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种植方式:指每一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有空间及外形、行间和株间距离及行向等,实质上是群体的均匀性问题。分化: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构造和功能与原来不一样的异质细胞的类型的过程。有效分蘖:早期发生的低位屡次分蘖,能正常抽穗、结实〔具有特定的次生根系〕。叶龄:用来表示作物生育进程的一种形态、指标。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总绿叶面积上土地面积的比率叶片功能期:叶片定型至二分之一,叶片发黄的时期。花期:作物全株开第一朵花到完毕开花的时期。根冠比:根系干物重与地上部茎、叶、花、果实干物重或鲜重的比重。养分生长:根、茎、叶等养分器官的生长。生殖生长:花、果实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养分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相互依靠。生殖生长是养分生长的根底。养分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一生中,常有一个对某种养分元素需要量虽不多,但又很迫切的时期。作物养分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发育一生中,有一个养分需求量很大,施肥增产效率最大的时期。生物产量:生育期间,生产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植株全部干物质的获得量。经济产量:作物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作物的群体构造:指组成这一群体的各个单株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的动态状况。作物产品品质:指产品到达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轮作:在同一块地上有挨次的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连作:也称重茬,与轮作相反,是在同一田地里连年种植一样作物,或承受同一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复种: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的种植的方式。复种指数:全年总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单作:也叫清种,是在同一块地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混作:也称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各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少耕:指在常规耕作根底上尽量削减耕作次数或全田间隔耕种、削减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奂耕:播种前不进展土壤耕作,作物生长期间不进展土壤治理,在茬地上直接播种的耕作方法。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生态需水:维持作物生长发育良好的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水。生理需水作物体内保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水。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在生物产量中的比重,称为经济系数。潜在生产力或理论生产力:在充分抱负条件下所形成的产量,即作物产量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时所能到达的产量。现实生产力: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所能形成的产量。光合有效辐射: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只吸取利用可见光局部。耕作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种植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空间配置、种植熟制、种植方式、与种植挨次的综合技术体系。养地制度: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为目标的一系列技术体系。作物布局: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即依据区域自然经济条件,确定适应当地区的主要作物,安排种植作物的种类、面积与田块配置。整地:作物播种前一系列土地整理的总称,是作物栽培的最根底环节。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气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土面状况,以调整土壤水、肥、气、热的关系,为作物生产供给适宜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种植密度:是单位面积上作物群体内的植株数量。实质上指作物群体中每一份平均占有的养分面积大小。浇灌:补充作物生长期间利用自然降水缺乏局部的需水量。浇灌定额:指作物生长期间单位面积上每次浇灌量之和。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指以应用植物生长调整物质为手段,通过转变植物内源激素系统,调整作物生长发育,使其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和目标发生转变。内源激素:指作物体内合成并微量存在,对生长发育产量显著作用的生理调整物质。外源植物生长调整剂:指化学方法合成和筛选的一些化学构造和生理特性与植物激素功能相像或相对抗的活性物质。设施栽培:指利用维护结构设施,把确定的空间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形成一个封闭式系统,应充分利用。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自然土壤而承受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养分液来供给养分,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不用自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养分液直接供给植物吸取而是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浇灌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酬劳递减规律:就作物经济产量而言,在协作施用确定的肥料量范围内,单位施肥量所生产的作物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施肥量超过确定量后,单位施肥量所生产的作物产量渐渐下降甚至严峻下降的现象。施肥量不是越多越好。植株配置遵循的原则1、充分利用光能,田间植株均匀配置,至少在生育前期和中期对光照截获较好。2、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3、便利农事操作。养分平衡与最少养分规律1、作物矿质养分需要必需元素的综合平衡。2、最少养分规律。养分互作规律1、养分的协同作用:同施肥效应大于单施效应之和。2、养分的拮抗作用:同施肥效应小于单施效应之和。施肥量确实定:作物产量目标是确定施肥量的本质依据。作物体摄取的矿质养分来自于两个方面:1、作物生长所处的介质环境〔土壤、空气等〕2、作物生长作物体对土壤养分元素和人工施肥元素量的利用学问局部。肥料需要总量=当季作物总吸取量—土壤养分供给量排水:是在农田土壤含水量过高或积水状况下排解多余水分的措施。1、地面水排解:配置确定规格的明沟渠〔围沟、腰沟、畦沟〕三沟配套,再停。23、农田排水:地面水排水与地下水排水相结合。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意识栽培的措施。害处大于好处的都是杂草。杂草在特别条件下栽培,可成为作物〔特用的〕杂草的危害1、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2、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3、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稗草。4、除草增加用工和本钱。5、影响人畜安康,如毒麦。杂草的种类123、窄页和阔叶杂草。杂草防治:1、健全杂草检疫制度12、清洁播种材料、种子。2、农业防治1、水旱轮作、用养轮作、配套耕作制度,打破杂草的世代周期。2、合理的栽培治理措施,直接除去。3、有打算的农田周边实施人工植被方案,即除杂草又保持水土。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菌、植物、动物等抑制杂草的生长生殖。4、化学防治:除草剂人工控旺技术:深中耕、压苗、晒苗、打〔割〕叶、摘心〔打顶〕、整枝地膜掩盖的作用1、地膜掩盖的土壤热效应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削减热量消耗;阻碍近地层空间的热量交换2、地膜掩盖的保墒作用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减缓;在膜下进展水分“小循环”,使土壤深层水分渐渐向上层积;削减地面蒸发量3、地膜掩盖的其他作用加速土壤养分转化和吸取、改善土壤理化状况,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缓解土壤浸浊,另土壤微生物和生殖制造了更有利的条件,还能有效的防治杂草。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产量,增加作物抗逆性。膜的选择:依据不同的生态条件,作物特性与膜盖栽培目的要求等,恰当的选择地膜覆膜技术:整地作畦〔起垄〕、盖膜“严、紧、平”。盖膜方式:平畦掩盖、高垄掩盖、沟畦掩盖产品的收获方法:割收、采摘、挖掘产品的加工及贮藏籽类:枯燥处理与贮藏,低温、低湿、通风果实保鲜:低温、高CO2的温度、湿度,通风、通气产品的收获种子果实类:收获适期一般为生理成熟期禾谷类:籽实蜡熟末期至完70%—80%角果呈黄绿色棉花:棉铃吐絮豆类:半数以上荚果皮呈成熟色块根、块茎类:收获适期以地下部茎叶停顿生长、渐黄,地下部根本停顿膨大时收获适期一般以工艺成熟期甘蔗:叶色变黄,下部叶脱落,茎节变硬烟草:主脉变白,叶片下垂,叶色转黄具成熟斑块豆科绿肥:开花初期至开花盛期麻类:上花下果时收获作物的分类: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粮食作物、工业原料作物、绿肥作物和饲料。禾谷类作物:玉米、高粱、粟、黍、薏苡等,蓼科的荞麦。按生物学性状生长与分化的关系:生长是量变,是根底;分化是质变,而发育则是器官或整体有序的量变与质变,没有生长和分化,就不能进展发育,生长和分化又受发育的制约。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S成和产量的积存的经受。前期教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S1、可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2、同一作物不同器官,通过S异,在把握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留意这项措施对其它器官的影响。3、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应在作物生长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吸胀、萌动需要的条件:6%左右的土壤含氧量;温度发芽标准:胚根长到与种子等大;胚芽长到达种子长度一半。无性生殖萌发特性:1、由“种”萌发数个芽,形成数个分枝,芽数打算苗数。2、生殖材料上幼芽存在“顶端优势”。3、萌发过程不经受吸胀过程,因此温度是主要限制因素。根系功能:1、支撑地上部作物。2、吸取水分和养分。3、合成某些生物物质。4、分泌有机酸,维持根际土壤PH5、贮存产品器官。6、生殖器官。影响根系生长的条件1、供给根系生长发育的有机物质,打算于地上部的光合作用和给根系的输送量。2、地上部养分体过分茂盛。3、根系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条件。叶蘖同伸规律:主茎第NN—3N~N-3〔蘖〕功能:1、支撑叶、穗、花、果实。2、合成光合产物、绿色茎枝。3、贮藏器官。4、生殖器官。5、通气功能〔水稻〕叶的形态:1、禾本科〔单子叶〕作物诞生的第一片叶为不完全叶,成为胚芽鞘23、单子叶的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4、双子叶作物的真叶,其外形、大小、构造因作物而异。有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叶的生长1、禾谷类作物的茎端生长锥分化成叶原基,发育成叶片和叶鞘2、叶片首先伸长,叶片长度定型后,叶鞘与节间同步伸长总叶片数相对11~1810~1516~2112~17氮影响:1、适当增氮,促进出叶速度和分蘖速度,叶片增大,寿命延长2、过量增氮,叶大而薄,叶柄长,披散双子叶作物叶的生长1、双子叶作物的茎端生长锥分化第nn2、双子叶作物叶的生长以叶片、叶柄同步进展。3、总叶片数:双子叶作物的总叶片数在品种间和不同条件下变化较大。4、最大叶面积指数:3.5~40.030.21.53.52.5~35、影响茎、叶生长的主要条件:温度、水分、矿质养分、生长物质开花习性1、每一种作物,数量不同的花依据确定的方式和挨次逐个开花、受精,形成不同的开花习性。2、每一朵花,在完全局部进程和性发育后开花。授粉方式:自花、异花。常异花授粉双子叶作物的果实:棉花—塑果油菜—角果根冠比:12、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同一作物生长发育阶段表现不同的根冠比影响根冠比的外界条件1、供氧充分,土壤水分过多,可能降低根冠比值2、供氧缺乏,土壤干旱,供磷充分等可能增大根冠比值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这些同时生长的器官就是同伸器官。母茎扮蘖的关系:主茎叶扮蘖呈N-3在播种或移栽时施入土壤的肥料称基肥:全层分施或面视;撒施或条施;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复合肥料元素;缓效肥为主、速效肥为辅作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撒施或条施;复合肥料与单素肥料相结合;速效肥为主有用性指标生化指标:产品中生物化学的物质含量。物理指标:产品利用的质感、工艺、加工的性状。生物学指标:用种子的生命活动性状。安全性指标:一类保障身体安康和生命安全相关的生化指标。商品性指标:一类与产品贸易效益相关的外观物理性状。合理密植的增产作用90%~95%来知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是进展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制造有要机物质的小加工厂。叶片中的叶绿素把高粱根系吸取的水、肥和无机盐以及叶片气孔吸取的二氧化碳通过太阳光的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面物质,再输送到植株的各个部位,供给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和积存。因此,叶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干物质的形成。即高粱产量与叶面积大小关系亲热。高粱是四碳植物,其光合效能比小麦高。在合理密植条件下,能发挥更大的增产作用。作物生长温度三基点特征1、不同的作物的温度三基点不同2、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时期要求不同的三基点作物温度三基点的应用1、依据萌发的最适温度确定作物的适宜播期,主要应用于春播作物。2、依据温度临界期的三基点调整生育期。提高作物群体内径浓度的途径1、转变群体冠层内的通风条件,加速空气CO2CO2换速率,如合理间套作、宽窄行种种植。2CO23、其它农艺措施,如地膜掩盖、增施有机肥等。提高群体内氧气浓度的途径1、改善通风的群体构造,加速空气与群体内氧气流通。2、改善土壤构造,增加土壤空隙度,削减土壤水分等,提高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系代谢活动。作物产量构成因素:是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不同时期依次而重叠进展的。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禾谷类: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薯类:单位面积薯块数、单薯重豆科:单位面积有效荚果数、每荚果实粒数、粒重棉花:单位面积有效铃数、单铃重、衣分芋因素:穗数、铃数、角果数、根茎数作物“源、库、流”理论及其应用源:指作物光合作用制造的同化物的供给,它是作物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物质根底。库: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养分物质的力气;12、空气中CO23、温湿度、肥料、土壤4、作物群体构造及个体株型增产途径1、培育高光效作物品种23、塑造高光合效率45、改善水肥条件6、增加田间CO27、使用植物生长调整剂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的途径1234、51、要稳定粮食生产23、要提高经济效益4、要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保持农田生态平衡轮作的作用123、削减田间杂草的危4、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间套作的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2、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密度、行比、幅宽、间距、行向等〕3、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abc施用生长调整剂de合理轮作;施肥养地;秸秆还田;种植豆科绿肥耕作类型根本耕作:利用各种犁或锄进展整个耕作层的耕作。包括翻耕、深松耕、旋耕翻耕:用犁或锄翻土,同时翻理肥料和作物残茬。深松耕:用犁或锄对耕层进展深位松土旋耕:用旋耕机切割、裂开、搀和土壤表土耕作:为根本耕作根底上进展的关心作业。播种期确实定1、气候条件: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和灾难性天气消灭时段是确定适宜播期的主要因素之一。2、种植制度:依据前作收获期打算后作移栽期,据后作的适宜苗龄打算适宜的播种期,做到播期、苗龄、栽期三对口。3、品种特性:温光反响特性、生育期4、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整作物播期,错开病虫害发生季节。5、种植方式:育苗移栽的较直播早育苗移栽的意义12、确保大田种植密度34、缓和季节冲突,拓展生育期移栽方法123、水稻小苗抛栽或45、分苗类移栽促进平衡发育确定种植密度的依据1234、种植方式及收获目的植株配置遵循的原则1、充分利用光能、田间植株均匀配置,至少在生育前期和中期对光照截获较好23、便利农事操作浇灌定额=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水量+作物生长期末+打算潮湿层的储水量-全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作物全生育期内地下水利用量-播种前打算潮湿层的原有储水量农艺节水技术1、选用抗旱节水作物品种2、承受水肥耦合技术〔以肥调水,以水调肥〕3、掩盖保墒技术〔塑料、秸秆等〕4、耕作保墒技术5、化学保水技术〔保水剂、抗旱剂、复合包衣剂〕作物化学调控技术的原理:利用植物激素把握细胞生长,而把握植物的生长发育化学调控12、把握养分:把握株高;防治徒长;抑制侧芽生长3、生根调控:扦插生殖;作物苗期;组织培育诱导根分化生殖生长1、开花的化学把握234、成熟1、诱导和启动抗逆性基因2、诱导产生的抗性基因34、稳定膜构造,诱导细胞构造向适应胁迫方向转化5、通过调整作物的生长发育,使之提早或延期成熟,从而避开不利气候条件现代化温室主要的生产系统框架构造系统;自然通风系统;加热系统;帘幕系统;计算机环境测量和把握系统;浇灌和施肥系统等。温室肥水运筹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234、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作物生育时期:指作物全田消灭形态显著变化的植物、株到达规定的百分率的日期。根冠比:作物地下局部与地上局部的比值,能反响作物的生长状况及环境条件对地上局部与地下局部生长的不同影响。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和发育,称为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这些同时生长和发育的器官就是同伸器官。有效分蘖:发生较早的分蘖,能生长发育至抽穗、结实。无效分蘖:发生较迟的分蘖,可能生长渐渐停滞直至死亡。蒸腾系数:制造一克干物质所需水分的克数。需水临界值:抽雄花前约一个月时间,是玉米对水分需求的来解释,从大喇叭口期到抽穗期为玉米的蓄水临界期。叶龄指数:〔主茎开放叶数/主茎总叶数〕100数:单位面积植株上的总叶面积。〔LAI〕经济产物:指经济产品器官〔稻谷或糙米〕的获得量。经济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群体质量:反映群体发育优势的多项性状指标的优化值。对群体光合积存和产量起打算作用的形态、生理指标。复种指数:作物全年种植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反映耕地利用状况的指标也称复种。烟草的经济产量:指烟草的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单株留叶数和单片叶的重量三大因素构成。生理强度:烟气中,烟碱对人体呼吸系统作用的程度。安全齐穗期:2320-23℃的始日定为安全齐花期,向5拔节:水稻基部节间开头显著伸长,株高开头快速增加的现象。30d产上也常称拔节长穗期。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的肥料称为保花肥,一般雌雄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超重期:指种子出苗后经过确定的生长,植株总干重超过原有种子干重的时期。出叶间隔:相邻两片叶伸出的时间间隔,称为出叶间隔。促花肥: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追肥,有促进颖花数增多的效果,称“促花肥”。稻谷催芽:是依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空气的要求,利用人为措施,制造良好发芽条件,使发芽到达“快、齐、匀、壮”。稻米品质:稻米在加工、外观、食用、养分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特性,它既反映稻米内在自然属性,又表达其社会属性的一组综合性状。垩白度:垩白米率与垩白面积的乘积为垩白度。垩白米率:是整精米中垩白米粒的百分比垩白面积:是垩白占整粒米投影面积百分比。发根率:单位时间或单位地上部干重的必根力气,如发根重对地上部干重的百分重表示。发芽势:表示种子发芽的整齐度,以规定的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数来衡量。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养分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假设干特性。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返青期: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5d分蘖: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生长形成的分枝。分蘖节:水稻在拔节之前,基部节间并不伸长而聚拢在一起,分蘖着生在基部群集的节上,统称为分蘖节。4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转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感温性:品种因受温度凹凸的影响而转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顶峰苗期:生产上把分蘖增加,至拔节或稍前分蘖不再增加,全田茎蘖苗高效叶面积率:高效叶在群体叶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称高效叶面积率。搁田:又称为晒田、烤田。中期搁田是指分蘖末拔节穗分化初进展的脱水露田。糊化温度:稻米淀粉在热水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不行逆膨胀形成淀粉糊时的温度。根本养分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养分生长期。源库互作型:库源特性介于源限制型品种和库限制型品种之间或库容量虽大,但结实率也高,源库共同制约其产量形成,增源或增库均可增产。这类品种源、库的自身调整力气较强,措施的盘旋余地也较大,栽培策略上应依据具体条件而定。粒叶比:最大叶面积期的叶面积和该群体的总颖花数、总粒数和总粒种〔产量〕的比值。群体质量:反映群体发育优劣的多项性状指标的优化值的综合状况。晒田:又名烤田或搁田,是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花前的排水晒田,是我国水稻浇灌技术中的一项独特的措施。生殖生长期: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包括稻穗的分化形成和开花结实,分长穗期和结实期。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指能不断优化群体构造,实现优质高产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水稻旱种:就是选用耐旱性较强、丰产性能好的水稻品种,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和辅之以必要的浇灌,满足其生理需水,到达丰产的一种最正确节水型种稻方式。水稻抛秧:是指用塑料软盘或常规育秧等方法培育带土且分丛的秧苗,以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秧苗移植方式。水稻直播栽培:是指直接将稻种播于本田而省去育秧和移栽环节的种植方式。腾发比:蒸腾量与科间蒸发量与自由水面蒸发量之比。脱氮损失:在淹水条件下施入的氮素经消化与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氮素损失。卫生品质:主要是稻米中农药及重金属元素(如砷、镉、汞、铅)等有害成分的残留状况等。养分品质:指精米中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等养分的含量与组成,以及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等。无效分蘖期:发生无效分蘖的期间称无效分蘖期。无效叶面积:抽穗期存活的无效分蘖的叶面积。心白:在籽粒充实过程中,米粒中心部因距离背部疏导组织和周边运输组织较远,易导致充实不良,在籽粒失水后淀粉粒间产生空隙,形成对光线的折射,从而形成中心不透亮的白色局部,成为心白。试述水稻移栽至成熟的水分治理技术。浅水栽秧;分蘖期保持浅水层或浅水层田间潮湿相结合;有效分蘖终20207前一周断水。壮秧的一般标准及其培育原则。①壮秧分蘖芽发育好,易得足够的穗数;②壮秧给管束发育好,易得大穗;③壮秧叶片发育好,制造的光合产物多,有利于形成饱粒;④壮秧发根力强,抗逆性好,移栽后返青活棵快。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苞分化期:生长锥停顿分化叶原基,开头伸长,在基局部化第一苞原基。枝梗分化期:由下而上各苞的腋部长出圆头状小突起,这是一次枝梗原基。一次枝梗原基渐渐长大,其基部消灭很浅的苞的横纹和小突起,这小突起就是二次枝梗原基。颖花分化期:幼穗最上部的一次枝梗顶端的颖花原基,首先在外颖的61幼穗开头进入雌雄蕊分化期。1/2进展减数分裂。花粉成熟期: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分散成小孢子,经过发育充实,形成功能健全的成熟花粉粒。简述水稻群体动态的进展过程。依据群体发育的动态曲线说明。移栽:适宜根本苗。有效分蘖期:N-n期:N-n间伸长、促进上层根系生长的作用。一般承受搁田等措施抑制生长。但要留意搁田的时机把握,不行太晚,以免影响穗分化形成。壮秧的形态指标。1.根多色白,秧苗白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移栽后能否快速返青,所腋芽发育粗大,体内维管束数目多,贮藏的养分多,移栽后发根快,分蘖早而旺。3.苗健叶绿。4.秧龄适当5.生长整齐无病害。对水稻产量的形成过程加以简洁描述,要求给出假设干关键时期的简要说明。产量的形成过程可以分解为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移栽期:根本苗数是获得足够穗数的根底。分蘖期:促进有效分蘖的形成和生长。取得预期穗数。在分蘖后期抑制无效分蘖的形成,改善群体质量,为产量物质形成制造良好条件。穗分化期: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打算,颖花分化影响最明显的时期则始于穗轴分化期。颖花退化一般始于雌雄蕊形成期,而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过了减数分裂末期,每穗颖花数根本确定。开花结实期: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重要时期。开花期遇不良条件,易产生空粒;结实期条件不良,易产生秕粒,并影响千粒重。壮秧的形态指标。1.根多色白,秧苗白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移栽后能否快速返青,所腋芽发育粗大,体内维管束数目多,贮藏的养分多,移栽后发根快,分蘖早而旺。3.苗健叶绿。4.秧龄适当5.生长整齐无病害。请阐述水稻壮秧增产的缘由。壮秧分蘖芽发育好,易取得足够的穗数。壮秧维管束发育好,简洁得到大穗。壮秧叶片发育好,有利于形成壮个体,利于形成饱粒。壮秧发根力强,抗逆性好简述水稻的耗水构成,给出浇灌定额的计算方法。水稻的耗水构成一般有:生态需水和生理需水,生态需水则主要包括蒸发、渗漏、径流等,生理需水主要有生长需水和蒸腾需水。最主要的消耗在蒸发、蒸腾和渗漏。浇灌定额即是水稻一生的耗水量减去降水量得到的差额即需人工补水的局部。试述提高稻米品质的主要栽培技术。1)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弄清优质2)安排抽穗期,在适宜的灌浆温度范围内,结实期3)4)增施5)灌浆期潮湿浇灌,乳熟期后0~-20kPa。试述穗肥的作用与施用技术。穗肥依其施用时期和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1)促花肥:在第123.5—2.5)追施速效氮肥,可使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增加。促花肥使用要看苗看品种:前期生长旺的少施6~8kg/亩。源限制型品种一般不施促花肥。(2)保花肥:在雌雄蕊分化期(叶龄余数l.5—1.0)施用,减数分裂期发挥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颖花退化。保花肥对不同熟期和库源关系类型品种都有良好增产效果,保花肥施用量一般每亩硫10—15kg2试述搁田的效应与技术要领。.(1)搁田的效应:提高土壤氧化复原电位;促进有机质矿化;促进根的生长;转变植株体内的C、N缩短。(2)搁田的要领:把握搁田时期(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一般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进展搁田);把握搁田程度,轻搁、屡次搁田;搁田均匀全都。3.5追施速效N响。3.5413据器官相关生长关系,可知这次追肥对各器官的影响为:叶片:肥效发挥32、15肥会导致基部节间的伸长。穗:追肥时为枝梗分化期,待肥效发挥的,已至颖花分化期,能促进颖花的分化。根:追肥时,早、中、晚稻组的发根654种不定根的发生的影响。综上所述,追施促花肥,使基部节间和倒1、2叶片伸长,使株型恶化,增加倒伏的危急,但能有效地增加颖花分化数,使穗型变大,在高产栽培中,促花肥要慎重施用。水稻品种南北相互引种后预期的效应。纬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区,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往往生长量削减,不利产量形成。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能安全齐穗,即能发挥其增产潜力。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像;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像。水稻的施肥技术:1、“前促”施肥法:在重施基肥的根底上,早、重施分蘖肥;2、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前期早攻分蘖肥,中期控氮,后期适当补施氮肥;3、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在栽足根本苗的前提下,削减前期施氮肥、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4、实地施肥法:基肥减氮,推迟分蘖肥的施用,测苗定氮。烟草的施肥:遵循平衡施肥原则,适施氮肥,合理搭配氮磷肥,满足考验“少叶富,老来贫,烟株成长肥退劲”的需肥要求。①基肥施用方法:施肥时间一般分起垄前和移栽时,起垄前基肥以撒施、条施较多,农家肥结合深翻施入土壤,移栽时施穴肥。10d20-25d施其次次追肥。中期和后期追肥依据烟株长势确定,后期主要是追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玉米的施肥:前期吸取磷钾养分较多,后期吸取氮素较多。①基肥:用开沟的形式进展条施,有机肥料要先堆沤后在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拌种或浸种施用。②追肥:三个施肥高效期,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4-5轻施和偏施;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农艺师考试重要知识点归纳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难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统计数据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考试题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的考前须知试题及答案
- 股票分析与投资判断技巧的考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凭证试题及答案
- 室内地下吊装口施工方案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知识扩展试题及答案
- 皮肤养生保健与天然护肤法考核试卷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高考数学你真的掌握了吗(最新)
- 亚里士多德哲学课件
- DB32-T 4357-2022《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装质量检验规程》
- 春泥(庾澄庆)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
- 发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
- (新版教材)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算例(较早的算例 采用的参数跟规范条文可能有不一致 仅参考分析过程)
- 个人分期还款协议书模板(5篇)
- 仪表电气专业安全检查表
- 航空煤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