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蠕虫性胃炎(iu)和克罗恩病(cd)通常被称为营养性肠病(ibd),这是一种不清楚的肠道炎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关IBD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和肠道菌群改变。其中肠道菌群是免疫损伤过程的重要激发因素,被认为是IBD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肠道黏膜黏附细菌感染肠道内固有菌丛与IBD的关系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早有研究发现,在目前应用较多的小鼠DSS模型存在肠道菌群的变化,主要为拟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的增多,提示肠道菌群很可能参与小鼠DSS结肠炎的发病。用转基因或敲除基因方法造成免疫缺陷的IBD动物模型,在肠道无菌环境下不会发生肠道炎症,但如重新恢复肠道正常菌丛状态,则出现肠道炎症。NOD2基因变异和防御素的缺陷使得肠道细菌与IBD发病联系起来。研究发现,在IBD病人中存在着微生态失衡,即有害菌超过有益菌。研究发现IBD病人粪便和肠道黏膜菌群组成较正常人有显著不同,而且在疾病不同时期肠道菌群的组成也存在差异。Seksik等采用rRNA分子探针定量检测CD患者粪便标本发现细菌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超过30%属未定型菌种,活动期和静止期结肠CD患者结肠黏膜黏附有大量大肠杆菌,且侵入黏膜深层。Swidsinski等应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分析了305例肠道炎症患者和40名对照者的结肠镜活检标本,发现肠道炎症患者黏膜细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者,以CD患者为著。DarfeuilleMichaud等检测了63例CD患者和16例非IBD对照者的回肠标本,发现21.7%的CD慢性病变可检出致病性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而对照者仅6.2%检出此细菌。UC患者急性期肠杆菌、肠球菌和小梭菌增加,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缓解期拟杆菌和双歧杆菌较急性期明显上升,而小梭菌数量下降;急性期CD患者肠杆菌和酵母菌增加,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下降,缓解期双歧杆菌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缓解期与急性期相比双歧杆菌的数量有明显差异。尽管细菌黏附现象并非IBD独有特征,但IBD黏附细菌的密度和组成不同于IBS、自限性肠炎等其他肠道疾病。IBD患者肠黏膜黏附细菌浓度≥109/ml,以脆弱类杆菌和肠杆菌为主,占60%以上,而真杆菌则不到30%。多个研究认为肠道致病菌的感染与IBD发病相关。最近有研究发现黏膜相关的细菌组成与CD术后复发的高风险相关。GarcíaRodríguezLA等一项有关急性肠道感染与IBD发病相关性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感染尤其是最近1年内有感染者发生IBD的风险是无感染者的2.4倍。临床上观察到抗生素用于CD和UC的治疗,如预防CD术后并发症、囊袋炎或肛周病变等。这种有效性亦证实致病菌可能影响IBD的自然病程。肠道致病菌感染使得IBD复发或加重。活动性IBD病人中肠道感染占9%~13%。近期一项前瞻性的研究发现,活动期不到10%IBD病人存在致病性肠道细菌感染,而且感染不影响IBD的预后。60%活动期IBD和33%缓解期IBD病人血培养阴性情况下血清中可以检测到细菌DNA的存在。以CD为例,按照疾病活动度分层,细菌DNA的存在与炎症反应增强相关,而与不同的临床表现无关。目前几项研究均未发现疾病活动性与细菌或其产物的相关性,表明炎症在缓解期可能仍存在,治疗仅能控制症状。Gutiérrez等研究发现34%缓解期IBD病人可检测到细菌DNA和高浓度的炎症介质,包括免疫抑制剂在内的治疗前后比较细菌DNA无显著变化。虽然上述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参与IBD发病,但迄今为止流行病学资料尚未发现任何IBD特异性致病菌。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治疗IBD的疗效并不明显,而激素治疗IBD有效,说明致病菌感染的连接作用很难解释IBD发病。二、岩肠黏膜免疫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IBD时肠道免疫系统对肠道内已发生变化的菌群不能耐受。Duchmann等发现,将活动性IBD患者炎症肠段的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在体外与自身肠道内细菌裂解液共育后,LPMC发生强烈的增殖反应,伴有大量的细胞因子如IL-2、IFN-7、IL-10等分泌,而正常人LPMC对自身肠菌裂解液不发生增殖反应,说明正常人对自身的肠菌存在耐受,IBD患者的这种耐受打破。肠道菌群对肠道通透性改变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肠屏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高,肠腔内的抗原、内毒素等促炎症物质进入肠黏膜固有层,诱发免疫反应。Madsen等探讨了先天性IL-10缺陷小鼠肠道通透性增高与肠道炎症的关系,置有菌环境中的基因缺陷小鼠2周龄时肠道尚未有损伤表现,肠道通透性即有增高,并且肠黏膜内TNF-α、IFN-γ的浓度也开始增高,肠道通透性增高与这两种细胞因子浓度相平行。而置于无菌环境中的基因缺陷小鼠肠道通透性正常,浓度也正常。该实验表明先天性IL-10缺陷的小鼠对肠道菌群的黏膜免疫反应发生异常,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且先于肠道炎症反应。为了解肠黏膜免疫系统对细菌的免疫反应,对IBD患者肠黏膜组织和血清学的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亚群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多数IBD病人可以检测到一些特异性针对细菌抗原成分的抗体,如ASCA、Ompc、I2、CBirl以及抗葡聚糖抗体等,这些抗体不仅表明IBD存在针对正常肠腔成分的肠道黏膜免疫紊乱,同时提示IBD相关抗体与临床表型存在相关性。ASCA是一种针对真菌菌属的抗体,为酿酒酵母菌细胞壁甘露聚糖的血清反应性抗体,ASCA甘露糖不仅存在于酵母菌,在分支杆菌和其他细菌中也发现其存在。大约2/3病人ASCA的IgG、IgA均阳性,0%~19%病人仅IgA阳性。研究表明CD患者ASCA阳性率为50%~80%,UC为2%~14%。国内吕红等总结北京协和医院1983~2007年住院CD患者ASCA阳性率38.8%,较国外报道低。ASCA阳性/p-ANCA阴性CD患者回肠受累(68%~76%)多于单纯结肠受累(34%~46%)。ASCA阳性与狭窄(70%)和穿孔(51%)疾病行为相关,具有小肠切除的高风险,因此ASCA阳性预示疾病进展迅速易形成并发症。Ompc是针对大肠杆菌外膜蛋白C复合物的抗体,可用ELISA方法检测其IgA抗体。有报道55%CD病人Ompc抗体阳性,但在儿童和年轻CD病人阳性率只有24%,在ASCA阴性CD病人中Ompc阳性率为5%~15%,可作为ASCA阴性CD病人的辅助诊断。UC病人Ompc抗体阳性率为5%~11%。Mow等研究发现Ompc阳性组CD病人对布地奈德联合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治疗具有较高的缓解率,而Ompc阴性组CD病人对单独布地奈德治疗有效。由此可以认为,对于存在抗细菌抗原成分抗体的CD病人给予抗生素治疗以控制肠道菌群可能更为有效。Landers通过分析CD患者针对微生物(Ompc、I2)及自身抗原(ASCA、p-ANCA)的血清学反应发现,85%病人至少对一种抗原反应,在微生物抗原中78%病人至少对一种抗原反应,57%病人两种抗原反应,26%对三种抗原反应,反应水平随疾病活动改变。基于该4种细菌抗原的血清学反应的比例和类型不同,故推测这些抗体与黏膜细菌的组成以及微生态失衡情况呈对应关系。细菌在IBD如何作用一直是难解的问题,自从人们发现NOD2/CARD15基因在CD病人存在变异,提出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作用的方式。NOD2/CARDl5基因在CD患者胃肠道之间联合存在,该基因的畸变导致巨噬细胞不识别和缺乏清除侵袭细菌能力,潘氏细胞抗菌能力降低。因此初步揭示了IBD基因易感、肠道菌群、黏膜免疫三者间的关系。三、肠道细菌检测虽然迄今尚未发现特异的细菌与IBD的发病相关,亦未发现IBD时有特征性的肠道菌群变化,但IBD患者粪便菌群和肠黏膜菌群的组成确与健康个体存在差异,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