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满族自治县现代林业建设设想_第1页
清原满族自治县现代林业建设设想_第2页
清原满族自治县现代林业建设设想_第3页
清原满族自治县现代林业建设设想_第4页
清原满族自治县现代林业建设设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原满族自治县现代林业建设设想

2006年,国家林业局确定清原满族自治区(以下简称清原县)为国家森林可持续管理试点项目之一。2007年,辽宁省经济林厅指定该地区为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区之一。又好又快地建设现代林业,已经成为清原县林业建设的中心任务。为了探索建设现代林业的工作思路,科学、有效地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笔者通过初步调研,谈以下粗略设想。1清原县森林资源清原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处长白山脉龙岗支脉的北麓,隶属抚顺市管辖。全县东西长96.4km,南北宽73.3km,总面积3921km2。浑、清、柴、柳4条河流发源于境内,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2006年完成的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显示,全县林地总面积30.84万h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8.6%。其中,有林地面积27.87万hm2,疏林地340hm2,灌木林地9400hm2,未成林地9600hm2,无立木林地3100hm2,宜林地6400hm2。森林覆盖率为71.1%。清原是辽宁省林业重点县,全县林木活立木蓄积2460.19万m3。其中:林分蓄积2453.74万m3,疏林蓄积6800m3,四旁木蓄积1.89万m3,散生木蓄积3.89万m3。森林覆盖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人均拥有林地0.89hm2和蓄积70.5m3,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7倍和7.5倍。森林资源质量较好,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了90m3/hm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3m3/hm2;全县人工林面积14.2万hm2,单位面积蓄积量高达100m3/hm2;人工林资源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在辽宁省均排第1位。2005年林业直接产值超过了2亿元,提供的劳动就业机会占到农村劳动机会的40%。1989年,原林业部将清原县列为全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示范点之一。经过18年的示范工作,在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取得了巨大成就。2有利的条件2.1活用水安全经营产品清原县是浑、清、柴、柳4条河流的发源地,对保证下游地区水源安全,特别是以沈阳为中心的城市群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占国土面积近80%的林地又是农村发展的主要生产资料。根据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全县生态公益林(地)12.85万hm2,占林地面积的41.6%。其中,重点公益林9.53万hm2;商品林(地)17.90万hm2,占58.4%。对于不同的森林类别,采取了不同的经营对策。2.2建立健全林农社会导向管理机制在林业管理体制中的实现途径清原县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完成,通过“均山”、“平利”等措施,逐步建立了“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林业产权制度,落实形成多元化的经营主体,调动了广大林农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2.3推行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根据国家有关林业政策、有关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清原县制定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县林业局相继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制度,包括“五证一卡一锤”制度、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伐区验收管理制度、领取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新成林验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伐区监理制度、林权证登记与变更管理制度等。2.4森林资源调查使用管理机构县林业局是全县林业管理的行政机构,下设5股1室。还有10个事业单位,即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森林公安分局(辖森林公安派出所6个)、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队、林木种苗管理站、森林病虫害防治站、育林基金征收站、世行贷款项目造林办公室、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下设公益林管理站28个)、山区开发办公室。另外设有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浑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县属国营林场10个。全县14个乡镇都设置了林业工作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集体林业和非公有制林业的管理工作。各站均配备了专职的森林资源管理员和资源档案员。2.5长期施工,造林于2001年开始实施省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配备了专职护林员进行管护。退耕还林工程于2002年启动,至今已完成退耕677hm2,配套荒山造林10035hm2。同时,还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等。通过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营林和工程管理经验。2.6森林防火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全县有森林防火了望塔11座、森林消防车12辆、无线电固定台25台、风力灭火机141台,以及其他必要的扑火设备,2007年建设了森林防火红外线远程监控系统。已建立国家级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1处、监测点8处,配备了必要的防控设备,基本上能满足现阶段有害生物防控要求。全县有1处国家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2处红松苗木培育基地,以及各类苗圃328处,除满足本县造林工作对种苗的需求外,还可对外供应大量优质苗木。3建设目标3.1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现①在有效保护林地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充分地利用林地资源,森林覆盖率维持在72%以上,林地生产力和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或者超过世界平均水平。②通过森林结构的有效调整,建立起合理的林种结构、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③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商品林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丰富林产品供给;森林生态文化得到发展,林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逐步实现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性。④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产业和林地经济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3.2“三个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3.2.1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落实管护措施,加强管护管理全县有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9.53万hm2、省级重点公益林3.32万hm2。要根据中央和地方有关重点公益林的政策和法规,层层签定相关协议,建立管护队伍,落实管护人员,完善管护设施,开展重点公益林和省级重点公益林的日常管护和巡护,按规定使用好补偿基金,使重点公益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天然林的效益要继续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工作,通过科学经营,进一步提高天然林资源的质量,发挥天然林的多种效益。对生态脆弱地段和生态区位极端重要地段的天然林,以及具有景观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森林文化价值的高保护价值森林严禁采伐,对其他天然林开展科学经营,进行适度的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以进一步提高天然林的质量和效益。生态公益林经营活动在调整完善生态公益林总体布局、林种结构的基础上,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开展12.85万hm2的生态公益林经营活动。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生态公益林经营技术规程》、《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生态公益林的营造与更新、幼中龄林抚育、成过熟林的更新采伐,从而建立层次结构分明、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完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林业生态体系。3.2.2林业产业系统的建设营造混交林在适宜立地条件的林地上,营造、培育落叶松、白桦、赤杨等的工业原料林1.20万hm2;在维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速生丰产林中幼龄林抚育,提高经营集约度,充分发挥林地潜力,提高森林生产力;结合林木生物质发电厂建设,营造、培育林木生物质原料林2.0万hm2;切实开展商品林经营,调整其树种结构和年龄结构,维持林分的合理密度,提高林分生产力,使年采伐量和年经济收益保持动态稳定,充分发挥森林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欧平大果榛子栽培在现有果材兼用林经营的基础上,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山核桃园、垦复野生平榛、栽培欧平大果榛子6.7万hm2,基本实现区域化规模经营;本着“开发保护并重,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市场信息选择适销对路、产量高、效益好的药材种类,以及山野菜和食用菌等,进行林下种植,开发面积6.7万hm2。加强林地相关食品加工立足本地森林资源,引导和扶持建成一批林木、林副产品加工园区,建立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提高林木和林副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带动地区林地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建成产值超过千万元的林业龙头企业50家。林下养殖要以发展的经验和能力为前提我县有野生动物养殖的传统,特别是在清原,马鹿、梅花鹿、林蛙等养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养殖技术也日臻成熟,实现集约经营,提高养殖产量和产品质量,势在必行。据调查,全县适合林下养殖开发的面积达6.7万hm2。在加强传统养殖业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养殖,开展半牧式清原马鹿、梅花鹿野外放养等试验研究。入点,带动林地经济的发展以兴林富民示范村(场)建设为切入点,带动林地经济的全面发展。首批可确定40个示范村(场),通过试验示范,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3.2.3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建立单位自然保护管理体系根据国家林业局《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做好境内浑河源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保护管理设施,建立科学监测体系,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然保护价值。整合资源优势,发展森林根据建设生态型社会主义新清原的要求,依托“绿色屏障”、“四河之源”的资源优势,立足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浑河源省级森林公园,按照清原“七区一带”的旅游总体规划目标,加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森林景观建设,提高森林景观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城乡绿化、美化在进一步做好县城绿化美化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全县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并通过乡(镇)和村屯的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建设与连接,实现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群众生活质量。继续加大引进秸秆气化技术,利用秸杆等非木质资源进行气化,替代农村烧柴,减少对木材的消耗和依赖。3.3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在全面完成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林业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鼓励农民自办家庭林场、联户林场、合作社、生产协会等多种经营组织形式,实现经营主体多元化;改革和完善现行森林培育制度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森林保险基金制度;建立有序的森林资源流转制度和林业要素市场,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在积极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同时,探索国有林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新思路,推行有效的承包经营、管护经营、转让经营、股份制经营等不同经营管理模式。落实森林法治保护制度配备专兼职的森林资源经营监督管理人员,及时开展对森林采伐作业活动的监管,确保伐区设计制度、森林凭证采伐管理制度、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贯彻执行,以及森林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实施;建立森林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行为,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采用“3S”技术与固定样地样带相结合的方法,在1992年通过样地加密方式建立的县域固定样地复查系统基础上,增加部分生态观测场、野生动物固定监测样带,建立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评价体系。结合森林经营实践,研究适于评价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的评估指标与标准体系;开展森林资源档案更新方法研究,建立含有林分密度变量的生长模型或动态模型;利用综合监测数据和经营决策模型建立预警和应急系统,随时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进行评估、预警和调整。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林业局和辽宁省林业厅的总体要求,开展县级“数字林业”建设。主要包括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更新、统计汇总、输出、成图自动化;完善县级局域网,实现林业信息网上传输;为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林业信息查询检索和管理平台。以主体为单位,分别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为了提高森林经营质量和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规范、指导森林经营工作,根据《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以经营主体为单位,分别国有林和集体林组织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将森林经营方案作为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依据,也作为林业主管部门检查、监督、考评森林经营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的合法依据。建立高标准的经营示范林,确保优质壮苗不实一是加强落叶松等树种种子园建设。着重抓好以国有大孤家林场种子园为代表的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产量和质量;加强重点苗圃建设,推广先进育苗技术,完善苗圃基础设施,确保优质壮苗的供给。二是根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思路优化森林经营模式,建成一系列高标准的经营示范林。三是在国营大边沟林场建设北美乔松采种母树林。林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开展现代林业建设,需要对相关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培训人员包括林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各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以及林权所有者等。在农村推行林业作业专业化制度,辅导评定一批符合国家劳动标准的护林员、造林员、防火员和种苗工。4安全对策4.1加强组织领导清原县是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点,现代林业建设担负着为我国林业发展探索经验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以加强现代林业建设的领导,确保建设工作循序渐进地持续开展。4.2关系到风上的利益现代林业建设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事情,也是林区各级政府和群众的事,关系到林区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需要开展深入的宣传工作,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宣传窗、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工具,让全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