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10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1.gif)
![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10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2.gif)
![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10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3.gif)
![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10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4.gif)
![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10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cd8d9e4f7521f0525051b5e1ebdd869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10篇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也是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写作的工具。如果我们想在写作方面成为专家,就必须掌握好这个工具,就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一样,我们也要爱我们所依赖的工具——语言。很多写作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总想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他们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但实际上,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文章脱离了口语和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准确、鲜明、生动。例如,有一篇报道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句话很费解又不准确,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是“故作姿态”。还有一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但“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是不对的。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虽然口语和书面语有所不同,但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这一点上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因此,我认为对口语进行加工是必要的,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会被读者仿效,因此更应该强调准确性和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有些话在口语中使用习惯了,但在书面语中不准确、不规范,这种现象被称为“约定俗成”。但是,这种现象的开始往往是少数人说错了,却没有及时纠正,最终演变成了“俗成”。因此,不能将“约定俗成”作为语病的挡箭牌,应尽量规范化语言。口语需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但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忘记书面语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理解。因此,规范化语言的同时也要考虑大众化,不能过于追求规范而忽略了读者的理解。否则,语言的上升就失去了意义。语言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适应语言的发展。因此,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包括写作要有读者意识、不能滥用“约定俗成”、规范的标准要适应语言的发展。文章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有力,运用了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文章也注重了语言的规范化和大众化,让读者能够理解。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都非常重视自省的力量,这可以帮助人们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它可以让我们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在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惕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补齐短板。但在平常时,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检视自己的不足、缺点和失误。当自省机制失去效力时,小纠纷可能会酿成大事故。因此,自省精神的意义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让人“达人”,即通过反省自己的错误并采取积极的改正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我们应该以“吾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规则意识、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实现自我完善,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读书不应该是机械的行为,而是需要思考的过程。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读书,那么我们的头脑就会成为刷人思想的运动场,这样反而会弱化我们的思维能力。就像经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会变差一样,读书也需要有深入的思考。如果我们不思考,只是机械地读书,那么我们的精神就会像弹簧一样失去弹性,变得麻痹不堪。本文围绕“读书”的主题,讨论了读书的好处、如何选择好书以及再读书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内容。本文首段论述了身体和精神都需要营养来维持健康,但是身体只能吸收能吸收的东西,精神也只能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者通过类比身体和精神的营养吸收来阐述读书的重要性,强调了读书需要有适合自己的感想体系和阅读目的。作者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丰富多彩的形容词来写出画线语句,使其更加入情入理。例如,作者用“野兽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来比喻坏书的危害,用“汲饮清冽的泉水般舒适”来形容读名著的快乐,让读者更能深刻地理解其观点。以《红楼梦》为例,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族衰落的悲剧,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加理解人性的复杂性。一般人认为只读书不思考是有弊端的,因为需要结合自己的禀赋才能学到作者的优点。此外,读书也要慎重选择,多读思想家原著和名著,而且书买来就要读,重要的书更要多读才能有更多收获。不求甚解的态度常被认为是不好的,但这并非完全正确。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表明了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即虚心学习。好读书的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真正把书读进去了,才有起码的发言权。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并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这四个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要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要了解大意,而不是咬文嚼字。阅读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是无法言表的。读古人名著能够带给人很多益处,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深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纯朴的乡邻情谊,这些人间真情感染着读者,使人的心变得温暖澄澈。例如,主人公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弟弟孙少平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他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精神感动着读者,激励着人们变得勇敢坚强。经典作品经得住时间考验,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应该多读,以获得更多的收获。22.(6分)第⑥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引用古人的经验来支持论点,即通过诸葛亮的例子来说明观其大略的重要性。(2分)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因为引用古人的经验可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论点,同时也可以显示作者对历史和传统的了解和尊重。(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23.(4分)个人回答。本文强调了读书要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观点。在我平时的读书习惯中,我也会尽量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而不仅仅是记住一些字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书中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同时,我也会不断地重复阅读重要的书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内容。22.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都是有效的论证方法。以诸葛亮读书为例,他的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即理解其精神实质。这种方法使得要讲的道理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同时,引用王粲的文字来用道理论证,更有力地证明了诸葛亮确实是采用了“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更具说服力。23.在阅读经典著作时,应当遵循“不求甚解”的精神,即要领悟其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完整地阅读,全面理解,然后再进行熟读精思,层层深入。这样才能真正领悟经典著作的内涵,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也能够在自己的思考中汲取营养。5.信仰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甚至是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仰望它,因此称之为信仰。虽然信仰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但它却存在于我们心中,是一种观念,因此也称之为信念。提到信仰,人们往往会想到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在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确实是最常见的信仰形式之一。但是,做一个教徒并不等于拥有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真正的信仰是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真正看重信仰的人不会盲目地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其他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苏格拉底就是一个例子,他在两千四百年前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虽然他确实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即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他免于死亡,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但他拒绝了这个条件。他认为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宁愿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信仰是人生的指引,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通向真理的方向。确立真正的信仰需要真诚的态度和独立思考,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事实论据:马丁·路德·金坚守自己信仰,为了平等和正义奋斗终身,成为了民权运动的象征人物。本文首先阐述了信仰的重要性,其次通过真诚的态度和独立思考来确立真正的信仰,最后强调了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的重要性。从材料和文章中可以得出启示,确立真正的信仰对于人生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阅读,让“读书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强大的力量。阅读是一种力量,可以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成为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陶渊明到杜甫再到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阅读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阅读种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功利心,缓解紧张感。阅读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人类获取知识的大部分途径是通过视觉,而听觉所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在治学过程中,阅读比听讲更为重要。在英国的大学中,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但学校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因为他们勤奋阅读,自修是学习的关键。古今大学者都勤奋阅读,虽然条件不如现代方便。苏东坡曾说:“读破万卷自通神”,这表明只要多读,就能有所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能受益匪浅。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最美的姿态阅读与不阅读,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个人可以享受草长莺飞和繁花似锦,而另一个人则可能经历一片荒凉和寂寥。有些人认为,人既然是人,就必须阅读。五谷和酒肉可以滋养肉体,但只有阅读才能滋养灵魂,让人从精神上获得快乐。阅读是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另一些人即使面对一堆书,也不会思考这些书与他们的人生和生活有何关系。他们只关心物质和金钱,以及各种各样的娱乐。人一生中,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和人生。因此,人很难完整地认识世界。但是,图书可以让人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经验。只要有书在手,一个人就可以走出生活的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人的心灵也会逐渐充盈。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通过阅读潜移默化地养成的。有些人可能从外表上看起来不够迷人,甚至有缺陷不完美。但是,阅读让他们获得了新生。虽然他们的身材和面容可能没有变化,但是他们内心的气质变得更加高贵。一些以读书为生的人,当他们向你叙述或论理时,或者站在讲台上讲述他们的发现时,或者在餐桌上诙谐一下时,你会觉得他们真的很有神采。这就是“书卷气”的迷人之处。人,要有五种识人类需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源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我们也需要积累一定的常识,这包括基本的善恶与美丑等方面的知识。一个普通人不需要知道登月火箭的燃料构成和DNA的结构图等高深的知识,但是基本的常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这种见识是指我们自己看待问题的观点,我们的思想和世界观。有些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但实际上这种表现只会让人不屑。相反,有些学者虽然有很多知识,但却缺乏见识,这也是令人遗憾的。如果你掌握了上述三种识,那么你就是一个有学问、有点看法的人了。然而,大多数有学问的人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华带篷蹦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质量标准的制定》课件
- 《嘎达梅林》课件
-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静力平衡》课件
- 胶质瘤幻灯片
- 2024年健康教育培训课件
- 公共关系练习题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环境监测初级练习试卷附答案
- 新能源二手车练习试题及答案
- 工程洽商记录表格
- 桥梁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控制要点(PPT,46)
- 中俄文一般贸易合同范本
- 2021最新版三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 【自考练习题】石家庄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市政管道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45页)
-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技术要求
- 依恋理论之母婴依恋
- 电气CAD-电气图基本知识
- 混合痔的治疗PPT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