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开学检测(8、29)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西周形成了一种等级明确的社会结构,下层必须依赖上层分封的土地生存,而所有阶级都依赖作为土地最终所有者的周天子。西周时期土地不是社会中个人拥有的资本,更不能作为买卖的商品,而是为天子所代表的国家所有。这说明()A.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 B.井田制与分封制紧密相连C.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尖锐 D.西周时期实行中央集权制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内外服制度 D.行省制4、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6.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后,分设三司,三司彼此不相统属。省内重大政事,都要由布、按、都三司会议,报中央批准后,才能推行。在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时,三司容易互相推诿,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巡抚制度正是为弥补这一缺陷而产生的。这反映出()A.三司长官懒政、怠政 B.三司分权不利于治理C.应给地方更大自主性 D.制度设计应兼顾效率7.秦统一后对地方制度作了调整,初设36个郡,后增至40余郡。从西汉建立到西汉末年,郡级政区总数增加到103个,共统辖1587个县级政区,平均每郡管理15个县。这一变化()A.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C.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根源于君主专制的强化8、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9.下图是中国某个朝代政府架构变化的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一 图二A.唐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B.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C.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 D.清雍正帝建立军机处10.北宋初年设立的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A.通判;加强中央集权 B.知州;增加地方财政开支C.知县;减轻地方军费 D.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11.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 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12.下表为东南三个地区的郡县增置情况。据此可知,这段时期()时期地区西汉三国西晋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会稽等4郡50县5郡57县苏州等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豫章等4郡54县6郡58县洪州等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建安郡9县2郡14县福州等5州28县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 B.江南地区成为政治统治中心C.经济发展影响地方行政区划 D.中央行政管理制度已成熟13.雅典公民对于政治事件的表决常常在政治领袖演说之后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政治领袖总是试图运用演说术说服民众接受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提议。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轮番而治 B.城邦至上 C.多数人的暴政 D.主权在民14.在西欧中世纪,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这说明封君与封臣()A.共同推动了经济发展 B.形成了严格等级制度C.都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D.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15.德国著名学者福科想指出,在中世纪的欧洲,“法律是首要的,国家是次要的。国王的作用是在实践中实现法律,因此国王受制于法律”;1628年,英国议会议员克里斯托非·谢尔芝德说道:“我从未承认除了普通法以外的任何国王的特权,”这反映出欧洲国家()A.具有限制王权的法律传统 B.基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政治和法律制度根植于历史传统16.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17.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同时还对个人的自由权利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承认和尊重。这种新体制确立的历史意义是()A.工业资产阶级地位得到提升 B.权力逐渐由国王转移到议会C.封建君主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D.为政治民主化发展奠定基础18.1875年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为近一个世纪的法国政体动荡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其主要原因是该宪法()A.平息了各政治派别的内争 B.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C.避免了混乱局势重新出现 D.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19.“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该法律的进步意义在于()A.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丰碑 B.事实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C.成为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 D.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彻底完成20.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该画描绘了一位老妇人有生之年第一回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该作品旨在说明当时()A.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初创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C.广大农村妇女地位的提高 D.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二、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上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政治体制沿革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两个时期中央政治体制的沿革情况,并说明其实质。(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期,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据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整理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高二开学检测答案选择答案:12345678910BBBCDDBCBA11121314151617181920BCDDACDBAA21、【答案】(25分)示例一时期:秦朝时期和两汉时期。(2分)简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2分),其中的“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意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监察百官;太尉掌管军事但不常设;三公之下设立九卿,处理具体事务(6分),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既相互制约,也共同廷议,最后皇帝裁决。(2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外朝制度(2分),就是让皇帝身边信任的侍中、尚书等中朝官员参与决策(2分),以此来牵制丞相、三公九卿变成外朝官员,成为执行机构(2分),这就削弱了外朝官员的实权而加强了君主专制(2分)秦汉两个时期的这两项制度都是削弱相权而加强君权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建立和加强。(4分)示例二时期:明朝时期和清朝时期。(2分)简析:明初沿用元朝的中书省制度,但造成了相权过重的现象,明太祖在诛杀胡惟庸后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2分),但由于行政事务繁杂,他让身边品级不高的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2分)。到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了内阁。随着内阁大学士拥有了票拟权,其地位日益提高和职权越来越大(4分)。但内阁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和顾问机构。(2分)清代到雍正帝统治时期,为了应付西北地区的战事,设军机处以备皇帝顾问成为定例(4分),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是皇帝的奴仆和政令执行者,皇帝进一步将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4分)明清两个时期的这两项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强化。(4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简析图中其他时段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首先需要选取两个时期,然后就中央政治体制的沿革情况进行说明。如选取秦朝时期和两汉时期。然后从中央官制的角度进行论述,秦朝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其中的“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虽然地位最高、权力较大,但受到了御史大夫的监督,太尉掌管军事但不常设,这就形成了官员之间相互制约而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的现象。汉朝在武帝时期形成中外朝制度,就是让皇帝身边信任的侍中、尚书等中朝官员参与决策,以此来牵制丞相、御史大夫等外朝官员,这就削弱了外朝官员的实权而加强了君主专制。最后,进行总结并阐明中央官制演变的实质,即都是削弱相权而加强君权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建立和加强。22、【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央集权是推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阐述:中国古代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日渐成熟和完备,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的补充,地方行政层级调整深受中央集权变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开始阶段,为了提高政权运转效率,中央政府通常会减少地方行政层级。但为了解决管理幅度过大和军事问题,又会设立监察区和军管区,这些非行政区最终会演变为州、道、路、省等地方高层政区,使地方行政层级变多。(15分)总之,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经历了中央集权加强到削弱、再加强再削弱的交替更迭过程,地方行政层级设置也随之起伏,最终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而趋于稳定。(5分)示例二论题:下稳上动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5分)阐述:自秦推行郡县制以来,历朝的基层政区都是县,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以上地方行政层级,由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往往处于震荡变动之中。当地方割据势力增强时,中央政府就将高层次的政区划得较小,使高层次政区数目增多。当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效果较差时,中央政府就设立巡视或派出机构,这些机构因为都有辖区,最后都转化为地方行政层级。(10分)总之,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通过对地方行政层级的不断调整,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分)示例三论题;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5分)阐述:略。(20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解析】图示材料所展示的是一个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图,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地方行政机构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从图示中还发现,无论地方机构怎么变,最下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却没有变,都是县。由此可围绕这两个特点作为论题的论点。如我们发现地方行政机构是不断变化的,从而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论述古代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变化的原因,即可得出论题:中央集权是推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要原因,然后列举历朝历代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即可说明这一论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