隋唐至五代的“宜兴窑”的产品非常相似,很可能就是“宜兴窑”所烧造的。我们将宜兴涧众出土的青瓷和扬州出土的唐代青瓷进行理化性能测定(附表),结果很为相似,可以作为这种看法的一个证明。二、唐瓷工艺的几个特点(一)唐代白瓷胎、釉纯度的提高主要是把不纯净的高岭土淘洗沉淀,使之较为纯净。这为烧造白瓷提供了先决条件。白瓷实际上是由青瓷发展而来,在我国北方唐宋时期烧造白瓷的窑口,以前也多只烧青瓷。从烧青瓷到烧白瓷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使青瓷改变为白瓷的关键,是使釉料中的铁素成分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釉色就呈无色透明,施在提纯的高岭土坯胎上,便可烧成白瓷。从河北省景县北朝封氏墓群出土的青瓷和唐巩县窑的白瓷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得知,青釉中铁的含量,是白瓷釉中铁含量的2.89倍。另外,青釉釉层厚,白釉釉层薄,青釉的厚度为白釉厚度的2.7倍,所以釉质中呈色金属成分反映出来的颜色必然要重。因此,归纳白瓷工艺的特点,一要把坯胎原料提纯,使高岭土白度增加;二要把釉料的铁素减少到一定程度。这些在北齐时期已经出现,到了唐代,才基本成熟。从扫垢山唐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九百多片白瓷片来看,有的已同五代白瓷,有的极似宋瓷。当然,当时仍有许多低档产品的原料不太纯,胎骨呈灰白、米黄等色,但这种现象在唐以后也是一直存在的。(二)唐代彩釉瓷的兴起彩釉瓷是唐代新兴的陶瓷品种。扬州出土的彩釉瓷,一为单色釉,有绿釉、褐釉、酱釉、黄釉、灰釉、黑釉等;一为多色釉,有黄釉加褐彩、灰釉加绿彩、酱釉加褐彩条纹、青釉褐绿彩、黄釉褐蓝彩、青釉褐蓝彩等。这样丰富多彩的色调,说明我国唐代制瓷业对于釉料中各种呈色金属特性的认识,火焰的控制,技术的掌握与运用,都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扬州出土的唐代彩釉瓷器中,有一种与“三彩陶”一样绚丽夺目的多色釉下彩瓷,其釉的呈色相当稳定。当时的陶瓷工匠不仅能够运用不同呈色金属来表现不同色彩,而且还能使同一种呈色金属,根据需要呈现深浅不同的色调,使彩釉瓷更为绚丽。在扬州出土的彩釉瓷中,以汶河西路出土的那件长沙铜官窑黄釉加褐蓝彩双系大罐最为出色。其上的蓝釉,根据研究,是铜的呈色。铜的氧化物,在酸度较高的气氛中烧造,就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蓝色。而这种蓝色,和氧化钴呈现出的蓝色是有区别的。扬州扫垢山唐代遗址中出土的那件蓝彩瓷片,经测定,即是将氧化钴作为呈色剂,这无疑为青花瓷器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在扬州出土的唐代彩釉瓷中,有一件在灰白釉下施以绿彩的执壶,彩色大都晕溢,寥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从业资格证职场需求试题及答案
- 理财师备考期间考生的个人特质与学习方式相结合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心理应对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名师讲解试题及答案
- 项目计划调整的最佳实践考题及答案
- 板材防霉处理方案范本
- 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复盘与反思机制试题及答案
- 管道工程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考核试卷
- 粮油企业生产流程优化与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肝癌肝移植的进展和展望
- 学校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样表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校园版
-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2023年新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专题练习10篇(含答案范文)
-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 农业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第4章 毒作用机制毒作用影响因素
- 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 GA/T 1433-2017法庭科学语音同一认定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