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实验报告一_第1页
传感器实验报告一_第2页
传感器实验报告一_第3页
传感器实验报告一_第4页
传感器实验报告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感器实验报告——光控测速、霍尔测速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

目录实验一、光控测速实验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设备 3三、实验原理 3四、实验步骤: 4五、实验数据报告: 5实验二、霍尔测速实验 5一、实验目的: 5二、实验设备及器件: 5三、实验原理: 6四、实验步骤: 6六、实验总结心得: 7

实验一、光控测速实验一、实验目的测量光电转换器件的特性。掌握NE555时基电路和NE5532双低噪声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利用光电转换器件进行自动测量。二、实验设备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示波器、频率计数器。三、实验原理利用某些材料的光电和电光效应可以做成光电转换器件,半导体发光管和光电二极管就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光效应制成的,发光管输出的光强正比于它的正向工作电流,而光电二极管产生的光生电流(即二极管反向电流)正比于接收光强度。图(一)是测量半导体发光管L1的光发射与光电二极管P1接收特性的原理电路。光电发射—接收测试工作原理如下:当调整RA电位器时,三极管N1工作电流Ic发生变化,Ic通过发光管L1使之发光,发光功率P是Ic的函数表示为P=Kg*Ic,Ic可以由R4上电压求得。Kg是电光发射系数。L1发的光,可以通过光电接收管P1检测;根据光电检测原理,P1的电流正比于接收光功率。当光照P1时产生光电流Ip,此电流在R5上产生电压;通过测R5上的电压测量所接收的光功率。接收光功率与光电流Ip的关系为:Ip=Kp*P,Kp是光电转换系数。注意:发光管是正向接入电路,接收管是反向接入电路。光电转换器件的一种应用就是测量旋转飞轮的转速。当将旋转的飞轮置于电光发射和光电接收测量装置中间时,利用飞轮旋转时不断挡住红外线,从而使红外接收管形成一系列脉冲(图一所示),根据飞轮旋转一次的挡光次数,将脉冲进行分频,将分频后的脉冲送至频率计数器,显示出脉冲的频率数,即是测出飞轮的转速。本实验是利用光电发射/接收系统传输不同频率的电脉冲,图(二)是发射电路的原理图,它是由NE555同R、R1、R2、C1、C2一起构成多谐振荡器。NE555产生的方波经过N1(3DG12)管的推动,使L1(2DU)发光管发射红外线,发射出来的是脉冲式的红外光。调整R电位器可改变脉冲的频率。图(三)是接收电路和放大电路的原理图,P1(2DU)管为红外接收管,它能接收发自L1(2DU)发射的脉冲式红外光。接收电路在没有接收到红外光时,电流较小,N2工作在截止区,在接收到光信号时,P1产生反向电流,使R5电压升高,N2工作在放大区到饱和区,R5支路的电流、电压参数的变化,形成一系列脉冲方波,经NE5532的两级放大再送到频率计数器,即可读出脉冲方波频率。四、实验步骤:光电发射-接收管特性的测试:(1)按图(一)插接电路,这时A点电位通过分压在此为0到+5V间连续变化。通过调节此电压,使V3点电位发生变化,使得L1发射管发光强度发生变化,也使P1接收管的支路电流发生变化。这可以通过观测R5电阻上的压降即VR点的电位显示出来。(2)调节A点电压使L1不发光,用万用表测此时VR上的电位。逐步增大A点电位,当使L1发光时,测量V3、VR的电位。(3)逐步增大A点电位,测量几组相应的V3、VR上的电位。光控测速(1)图(二)插接电路,确认电路连接正确,接通电源。用示波器测量NE555的3脚波形及方波频率,多谐振荡器工作正常,再测N1管的集电极C脚波形,将信号输出作为频率计数器的信号输入,记录测得的频率。(2)图(二)电路振荡频率的理论值可由下面公式求出:f=1/0.7(R1+R+2R2)C2=123.9-932Hz因为这里的R是个滑动变阻器,所以f最后计算出来的值是个范围值。(3)按图(三)连接电路,确认电路连接正确,接通电源;用示波器监测接收端三极管N2输出,即NE5532的3脚输入波形,经两级放大即5脚和7脚的波形、频率,将NE5532的7脚信号输出作为频率计数器的信号输入,记录测得的频率并与发射端记录进行比较。五、实验数据报告:1、光电发射接收管特性测试:单位:项目L1不发光时/v12345VA0.430.640.680.740.791.07V34.974.924.854.644.392.81VR0.080.130.160.180.230.69VOUT4.964.914.844.634.392.762、光控测速频率计显示频率:F=615.46Hz3、试分析影响接收端灵敏度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画出电路图)实验中发现,接收端灵敏度的原因主要是接收端的电路放大效果不太明显,所以可以考虑在接收端加上一个放大电路,这样就可以起到提高灵敏度的效果。同时,在加上放大电路的同时,还要注意加上放大电路后是不是会对信号产生失真的情况。4、画出发射端、接收端及两级放大的波形图。实验二、霍尔测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霍耳传感器N3120U的特性,学习霍耳传感器的应用,NE555时基集成电路应用。二、实验设备及器件:显示器、稳压电源、频率计数器;霍耳传感器、万用表、小磁铁、小电机等。三、实验原理:霍耳元件是一种磁电转换元件,用于检测磁场并将磁信号转换成电压。把霍耳元件置于外磁场中,沿垂直于磁力线方向通过电流时,其中的载流子受洛仑兹力作用,被推向一侧,积累以后形成电场,这个电场阻止载流子的偏移,当达到动态平衡后,电场中电位差即形成霍耳电压。当电流一定时,测量霍耳电压即可得知磁场的场强大小。本实验采用的N3120U霍耳器件是一种集成的开关元件。它的输出可直接与多种电子元件相连。它的内部结构和主要性能如上图,其中:图(一)显示了N3120U的内部结构和外接电路的种类。图(二)显示了对于N3120U器件来说磁场为负的情况。图(三)、图(四)、图(五)表示了对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不同区域输出电压翻转的情况。图(六)给出了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和磁铁与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图,当磁铁转动时,N3120U输出波形为一系列方波,这时就可送计数器进行计数。实验原理框图所示:四、实验步骤:1、测试传感器特性:(1)按图(一)连接电路,输出接示波器。(2)如图(七)所示,测试图(五)区域的器件特性。用示波器观察N3120U的输出情况。将小磁铁由远及近移向N3120U,当输出电压发生跳变时,记录小磁体靠近霍耳探头的一端(现在是N极)与霍耳探头N3120U的距离,然后由此点由近及远移动小磁铁,观察N3120U的输出,当示波器上输出电压出现反向跳变时,再记录小磁体与N3120U的距离。(3)用小磁体的S极指向N3120U,重复(2)的步骤,测试图(三)所示的器件特性。(4)将磁体的S极对准N3120U,如图(六)转动小磁体,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电压,测试如图(四)所示的特性。当连续转变小磁体时,输出电压将连续发生跳变,记录下4次输出电压发生跳变时每次小磁体的转变角度。2、用霍耳器件测量转速:(1)按图一连接电路,并将N3120U的输出连接到频率计数器的数字信号输入端。(2)将连接小磁体的小电机通电,使之带动小磁体旋转,将这一装置如图(六)靠近N3120U,计录频率计数器显示测出的旋转频率。五、实验结果:1、记录小磁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输出电压发生跳变的时候);测试传感器特性极性由远及近由近及远N1.03cm0.85cmS1.20cm0.73cm测出的旋转频率:图中可以看到频率f=35.964Hz六、实验总结心得:本次实验主要的时间是花在搭建电路上,实验电路原理比较简单。但是实验的过程告诉我,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