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知识复习题_第1页
中国民族音乐知识复习题_第2页
中国民族音乐知识复习题_第3页
中国民族音乐知识复习题_第4页
中国民族音乐知识复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族音乐知识复习题1、民间歌曲:即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口头产生、口头创作并加工再创作的变迁的音乐形式。民间歌曲可分类为:(1)反映社会矛盾的,如江苏宁山民歌《黄连树上结苦瓜》(2)反映生产劳动的,如秧歌、采茶歌(3)反映生活的,如儿歌(4)反映爱情的(5)反映传说的(6)反映游戏,逗趣的。其中,汉族民歌又分为:(1)号子(特征:反映农事、工程、作坊、搬运,简朴有力,粗犷,情感朴实自然)(2)山歌(用于抒情与野外劳动,生活,又可分为生活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三种,反映了人民的爱情与疾苦)(3)小调(又称小曲,小令是民歌的艺术化题材涉及社会、政治、风俗、爱情、游戏、生活等,很广泛,是人们休闲、集会、风俗,在城里巷尾传唱的民歌,旋律性强、形式匀称)民间歌曲的特征:(1)联系人民生活(2)是集体智慧的结晶(3)短小,易于传唱。民间歌曲是民族音乐的基础,民族音乐又分为歌舞、民歌、说唱、戏曲、器乐五类。2.民间歌舞分类:(1)歌舞,以歌为主,舞为辅,分为载歌载舞(以歌为主)和歌舞并重两种形式(2)乐舞:打击、弹拨、吹管等乐器演奏与舞蹈(3)歌舞小戏:歌舞吸收戏曲。歌舞音乐分为(1)舞歌:民间歌舞音乐中的声乐的音乐伴奏类型,体裁单纯;分类:戏腔、多声部歌曲、吟诵、儿歌、小调、时调小曲、谣曲。(2)舞乐:民间歌舞音乐中的器乐分为打击,吹打,拉弦,弦索等。北方秧歌分为地秧歌与高跷秧歌。民间歌舞特征:于节日的(春节、元宵)社火,花会演出时综合声乐、舞蹈、戏剧的,舞蹈以汉族舞蹈为主,很少单独存在,与旱船、小车、花灯等结合而成复合艺术。无职业演员,与群众紧密结合“歌”与“乐”直接从民歌小调中移植,不添加个性特征。南方采茶、花灯分为灯舞歌舞‚集体歌舞ƒ小型(2—3人的)歌舞。3..说唱音乐分类(1)只说不唱:评书、评话、快板、快书、相声。(2)只唱不说:鼓词鼓书(京韵,胶东,东北等各地)弹词(苏,扬,长沙)渔鼓道情(和莺歌柳,河南坠子)琴书(山东)花鼓(二人转,凤阳花鼓)时调小曲(天津时调小曲,福建南音,小曲轻唱)特点:叙述与抒情的内容‚以市民为主要对象,称为“流传于城镇的‘高台教化’”。4.民间戏曲特点(1)综合舞美,身段,唱腔,器乐,文字,诗歌,杂技(2)节奏统一了唱念做打(3)音乐(声音)是划分剧种的依据(4)象征性:虚拟的表现形式(虚拟动作、拟声)(5)歌舞演故事(6)地方的多样性②时间性③创作与表演兼具群众性和专业性④板式、曲式的程序性,与出新、流派的统一⑤音乐节奏(声:唱腔念白,文武场器乐曲)与舞台节奏的相互统一。分类:北:吕剧(鲁)、梆子、二人转(东北)、秦腔(陕)、二人台(晋)。南:粤剧、旱剧、黄梅戏、湘剧、川剧、贵剧、藏、闽……四大声腔:昆腔(昆剧)、高腔(川剧、湘剧、赣剧)、梆子腔(晋剧、秦腔、豫剧、各地梆子)皮黄腔(京剧、徽剧)行当:旦:正旦、小旦、贴旦、老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生:老生、小生、武生。净:正净、副净、武净、毛净(油花脸)。丑:文丑、武丑二各地音乐特征部分1吴越(长三角、苏、浙、沪、安徽东南、福建东北)①五声徽调式为主,强调羽角音,以大二小三度五声邻音级进为特点②常用顶真和尾音串移位等,旋律自然顺畅、渐进绵延、含蓄内在、婉转优雅③曲体以起承转合四句方整体为基础,有二句半、三句半、五句及多句体,曲艺、戏曲有板腔变化体、曲牌连缀体与综合体,其中昆曲曲牌连缀体是代表。曲牌程式、联套、集去、犯调均有成熟规律器乐曲中,螺蛳结顶、鱼合八、金橄榄等数据性结构手法的运用独具特色2荆楚(湖、江汉流域)①调式为三、四度重置四声音列(五声)②常打破通常对称平衡的结构形式,变化很多样,以构成奇数的,不对称的歌体以造成错综复杂的美感、各段的调门常各不相同,词节也常打破词句与乐句,词节与乐节间的对称平衡将某处处理或不等长的配合,演唱形式与词体句体多样变化(3)终止式往往不导向主音,而结束在从属音,滑音或者离主音关系很远的音上。形成反差与刺激性,与楚艺术中原始,神秘非理性色彩相一致。3.巴蜀音乐(1)旋律激昂与郁闷并存,悲壮与悠扬共生,慷慨阳刚。悠扬绵长,歌词多描写山水中艰苦劳动的旋律贴合方言语调,句式多上下句,句尾承下句。小调形式规范,旋律腕力,柔媚曲折,山歌悠长自由,一路吼来,畅快淋漓。船工号子高亢入云。(2)调式以徽。商。羽为主音。并还有二。三。四。或者偏音。变化音音列,有色彩变化。(3)节奏:汉族采用归整形,少数民族以及山歌则采用散板。混合拍子等。(4)唱法:强调字头喷口。句式间强调乐句乐节的重音,称词或行腔跳跃处伴有“哈哈”腔。4.滇桂黔音乐(西南)(1)音乐结构:1.单一性音乐结构包括采用单乐段。复杂乐段与单2段体的曲体形式。2.繁复性音乐结构包括变奏体。回旋体联曲体。套曲体。板腔体综合体。(2).音阶调:以分宫商角徵羽,有2声。3声,4声,5声,6声,7声等类型,其中典型以3.4声音列,5声音列与含四分之一—si的6.7声音列(我看不懂他这写了些屎,只能这么打了)(3)节奏挥洒随意,自由无羁,打击有丰富而自成体系的鼓点。鼓套。(4)织体1.单声部织体他包括同生齐(独)唱,混声齐唱。对唱。一领众合。2.多声部织体有主调织体与复调织体。5.青藏高原音乐(1)调式:五声调式与含清商角变宫的6.7声调式,有含#fa,徵分音与降mi的八声音阶。(2)节奏:1“有板”.分为:4分之2.4分之4.4分之1.4分之3.4分之5.2分之3与混合拍子等。2.“无板”即散板。(3)曲式有对应行、性的两句体与其发展而来的三句体。四句体与多句体。6.北方草原音乐1)分为东部系和西部系两大部分,东部系有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东部锡伯、满族、裕固、土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西部系有哈萨克、柯尔克孜族西部锡伯,音乐有体系兼容的特征(兼容欧洲、中国与波斯——阿拉阿伯体系)2)调式以徵、羽、宫为主,也有徵升、徵降与欧洲、阿拉伯的调式、常离调转调,有主——下属、主——属、主——重属、主——重下属等转调形式。3)节奏分长调与短调,长调自由悠长、快慢相济疏密有致,短调律动鲜明、匀称规整、也有长调、短调的结合类型,节拍以三拍子、两拍子为主。4)典型结构是“带副歌的单二部曲式”5)音乐通过一个持续低音与旋律声部的对比多声互动追求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7.新疆高原与绿洲音乐1)采用多种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的以宫调为主。北疆用欧洲音乐体系以自然小调为主,北疆用欧洲音乐体系以自然小调为主,南疆采用波斯——阿拉伯体系,以四分之三音,四分之一音为特色。2)节奏以切分和弱起为特征,分为固定节奏型、散板和非固定节奏性。3)旋律线以锯齿型为特色旋法善用重复、变化重复模仿、呼应、对比等手法4)塔吉克族采用5声、7声音阶、八分之七、八分之五拍、一段体的音乐结构。5)塔塔尔族主要采用五声音阶宫调式,四分之二、四分之四拍、四句式、副歌变奏和音乐结构。6)乌孜别克族采用带四分之一印的七声音阶,四分之二、四分之四、八分之三、八分之六拍、交替的固定拍子,曲式有“起承转合”多装饰音。7)俄罗斯族采用大小调体系、有纵向多声部思维采用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拍。8.岭南音乐1)汉族音乐以五声、七声相杂其中无声与中原相仿,级进中常有五六七度跳进,并吸收近现代外来音乐、柔且直、清婉溜亮、纡徐有情。2)黎族音乐体裁与唱调多样,曲调有民族语言特色,调式常见徵.宫调式,旋律形态有同音反复级进与先上行后下行最后落于主音的弧线型。节拍强弱交错较多样,曲体有谣曲体,单句反复体,双句体,起承转合体等。9.闽台音乐(1)闽台汉族音乐多承中原古乐遗风,堪称“华夏音乐的活化石”,其调式,旋法,记谱法,乐学体系,乐律,节奏节拍,音乐节奏,乐器与表演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古代各时期的音乐现象。闽台汉族音乐风格以五声性为基础,风格随区域.方言变化:1.闽东区:以徵调,变宫与切分节奏为特点。2.闽南区:泉州音乐古雅具南音特色,漳州以突出双四度框架的分段运动为特色,乐风淳朴爽直。3.莆仙区以五度大跳为特色。4.闽中以宫角徵,羽宫角三和弦分解为特色。5.闽北以徵宫跳进和徵.羽调式为特色。闽台各音乐品种间又有密切联系:1.民歌,歌舞是器乐,说唱和戏曲形式与进一步发展的源泉,多数乐种经历过“民歌—歌舞—说唱—戏曲”的发展历程。2.同一方言内的音乐互相吸收。3.乐种曲种间互相影响,并衍生出新品种,闽台汉族音乐文化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既固守自我又博采众长,深受外来曲种.剧种的影响。(2)畲族音乐特点:商调为主旋律呈波浪状,一字一音一拍,末字拖长音,切分节奏,单乐段,词曲不同步。(3)高山族音乐特点:民歌拍数无定,节奏丰富,常呈重唱,支声,合唱,派生式对比复调整,舞蹈歌曲节奏规整有序,律动很强,音域宽,级进为主,一字多音,多为羽.徵.宫调。10.客家音乐(闽粤赣三省交界处)(1)以客家山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