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课 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练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1页
第07课 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练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2页
第07课 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练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3页
第07课 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练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4页
第07课 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练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7课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 (模拟精练+真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1.(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三模)从逻辑学的角度,对下列观点理解正确的是()观点理解①金属是导电的,所以导电的都是金属。正确,是换位推理②这一犯罪行为要么是故意犯罪,要么是过失犯罪,经法庭调查已认定是过失犯罪,所以,这一行为不是故意犯罪。正确,是不相容选言推理③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一起去图书馆,他们一起去图书馆了,所以,第二天上午一定没下雨。正确,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④瑞雪兆丰年。这一结论不可能运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导电的都是金属”中的“导电的”前提中属于肯定的谓项,不周延,换位后作为主项变为周延的,这种推理错误,①排除。②: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该项属于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②正确。③:该观点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因此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该观点则是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这种推理结构是错误的,③排除。④: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瑞雪兆丰年”的条件很难满足。人的精力、能力和条件有限,认识对象不断发展,人们不可能对每一年的情况都进行考察,因此,人们不可能用完全归纳推理归纳“瑞雪”与“丰年”的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C。2.(2023·山东淄博·统考三模)科学家调研探寻鸟类飞翔的方向规律。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时,所有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反之,当阴天无太阳时,它们就迷失方向。科学家作出结论;所有鸟能远航万里而不迷失方向的原因是利用太阳来定向的。下列探究因果联系的方法与材料一致的是()A.用锯锯木头,锯会发热;用锉锉铁,锉也会发热;在石头上磨刀,刀会发热。由此得出:摩擦生热。B.居里夫人在沥青矿物中提取放射性元素时发现,从一定量的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全部纯铀的放射性强度比同等数量的沥青矿物的放射性强度低数倍,她推断:沥青矿物中还存在其他放射性更强的元素。C.小明在夜晚观察降雨量,发现凌晨1点,降雨量为5mm;凌晨3点,降雨量为7mm,凌晨四点,降雨量为10mm。据此得出:此次降雨,时间越接近天明,降雨量越多。D.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味精。而作为对照组的另一半没有吃这种味精。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比对照组差得多。得出:食用大量味精会降低人的认知能力。【答案】D【解析】D:材料运用的是求同求异并用法。“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时,所有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这是求同;“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时,所有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反之,当阴天无太阳时,它们就迷失方向”,这是求异,D符合题意。A:材料“通过锯锯木头,用锉锉铁,在石头上磨刀,得出:摩擦生热”,这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求同法,A不符合题意。B:“居里夫人从一定量的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全部纯铀的放射性强度比同等数量的沥青矿物的放射性强度低数倍,推断:沥青矿物中还存在其他放射性更强的元素。”这是寻找剩余部分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剩余法,B不符合题意。C:“小明通过对不同时间降雨量的变化情况观察,得出此次降雨,时间越接近天明,降雨量越多”,运用的是共变法,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2023·山东滨州·统考二模)当前大部分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较弱,生涯规划意识从高中课堂途径获取的比例较低。某校高中生围绕“生涯规划”展开讨论,下列对同学们的见解进行逻辑分析正确的是()序号见解逻辑分析①除非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否则就不能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可推出“只有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意识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②部分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较弱,小张是高中生,所以,小张的生涯规划意识较弱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③只要通过课堂途径培养生涯规划,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就能提高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④某校通过对本校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较弱这是一个完全归纳推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除非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否则就不能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因此,可推出“只有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意识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①正确。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但“高中生”作为中项,在前提中都没有周延,因此,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②正确。③: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而不是推理,③排除。④:并没有认识全部的高中生,只涉及到部分高中生,是一个不完全归纳推理,④排除。故本题选A。4.(2023·全国·二模)某同学设计的板报内容中有这样一段话:通过对关键数据周密分析,经科学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市经济将取得全面发展,重工业、金属冶炼工业;旅游业、商业等主要行业都会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从逻辑的角度,对这段话的解析正确的是()①重工业和金属冶炼工业属于种属关系,不应该并列使用②当地预测经济总体走势的时候,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法③列举的行业分属第二、三产业,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④分析当地具体经济情况的过程中,使用了联言推理的方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重工业和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属种关系,不是种属关系,①表述错误。②:如果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这样的推理就是完全归纳推理。当地预测经济总体走势的时候,只列举归纳了重工业、金属冶炼工业、旅游业、商业等主要行业,是不完全归纳推理,②排除。③:从逻辑的角度,这段话列举的重工业、金属冶炼工业、旅游业、商业等主要行业分属第二、三产业,没提及第一产业情况,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③符合题意。④:从逻辑的角度,这段话分析当地具体经济情况的过程中,使用了联言推理的方法,即我市经济将取得全面发展,重工业、金属冶炼工业、旅游业、商业等主要行业都会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2023·海南海口·海南华侨中学校考二模)为验证雪糕“高温不化”与“卡拉胶”成分有无关系,调查员采用同样原料自制了三组雪糕,每一组雪糕卡拉胶含量不同。制成后将三组雪糕置于34.3℃的环境中,一小时后,没有添加任何卡拉胶的雪糕1号融化并不完全,整体上呈浓稠状;含有0.04%的卡拉胶的雪糕2号,融化状况跟1号差不多,黏稠程度较1号更高;完全由卡拉胶制成的雪糕3号,完全地融化在盘子里面。该实验运用的推论方法是()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求同求异并用法【答案】B【解析】B:求异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为验证雪糕“高温不化”与“卡拉胶”成分有无关系,调查员采用同样原料自制了三组雪糕,每一组雪糕卡拉胶含量不同。制成后将三组雪糕置于34.3℃的环境中,一小时后,三组雪糕的融化状况是不一样的,说明该实验运用的推论方法是求异法,B符合题意。A:求同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中的检验活动不体现求异法,A不选。C: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中的检验活动不体现共变法,B不选。D: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中的检验活动不体现求同求异并用法,D不选。故本题选B。6.(2023·江苏·二模)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在第一组广口瓶中,放进肉或鱼,然后盖上盖子,或蒙上纱布,苍蝇进不去,结果一个蛆都没有产生。在第二组广口瓶中放进同样的东西,敞开瓶口,苍蝇能飞进去产卵,结果肉和鱼很快就生了蛆。因此,他断定,苍蝇产卵是鱼肉生蛆的原因。这一实验运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是()①求异法②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③求同求异并用法④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求异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求同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第一组广口瓶的实验和第二组广口瓶的实验分别运用了求同法,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比较体现了求异法,因此材料体现的是求同求异并用法,故①不符合题意。②④: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两组广口瓶放进肉或鱼,一组苍蝇不能进去产卵,一组苍蝇能进去产卵,最后断定,苍蝇产卵是鱼肉生蛆的原因。这一实验运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是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不是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故②不符合题意,④正确。③: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的比较体现了求同求异并用法,故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2023·山东潍坊·统考三模)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是影响女性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和体脂的因素之一。该研究的数据来自美国“全国女性健康研究”的1654名不同血统的女性。这些女性的基线中位年龄接近50岁,该项目从2000年到2008年对其进行了跟踪调查。上述研究过程()①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考察尽可能多的认识对象②运用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演绎推理的方法③运用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的方法④运用了在认识对象的结构和功能之间进行类比的推理方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该研究的数据来自美国“全国女性健康研究”的1654名不同血统的女性,表明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考察尽可能多的认识对象,①正确。②: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是类比推理的方法,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②错误。③:通过对1654名不同血统的女性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得出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空气污染是影响女性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和体脂的因素之一,这是运用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的方法,③正确。④:材料没有涉及结构类比和功能类比的推理方法,④排除。故本题选A。8.(2023·广东梅州·统考三模)海豚身体大,阻力小,能轻而易举地升落。它们利用尾巴拍打水,利用水的托浮力上升,可以飞速地升落。科学家模仿海豚的形状,将潜水艇改成圆的,这样潜水艇就可以很快行驶了,还能随意上升下降。海豚,让科学家走到潜水艇的最高境界。这一研究过程()①正确地处理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②运用了模仿和比较的推理方法来制造先进技术装备③表明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④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材料体现的是根据海豚的特征,把潜水艇改成圆的,材料不涉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①排除。②:根据海豚制造潜水艇是运用规律仿生学,是类比推理,比较不是推理,②不选。③④:根据海豚能够飞速的升落的现象,科学家模仿海豚的形状,将潜水艇改成圆的,这样潜水艇就可以很快行驶了,还能随意上升下降,这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表明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9.(2023·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下列关于推理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真金是不怕火炼的,所以,怕火炼的不是真金”——正确的换质位推理。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所以,经历一番寒彻骨,定有梅花扑鼻香”——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③“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都有自由裁量权。”——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④“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雁阵‘人字形’齐飞,侧后大雁飞行能耗降低,从而完成长途迁徙。受此启示,飞机会按‘人字形’编队飞行以节省燃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必然推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真金不是怕火炼的”,然后再换位得出“怕火炼的不是真金”,①正确。②:前提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经历寒彻骨,才有梅花扑鼻香”,肯定前件,不能必然肯定后件,②错误。③:结论中的主项“国家机关”是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因此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③正确。④:“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雁阵‘人字形’齐飞,侧后大雁飞行能耗降低,从而完成长途迁徙,受此启示,飞机会按‘人字形’编队飞行以节省燃料。”,该推理方式为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一般到一般或者个别到个别的或然推理,④错误。故本题选B。10.(2023·江苏南通·统考三模)近期,某地发生了多起犯罪分子自称是“公安机关民警”,以受害人账户涉嫌有风险被冻结为由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此,警方提醒:凡是自称警察用电话联系你要求转款的,都是诈骗!对此提醒理解正确的是()A.警方的提醒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的一般性结论B.只有诈骗,才自称警察用电话联系你要求转款C.警方的提醒是涉及全部认识对象的完全归纳推理D.只有自称警察用电话联系你要求转款的,才是诈骗【答案】B【解析】AC:警方的提醒可以转化为“只要自称警察用电话联系你要求转款的,就是诈骗”,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类比推理,也不是完全归纳推理,A、C排除。B:警方的提醒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也就是说,没有后件就没有前件,可见后件是前件的必要条件,“只有诈骗,才自称警察用电话联系你要求转款”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诈骗是自称警察用电话联系你要求转款的必要条件,自称警察用电话联系你要求转款是诈骗的充分条件,与原判断意思一致,都是符合实际的真判断,B正确。D:“只有自称警察用电话联系你要求转款的,才是诈骗”把自称警察用电话联系你要求转款当作诈骗的必要条件,与原判断意思不符,是一个假判断,D排除。故本题选B。11.(2023·福建·统考三模)据一份民间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体重超标人群与一般人群的早餐及午餐进食习惯没有显著差异,总体呈早餐随便吃一点,午餐通常吃得比较丰盛的状况。但两类人群晚餐差异较大,体重超标人群有48.8%者晚餐吃得比较丰盛,而一般人群为39.8%。因此,该份调查报告认为晚餐丰盛是体重超标的重要原因。该调查统计()①用不完全归纳方式获取一般性结论,因而结果不一定保真②对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③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对一般人和超标体重者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研究④用两类人群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的相同之处,推断出在其他方面也有相同之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该调查报告是对部分人的调查统计,属于用不完全归纳方式获取一般性结论,因而结果不一定保真,①符合题意。②:材料表明是对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进行比较,属于归纳推理,而非类比推理,②错误。③:该调查报告对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进行比较,是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对一般人和超标体重者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研究而得出结论,③符合题意。④:材料表明是用两类人群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的不同之处,推断其体重超标的原因,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12.(2023·湖北武汉·武汉市第一中学校考一模)在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医生经过询问发现,同一天就诊的中毒者吃的食物各有不同,但是所有人都吃了某农贸市场出售的一种蘑菇,据此断定,中毒可能是由这种有毒蘑菇引起的。下列推理的方式与材料最相似的是()A.遇难落水的人在水中最多能坚持多久?有人研究发现,会游泳的人在水温0℃时可以坚持15分钟,5℃时是l小时,10℃时是3小时,25℃时是一夜。可见,人在水中坚持的时间长短与水温高低有因果联系B.人们发现,夏天过夜的食物,如馒头、米饭、肉制品都会变质,它们的质地各不相同,但都是在高温季节,细菌素易于繁殖,因此,高温是食物变质的原因C.我们需要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又需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所以,我们需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D.人们通过观察企鹅滑雪姿势,设计了一种极地越野车,时速可达50千米,速度超过了企鹅【答案】B【解析】本题中的推理方法为求同法。A:共变法,即是如果被考察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A中运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的共变法,与题意不符,不选。B:求同法,即是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B中运用的是求同法,与题意相符,应选。C:求异法,即是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关系,C中运用的是求异法,与题意不符,不选。D: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D中运用的是类比推理,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13.(2023·浙江台州·统考二模)1900年黄热病流行于古巴,成千上万患者死去。黄热病是如何传播的?当时多数人认为是接触传染的,也有人提出黄热病是由蚊子传播引起的,但几乎无人相信。美国医生沃尔特里德做了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他培育孵化出几百只蚊子,把他们放进医院,让他们叮咬黄热病人。然后把参与实验的志愿人员分成两组。甲组成员住在隔离室里。隔离室里的蚊子已被消灭干净,窗户都被纱布遮盖起来使蚊子不能进入,勇敢的志愿受试者穿着死者穿过的衣服在那里睡了几夜。乙组成员住在另一个隔离室里,被叮咬过黄热病人的蚊子叮咬。结果甲组受试者没有一个得黄热病,而被感染了病毒的蚊子叮咬的乙组受试者无例外都得了黄热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黄热病是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后引起的。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主要应用了哪种归纳推理的方法,并简要说明。(2)以“黄热病是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后引起的”为大前提,完成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答案】(1)求异法。真正影响实验结果的这两个场合只有一点不同,甲组穿黄热病死者的衣服,乙组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其他有关因素是相同的。那么通过求异法可以得出蚊子传播和得黄热病有因果联系。(2)黄热病是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后引起的,甲组受试者没有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所以,甲组受试者不会得黄热病。(替代:黄热病是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后引起的,乙组受试者得了黄热病,所以,乙组受试者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过。)【分析】背景素材:黄热病考点考查:归纳推理、三段论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简要说明上述实验主要应用了哪种归纳推理的方法,答题范围:《逻辑与思维》,知识定位:归纳推理。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甲组成员住在隔离室里。隔离室里的蚊子已被消灭干净,窗户都被纱布遮盖起来使蚊子不能进入,勇敢的志愿受试者穿着死者穿过的衣服在那里睡了几夜。乙组成员住在另一个隔离室里,被叮咬过黄热病人的蚊子叮咬。结果甲组受试者没有一个得黄热病,而被感染了病毒的蚊子叮咬的乙组受试者无例外都得了黄热病→通过求异法可以得出蚊子传播和得黄热病有因果联系;关键词②:影响实验结果的这两个场合只有一点不同,其他有关因素是相同的→求异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学生以“黄热病是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后引起的”为大前提,完成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答题范围:《逻辑与思维》,知识定位:三段论。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黄热病是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后引起的→甲组受试者没有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所以,甲组受试者不会得黄热病。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4.(2023·全国·二模)我国古代的火折子是令人叹服的工业设计。《天工开物》记载:“以白落芟浸水泡浓,捶之……晒干,辅以硝五钱、硫磺二两、松香四钱……装入竹简,吹气复燃”。其制作和运用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科学认知和利用的智慧。古人将由易燃物混合制作而成的火绒“限制”在一个顶部带有微型孔的竹简中,放入些许火星。竹简中氧气稀薄,这些易燃物慢慢氧化燃烧,会在竹简内留存火星。待需要点火、照明时,打开竹简盖,将阴燃的火线从氧气稀酶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火星获得足够的氧气而重新燃烧起来。结合材料,运用探求因果联系方法的知识,说明“火折子”复燃的秘诀。【答案】①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我国古代的火折子是利用易燃混合物制作而成的火绒与氧气结合后才能够进行燃烧起来这一特点制作成功的,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科学认知和利用的智慧。②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火折子无论在竹筒内慢慢氧化燃烧,还是打开竹简盖复燃起来,都离不开易燃混合物与氧气的结合,这是运用了因果联系的求同法。【分析】背景素材:我国古代的火折子是令人叹服的工业设计考点考查: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探求因果联系方法的知识,说明“火折子”复燃的秘诀。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古人将由易燃物混合制作而成的火绒“限制”在一个顶部带有微型孔的竹简中,放入些许火星。竹简中氧气稀薄,这些易燃物慢慢氧化燃烧,会在竹简内留存火星。待需要点火、照明时,打开竹简盖,将阴燃的火线从氧气稀酶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火星获得足够的氧气而重新燃烧起来→可从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角度加以说明。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探索因果联系的方法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因果联系的含义、因果联系的方法等角度组织答案,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15.(2023·辽宁·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截止时间发展阶段内容1992年工程立项制定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2005年实现第一步任务目标突破和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2013年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突破和掌握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成我国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2017年第二步任务目标全部完成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等一系列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并将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与责任(1)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材料二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为了长期运营产生更大的效益,计划推出上千个项目应用,欢迎国内外的科学家广泛参与,为人类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做出应有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有西方人士提出中国空间站的标注和收发指令都是中文,而没有像国际空间站一样使用所谓国际通用文字,这说明中国超级自我封闭,正在通过语言来摆脱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家。(2)结合材料,运用类比推理的知识,判断该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并说明理由。材料三

2022年10月,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萨·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上了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著《兰亭集序》中一句描绘宇宙景观的古文(见下图)。(3)结合材料三并运用文化知识,写一篇关于人类文化和谐共生的感想。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答案】(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促使新事物成长、壮大: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断克服困难,勇敢面对考验。1992年工程立项时就明确了“三步走”战略,2022年全面建成空间站后,将继续探索和攀登;工程发展过程中,历经30载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逐步突破和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保证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终完成。(2)该观点站不住脚。进行类比推理时,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结论越可靠: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该观点只看到中国空间站使用中文,并夸大文字在载人航天科技中的作用,却对我们开放的姿态和做法视而不见,中国空间站拥有一系列先进技术,可以和国际空间站一样满足国际航天科技合作的要求。(3)评分标准:等级水平等级描述水平3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主题,综合运用文化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水平2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水平1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主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不清晰。【分析】背景素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考点考查:事物发展趋势、类比推理、文化等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属于分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1992-2022)→可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促使新事物成长、壮大,同时要不断克服困难,勇敢面对考验角度,说明1992年工程立项时就明确了“三步走”战略,工程发展过程中,历经30载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逐步突破和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保证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终完成,2022年全面建成空间站后,将继续探索和攀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类比推理的知识,判断该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并说明理由。属于理由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调动教材知识对根据材料观点加以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有西方人士提出中国空间站的标注和收发指令都是中文,而没有像国际空间站一样使用所谓国际通用文字,这说明中国超级自我封闭,正在通过语言来摆脱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可依据进行类比推理时,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结论越可靠。说明该观点只看到中国空间站使用中文,并夸大文字在载人航天科技中的作用,就得出中国超级自我封闭,正在通过语言来摆脱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这样的结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该观点对我国开放的姿态和做法视而不见,对中国空间站拥有一系列先进技术,可以和国际空间站一样满足国际航天科技合作的要求视而不见,公用因中文标识就得出如此结论,是不靠谱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类比推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观点加以分析说明。(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三并运用文化知识,写一篇关于人类文化和谐共生的感想。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属于开放类主观题,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围绕人类文化和谐共生这一主题,从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等角度展开感想,说明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进步的重要动力。中西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既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又可以促进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吸收借鉴西方有益文化成果,让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让人类文化和谐共生,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1.(2023·浙江·高考真题)漫画《相似》(作者:张昕)告诉我们()①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②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③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④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②③:漫画中树与树之间、人与人之间,既有相似,也有差异,可知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在进行类比时,既要看到事物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又要看到它们的属性之间的差异性,它们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②③符合题意。①:漫画体现的是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而不是强调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①不符合题意。④:漫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似与差异,没有体现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2022·海南·高考真题)小海通过上游泳课发现,自己在10℃的水中可游0.5小时;在15℃的水中可游1小时;在18℃的水中可游1.5小时;在21℃的水中可游2小时。小海因此得出结论:游泳时间长短和水温高低有关。小海得出此结论的推理方法是()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比法【答案】C【解析】A:求同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反映的是游泳时间长短和水温高低相关,未存在明显的一个共同因素,A不符合题意。B:求异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明显未体现求异法,B不符合题意。C: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查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小海得出“游泳时间长短和水温高低有关”运用的是共变法,C正确。D:材料反映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而非类比推理,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核桃形状酷似人的大脑,因此吃核桃补脑。这一说法是否具有科学性?西班牙某研究所做了实验,研究人员邀请771名中学生,每天食用30克核桃仁。100天后,学生的注意力功能、流体智力(如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且吃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6个月后,学生的反应时间减少了11.26毫秒,流体智力评分增加了1.78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症状评分减少了2.18分;另一项数据显示,学生的α-亚麻酸指标升高了0.03%。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正是核桃富含的α-亚麻酸在大脑的发育中起了作用。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材料中使用了哪些推理类型;实验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2)举出一个理由,对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答案】(1)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或答出“不完全归纳推理”);共变法。(2)①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吃了其他对认知能力等产生影响的食物。②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并且也在发生变化。③可能存在样本容量不足,实验跨度时间过短等情况。④可能难以确认α-亚麻酸指标升高,与人的认知能力等的提高存在因果关系。⑤可能因为吃核桃而获得心理暗示,从而对多动症等各项评分产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分析】背景素材:吃核桃补脑的逻辑推理示例考点考查:归纳与类比推理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别指出材料中使用的推理类型;实验运用了的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研究人员邀请771名中学生,每天食用30克核桃仁,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功能等水平都有所提高,数据显示学生的α-亚麻酸指标升高了0.03%,所以正是核桃富含的α-亚麻酸在大脑的发育中起了作用→可联系类比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是采用了共变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小题是开放试题,要求举出一个理由,对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参考角度:吃了其他对认知能力等产生影响的食物、其他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样本容量不足,实验跨度时间过短以及心理暗示等方面展开举例,言之有理即可。4.(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指北端为北京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千米,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为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调研活动】

查看皇史宬文物展示陈列和腾退修缮、钟鼓楼展览陈列、钟鼓楼周边环境整治、万宁桥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等情况,随行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

赴正阳门、前门大街和永定门,视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听取市文物局、市文旅局、东城区和西城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汇报。【代表之声】代表1:建议注重文物的活化利用,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代表2:中轴线申遗工作复杂、难度大,建议注意协调好遗产保护中公共利益和周边居民个人利益的关系。代表3:希望继续加强对中轴线申遗的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了解中轴、体验中轴、热爱中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结合材料,分析市人大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2)从法治角度谈谈如何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中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为体验中轴线的可及之美,某学校设计了一系列研学线路,其中“中轴线古树之旅”考察了分布在故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