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1篇_第1页
2017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1篇_第2页
2017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1篇_第3页
2017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1篇_第4页
2017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1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7年辽宁省记叙文阅读11篇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米立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几个就搬过去。”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_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⑬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小时候,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⑭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有删改)14.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2分)时间情节待在家里的那几天“我”想送父亲去养老院,父亲答应了,“我”却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l)几天后(2)15.你怎么理解“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而父亲却“一脸快乐的表情”?(3分)16.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4分)(1)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2)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17.选文第⑬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18.分析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3分)19.读了选文以后,请结合生活实际淡谈你的收获。(3分)【参考答案】14.(1)父亲“快乐”地和“我”一起去养老院,路上“我”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对“我”的关爱,深感愧疚,决定不送父亲去养老院。(2)“我”带父亲回到了北京,“我”决定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依据表格中所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到相应的段落,再概括内容即可。第(I)空的答题区间在第⑩~6段,第(2)空的答题区间在最后一段。15.“我”要进父亲去养老院,既无奈难过,也深感愧疚,因而久久无法入睡。而父亲体谅到“我”的难处,尽管自己不愿意去养老院,但也不想让“我”为难,故意装出“一脸快乐的表情”表现了博大而无私的父爱。16(1)“穿过”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叹息声透力之强。表现父亲因为要去养老院而十分难过,心情极度失落;“冲击”一词写出了那声音在“我”听来格外刺耳,表达了“我”因要送父亲去养老院的不忍与愧疚之情。(2)神态描写。体现了“我”因为自己不能亲自照顾年迈的父亲而难过、无奈的心情。【解析】(1)分析词语的作用应结合词语的含义和语境,分别从父亲和“我”的角度揣摩人物的心理。(2)从“潸然泪下”可看出此句为神态描写,答题时应结合具体情节体会人物心情。17.插叙。“我”回想父亲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引出下文“我”猜想父亲被送进养老院的感受,也使“我”回忆起了父亲曾如何陪“我”长大,为“我”最终带父亲回北京,决心要永远照顾他的情节做铺垫。18.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我”要做年迈的父亲永远的依靠,来报答他的养育之恩。与题目相照应,即对父亲“感恩无终”,使文章结构严谨。【解析】奉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语句作用的把握能力。“站成一棵树”表明“我”要成为父亲坚强的依靠,永远守护着他。“感恩无终”表明“我”要报答父亲养育之恩的决心,且这句话与题口“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相照应。19.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先提出观点.再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观点可从父亲的角度提出,表达父爱恩重如山,令人感动的主题;也可肌自身角度提出,论述我们应有一颗感恩的心,努力曰报父母的恩情。应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语言表达条理清晰。(2017辽宁鞍山)菜农崔杰①我静静地看着他,他静静地看着书。②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家禽的叫唤;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片喧闹中、一堆蔬菜前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来人。③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健硕的臂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完全就是一副典型的农民模样。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精致。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一本《陶渊明集》!一位菜农,你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起了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④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都徘徊着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神态,而每次想到这一画面,都会被我不无讥讽地贴上“虚伪”的标签。⑤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⑥那天,我散步经过一个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那是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与画面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一只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就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⑦我好奇地观察着: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溃。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柄,在地面上挥动起来。他臂膀上的肌肉块块绽出,拖把在地面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风舞的水痕。我走上前去,地面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几行大字还未风干——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地面上的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⑧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的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⑨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市场一如往日一样地喧闹,他也如往日一样在看书,自顾自地默诵着。他左右的商贩,玩手机的,拉家常的,东张两望的……,而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啊!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当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时,他一脸的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⑩他执意要回送我些什么,便随他来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书法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铺、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床头满是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获奖证书——这一定是他的奖品了。⑪屋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屋内,他铺开宣纸研起墨来。我环视左右,一下予明白过来:他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他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他读古诗古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曼是为了培养自己“心远地自偏”的定力。⑫他送我的是一幅书法,上面是充满神韵的十个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选自2017年2期《意林》,有改动)11.“我”见到年轻菜农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写方框中的内容。(2分)12.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⑨段中画线句子,(3分)而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13.选文第⑩段加点词语“一堆”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获奖证书。—一这一定是他的奖品了。14.选文第⑪⑫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15.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参考答案】11(1)好奇、惊讶(2)恭敬、赞赏(每空答出其中一词或与之意思接近的词即可)【解析】阅读原文可知描写“误解、讥讽”的是第①一④段,描写“愧疚、歉意”的是第⑧段,描写“理解、赞美”的是第⑪⑫段。因此第(1)空答案的信息搜索范围是第⑤⑥⑦段,第(2)空答案的信息搜索范围是第⑨⑩段,概括作答即可,注意补写内容要与题干内容结构相同。1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年轻菜农比喻成“一泓清泉”,生动形象地写出年轻菜农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保持着心中的宁静。表现了年轻菜农对纯真精神生活的坚守、执着、热爱。(意对即可)【解析】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先要明确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然后分析通过这种修辞写出了什么,最后分析句子在表现人物形象或表达作者情感方面的作用。13.“一堆”是数量词,写出了年轻菜农书法获奖之多。表现了他一直以来对书法艺术的执着、热爱。14.结构上:照应前文,收束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生活不仅仅是生存,生活更是对丰富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意近即可)15.略(提出观点,联系实际谈感受即可)(2017辽宁阜新)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佚名①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②初听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还不太理解。③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那年月,尽管父母从早到晚辛勤劳作,日子还是过得非常紧巴。我们住的是四面透风的木屋,每天只要太阳一出来,一定首先光顾我的床头,毫不吝啬地将刺眼的阳光洒在我的床上。可那个时候,我一点都没有被阳光沐浴的快感。我一直想离开这个木屋。④父母生养了我们姐弟三个。为了让我和哥哥能够上学,大姐早早就抛下她心爱的书包,和父母一起种地耕田,可是供我们兄弟二人读书的费用还是无法攒够。我初中毕业时,考取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我回家把喜讯告诉了父亲,原以为他会像我一样兴奋,谁知他却沉下了脸,默不作声。我无法读懂父亲的表情。哥哥刚刚高中毕业,高考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又找不到工作。几年来,我们兄弟已经把家里都榨得干瘪了。⑤抽完一袋水烟,父亲干咳了一阵,差点喘不过气来。一会儿,他头也不抬地说:“迹是读师范吧,读师范不用交学费。”我感觉得到,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东西哽在他的喉咙里。此前,我曾经跟父亲说过,我要读高中,考大学。当时,父亲只是说,看情况,尽力吧。我以为父亲答应让我读高中了。谁知道,在我尽力考上高中之后,他却说出这样的话。A我不说话,静静地站在他的身后。父亲终于稍微把头抬起,可能是想看我是否已经走开。当我的目光与父亲相遇的一刹那,我惊呆了。我分明看到父亲的眼里满是泪水。一个从来不把困难当困难的汉子,竟然在自己儿子面前,流下了如此无助的泪水!B我再也说不出话。⑥开学的时候,我背着一只破旧的木箱,独自一人走进了师范学校的校门……⑦四年的师范校园生活,父亲那盈满泪水的眼,始终在我的身后注视着我,促使我更加努力。不敢有一丁点马虎。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了。我充满信o地到县里报到。凭我的能力和成绩,是完全可以被安排在县城学校的。可等到分配方案下来的时候,我却被安置回村里的小学,被告知遵照的是生源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原来真的是被安排在县城的,可又被别人顶替了,才有了那个堂而皇之的“原则”。⑧想到大学梦的遥不可及,县城学校的工作又被人顶替,我悲伤至极,可又无可奈何。⑨父亲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回就回吧,有什么不好呢?”稍顿一下,父亲又说:“该是你的,总是你的。”阳光穿过木屋的木篱缝隙射进来。父亲看着那一束束亮汪汪的阳光,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当时,我并不太在意父亲这句话。也听不懂父亲所说的话的意思,只觉得父亲在自欺欺人。⑩在村里小学教书,虽然心有不甘,但想想父亲那么多年来勒紧裤带,从来不曾有过任何怨言,也就释然了。我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父亲,对得起含辛茹苦养育我的人。我一心扑在教学上,简直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教学之余,我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上千个夜晚从未放弃灯下苦读。三年后,我终于通过自考捧回了沉甸甸的大学本科文凭,圆了我的大学梦。此时,父亲开朗的性格又回来了。每次我回到家,他都套有一搭没一搭地说:“找到你该去的地方了吗?”我听出父亲所说的话的意思了,他是警告我、鞭策我,要我更加努力。⑪因为工作出色,我被调到县初中任教。斗转星移,寒来暑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圆了他们的青春梦想,也成就了越来越优秀的自己。当我站在“省优秀教师”的领奖台上,台下掌声如潮水般响起……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苦难、挫折都在汗水的浇灌下开成了花朵。⑫“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父亲的这句话,我现在觉得很有道理,我终于明白;阳光永远是最公平、最无私的。谁早起谁就早拥有;谁要是不愿睁开眼睛,谁的天就永远不会亮堂。(选自《读者文摘(大全集)》2016版,有删改)16.请梳理文章第④段一第⑪段的情节。(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通过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3分)18.请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作用。(3分)我们住的是四面透风的木屋,每天只要太阳一出来,一定首先光顾我的床头,毫不吝啬地将刺眼的阳光洒在我的床上。19.请分析第⑤段中A、B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4分)A我不说话。B我再也说不出话。20.请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1)几年来,我们兄弟,已经把家里都榨得干瘪了。(2分)(2)才有了那个堂而皇之的“原则”。(1分)21.请分析第段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16.(1)“我”考上了县里重点高中,却只能读师范学校。(2)“我”以全优成绩毕业,却被安置回村里的小学任教。(3)“我”被调到县初中教书,成为省优秀教师。17.贫穷、勤劳、老实本分、开朗(豁达)、坚忍(坚强)、爱孩子、教子有方的父亲。(答出6点即可)18.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突出了“我”家居住环境的简陋,生活的贫困,烘托出“我”苦闷的心情,为下文“我”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19.A:“我”对父亲让“我”放弃读重点高中而去读师范学校的不满,不理解。B:“我”理解了父亲,知道了他的痛苦与无助。20.(1)“我”和哥哥读书花尽了家人竭尽全力挣来的钱。(2)别人为顶替“我”而找的借口。21.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开头),深化(升华)主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希望是永远存在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个人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就会取得成功。相反,要是在困境中看不到希望而放弃了努力,就永远不会成功。(2017辽宁锦州)心远地自偏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②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如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⑨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憨笑这说:“送给你!”⑩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摘自《意林》总第52卷,有删改)12.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⑤⑥⑦段,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2分)段落情节内容情感态度⑤“我”看见菜农正走向广场讽刺、疑惑⑥(1)好奇、吃惊⑦“我”回家找出珍藏的拓本(2)12.【答案】(1)“我”看见菜农在广场上写(练)字(2)歉意、敬意【解析】第(1)空考查的是对第⑥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填写表格时,注意概括的内容要基本符合给出情节内容的句式特点。填写第(2)空时,注意返回文章第⑦段寻找或概括。1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除了运用动作描写,还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13.【答案】运用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菜农在菜市场读书时的全神灌注的情态,表现了他对书本(知识)的虔敬(虔诚与敬意)和内心的宁静。【解析】神态描写从“专注”“有如圣徒阅读《圣经》”中得出。回答其作用,既要深刻理解这些关键词句蕴含的深层含义,还要适当联系全文的内容来归纳。14.请品析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14.【答案】“嗖嗖”是叠词(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菜农写字的速度之快(写字时挥洒自如的样子),表现了他写字技巧的娴熟。(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一般的答题方法是,先解释字面义,再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具体分析。15.读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回答下面问题。(3分)文章的主人公是菜农,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其他人的活动?15.【答案】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对比):写出了商贩们在没有生意的时候的无所事事;突出(衬托)了菜农读书的专注和他内心的宁静。(意思对即可)【解析】从题干可知,本题的切入点应该是表现手法的角度,很明显,“菜农”与“其他人的活动”形成了一个对比的效果。结合第⑧段的具体内容分析,二者的对比是为了突出“菜农”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16.读完选文后,请说说菜农具有哪些性格特点。(3分)16.【答案】憨厚朴实;做事专注认真;热爱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不为名利所累。(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扣住对人物性格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揣摩。17.文章用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做标题有哪些作用?(3分)17.【答案】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揭示文章主旨(点明文章中心)——要在世俗的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抒发了作者对菜农的欣赏与敬佩之情;新颖独特,富有诗意;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作用的分析,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别分析。18.结合选文内容,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18.【答案】示例:读了本文,我明白了在当今世俗的喧嚣中应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不为世俗所扰。文中的菜农能够在喧闹的菜市场沉浸于书本的美好中,沉浸于内心的宁静中。在生活中,我不会因某次月考的成功而骄傲,而要保持内心的宁静,继续努力前行。【解析】本题属于拓展探究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都有话可说。但组织语言时,切忌脱离选文内容和情感随意发挥。(2017辽宁盘锦)满孙君飞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13.阅读选文④-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段落④⑤-⑥⑦-⑧⑨-⑩主要情节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B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我的心理A有些难过CD14.选文第三段为什么不能删去?(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六段划线的句子。(3分)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选文第八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选文第⑪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A无比自豪B父亲两手空空、疲惫沮丧地回家C疑惑不解D满足激动14.第③段写了父亲带回来的东西繁多而丰富,表现“我”对父亲带回的东西的新奇喜悦;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和父亲对我们的爱。15.“镀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围的人被高凳子的奇特吸引,目光有神采,内心羡慕。16.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腰身弯曲和身体疲惫。17.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对做生意亏本的父亲的温柔体贴,表现了她对父亲的爱。18.不矛盾,因为父母认为家中“空着的”需要“填满”的是物品,而我认为“不缺不空”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深厚丰盈的爱,所以不矛盾。【解析】13.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与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梳理。故事情节的概括,根据表格中给出的段落提示,读懂段落内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文章第⑤~⑥段,主要写父亲两手空空、疲惫沮丧地回家;人物心理变化的梳理,结合表格中相对应的段落与情节提示,从段落中找出有关“我”的心理描写的词即可。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第④段末写“我无比自豪”;父亲两手空空、疲惫沮丧地回家,此时“我”的心理在表格中已给出,是“有些难过”;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在第⑧段中写道,“我”看到母亲的行为“我有些不解”;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从“我”对父亲心情的揣测,可以感知“我”的心情也是“满足激动”。14.本题考查段落内容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第③段主要写每次父亲带回来的东西繁多而丰富,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一次带回东西让“我”无比自豪的具体事例,并与后文的“两手空空”形成对比,为突出主旨服务。15.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①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②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16.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17.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18.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不能停留于句子的表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其深层内涵。首先明确观点,不矛盾。因为“我”与父母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父母认为家中“空着的”需要“填满”的是“物品”,而“我”认为家里“不缺不空”,指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据此整理出答案。(2017辽宁沈阳)尘埃深处是繁花①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②做了相关检查,我知晚了她叫齐雅。她住进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输液的时候,她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中午时分,父亲来送饭,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③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快快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采奕奕,妆容精致。爱嚼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完美的公主。我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她是某艺术学院的一名优秀的钢琴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女神。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我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周身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很好的工作、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卑什么也没有。我每每想到这些,心绪难平。④一天,我夜班巡房:大概十二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眼前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⑤乔雅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个假肢正往墙角放,她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冲我笑笑。我尴尬地不知说什么好,竞呆呆地站在那里。这是乔雅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不住病房,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竞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更多的是怜惜。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我望向窗外,黑暗中,一切都在夜幕中静谧安睡,唯有天边那一丝光亮,是一颗星在乌云后,若隐若现。⑥心里惦记着她,我竞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她假肢的秘密。⑦她从三岁开始学跳舞,成为舞蹈家是她最执著的梦想。可是上初中后,一次意外触电,右腿从膝盖下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几次自杀,几次都死里逃生。最后一次,她偷喝了家里的杀虫药,幸好被父母发现,及时送到医院,出院后落下了手抖的毛病。后来父母多方打听,找到一位医术高明的老中医,说明病情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你还可以有梦想去实现啊。”从那以后,她便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只是看病,更是疗心……再后来她就成了现在的自己。⑧说完,她淡淡地笑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只会撒娇、文静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的遭遇和磨难,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让她更加绽放。⑨她睡着了,脸上满是笑意。我悄悄退出房间;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⑩窗外,天遗有一颗星,异常耀眼,像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黎明来了。那一刻,我内心的迷茫也似晋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那些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eq\o\ac(○,11)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13.依据下表所给内容填空。(3分)事件发展(1)____________发现秘密了解真相情感变化嫉妒羡慕(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14.选文以“尘埃深处是繁花”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15.选文第③段极力写乔雅的美、父母的疼爱和家境阔绰,有什么用意?(3分)16.选文多处描写乔雅的笑,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中两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第⑤段:冲我笑笑第⑧段:淡淡地笑笑17.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⑩段中画线句子。(4分)18.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3分)A.选文第③段和第⑨段写到“心绪难平”,前者写“我”的不满,设下悬念;后者写“我的释然,照应上文,解开悬念。B.“我”是文中线索人物,以“我”的见闻感受贯穿全文始终,第一人称的运用能够增强文章的亲切感、真实感。C.选文第⑦段老中医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的意思是人活着不怕肢体的残缺,靠的是心灵的完美。D.结尾第eq\o\ac(○,11)段“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与标题相呼应,结构严谨。“是的”意在强调,引发共鸣。【参考答案】13.(1)结识乔雅(2)惊讶怜惜(3)敬佩赞赏【解析】本题要先根据题干提示找到答题区间,然后按照提示内容的格式加以概括即可。第(1)空答题区间是第①一③段,第(2)空答题区间是第④~⑥段,第(3)空答题区间是第⑦段至最后。14。生动形象地写出乔雅在遭遇人生痛苦后走出情绪低谷;含蓄揭示文章中心,告诉我们以坚强乐观的心态面对痛苦和绝望,就能赢得美好人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新颖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本题要结合文章内容及主要人物来分析作用,理解题目中“尘埃”与“繁花”的比喻义,分析题目与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另外本文题目运用比喻修辞,巧妙新颖,还能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15.表现乔雅各方面的完美;和下文乔雅的残缺形成对比,突出了她坚强和乐观的性格;为下文“我”发现她的残疾而震惊做铺垫。,【解析】本题应结合下文内容,从前后的鲜明对比中分析乔雅的人物形象,同时正因乔雅的完美才会让“我”在发现她的残疾之后震惊不已,所以还起到了为下文内容做铺垫的作用。16.表达了乔雅被发现假肢的难为情和吓到“我”的歉意。表达了乔雅对磨难的坦然平和的心态以及乐观坚强的性格。1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星星比作明亮的眼睛,并使之富有人的灵性;象征了乔雅经历磨难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的精神;给困境中的人们以鼓舞和力量;表达了“我”对乔雅的赞美之情。【解析】本题先要明确本句把星星比作明亮的眼睛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注视”又赋予了星星取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理解星星与黑夜的象征意义,进而分析本句所表现的乔雅的人物形象和所表述的情感即可。18.A【解析】A从第③段“更多的是嫉妒”看,此段“心绪难平”是写“我”的妒忌;从第⑨段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此处的“心绪难平”写的是“我”听到乔雅的经历之后,对这个坚强乐观的女弦的敬佩与赞美。(2017辽宁本溪)冬之忆王紫研①冬天总是令人难忘。②假如我是动物,一定是冬眠动物,挨不过这刺骨的寒冷,乐得把一季的苦痛换一席长梦。当然也可以做南飞的大雁,但我又懒,受不了那颠簸,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待明年春暖花开,我醒了,又是生龙活虎。③但老天爷不让我做动物。逃不过这个宿命的季节,所以只好想办法给自己“冬眠”——周末了,管它作业如山,先给自己放个假,吃过晚饭,急往被窝里钻,一边享受着惬意的温暖,一边想着明天是必须早起的。可谁承想,到了早上,却是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依然半梦半醒魂游天外„„冬天,就是一个个和寒冷“搏斗”的季节!④东北的亲戚说下雪了,才猛地想起北京已经好久没见一星半点雪末了。连续的暖冬快要让人忘记雪花的模样,记得小的时候也下过挺大的雪,奇怪怎么天气越“暖”自己却越来越怕冷?⑤小时候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呢?开动记忆的搜索器,找到一些零散的片断。⑥天麻麻亮,奶奶就起身了,她习惯每天早起赶去菜场买菜。我闹着要跟她一起去,她说外面好冷的,丫头再多睡会儿。我说我不怕,非要起来不可,可奶奶还是撂下我一个人走了。“好玩”的事都不带我去,让我每每失望落寞之极。⑦下雪了,轻轻柔柔满天飘落,伸手去捧,在指缝里倏地溜走了。门外墙边有一堆砖,已经积了薄薄一层雪,从砖面上刮下一层,捏成一团,和小朋友打雪仗,兴奋得满脸通红。结果浑身衣服湿透,回去被妈妈狠骂一通,呵斥着换衣服。⑧冷吗?真的很冷。小学规定不准戴手套,据说是为了锻炼小孩子的意志,做早操的时候寒风凛冽,十指连心地痛。坐在教室里,虽然有暖气,但教室门总是被捣蛋的男生们一次次故意打开,一脸怪笑地向冻得瑟瑟发抖的我们发出挑衅,所有脚趾都毫无知觉,手指也麻木得不听使唤,偏偏还被老师叫到黑板前去做题目。使出吃奶的劲儿勉强握住粉笔,扭扭捏捏写出来的字就只能连猜带蒙„„冬天,就是恨透了那些“坏小子”的季节!⑨真正的冬是属于北方的,记忆中北方的雪就像一位硬汉——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一整夜便厚可没膝,一积就一个多星期,捧在手里不化,踩在脚下硬成冰,尽显着雄奇的风格。和三五好友手牵着手,踩着滑溜溜的冰面小心翼翼挪行,每一步都要付出极大勇气。不时从冰层下面传来“哗啦啦”一阵闷响,便齐刷刷被吓得尖声惊叫,定格一样地僵住,仿佛冰面上随时会豁开大口把我们吞进去。当蹚过地雷区似的连挪带滑溜到岸边,虽然面色如土,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⑩原来,冷,可以让记忆如此饱满。23.根据提示,补写文章的情节。(3分)(1)闹着要跟奶奶外出(2)(3)(4)24.第②段中作者把自己想象成“动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5.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1)下雪了,轻轻柔柔满天飘荡,伸手去捧,在指缝里倏地溜.走了。(2)当蹚过地雷区似的连挪带滑....溜到岸边,虽然面色如土,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26.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文字的理解。(3分)27.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24.作者把自己想象成“动物”,形象写出自己特别怕冷的心理;引出下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童年快乐、难忘的冬日生活形成对比,突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回答两点,意近即可)25.(1)“溜”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可爱(调皮)。表达了“我”对雪花的喜爱之情(1分)(2)“连挪带滑”准确地描写出“我”与好友在冰面玩耍时的惊险动作(1分),表现出“我”在冰面行走时的小心翼翼以及紧张的心理(1分)。(意近即可)26.冬日的寒冷,勾起了“我”勹时许多美好记忆,有奶奶拒绝带“我”出去的失落,有打雪仗时的快乐,有在学校受冻的难忘,有与好友冰面冒险的紧张。因此,记忆是“饱满”的。(意近即可)27作者回忆小时候发生在冬天里的种种往事,表达了对儿时美好生活的深深怀念。(意近即可)(2017辽宁朝阳)绿雁①他是一位乡村邮递员,衔着我的好消息,经十三公里乡村机耕道向我扑来的绿雁。我叫他吴老师,他叫我小罗。自从我开始热衷于把稿件拜寄给远方,美美的期待就鹄望于每一天,思绪随着昊老师的来去而起落如潮。②我多么欢喜看到邮车轮毂翻飞的样子,多么欢喜听到“报纸哦——书信——来了哦!”这叫卖似的吆喝时常激起我的喜悦,也曾落下无所得的黯然。这种情绪也辐射着吴老师,当我有信件的时候,他就会一脸笑容地向我走来,一边拂开额头上稀疏的白发,一边掏出信件,两手端举,奉在我手中,他不说过多的话,只是呵呵笑着。然后驾起他皮色斑驳,叮当嘶鸣的老铁马,举起的左手向后摇摇,是向我作别,更是策马奔驰……③然而近年来,我总把这份期望重重地压在心底——吴老师不利落了,来去不再准时、人们说他打零工摔断了三根肋骨,我询问原因,人们摆摆手,用嘴角抿着轻笑。每每想打个电话问问,问问他的身体,更问问我的信件,但终以叹息之声作罢。我知道我无法再期待这个报喜者,原本的喜悦一旦被时间长期过滤,也变得犹如嚼蜡。我甚至想过行使追究的权利,叫吴老师吃亏,叫这匹墨绿的驽马没过冬革吃,可是晓得个中情由的人又摇摆手,仍然用嘴角抿着轻笑。④吴老师本是小村庄的代课老师,过着半工半农的营生,一干就是十年。四十岁的时候被聘请到乡镇工作,然而人算莫如天算,十五年后因文化、年龄等原因遭到清退,领了不过万元的一次性补偿金,走了,带走了委屈和无奈,回到邻居的冷言冷语之中。雪上加霜的是,吴老师有一个弱智多病的妻子,还有一双七十多岁的老丈母,膝下又没有子女。想到他这样的家境,我也便不再忍心追究了——但凭他现在的情况,恐怕在这一行也干不久了。⑤可是,希望的火苗行将熄灭之时,吴老师又来了。“小罗,你的信,好像是一本大大的书。”没有吴老师那熟悉的呵呵声陪衬,我觉得是在做梦。“小罗——”这声音十分微弱,在我耳边徘徊,又忽隐忽现。他双手端举着一个信包。他头发花白而稀疏,他的头很小,整个就像一个倒扣的白色斗碗,颧骨尖耸,眼睛眍䁖⑴,这是斗碗上不可修补的缺口。⑥“吴老师——”⑦“小罗——”⑧有一瞬间,我几乎忘了那个我日夜挂惦的信包。现在我接住它——⑨“昊老师——”⑩“小罗——”吴老师笑了起来,但那呵呵之声没有跟上来。⑪从那以后,我几个月没收到信件了,直至那天,一辆崭新的四轮机动邮车大声武气驶进单位院坝,让我确认了:吴老师确实不会再来送信了。⑫原来,为了贴补家用,吴老师当邮递员的同时,不顾劝阻,执意到小砖窑背砖,每趟背砖50块,往返2公里,1元钱。这种高强度的劳作,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常常吃不消,而他瘦弱的身躯显然无法负荷。不几天,吴老师像一棵枯树一样折了,弄断了三根肋骨……⑬现在,连邮递员工作的每月二百六十元补助金也泡汤了。⑭我突然想到,那次吴老师送来那本大大的书,或许是他邮递生涯的最后一站了。我又想到,吴老师一定时时关注着我的每一次信件,充当着我的第二双眼睛,因为他说我是大文化人的时候,那浑浊的眼睛就像父亲一般温暖。⑮万幸的是,不久又有消息,吴老师的双老已经被民政部门安置在了福利院,他的妻子虽然有痛有痛,但能吃能笑,能跟在吴老师左右。而吴老师因为对弱病家人的不离不弃,受到特别嘉奖,被安排到福利院从事护理工作。⑯今年3月,我因公去了一趟福利院,当我再次看到吴老师的时候,他已经把白发梳成了小偏分,干净而精神,腰杆也直了些,见了我,突然端直了双手,呵呵笑着说:“小罗,来接喜——”我一愣,立正,接过了他手中并不存在的“信包”。我们都笑了。⑰我们喝着茶聊着天,聊他的生活,聊我的写作。他很想表述些什么,可没能说出来,但我知道吴老师想说的话是:做文章就要像送信_样诚信,像照顾家人一样温暖。【注释】①眍䁖(kōulou):眼珠子深陷在跟眶里边。13.阅读选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有关吴老师的故事情节。(3分)吴老师时常给“我”送来有差稿件的信件→(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在福利院,吴老师与“我”聊生活、聊写作。14.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然后驾起他皮色斑驳,叮当嘶鸣的老铁马,举起的左手向后摇摇,是向我作别,更是策马奔驰……15.理解选文第③段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我知道我无法再期待这个报喜者,原本的喜悦一旦被时间长期过滤,也变得犹如嚼蜡。16.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7.选文中的吴老师和“我”都是善良的人。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他们的善良分别表现在哪里。(4分)18.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A.选文第①段中“向我扦来的绿雁”指吴老师,第③段中“墨绿的驽马”指吴老师的邮车,两者都能传达出“我”当时的情感。B.由选文第③段两次写“人们摆摆手,用嘴角抿着轻笑”,可以看出吴老师生活在别人的讥笑中,是一个孔乙己式的悲剧人物。C.选文第④段是插叙,交代了吴老师的身份、家境和不幸遭遇,也解释了他“摔断三根肋骨”的原因。D.选文第⑥段画线句,既写出吴老师对“我”的期望,也表达了“我”对吴老师的赞美,点明了主旨。【参考答案】13.(l)吴老师背砖受伤,不能准时送信(2)吴老师最后一次给“我”送信包(3)吴老师受到嘉奖,得到妥善安置14.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吴老师送邮件的车破旧、老化,侧面表现了他的勤恳、敬业,也表现出他为改变生活现状而不懈努力。15.原指分离出去,这里指“我”期盼中的好消息被阻隔,迟迟未到,喜悦之情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化,写出“我”的失望、沮丧。16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吴老师受伤后愈发苍老、枯瘦的病容,表达“我”对他的同情。17.吴老师:对家人不离不弃;时时关注“我”的信件,关心“我”的成长。“我”:吴老师送信件不准时,“我”也不忍心追究他的责任;吴老师不再来送信件,“我”惦念他,关注他的消息;刘福利院看望吴老师。18.D(2017辽宁抚顺)爱,其实很简单①深冬的一天,我乘52路电车回学校。车厢里不算拥挤,有人蜷在座位上,有人低头摆弄着手机。我在车的后门口站着,旁边坐着一个老妇人,花白的头发、粗糙的皮肤、褪了色的军大衣,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她把一个大大的编织袋子放在过道上,脏兮兮的,我皱皱眉头,下意识地把脚挪了挪。②离学校还有一站,车门打开,一股强劲的冷风灌了进来,让人禁不住打个寒噤。上车的是一个小伙子,他向车厢里张望了一下,里面已经没有空座,便一边抓着扶手,一边慢慢往里移动。③老妇人突然站了起来,招了招手:“来,小伙子,过来坐。”我不由得一怔,这老太太,竟然要给小伙子让座,真有意思!我往旁边瞄了一眼,发现周围人也纷纷投以异样的眼光,老妇人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也许她马上就要到站了吧,可我分明在她旁边都站老半天了,要让座也应该先让给我呀!④小伙子慢慢挪了过来,一边道谢,一边坐下。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这老太太,心倒是挺细的,不过这一车的人,怎么就显出她来了,真是的!我不由得撇了撇嘴。⑤到站了,我匆匆下车。好大的风啊,我把围巾重新裹紧,正待要走,听到身后有人在喊:“姑娘,俺跟你打听一下,到省立医院还有几站?”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的那个老妇人。⑥“省立医院?”真是莫名其妙。这老太太,没到站就把座让给别人,结果还下错了车,简直是有毛病!看着她冻得哆哆嗦嗦的样子,真是既可怜又可气,“还有两站呢,你怎么现在就下来了?”⑦老妇人似乎没有在意我冷冰冰的语气,咧嘴笑了:“呵呵,刚才那个小伙子腿脚不好,站在那儿俺心里怪不舒坦的,就给他让了座。”“你这么大岁数,要让座也轮不到你去让啊!再说,就算让座也没必要没到站就下车啊!”我越发怀疑起她的智商。⑧“姑娘,你不知道,看他走道那么费劲,俺就想起了俺那住院的儿子,都是妈的孩子,看着心疼啊!”老妇人哧溜了一下鼻子,“俺这么一大把年纪给他让座,他在旁边坐着肯定不自在。反正这电车一会儿一趟的,俺就说到站了,就下了车。”⑨我一下子愣住了,呼啸的寒风吹进我张大的嘴里,我却感觉到心中有一股暖流随风涌动,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一时间,我不知说什么才好。看到她还吃力地拎着那个大编织袋子,我赶忙伸出手来想帮她一把,就在搀扶她的一刹那,突然感觉到,老人的一只袖管竟然是空的!⑩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简单,简单到仅仅是出自母亲的本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别人的孩子;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高贵,高贵到在施爱的同时仍惺惺相惜地维护他人的尊严。这,才是爱的真谛啊。(原文有改动)23.请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2分)匪夷所思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25.第④段写道“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前文有两处动作描写对此做了暗示。请找出相关句子写在答题卡上。(2分)26.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老妇人身上最让你感动的一点是什么。(2分)27.选文第⑨段划线句“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28.阅读第⑩段,结合加点词“简单”和“高贵”的含义,说说你对“爱的真谛”的理解。(4分)29.假如文中的小伙子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用第一人称写出他的心理活动。(2分)【参考答案】23.抄写正确、工整即可(2分)24.示例:一个残疾(独臂)的老妇人,给一个残疾小伙子让座,为维护其尊严而提前下车,令“我”感动。(3分)25.(1)便一边抓着扶手,一边慢慢往里移动。(只答“慢慢往里移动”也可)(2)小伙子慢慢挪了过来。(每处1分,共2分)26.答题要点:找出令你感动的一点(1分),写出原因(1分)。答案示例:(1)残疾老妇人给残疾小伙子让座,她的慈爱、善良让“我”感动。(2)怕小伙子心里不自在而提前下车,她在施爱的同时能维护其尊严让“我”感动。(3)第③段中老妇人招呼小伙子:“来,小伙子,过来坐”,她乐于助人的品质让“我”感动。(4)第⑦段中,“刚才那个小伙子腿脚不好,站在那儿俺心里怪不舒坦的,就给他让了座”,她的仁慈、善良(或惺惺相惜、推己及人)等品质让“我”感动。(5)第⑨段“就在搀扶她的一刹那,突然感觉到,老人的一只袖管竟然是空的”,她的舍己为人的品质让“我”感动。(6)老妇人最先发现小伙子腿脚不灵便,她的细心让“我”感动。27.运用比喻和排比(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妇人的高尚品质给我带来的触动(让我丢掉了自私冷漠,重拾温情)。增强语言气势,有很强的感染力。(2分)28.“简单”意为容易,“高贵”意为高尚。能像关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关爱他人,爱就是容易的;在施爱的同时又能维护其尊严,爱就是高尚的。这就是“爱的真谛”。(能体现“简单”“高贵”的意思2分,诠释“爱的真谛”2分。意对即可,共4分)29.答题要点:(1)得知老人把“我”当自己孩子来心疼,感动;(2)得知老人怕“我”过意不去,没到站就下车了,感动(或自责);(3)得知老人也是残疾人,却舍己为人,震撼(或决心向老人学习)……示例:什么,老大娘是为了给我让座才提前下车的?这让我怎么过意得去呢?她竟然也是残疾人?太让我震惊了!她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别人,太让我感动了!(2分)(2017辽宁丹东)只要有爱,就是无价①刚道北京,天空中飘着小雪,一阵风刮来,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吃火锅,特地带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口热腾腾的铜锅,锅子的烟囱高耸,烟囱的盖子大开,烧滚的锅子热气滚滚,弥漫在整个屋子。②朋友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一些牛肉卷饼,然后把菜单推到我的面前,叫我点一些菜。我点了几个菜,特别点了爆炒黄鳝和韭黄炒鳝。跑堂的过来,看了菜单,好意地探询:“先生,您点了两道鳝鱼呢!”③“对了,我喜欢吃鳝鱼!”④北京厨子炒的鳝鱼果然美味,香、脆、鲜美,骨头也剔得干净,没有一点渣子。⑤“老师怎么爱吃鳝鱼的呢?”北京的朋友问。⑥我沉思了一下,就在水汽淋漓的火锅店里,简单地说起一段往事。⑦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地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我凑到摊子前面,盯着油汪汪、黄灿灿的炒鳝鱼,使劲儿地吸了几口诱人的香气,咽下口水,然后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⑧为什么要低着头呢?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姊妹就有十八个,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我们从来不要求妈妈买来吃,妈妈非常了解我们的心理,于是她经常向卖鳝鱼的人央求,拜托他们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⑨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地丢到大锅熬煮。⑩为什么洗也不洗?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⑪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去,汤水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⑫鳝骨汤熬好时,夜已经深了。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炙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虽然吃不起鳝鱼与面包,但是鳝鱼与面包是有钱就吃得到的,鳝鱼骨和面包皮却是只有深爱我们的妈妈才做得出来。⑬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特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⑭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虽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术。⑮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突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去外地念书,偶尔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入了那平凡的汤中,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⑯“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就会一边怀念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我对北京的朋友说。⑰大家听得入神,纷纷夹起鳝鱼,细细咀嚼。当然,有故事加味,鳝鱼也变得别有滋味了。⑱吃完火锅,我漫步在北京街头,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我回想着妈妈熬制的鳝鱼骨汤的味道,感到我们的生命正是那些看似微贱的东西,累积出一些无价的意义,使我们感到丰盈。⑲谁能告诉我鳝鱼骨头一斤多少钱?面包皮一袋多少钱?市场里捡来的青菜一斤多少钱?⑳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13.请概括选文第⑦~⑮段的内容。(3分) 14.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请品析选文第⑭段中加点词语“魔术”一词的妙处。(4分) 16.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4分) 17.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A.选文用服务员和朋友对我点两道鳝鱼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