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1页
再生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2页
再生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3页
再生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4页
再生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生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0再生粗料耐久性机理再生混凝土技术是促进建筑、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引起了混凝土研究人员和工程行业的关注。再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界面特点由于再生粗集料的加入而变得比普通混凝土更为复杂,也给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分析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不同来源的再生集料性能差异较大,耐久性的试验方法各异,各国学者的试验设计内容不尽统一。本文在国内外大量文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1混凝土的永不处理1.1抗碳化性能再生集料的孔隙率大于天然集料,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与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将会有较大的增加,这无疑会降低其抗碳化性能。然而,再生集料的表层含有老水泥砂浆,使得再生混凝土中总的水泥含量增大,可碳化物质增加,这对抗碳化性能有利。因此,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应是这两个效应的综合。文献的试验均得出,随再生粗集料的取代率增加,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增大。Otsuki的试验结果是随水灰比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增大。Otsuki和Hiroshi的试验得出,采用二次搅拌工艺(DoubleMixingMethod)可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Hiroshi的试验还得出,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标准差大于普通混凝土。Ryu的试验得出,再生粗集料的性能(砂浆强度及含量)对碳化深度的影响很小。Amanon的试验表明,原始混凝土的龄期(小于28d的范围内、水泥未完全水化)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不明显。Shayan的试验得出,集料经过硅酸钠溶液(黏结剂)表面改性处理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均较大,因为硅酸钠溶液具有的很高的CO2吸附能力会增大混凝土的碳化速率。陈云钢的试验得出,掺加Kim粉结晶型和结晶渗透型液状界面改性剂后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孙浩的试验得出,掺加矿渣粉、钢渣粉可以减小碳化深度,但其掺量不宜过大(矿渣粉掺量不大于30%,钢渣粉掺量不大于10%);而掺加粉煤灰反而会使碳化深度增大。可见,掺加矿物掺合料可以细化混凝土内部孔隙、改善再生集料与新水泥浆体的界面,有利于改善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但它们也同时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碱含量,增大碳化速率。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发现,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可能低于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然而,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其抗碳化性能可能比较接近。如Limbachiya的试验得出,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粗集料取代率大于30%的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有所改善。又如Salomon的试验得出,用作列线图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其碳化深度小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再生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明显大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基本规律是:随新水泥浆体密实度的增大(如减小水灰比、掺加适量矿物掺合料、采用二次搅拌工艺等),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减小;对再生粗集料进行表面改性并不能明显改善抗碳化性能;随再生粗集料的取代率增加,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增大。1.2冻融试验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许多研究者[12,13,14,15,16,17,18,19,20]的试验均得出,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甚至优于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Hendriks对荷兰Helmond地区的两条公路(其中一条为普通混凝土做的,另一条为再生混凝土做的)进行抽样,冻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与普通混凝土差别不大。其原因与轻集料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冻性能相类似,尽管再生集料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效果不如轻集料,但再生集料较大的孔隙率应该也可起到微养护的作用,还可降低界面处水泥砂浆的水灰比,从而改善了界面的质量。然而,更多研究者[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低于、甚至明显低于普通混凝土,再生粗集料是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薄弱环节。其主要原因是再生粗集料很容易吸水饱和,10min可达饱和程度的85%以上,30min可达饱和程度的95%左右,根据Whitesids研究,冻融破坏的临界饱和度约为92%,因而,再生粗集料容易先于新水泥基体发生冻融破坏,成为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薄弱环节。Hasaba、Kawamura和Gokce对冻融试验后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显微分析的结果表明,微观裂缝首先集中于再生粗集料的附着砂浆,进而诱发其周围新砂浆中生成裂缝,经过次数不多的冻融循环之后裂缝便在新砂浆中相互贯通,最终导致试块冻融破坏。Gokce的试验中采用了两类再生粗集料,其中I类再生粗集料由非引气混凝土破碎而成,而II类再生粗集料由引气混凝土破碎而成,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均掺加了引气剂。结果是由I类再生粗集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引气后,其抗冻性能明显低于普通混凝土;而由II类再生粗集料配制再生混凝土,其抗冻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II类再生粗集料中掺加少量I类再生粗集料后,由其配制的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明显下降。由此表明,原始混凝土是否引气(即老砂浆是否引气)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着很大影响,未引气的再生粗集料表层附着老砂浆往往就是抗冻性能的薄弱环节。Dillmann的试验得出,原始混凝土的强度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似乎没有影响。覃银辉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硬化初期遭遇一次冻结后的性能。试验表明,再生混凝土的预养龄期(受冻前的养护龄期)、受冻天数对再生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有较大影响;不同受冻温度对再生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影响较小,但对一次冻结融解时的强度影响较大;再生混凝土需预养护较长时间(14d)才能使后期强度基本不受损害,因而不适于冬季施工。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基本规律是,降低水灰比以减小混凝土内部的孔径,掺加引气剂以减少空气泡间距,掺加掺合料以细化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减小再生粗集料最大粒径及再生集料的强化,均能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其中以掺加引气剂的效果最好。如Salem、刘学艳、李占印、Gokce和张雷顺等的试验结果均说明降低水灰比(掺加减水剂)可以较大地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除了Nishibayashi外,B.C.S.J、Salem和张雷顺等的试验结果均表明掺加引气剂对改善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效果明显。Salem、刘学艳、肖开涛、Gokce和张雷顺的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偏高岭土等矿物掺合料、增浆法(增加水泥浆体,作再生粗集料预裹浆用,以改善薄弱环节——再生集料表层原水泥砂浆中的内部缺陷)以及对再生集料进行改性均可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李占印的试验得出用12%的粉煤灰取代水泥改善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粉煤灰掺量较小(12%)的缘故。Salem的试验就表明粉煤灰掺量为14%时,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而当粉煤灰掺量增加到28%时,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Oliveira的试验得出,再生粗集料的水饱和度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很大,降低再生粗集料的水饱和度可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Rottler的试验得出,减小再生集料的粒径可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1.3再生混凝土干缩变形再生混凝土的收缩机理同普通混凝土基本一样。在普通混凝土中,产生收缩变形的主要是水泥砂浆,粗集料对水泥砂浆的收缩变形起着抑制作用。然而,由于再生集料表层的老水泥砂浆吸水后产生收缩,以及再生集料的弹性模量较小,抑制作用降低,此外,为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通常采用预湿再生集料或者增加拌和水的方法等,均将增大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变形。Ravindrarajah的试验表明,随强度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较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增大越多;随原始混凝土强度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增大。这可能是因为,强度越高时,再生粗集料的单位用量增大,使得再生混凝土总的砂浆含量越大,而原始强度越高时,再生粗集料附着砂浆含量越大。Eguchi基于复合理论的观点研究了再生混凝土干缩,再生集料本身较大的干缩变形及较低的弹性模量使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较大;对普通混凝土而言,绝大部分的水分散失来自于水泥石,而在再生混凝土中,除水泥石外,再生集料也会失水,导致干燥收缩较大;再生集料在干燥初期失水很多,但对再生混凝土干缩变形的贡献并不大,而在后期,再生集料的水分散失对干缩变形的贡献增大。试验表明[5,7,13,20,23,45,46,47,48,49,50,51,52,53,54],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较普通混凝土增大0~100%。文献[5,20,53-57]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收缩变形随再生粗集料或再生细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Coquillat和Ravindrarajah的试验还得出,全部采用再生粗、细集料取代天然粗细集料时,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将明显增大。赵伟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在早期(前56d)增长很快,在后期逐渐增长减慢。Khatib的试验得出,再生细集料的干缩变形在前10d内增长很快,此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孙浩的试验表明,再生混凝土干缩变形在前60d增长很快,此后逐渐趋于平缓。表1为比利时(Belgium)、荷兰(Holland)以及国际结构材料试验室和联合会(RILEM)关于不同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干缩变形较同强度普通混凝土的比例系数(CorrectionCoefficient)。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大于普通混凝土。影响再生混凝土干缩变形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水胶比(强度)、相对湿度、养护时间、试件尺寸(体积与表面积之比)、龄期等。再生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基本规律为;再生混凝土干缩变形在前期增长很快,后期逐渐减慢;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变形随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而采用再生细集料取代天然砂时,其值将进一步增大;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变形随水胶比、胶集比(胶泥材料与集料之比)的增加而增大,也随用水总量、胶泥材料总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再生粗集料附着砂浆含量增加,再生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掺加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膨胀剂以及采用蒸汽养护等可以减小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其中以掺加膨胀剂的效果最好,如文献[5,50-52,55-56,59]的试验结果。1.4再生混凝土徐变再生集料中含有大量的水泥砂浆,使得再生混凝土中总的砂浆含量大于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导致再生混凝土的徐变较大。文献[24,43,45,53,60-63]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的徐变较同配合比普通混凝土大约20%~60%。Ravindrarajah的试验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徐变随强度增加而减小;随再生粗集料附着砂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CUR的试验表明,随抗压强度的增加,同强度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徐变之间的差别减小。Nishibayashi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比徐变(单位应力下的徐变,specificcreep)大于普通混凝土,在龄期250~300d内两者差别一直增大,此后两者的徐变增长速度均逐渐减慢;徐变随水灰比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但在任意水灰比和荷载水平之下,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徐变之间的差别几乎为一定值。Hiroshi的试验表明,采用DC-RR(decompressionandrapidrelease)搅拌方法(即经过正常搅拌的程序后,再加上减压、快速释放的这两道程序),可以改善再生粗集料与新水泥基体之间界面(NewInterfacialTransitionZone)的质量,最终使再生混凝土的徐变降低约20%,接近于普通混凝土的徐变水平。Gomez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徐变随再生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并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的徐变与其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式。表2为比利时(Belgium)、荷兰(Holland)以及国际结构材料试验室和联合会(RILEM)关于不同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徐变系数较同强度普通混凝土的比例系数(CorrectionCoefficient)。由上述的研究结果可知,再生混凝土的徐变较普通混凝土大。再生集料中含有大量的水泥砂浆,使得再生混凝土中总的砂浆含量大于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导致再生混凝土的徐变较大。再生混凝土徐变的基本趋势同普通混凝土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随水泥用量、水灰比增加而增大;采用DC-RR搅拌方法可以降低再生混凝土的徐变;理论上来说,掺加粉煤灰、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膨胀剂等可以减少再生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方法,同样也可以减小其徐变。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加以验证。正是由于再生混凝土徐变较大,故不宜用于预应力构件,而用于非预应力构件时需增大截面高度10%。1.5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理论上,再生集料在破碎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及其表层老水泥砂浆的孔隙率,还有再生集料中的老界面(OldInterfacialTransitionZone)都将改变再生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从而增大其渗透能力。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与其孔隙率或密实度直接相关的。因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的方法均可以起到改善其抗渗性能的作用。肖开涛对掺与未掺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扫描电镜分析(SEM),发现未掺加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的界面上有明显裂缝,而掺加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其界面结构则较为密实。这正是提高抗渗性能的原因。1.5.1再生粗集料取代率对抗渗性能的影响文献[2,4-5,51-52,65-68]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低于同配合比普通混凝土。Rasheeduzzafar的试验还进一步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水灰比较普通混凝土降低0.05~0.1,可达到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抗渗性能。文献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随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Limbachiya的试验得出,粗集料取代率小于30%时,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不大;随再生粗集料取代率进一步增大,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较大。Olorunsogo采用氧气渗透指标(Oxygenpermeabilityindex)描述再生混凝土氧气渗透性能,其试验结果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氧气渗透指数(抗气渗透性能)随再生集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随龄期增长而增大。Roumiana研究了再生混凝土表面的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全部采用再生集料将大大降低抗渗性能;再生混凝土表面渗透能力与其孔隙率、空气扩散率及吸水率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故可用表面渗透能力作为评定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指标。1.5.2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文献[6,37,55,67,69-70]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略低于或明显低于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肖开涛和Kou试验均得出,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再生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肖开涛的试验还进一步得出,再生细集料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的影响大于再生粗集料。由已有研究结果可知,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基本规律是,随再生集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再生细集料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大于再生粗集料,如Limbachiya、肖开涛和Kou的试验结果;减小水灰比、掺加适量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硅粉等)及外加剂(减水剂、界面改性剂等)、对再生集料进行改性处理以及采用蒸汽养护等均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水平,如Mandal、肖开涛、陈云钢和孙浩的试验结果都证明这一点。Kou的试验还得出,掺加粉煤灰同时又采用蒸汽养护时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效果更加显著。Otsuki的试验还表明,采用两次搅拌工艺,可以使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22.7%。1.6磨耗量的影响耐磨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路面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混凝土的耐磨性能主要取决于面层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文献的试验表明,再生混凝土的耐磨性能低于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Dhir的试验还进一步得出,再生混凝土的磨损深度随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与同配合比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粗集料的取代率小于50%时,磨损深度相差不大,再生粗集料取代率为100%时,磨损深度相差34%。然而,杨庆国的试验却得出,强度等级为C30的再生混凝土和普通碎石混凝土的磨耗量分别为1.544kg/m3、1.600kg/m3,亦即再生混凝土的耐磨性能稍优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碎石混凝土。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再生混凝土的耐磨性能低于同配合比普通混凝土。然而,再生混凝土要达到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强度等级,往往需要增大水泥用量,这有助于提高其密实度。因而,相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其耐磨性能与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将会有所改善。再生集料中含有大量的水泥砂浆,导致再生混凝土中砂浆含量超出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50%之多,再生混凝土的耐磨性能低于同配合比普通混凝土也便不足为奇了。混凝土耐磨性能主要受混凝土强度(concretestrength)、集料性能(洛杉矶磨耗值,LosAnglesabrasionloss)及面层混凝土质量(qualityofnear-surfaceconcrete)的影响。故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集料进行改性、改善表层混凝土施工质量,均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能。如Sagoe-Crentsi的试验就得出了,增加水泥用量或掺加矿渣可以减小再生混凝土的磨损深度。再生集料的改性方法主要有二次破碎或加热再生集料以去除部分黏附力较差的砂浆、二次搅拌或用超活性矿物质掺合料的浆液浸泡再生集料以改善再生集料的孔隙结构等。1.7再生集料碱活性检测Marta在研究再生集料表层黏附的老水泥砂浆对其性能的影响时指出,若单位立方米原始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的各组分用量按照天然粗集料(或再生粗集料)1300kg、天然砂600kg、水泥275kg、水180kg,而水泥中碱含量(以Na2O当量计算,Sodiumoxideequivalence)取最大值,即取水泥用量的1%计算,结合水取水泥用量的23%计算,则仅由再生粗集料引入再生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可达再生混凝土重量的0.12%,相当于2.7kg/m3。混凝土的安全碱含量为3kg/m3,因而,由再生集料引入到再生混凝土的碱量为不可忽略。Etxeberria在配制混凝土之前采用快速砂浆棒法测得再生集料表层老水泥砂浆(Attachedmartar)具有潜在活性(即天然细集料,Originalfineaggregate,具有潜在活性)。在对浸水饱和后的再生混凝土内部进行观测分析时发现再生集料周围均有白色光圈,这是AAR反应的重要标志——反应产物碱硅酸凝胶。使用扫瞄电镜对其进行微观分析,证实白色光圈的化学成分就是Si-Ca-Na。由此表明,原始混凝土中天然集料具有碱活性时,在再生混凝土中仍可能发生AAR膨胀破坏。由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再生集料引入到再生混凝土中的碱量不可忽略,同时水泥可能大量积聚在再生集料表面,这必将增大再生混凝土中产生AAR膨胀破坏的可能性。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再生集料碱活性检测方法,因而,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应避免采用已经发生AAR膨胀破坏的再生集料,同时也应控制再生混凝土中的总碱量(如使用低碱水泥、采用矿物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等),使其低于碱含量安全限值。如Shayan的试验得出,用硅灰取代部分水泥可以减小再生混凝土的AAR膨胀率。1.8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硫酸盐溶液能与混凝土中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产生体积膨胀而破坏。文献[1,26,51-52]的试验均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略低于相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Dhir的试验得出,再生粗集料的取代率小于3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基本相近;随着再生粗集料的取代率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降低,但降级幅度不大。肖开涛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随再生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再生粗集料取代率小于50%,其性能较普通混凝土降低不大;再生粗集料取代率超过50%,其性能较普通混凝土降低较大;取代率为100%,约降低18.5%。Marta的研究表明,水泥中硫酸盐含量取最大值,即取水泥重量的4%计算,则按照上述配合比,由仅由再生粗集料引入再生混凝土中的硫酸盐量最大可达再生混凝土重量的0.5%,相当于11.2kg/m3,不可忽略。由以上的试验研究可知,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低于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再生粗集料引入到再生混凝土中的硫酸盐不可忽略。在再生集料取代率较小时,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降低很小,基本接近于普通混凝土,而再生集料取代率进一步增大时,其性能降低较大。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基本规律是,随再生集料取代率增加,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降低;掺加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减小水灰比)、矿物外加剂以及对集料进行改性处理均可提高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2做好耐久性的研究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关于耐久性的机理、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耐久性的改善措施等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同时,为使各研究者的试验结果更具可比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对试验方法、试验设计内容也必须引起注意。2.1再生混凝土耐久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将更多地受到集料本身性能(如老砂浆的强度及含量、含水状态等)的影响。不同来源的再生集料,其性能差异较大,再生混凝土的界面结构较普通混凝土也更为复杂。同时再生集料与轻集料相类似,再生集料在混凝土中同样也会存在吸水返水的特性。这些都给分析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带来很大困难。不同研究者对于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存在着不同、甚至相矛盾的观点,除了再生集料的差异大,试验条件不同等方面原因外,对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认识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对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不能只停留在宏观规律的认识上,而应更多地从微观结构层次入手对其机理加以探究。如Barra与Fung关于再生集料的含水状态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的试验结果是相矛盾的。Barra的试验表明预湿再生集料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而Fung的试验得出预湿再生集料将增大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又如Barra的试验得出,在水泥用量较小时(水灰比较大时),再生集料对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影响较小;而在水泥用量较大时(水灰比较小时)再生集料对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影响增大。而Arlindo认为,增加水泥用量使得水泥石基体更为密实、界面质量更好,从而可以减少再生集料给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Arlindo的试验表明,随水灰比的减小,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越接近于普通混凝土,即再生粗集料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随基体水泥质量的提高而减弱。这与Rasheeduzzafar得出的关于同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其抗渗性能在水灰比较大时相差小,水灰比较小时相差大的结论相矛盾的。Etxeberria指出再生混凝土产生AAR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因再生集料较大的吸附能力而大量积聚在再生集料与新水泥砂浆之间的界面上,使得界面区域溶液中pH值增大。然而关于再生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应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2.2关于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变形模型的试验研究目前,还没有研究者提出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模型。虽然Sagoe-Crentsil指出了碳化深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的经验公式同样也适用于再生混凝土,但并未就再生混凝土碳化模型作深入研究。因而,有关再生混凝土碳化模型的试验研究还需进一步展开。李占印对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再生粗集料、龄期、配合比对再生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了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公式。然而,这是基于单一来源的再生粗集料、龄期较短(180d)、考虑因素较少(再生粗集料效应、最大粒径效应)对普通混凝土干燥收缩应变的预测公式加以修正得出的,对于不同来源、更长龄期、考虑更多因素情况下的再生混凝土收缩应变的预测公式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目前,关于再生混凝土徐变的预测公式还未见有文献报道。2.3减少再生粗集料中砂浆含量的影响关于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措施,徐变和碱集料反应方面研究得比较少,同时,不同研究者还得出了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结论。如Gokce的试验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