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师园分析总结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
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
“苏州园林小园极则”历史介绍南宋绍兴年间,侍郎史正志罢官退居姑苏时筑园,藏书万卷,故名“万卷堂”,对门造花圃,名为渔隐,植牡丹五百株。清乾隆时长洲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重治别业,作归老计(一说为奉母养亲之所),初名“网师小筑”,后名“网师园”,内有十二景。乾隆末年富商瞿远村,瞿增建亭宇,叠石种树,半易网师旧观,有梅花铁石山房、小山丛桂轩、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云冈诸胜。
由于瞿远春的巧为运思,使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园仍旧名,人又称瞿园、蘧园,园布局即奠定于此时,至今尚总体保持着瞿氏当年造园的结构与风格。网师园分析网师园一层平面图网师园分析网师园总平面图总体空间介绍网师园是苏州唯一一座住宅与花园完整保留的园林。占地约4720平方米,其面积是狮子林的1/2,留园的1/4,拙政园的1/8。其中有围护结构的建筑面积约2218平方米,有屋盖但无墙体的廊、亭等构筑物面积458.5平方米;庭院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中中间水体庭院占地662平方米,其他庭院占地838平方米。容积率(廊、亭减半)0.52,建筑密度42.38%。这些数据说明网师园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容积率却很高。
但身在其中,却丝毫感觉不到建筑物的威压和空间的局促,反而空间的趣味使人感觉到它的尺度比实际上的要大很多。
网师园的紧凑精致在苏州园林中可谓无与伦比。空间分区网师园采用的是典型的东宅西园的格局。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东南代表尊贵的位置A区是礼仪区,大门—轿厅—万卷堂—拮秀楼。西南B区是宴乐区,最初就是乾隆时宋元宗为奉母宴乐而建的。包括灌缨水阁,小山丛桂轩,蹈和馆,琴室和现字画商店等。
西北部C区是四个书房:殿春籍,看松读画轩,集虚斋和五峰书屋。东北D区是居住区,包括集虚斋,五峰书屋,万卷堂,拮秀楼的二层及梯云室和现公园办公楼等。
中部为围绕主水面的中心景观区。
这些区域围绕着以水体为主的院子布置。因此,网师园最基本的布局还是很规整的合院式。布局分析景观中心区建筑和廊道围绕主水面布置空间分析园林布局紧凑,虚实穿插,似断又续,迁回曲折,使景观深远。网师园中部的建筑以水池为中心,贴近水面的“灌缨水阁”与
水崖高处筑有“月到风亭”
形成了西南折角之势。“竹外一枝轩”与东侧的“射鸭廊”及“射鸭水阁”相接,在东北面形成了另一个折角“L”。两折角构成了对景呼应,半敞开半封闭的布局。空间分析从“月到风来亭”北面走廊,与“看松读画轩”之间叠有假山花坛,旁僻水涧,这一山水景与建筑之间形成了虚实对比的呼应关系。
“濯缨水阁”与东面的“射鸭廊”中隔“云岗”一座,形成遥相观望的另一山林景观。过“濯缨水阁”后之曲廊,经“小山丛桂轩”绕过住宅又来到“射鸭水阁”。
这种虚实穿插、迁回曲折、似断又续的贯通手法,是网师园布置景观十分成功的地方。理水分析
网师园中部水池的面积仅410平方米,略呈方形,东西长21米,南北阔19米。水面聚而不分,仅东南和西北两角伸出水湾。
但因水面集中、水位高、池岸低临水面,池岸凹凸有致,显得水面坦荡宽畅。周边布景琳琅,诗情画意盎然如国。理水分析水池四周衬托着自然有致的古朴黄石驳岸,有高低起伏之变,水岸丰富而富有层次。如“灌缨水阁”地形低,在水阁的西侧有爬山廊,逐级而上,到“月到风来亭”为廊的最高处,此亭高出水面1.6米,可以展望全园景色,爬山廊的北端有曲桥与石矶,安排得更贴近水面,使水面显得格外开阔。建筑分析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环水亭榭小巧轻盈,体积较大的楼馆或障以山石树丛,或退隐于后,不逼压水面,又使园景富于层次深度,建筑虽多而不见其密,池不足亩而不觉其小。室内外空间相互溶汇,厅堂建筑的后窗与前门,均布置山石花木小品,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立体的画面。“看松读画轩”南望,是松柏花坛画面,北望是花木假山小品画面,再加上轩内壁上之真画,使真假画幅打成一片,难怪有“看松读画轩”之称了。这种造园艺术小品,更加丰富了网师园的景观。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半山亭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植物分析植物配置与假山花台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由于园小,摈弃了高大的乔木,采用白皮松、枫等为制高树种,以优种枫为该园景观的突出点景物,间伴之以青桐等树木。花木的配置,还照顾到四季花开,如“看松读画轩”南为牡丹花坛,“殿春攀”南为芍药一片,“小山丛桂轩”南为秋桂,庭前堂后有冬日腊梅、夏暑芭蕉、四季翠竹、早春玉兰、中春桃李等。在临池四周黄石驳岸的石隙间,植以花灌木,有黄馨(惜春)、紫藤等藤本植物,使驳岸具有悬崖野趣。
同时,在植物搭配上与建筑主题相一致。视距分析网师园在水池周围的几个观赏点,都是以对岸的几个景物为对景,在凭栏观赏对岸景物时,既有对岸似远山之感(如云岗),又不感到景物过分局促,对景物的全貌、色彩与空间层次,均能舒畅地浏览无遗。
这就是由于造园者充分考虑了视距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