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耐心拯救“网络成瘾学生”_第1页
用爱心和耐心拯救“网络成瘾学生”_第2页
用爱心和耐心拯救“网络成瘾学生”_第3页
用爱心和耐心拯救“网络成瘾学生”_第4页
用爱心和耐心拯救“网络成瘾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用爱心和耐心拯救“网络成瘾学生”网络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越来越为普通百姓家庭所接受,它代表了一个更高速、高效,也更便捷的工具,不断地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巨大的信息量,方便了孜孜学子对知识的追求,对知识面的拓宽。

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青少年学生本身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发育完全成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一部分学生抵挡不住网络的诱惑,而长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致使缺乏实际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孤独不安、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对现实生活不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网络成瘾”。

那什么力量使这些学生宁可不吃不睡而一定要留在这种虚拟世界中呢?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谈话,认为,学生沉迷于上网,并不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快乐,而是为了逃避空虚寂寞的痛苦。

有一个学生,刚入学时成绩名列前茅,但后来由于迷上了网络而一发不可收拾,继而出现旷课、逃课,成绩直线下降。经过多次的交谈,我了解到: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家庭其他成员无法就互联网上的内容和她进行有效的沟通,而在学校中要融入同学的群体中,也迫使她更多地去接触互联网。互联网上的游戏、聊天、视频等内容让她可以和更多有共同话题的人沟通,缓解心中的苦闷和烦恼,寻找自己的乐趣,从而她每天的上网时间也逐渐延长。从开始接触互联网发展到逃课上网,只有半年左右,而来自学校和家庭的粗涉,只增加了她对互联网的依赖,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也就日益紧张。她说:“在这里,至少有人能心平气和地听我说话,和我一起打怪练级(玩网络游戏),哪怕是作业中的难题,我们公会(网络小集体)中的人也会帮我,而在学校和家庭,我得到的只有批评和责骂,你说我为什么要离开?”

中国的青少年上网族,有着温暖的家庭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但他们依然愿意选择网络以致成瘾,到底是何动机,什么原因呢?

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追逐的,任何行为都可能产生而造成类似上瘾的效果。成瘾的原因在于行为的奖励机制的破坏性和建设性不同,即周围环境对于行为的肯定和否定。任何行为都有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如果对于行动正面效果加以足够的肯定(建设性),对负面效果进行否定(破坏性),就会逐渐引导正面行为的密集和成瘾,同时压制负面行为;而如果对于正面效果缺乏肯定,一味对负面效果进行否定,非但无法压制负面行为,反而会使得正面行为逐渐萎缩,形成负面行为的密集和成瘾。网络成瘾的机理大概就是这样的。上网并形成的行为肯定有好有坏,但一味因为部分负面的行为而压制上网,并不能禁绝上网行为,反而会使得产生的正面行为缺乏激励而萎缩,负面行为增长,最终形成负面行为居多的上网行为并上瘾。要纠正学生的网瘾,就要让他们自己区分行为的正面和负面,并通过积极鼓励引导正面效果,来消除负面效果的成瘾行为。

首先,中国的家长和子女对于互联网的知识和了解严重失衡。从理想化的状态来讲,最好是成年人能深刻地掌握和了解互联网,然后以此去指导未成年人介入互联网。而在现实的生活中,父母对于子女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基本没有太多有理有据的发言权,甚至父母根本就看不懂子女在计算机上做什么,而是一味依靠家长的权威进行压制,结果适得其反。

其次,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一些因素使得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使用互联网。在学校中,互联网几乎全部集中在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方面,对于如何应用互联网娱乐则基本不触及,所以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欲望。而学生在学校以外缺乏约束和指导的环境中上互联网娱乐的时候,就会很容易产生扭曲。

再次,当代学校和家庭给予学生的替代选择太少。除了双休日可能可以欣赏部分电视节目外,其他时间内,学生几乎都埋在学生的学习中。而即使包括电视节目,目前也几乎没有什么其他方便有效的娱乐方式能与互联网产生竞争。互联网因其在场地、费用、内容、效果上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从而成为青少年学生娱乐消费的重要选择。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家庭、学校对于互联网、对于上网行为人缺乏有效的认识和沟通。家长很重视对子女在知识学习上的督促,而对于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比较少,有的家长甚至为了子女的学习而不惜为学生安排好一切,使学生缺乏自我思考、判断机会和动力,很少考虑互联网的后果。然后家长又因为对互联网的偏见而导致简单粗暴的干涉行为,最终造成问题恶化。

所以在一定程度,与其说是互联网吸引孩子,不如说是家长把孩子推向了互联网的歧途。

此外,社会对于行为的价值观往往只有单一的评判标准,使得对于网络成瘾者的挽救指导也变得异常困难。当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长期痴迷互联网行业中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实际利益时,我们很难找到劝说他们离开互联网的合适的理由。这样就是有“网瘾”?

拯救这些网络成瘾学生,我认为这是一个全社会的战争,而不是单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所能轻易负担的。

要真正挽救这些成瘾学生,我们必须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他们。一方面,对这类学生不能强行压制,而应当把他们当作朋友,给他们适当的鼓励,以加强正面效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尤其要熟练地掌握互联网技术,了解网络的发展,以便能及时地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上网,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获得知识。必须让学生懂得“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同时,我们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另一方面,我经过实践和整理,认为教育挽救互联网成瘾学生,要坚持以下步骤。

首先,要多接触网络成瘾者,而且在接触他们时要先取得对方在情感上的认同。在与网络成瘾学生的接触交谈中,在衣着、仪态等方面要大方自然,给对方一个“清新纯洁”之感,所谓“正人先正己”;与人交谈态度一定要真诚,不要做作,要让对方感觉到是在进行平等的交流而不是来批评训斥的,是来与自己沟通而不是来游说自己的,从而放松敌对抵制情绪,建立友好的交流氛围;在谈话时,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哲学基本原理,以激发自己考虑问题;或穿插一些热点新闻,以勾起他们的兴趣。

当然,在与他们的谈话中,不能直接谈上网、游戏的话题,应从其他方面寻找话题;不能按照教科书或一些术语给他们的行为贴上标签,应当看到任何行为都有两面性,不能简单地定性。要基于心理和情感的角度出发,让成瘾者渐渐明白“网络是工具”的道理,从而慢慢地自觉转变。

其次,在确定了成瘾者的情感认同后,要让成瘾者把情感认同转移到他日常的环境如家庭、师长身上。可以用:“你觉得父母这样做错了吗?”“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爱你还是为了害你?”等问题来让孩子自我反省自己对于家长的态度是否对错。同时也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纠正他们对上网的看法和干涉做法,从而改善上网者的环境。

最后,将成瘾者对父母、师长的认同感转移到对其学业,工作价值的自我判断和审视上,让其自己领悟到各种行为价值孰轻孰重,从而自发地纠正自己过度上网的行为。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对网络的迷恋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的家长请我帮帮他。我从与他谈家常和时事新闻着手与他接近,和他交流,并渐渐地和他打成了一片。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时不时地向他提出一些超出他知识面范围的问题,并引导他自觉地从互联网中寻找答案,他渐渐地将兴趣转移到利用互联网来寻求知识上来。不久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