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设备管理历史_第1页
国外设备管理历史_第2页
国外设备管理历史_第3页
国外设备管理历史_第4页
国外设备管理历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设备管理研究历史设备管理是在设备维修工程学和综合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包括设备维修,还包括前期管理、现场管理、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备件管理、技术改造管理以及其他各种专业管理。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事后维修阶段(1950年以前)事后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的维修,他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充分利用了零部件或系统的部件的寿命,但是由于是非计划性维修,一旦出现重大设备故障,就会对正常的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一阶段没有形成清晰的设备管理概念,设备维修代替了设备管理。二、预防维修阶段(1950-60年代)(PreventiveMaintenance简称PM)自二十世纪50年代始,人们对设备的磨损机理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设备磨损规律见图圈1一1设奮摩损规律曲蛾BS为了使每个机件都达到安全可靠,维修工作就必须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从而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这种维修体制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非计划停工,将潜在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局限性体现在维修工作量大、针对性差、好耗时多、费用高,而且可能因为拆装埋下一些新的故障隐患,降低力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这一阶段形成了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预修体制(包括中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预防维修体制两大设备管理体系。三、生产维修阶段(ProductMaintain简称PM)(60—70年)六十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采用此种体制,它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他有时候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四部分组成。他的优点就是突出了维修策略的灵活性,更贴近企业的实际,也更经济。另外为了提高设备性能,在修理中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随时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这也就是改善维修。生产维修体制的提出区别了设备维修与设备管理,丰富和发展了设备管理的内涵。四、各种设备管理模式并行阶段(1970后至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英国设备工程学思想和日本全员生产维修体制(TotalProductMaintain简称TPM)的提出,其他国家也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设备管理模式。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美国的后期学、由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和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a.美国的后勤学美国的后勤学起源于军事部门,它的主要思想是:第一、可靠性和可靠性维修;第二、一个系统应包括基本设备和相应的后勤支援两部分。后勤支援包括测试和辅助设备,配件和修理更换件,人员培训,器材储运管理,辅助设施和技术资料等。由于该理论的侧重点是后勤支持,而对使用单位的管理问题涉及相对较少,因此后勤学理论对一般的企业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这也是该理论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设备综合工程学是英国人丹尼斯•巴克斯提出的。关于设备综合工程学,英国工商部曾给出这样的定义:“设备综合工程学是为了是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达到最低的程度,而对有形资产的有关工程技术、管理、财务及其他实际业务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具体地说,有关成套设备、机械、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的方案、设计、制造、安装调整、运行、维护保养、改造更新,尤其是有关设计、使用和费用的信息反馈,都属于其研究范围。全面生产维修(TPM)全面生产维修(TotalProductMaintain)初始与美国,发展完善于日本,初期TMP的观念只定位于“预防保养”即在故障未发生前给与防范、保养;发展至今TMP以生产系统全体生命周期为对象,以改善企业体制为目标,追求“零灾害、令不良、零故障”追求生产系统效率的极限,即综合效率化。在从事TMP活动时,除了生产部门外,还涵盖了研发、生产、管理、营销所有部门,在企业内部应形成自上而下的体系,全员参与,并经由多层级的小团体活动来达到预定的目标。TMP理论基础相见图2所示。TPM前理论墓础示惠團TMP的活动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力,即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此产出不仅指提高生产产量,还包括提升品质、降低成本,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安全、卫生、环境、和提高员工素质。即投入人力、设备、原料而产出产量、品质、成本、交货期、安全、环境卫生、和士气。随着自动化、省力化的进步,生产的主体由人手转移到机械设备时。设备即成为影响“PQCDSHM”的产出的主要因素,为使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并使其产出的“PQCDSHM”达到最佳的境界,是TPM最高目标。TPM对设备管理的理论发展体现在不仅要让设备维持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转以获得最佳的产出,而要同时考虑生命周期成本(LCC),即希望以最少的LCC即最少的费用而达到最佳效果的产出。以上三种设备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小。到后勤学的范围最广泛,他是从设备制造单位的立场出发,主动的保证用户得到全部、有效、和经济的后勤支援,以谋求降低产品、系统、计划的寿命周期费用;综合工程学除涉及设备用户以外,还涉及设备制造部门;而全员生产维修主要针对设备用户。前二者侧重管理理论的研究;后者主要主要是一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侧重企业内部的以生产维修为主体的微观管理。对国外的设备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根据我国的情况,选择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建立合适的设备管理体系。内容简介《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3版)》对国际上一些典型工业国家的设备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同时还介绍了当代国际上设备管理的新发展、新趋势及新思维。本版对上一版进行了补充和改版,将20世纪设备管理的历史发展内容简化,将新世纪的新理念、新模式各聚一章,最后以概述的形式对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体系——tnpm管理体系加以描述。编辑推荐《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3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3版)》可作为当代企业经理、厂长和设备管理人员的参考书,高校企业资源计划、资产管理等专业的参考教材,也适宜作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目录第3版前言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一章20世纪人类设备管理的历史回顾1第一节前苏联的计划预修体系1第二节美国的维修管理特色15第三节英国的综合工程学24第四节日本战后维修体系的进步和tpm31第五节其他一些国家的维修管理简介80第二章21世纪世界设备管理的新理念121第一节设备管理的新颖理念123第二节维修工程系统概念139第三节寿命周期费用(Icc)、寿命周期利润(Icp)和寿命周期管理(Icm)141第四节追求卓越的维修策略145第五节维修组织文化和维修组织156第六节精益维修leanmaintenance162第七节绿色维修与设备健康管理166第八节设备知识资产管理175第九节维修工程教育178第十节维修中的人因可靠性管理183第十一节合同化外包维修发展趋势及其管理187第十二节维修与设备管理水平和绩效评价191第十三节企业电子化维护emaintenance的发展215第三章与时俱进的国际设备管理新模式223第一节从预知维修到状态维修(cbm)223第二节以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acm)226第三节全面计划质量维修(tpqm)230第四节适应性维修(am)233第五节可靠性维修(rbm)236第六节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及其广泛应用241第七节风险检查(rbi)和风险维修(rbm)266第八节费用有效性维修(cem)272第九节资金为中心的维修管理(mcm)274第十节价值驱动维修(vdm)279第^一节赛车式维修管理探索(pitstop)284第十二节全面质量维修(tqmain)288第十三节其他各类维修模式综述291第四章中国特色的设备维修与管理296第一节21世纪是中国设备管理的创新时代299第二节企业设备管理的策划与设计304第三节设备管理的战略与战术契合309第四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企业设备管理对策314第五节设备管理思维与模式创新325第六节设备备件库存结构及备件管理构想331第七节设备管理考核指标343第八节合同化维修价格生成体系研究354第九节设备工作会议管理356第十节流程工业设备的组合维修365第十一节建立和完善我国维修工程教育体系370第十二节绿色维修、再制造工程和设备健康管理376第十三节维修组织结构探索385第十四节设备管理与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融合391第十五节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397第十六节人因失误和人的可靠性管理403第十七节设备管理的系统思考407第十八节设备管理组织修炼415第五章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平台一一tnpm428第一节企业的人机系统428第二节精细化管理要从人机系统现场做起430第三节优化行为,形成规范,养成习惯458第四节构建科学完备的检维修防护体系466第五节营造活跃的现场持续改善文化488第六节缔造可持续进步的人机系统509第七节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平台一一tnpm514后记533序言《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问世10年来,受到国内设备管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第I版、第2版都已经过多次印刷,两版累计印数超过3万册,仍然受到相关读者的青睐。在此,作者衷心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和信任。近年来,作者几乎每年都要出国参加相关国际会议,一直密切关注和研究着国际设备维修管理的动向和最新发展趋势,并与国际上的设备管理领域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作者以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独特设备管理视角,不断深入到国内各类工厂、油田、矿山、码头、基地进行咨询指导,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移植到中国企业的土壤,持续带动中国制造业人机管理系统的进步。作者的足迹走遍包括港、澳、台在内的祖国各地。作者的设备管理研究成果曾经在瑞士的巴塞尔、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丹麦的哥本哈根、芬兰的赫尔辛基、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黎巴嫩的贝鲁特、伊朗的阿瓦兹等地区宣讲和传播。作者所创立的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体系一一TnPM已经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北到大庆油田,东到舟山群岛,南到北部湾海上平台,西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TnPM体系甚至已经传播到伊朗的中石油测井KISH和AHWARZ基地上。作者近年来又总结提炼出国际上一些新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设备管理理念和模式,决定对本书进行再一次补充和改版。后记作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先进设备与落后维修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的设备技术进步始终超前于设备维修与管理的人才进步。前几年,国内某钢厂一炉25t铁液包倾覆,把31个正在开安全工作会议的职工浇注在铁液里。作者看着这条消息,心情十分沉痛!作者曾上网查找造成这次重大事故的原因,有的说是铁液包耳轴没定时检查,因为开裂而使铁液包倾覆;也有的说是因为钢丝绳卡子的螺母松了,让钢丝绳滑落。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个事件都在质询着我们的管理者:我们的设备管理体系是否覆盖应该覆盖的设备部位,我们设备关键点是否真正受控?!如果从管理文件体系上已经受控,那么我们的执行力是否真正到位?!据有关媒体统计,中国的工业伤亡事故比例是美国的100倍、欧洲的90倍、南非的30倍、印度的10倍!是领导、企业主不重视生命?政府由于重视人民生命安全,采取了对责任事故领导严格问责措施。试想,如果煤矿出了人命,矿主不但要赔偿损失,甚至要关闭煤矿,将前期投入付之东流。因此,多数煤矿主、老板也重视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