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作者简介孔子子姓,孔氏,名(
),字(),()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通晓六艺(
),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丘仲尼春秋末期鲁国儒家《诗》《书》《礼》《乐》《易》《春秋》礼、乐、射、御、书、数
作品简介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语录体、格言体曾子子思作品简介《论语》作品简介《论语》作品简介《论语》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精干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zuǎn),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作品简介《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论语》写作背景作品简介《论语》所表现的思想,特别是它所总结的一套政教伦理原则,比道、墨、名、法诸家更系统完整,更适合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并且其内容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因而在近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期被用为治国的主导思想,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对历史、传统文化和民族心态都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宋代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可见其思想是如何丰富和深刻。《论语》的地位与影响整体感知正音:自省xĭng如乐何yuè
文质彬彬bīn譬pì如未成一篑kuì八佾yì字词疏通疏通字词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①慎于言,就有道而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敏:勤勉。而①:表并列。而②:表顺承。就:到,靠近。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已:同“矣”,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相当于“了”。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状后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疏通字词而:表假设,如果。如…何:固定句式,“把…怎样、对…怎么办”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固定句式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疏通字词朝、夕:名作状,在早上、在晚上闻道:得知真相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疏通字词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喻:知晓、明白孔子说:
“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疏通字词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齐:形作动,看齐。内:名作状,在心里。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疏通字词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疏通字词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而:表并列以为:把…作为已:停止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宾前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疏通字词为:堆积。篑:筐。平:形作动,填平。覆:倾倒。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疏通字词知:同“智”,智慧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疏通字词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克:约束。复:归复。一日:一旦。归:称赞。由:依靠。目:细则。礼:名作动,合乎礼。事:实践。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疏通字词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一言:一个字。行:实践。其:大概。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疏通字词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为什么不。夫:那。兴:指激发人的感情。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怨:指讽刺时政。迩:近。事:侍奉。固定句式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疏通字词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研读文本脉络梳理阅读《论语》的基本方法:归纳主题,搭建框架本课所选章节聚焦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探讨君子之德和如何修身养性的观点。仁君子之道修身养性1、何谓好学2、仁与礼乐3、道重于生4、重义轻利5、见贤思齐6、文质彬彬7、以仁为任8、进退在己9、智仁勇10、克己复礼11、思己恕人12、何莫学诗章节主要观点说理方法1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理论论证2礼、乐以仁为基础理论论证3执着追求“道”理论论证4君子重义轻利对比论证5虚心学习,自我反省对比论证6文质兼备,方为君子对比、理论7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定理论论证8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比喻论证9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举例论证10克己复礼为仁理论论证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论论证12《诗》的社会功用举例论证找出文中所有与“仁”有关的句子,体会“仁”的内涵。找出文中所有和“仁”有关的句子,体会“仁”的内涵。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研读文本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论语》编撰者之一。其14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孔子赞其好学、仁人。一、仁者爱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一)仁之本: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立爱自亲始”
“亲亲为大”
由孝达仁、移孝于忠 (二)仁爱由家庭推广到社会,从“亲亲”推广到“泛爱众”二、克己复礼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克己(对内)
复礼(对外)不看、不听就是要克制自己,不被礼乐崩坏的现实同化不说、不做就是要用礼的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二、克己复礼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反问句增强感情色彩,既具有说服力,又具有感染力。三组因果关系:士不可以不弘毅
因为
以仁为己任任重
因为
任重而道远道远
因为
仁的精神需要终生不倦,死而后已 二、克己复礼“礼”起源和核心是尊敬和祭祀祖先。周礼是周初确立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周礼包括礼制、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一)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二)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三)礼貌(义),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礼的根本目标是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周礼二、克己复礼
礼与仁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礼“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统同”,即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而“仁”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爱、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怎样对待音乐呢?由此可见,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三、为仁由己一个人能否成为仁人,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生而知之者为少数,后天学习成为人们提高自身修养,进而达到理想境界"仁"的重要途径。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凸显了作为志士仁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排除干扰: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与享受实践锻炼: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虚心请教: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匡正自身行为三、为仁由己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三、为仁由己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4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该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①比喻论证。这句话用了两个比喻,用来说明做人、做学问、做事要靠自己坚持,不能半途而废。②第一个比喻是堆土成山(其咎在己)。③第二个比喻是填平洼地(进益在己)。孔子强调,人与人境遇不同、机会不等、时运有别,但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三、为仁由己小结:以学求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摒除外界干扰,有勤勉的学习态度;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③有学习的优秀榜样;④源自自己的内驱力;四、推己及人:忠恕之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才能博施济众。忠:尽己心以待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成全他人。恕:推己心以及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宽容他人。四、推己及人:忠恕之道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为什么?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大;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招人感激,人与自我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是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之来,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找出课文与“君子”有关的句子,体会“君子”的标准。找出课文与“君子”有关的句子,体会“君子”的标准。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绑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
君子原本含义:居于上位者的贵族阶层。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代表身份地位。新的内涵:具备政治修养和政治韬略的统治者。到了孔子时代,君子被赋予另一种含义:德行高尚的人。从尹,从口。(会意字)"尹",手握权杖,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并不因阶层有教育上的区别﹣﹣有教无类君子是人人可以追求的,人与人是内在平等的。既要使有德者有其位,也要使有其位者有其德。"旧义倾向于就位以修德,孔子则侧重修德以取位"。-﹣萧公权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这里指平民百姓。夫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出身平民的人;先做官而再学习礼乐的人,是世袭贵族出身。如果让我选择的话,那我一定会选择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去做官。"《论语》中君子的标准: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在上位的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做到恭敬认真。"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别人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都担心很难完全做到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位一致经世致用课文中,孔子谈到《诗》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孔子谈《诗》的三大功能: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课文中,孔子谈到《诗》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孔子谈《诗》的三大功能: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诗可以兴
《诗经》在进行创作时,都是有感而发的,因而每一个字中都饱含感情。读《诗经》的人,自然也能感受到这种感情,并使自己的感情受到熏陶。因而《诗经》起到了影响人们心志的作用,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人重视《诗经》的兴发作用,很多人都是受《诗经》的感召,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诗可以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这首诗塑造了一个虚实相生的意境。写实方面,伊人可望不可及,虚的一面,理想很难达成,需要经历千百般的努力。用苇草比喻理想,托物言志,通过具体和想象的空间,激发读者的意志,不畏险阻,不断追求。诗可以观
观是"观风俗之得失"。"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因而必然是对它所诞生的时代的真实反应。我们对前人的生活状况一无所知,要想有所了解,就得获得当时的文献资料。而学习《诗经》,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掌握全面的社会历史知识,了解各种各样的风俗民情。这些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以古证今,提高现实观察力,提高洞察人情世态、分辨是非的能力。诗可以观溱zhēn与洧wěi,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蔺jiān兮。女曰观乎?士日既且。且cú往观乎?洧之外,洵訂xū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xuè,赠之以勺药。《溱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春秋时期,郑国上已节的习俗风情。这一天,年轻的朋友们,手持兰草来到河边相会、洗衣濯足、游乐祈福。诗可以群
"群"是沟通,它以诗为媒,把一个个零散的、个人化的观点,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约定俗成的认识。诗可以群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赫兮咺xuǎ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淇奥》表面上是一首夸赞诗,但《淇奥》更开创了以竹貌喻人品的先河,这个流传和切磋琢磨的过程,是"诗可以群"的体现。我们今天,也依然在干这件事,写诗喜欢用"与君共勉"的题跋、热衷于参加"诗歌朗诵会",这是一次次"群居相切磋"的过程。诗可以怨
怨就是不满。不满要表达出来,不能闷在心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而诗歌就是其中一种健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有注家说怨是"刺上政"的意思,即是对社会政治以及上级统治者的不满,比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等篇目。但还应该看到,《诗经》中还有其他的不满情绪,因而"怨"并不局限于"刺上政"。比如《采薇》表达的是人民遭受战争痛苦后的不满,《氓》表达的是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期4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幼儿园性知识教育
- 乡村旅游居民接待培训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使用pip命令安装第三方库
- 工程造价管理公司汇报
- 妊娠合并甲减护理查房
- 2025《房地产经纪综合能力》房地产经纪人协理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
- 云南省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影像技术类近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心脏术后各管道的管理
- 多芬案例分析课件
-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试题及答案
- 医院药品采购制度及流程
- 2024年食品安全法管理知识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招聘17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宿舍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课件 chap6 大模型微调
-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培训2024
- 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教学课件:《新时代新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