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系统-物流业的第三次浪潮_第1页
EPC系统-物流业的第三次浪潮_第2页
EPC系统-物流业的第三次浪潮_第3页
EPC系统-物流业的第三次浪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PC系统——物流业的第三次浪潮全球零巨头沃尔玛宣布从2005年1月起,沃尔玛将让他们的前100位主要供应商在他们的货物中放入EPC标签,应用到1个关键配送中心。从2006年1月起,应用到所有配送中心。制造企业如吉列、强生、宝洁以及知名的物流企业如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也都承诺要尽可能将EPC系统引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

EPC产品电子代码革命性地解决了单个商品的识别与跟踪问题,即为每一单个商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因此,以EPC软硬件技术构成的“EPC物联网”,能够使产品的生产、仓储、采购、运输、销售、及消费的全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大大提高全球供应链的性能。来源:

为了顺利实施EPC产品电子代码,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为此,2003年11月1日EAN和UCC决定成立全球产品电子代码中心EPC

global来管理和实施EPC的工作。

EPC

global旨在改变整个世界,搭建一个可以自动识别任何地方、任何事物的开放性的全球网络。EPC

global通过各国的编码组织管理和推动当地的EPC工作,各国编码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管理EPC系统成员的加入和标准化工作,在当地推广EPC系统和提供技术支持及培训EPC系统用户。

EPC

global的网络架构

2003年10月28-29日Auto-ID

Centre在东京召开了它的最后一次董事会议,决定从10月31日起,分布在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和瑞士的六个Auto-ID

Centre改名为Auto-ID

Lab。

EPC

global董事会在2003年11月25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自从11月3日EPC

global的网站发布以来,EPC

global收到很多公司的申请,表示愿意以会员的身份加入EPC系统。EAN

International总部已经在通知各个编码组织有关EPC新成员加入的情况以及给当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EAN和UCC组成EPC

global的董事会,EPC

global通过各国的编码组织开展工作,管理EPC系统用户的注册、续展工作,同时,通过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EPC

global的主要工作是:

加强研发工作,主要是通过与6个Auto-ID

Labs合作来进行;

推广EPC标准,包括推广硬件和软件标准;

管理EPC

global网络,包括编码系统、对象名称解析服务、开展一致性服务;

EPC系统的推广工作,包括市场推广、应用系统的建立和提供实施支持。

全球EPC的研发和应用情况

20世纪中期产生的射频识别技术,由于射频标签本身的价格昂贵,阻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Auto-ID中心,进行射频识别技术的研发,通过创建RFID标准,并利用网络技术,形成EPC系统,来为建设全球实物互联网而努力。

具体来讲,EPC系统在国际上的测试可分为三个阶段:

试验第一阶段(货堆):

2001年9月28日,Auto-ID中心成功读取了宝洁公司位于密苏里州Cape

Giradeau工厂中手纸货堆上的EPC代码。10月1日,该厂有一批货物要发往位于Oklahoma,Tulsa

Sams俱乐部,当货物离开工厂时,货堆上的EPC代码在异地被成功的读取。

试验第二阶段(货箱):

2002年2月,联合利华、宝洁、卡夫、可口可乐、吉列、沃尔玛和强生等公司将包装盒上配有EPC标签的货物在全美8个州中选定的配送中心和零售商之间运输,尽管从货堆试验到包装盒试验大大增加了传输的数据量,系统运行仍然良好。

试验第三阶段(单个物品):

2002年底,Auto-ID中心测试系统处理更大数据量的能力,标签被加载到单个物品上。

EPC可为每一单个商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以EPC软硬件技术构成的“EPC物联网”,能够使产品的生产、仓储、采购、运输、销售及消费的全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大大提高全球供应链的性能。虽然目前EPC系统还没有真正地应用在企业的管理行为中,但却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兴趣。目前,在全球共有90个终端用户和75个系统集成商进行EPC系统的测试,他们一起合作,整合EPC系统的产品标识,建立EPC实施方案。EPC系统的研发,可以说是如火如荼。

在美国,全球零巨头沃尔玛表示从2005年1月起,沃尔玛将让他们的前100位主要供应商在他们的货物中放入EPC标签,应用到一个关键配送中心。从2006年1月起,应用到所有配送中心。制造企业如吉列、强生、宝洁以及知名的物流企业如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也都承诺要尽可能将EPC系统引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

在日本,EPC系统国家发展战略已经制定。在其战略中强调要进行EPC系统研究,由经济产业省和总务省,推广电子标签的普及,力争将标签价格降至3-5日元。同时,在该战略中也指出要建立EPC系统标准体系,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并与ISO和EPC

Global接轨;

建立技术产业联盟(由NTT集团、KDDI、索尼、日立、东芝、NEC、丰田汽车、东京电力、日本通运、日本铁道货物、京滨电气铁道公司、三菱——沃尔码等100家企业组成);

建立行业试点(2003要在家电、图书、服装、食品流通业进行试点;

2004年拓展到10多个应用领域)。

在加拿大,EPC

global加拿大已经产生,由该组织负责本国EPC系统的研发和推广。2004年其主要举措有:

代表加拿大工业界参与制定全球EPC2.0标准;

建立与加拿大基础技术和系统相兼容的EPC标准;

制定EPC商业计划,在加拿大推广该技术;

为EPC网络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公共政策;

培训终端用户、技术方案解决商(包括:

出版EPC商业应用案例;

建立EPC培训机制,举办论坛、演讲进行交流;

宣传EPC网络的商业价值);

建立加拿大应用方案服务商及用户委员会;

引导加拿大各行业应用。

在英国,Tesco已于2003年9月进行了该公司物流中心“National

Distribution

Centre(NDC)"和英国的两家商店(St.Neots与peterborough)进行EPC系统的应用测试,使用915HMz频带,对NDC和两家商店之间的包装盒及货盘的流通路径进行追踪。2003年底,Tesco使用与2003年9月测试基本相同的系统,同著名日用公司美国金佰利、美国宝洁、英国联合利华、美国吉列、著名饮料公司英国Diageo等5家供货商展开进一步测试,以验证已在欧洲获得批准的UHF频带的868/869MHz的通信中使用无线标签的效果。

Auto

ID中心研发EPC系统,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主导下,为了通过采纳开放的全球标准和产品标识来提高商业的贸易效率,实现EPC系统的宗旨,EAN和UCC成立EPC

Global,来管理全球EPC标准、开发并实施市场和通信、管理有关EPC的知识产权、与Auto

ID中心就未来的改善进行合作、管理EPC系统。EPC网络的商业化给各国的编码组织提供了发展新业务的绝好机会,同时由于EAN已经建立了遍布全球的编码组织,对于开展这一项新的业务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EAN的世界成员组织和美国UCC,负责EPC系统的全球教育、信息传播、教育工具和推动,可以利用他们超过100万的成员公司的全球用户基础推动EPC技术的应用。自此,EPC系统的研发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整合,并进入了有计划的推广阶段。

我国EPC系统的注册与管理

EPC

global通过各国的编码组织管理和推动当地的EPC工作,EPC

global给各国的编码组织提供了一个工作的基本指导思路,各国编码组织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

EPC

global于2004年1月12日授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是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中心(EPC

global)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唯一代表,ANCC负责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中心(EPC

global)在中国范围内的注册、管理和业务推广。

为了保证EPC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供应链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建立EPC系统准入制度,对EPC用户提出一定的要求。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等,可以申请注册,获得管理者代码,成为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的终端用户。对于系统集成商、培训公司、贸易协会等可以通过申请注册,成为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的系统集成商。

为了规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保证产品电子标签的质量,加快产品电子标签的推广应用,实现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商品流通信息化和经济发展,需要对产品电子标签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

我国采用全球统一的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及射频标签表示,推广应用产品电子标签,建立中国的产品电子标签系统。

产品电子标签工作应当依靠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和鼓励商品生产者、销售者、服务提供者等加快使用产品电子代码,提高商品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生产、储运、配送、销售等)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是我国EPC系统管理的工作机构,负责制定我国产品电子代码的发展规划;

负责我国有关EPC系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负责贯彻执行EPC系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

统一组织、协调、管理全国产品电子代码工作;

开展相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负责全国范围内产品电子代码应用领域的拓展、推广应用EPC系统;

负责产品电子代码的注册、续展、变更和注销;

负责统一组织、管理全国产品电子标签芯片制造商、识读器生产商的资格认定工作;

开展一致性检测工作。

我国EPC系统标准体系

EPC系统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也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得到了国家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政府部门、我国自动识别技术等相关行业及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许多行业、科研机构、应用企业已纷纷开始研究、推广应用EPC技术,为使我国的EPC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规范、快速发展,必须加强我国的EPC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制定与EPC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相配套的系统标准,为此,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依据EPC

global标准化工作内容和范围,结合我国EPC系统推广应用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我国的EPC系统技术标准体系。

参与这方面研究的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标准协会等机构非营利机构以及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一些大学的科研机构,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EPC处于宣传和推广的起步阶段。

Auto-ID中国试验室依托于复旦大学,是EPC

Global组织所属的六所学术研究机构之一,在中国负责标签和识读器的研发。

EPC与物联网

在由EPC标签、解读器、Savant服务器、Internet、ONS服务器、PML服务器以及众多数据库组成的实物互联网中,解读器读出的EPC只是一个信息参考(指针),由这个信息参考从INTERNET找到IP地址并获取该地址中存放的相关的物品信息,并采用分布式Savant软件系统处理和管理由解读器读取的一连串EPC信息。由于在标签上只有一个EPC码,计算机需要知道与该EPC匹配的其它信息,这就需要ONS来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网络数据库服务,Savant将EPC传给ONS,ONS指示Savant到一个保存着产品文件的PML服务器查找,该文件可由Savant复制,因而文件中的产品信息就能传到供应链上。

EPC网络有很多重要的特点:

(1)不像传统的条码,本网络不需要人的干预与操作而是通过自动技术实现网络运行;

(2)无缝链接;

(3)网络的成本相对较低;

(4)本网络是通用的,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运行;

(5)采纳一些管理实体的标准如:

UCC、EAN、ANSI、ISO等。来源:

EPC之实物互联网即物联网。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的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