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4篇(2003-2021)_第1页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4篇(2003-2021)_第2页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4篇(2003-2021)_第3页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4篇(2003-2021)_第4页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4篇(2003-20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广西玉林议论文阅读14篇(2003—2021)目录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2021广西玉林) 2未来我们来(2021广西玉林) 4文章意思(2021广西玉林) 6红杏枝头春欲闹(2019年) 8写作什么(2019年) 9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2018年) 12我不苟同(2018年) 13阅读的人生是一场冒险(2017年) 15阅读的人生是一场冒险(2016年) 16论言谈(2015年) 17奢华与教养(2014年) 19我看国学(2013年) 20人情似纸(2011年) 21音乐感怀(2009年) 23

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2021广西玉林)“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也正因此,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民族兴盛、文明延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整体美育共识和美育环境,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14.解释文中“中华美育精神”的含义。(含标点限80个字内)15.请你根据文意给学校的美育工作提出3点建议。(含标点限100个字内)16.你在校内或校外的美育中涵养了怎样的“美丽心灵”?请你写出感受最深的1点并举例说明。(含标点限100个字内)【参考答案】14.中华美育精神,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15.示例:1、真正重视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的教学,让美的细胞融入到学生内心;2、培养学生劳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多多开展劳动实践活动;3、教会学生不但审美,更要立美。不仅让学生能发现美、欣赏美、鉴别美,还让学生能表达美、创造美。16.一次市绘画比赛中,我的一幅“古镇印象”的黑白纸版画受到很多人好评,画面简洁概括,东门谯楼、北门谯楼,两者用青石板、棋盘石铺成的古街相连接。因为美育老师说过古朴、简洁、无华也是一种美,所以就创作它。【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可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内容总结概括即可,另外,注意80字以内的字数限制。根据第4自然段“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可知,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就包括两个方面:从细处说是“尽精微”,从大处说是“致广大”。然后依据后面文章解释加以概括即可。【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需要根据文章中的分析理清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提出建议。根据第2自然段“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知,音乐、美术等课程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很大。再从第3自然段“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可知,学校美育教育还有不足。故可提出:真正重视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的教学,让美的细胞融入到学生内心;根据第3自然段“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可知,劳动素养和劳动实践在学生教育中严重不足,故可提出:加强培养学生劳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多多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根据第4自然段中华美育的内涵“尽精微,致广大”,并联系学校美育教育的现状,可提出:教会学生不但审美,更要立美。不仅让学生能发现美、欣赏美、鉴别美,还让学生能表达美、创造美。【16题详解】本题考查实际应用能力。具体阐述校内或校外的美育中涵养了怎样的“美丽心灵”,同时注意100字以内的字数限制。“以美育人”就是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拥有“美丽的心灵”。围绕这方面叙述事例即可。如在美术教育中,“我”懂得了“古朴、简洁、无华也是一种美”这一审美知识,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拥有“美丽的心灵”。然后再把这一知识用到了具体实践中,完成“古镇印象”的黑白纸版画创作,这就是非常典型的美育教育的成果。(2021广西玉林)未来我们来(2021广西玉林)(1)“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如是说。(2)“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如是说。(3)“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如是说。(4)我认为,劳动能够开创未来,成就梦想。(5)劳动创造幸福生活。1953年的一天,你目睹了农民饿死田间的一幕,暗暗发誓:(A)一定要让大伙吃饱饭。于是你不断探索,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天然杂交水稻。为了继续研究,带着你的团队四处奔波,在不懈的努力下,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如今,已90岁高龄的你还奔走在田间地头,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你就是稻田英雄——袁隆平。除了你,还有“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褚橙”种植成功者褚时健……(B)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是你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我们的幸福生活。(6)劳动推进改革开放。40多年前,你们在成片荒草洼地、空中满是蚊虫飞舞的烂泥地中建起了20世纪80年代深圳的标志性建筑——电子科技大厦,这被誉为“华夏第一楼”的国贸大厦竟是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徒手建成的!你们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奇迹,你们是披荆斩棘(C)建起深圳特区的“拓荒牛”,①你们是雕刻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丰碑。你们就是基建工程兵。你们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瞩目的奇迹。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有无数个像你们一样奋斗在自己岗位上的劳动者。你们身上的熠熠生辉(D)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使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7)劳动成就强国梦想。那一年,你48岁,放弃日本的高薪工作回到祖国。你就是南仁东。②你用了22年的时间苦干实干,建成了搜寻外星人的“巨无霸”、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你为了寻找最佳台址,差点丢了性命。③你是现代徐霞客,你是真正的勇士!(8)“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④比这更美好的生活正在向我们招手。同学们,刻苦学习吧!练就真本领,凭借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和苦干实干的精神,去实现人生的梦想!未来我们来,我们来开创未来!未来我们来,我们来成就梦想!9.文中加横线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B.…… C.披荆斩棘 D.熠熠生辉10.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改为:你们是打造深圳改革开放窗口的雕刻师。B.②句改为:你用了22年的时间苦干实干,建成了搜寻外星人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C.③句改为:你是现代司马迁,你是真正的勇士!D.④句改为:比今天更美好的生活正在向我们招手。11.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标题应改为“劳动成就梦想”,标题与正文才更对应。B.(1)~(4)段应整合修改为一段,才符合文章规范。C.对第(8)段引用的古诗句,应结合文意作出必要的解释,表意才更明确。D.结尾段的后两句“未来我们来,我们来开创未来!未来我们来,我们来成就梦想!”应独立另成一段,使文章立意更明确。【参考答案】9.D10.C11.B【解析】【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合和成语正确运用。AB.标点使用正确。C.正确。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形容“你们在建造楼房中遇到的困难”符合语境。D.有误,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是形容词,不能用在这里作主语。可改为:熠熠光辉。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修改文章语句。C.有误,前面写的是南仁东寻找最佳台址,与徐霞客翻山越岭考查祖国山水相一致。司马迁是历史学家。因此这里不必修改。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修改文章。主要是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修改。B.有误,(1)到(4)分别列举了三则名言,并对此加以总结,独立成殷突出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意义,不必修改。故选:B。(2021广西玉林)文章意思(2021广西玉林)张大春作为一个现代语词,“作文”二字就是练习写文章的意思,练习是一种手段,必须有目的,而且最好是明确的目的。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不得不写作文,目的是在升学考试拿高分、进名校。这个目的相当明确,可是人人没把握,古人早说了:“不愿文章高天下,但愿文章中试官。”谁知道批改作文的试官是怎么看待一篇文章的好坏呢?于是,原本明确的目的变得模糊,写文章多少带有运气的成分,这也是古人面对考试结果时早就流传的无奈结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到头来,关于文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反而无人闻问,大凡是舍筏登岸、过河拆桥,又是古人教训过的话:“先考功名。再做学问。”面对惶惶不可终日的考生及家长,我总想说:如果把文章和作文根本看成两件事,文章能作得,何愁作文不能能取高分呢?以考试取人才是中国人沿袭了一千多年的老制度,既然不能回避,只能奋力向前,而且非另辟蹊径不可。说的再明白一点:写文章。不要搞作文。请容我就几个古人的故事来说说这文章的作法。他们是:洪迈、苏东坡、葛延之。洪迈是南宋时代的博物学者、文章家,也是一代名臣。他在精力才思、知能智虑迈向巅峰的四十五岁左右,担任起居郎、中书舍人,日日在学士院待命,替皇帝草拟诏书。一天,也不知道是是什么缘故,要草拟的文告特别多,自晨过午,已经写了二十多封诏书。完工之后,他到学士院的小庭园里活动一下筋骨,不期然遇见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攀谈之下,发现对方出身京师,为世袭老吏,年轻的时候,还曾经见苏东坡那一代早已作古的知名文士。洪迈一听说老人见过大名鼎鼎的苏学士,不觉精神一抖擞,把自己一天之内完成二十多封诏书的成绩显摆一通,老人称赞着说:“学士才思敏速,真不多见。”洪迈还不罢休,忍不住得意地问:“苏学士想亦不过如此速耳?”他没有想到,老人的答复如此:“苏学士敏速亦不过此,但不曾检阅书册。”也就是说:当年苏东坡写文章是不翻阅参考书的。这一则笔记最后说:洪迈听了老人的话之后,为自己的孟浪自喜而惭愧不已。这故事的教训,难道是说一个文章写得好的人,必须腹笥宽广、博闻强记,把四书五经之语、诸子百家之言,都塞进脑壳,随用随取,才足以言文章吗?看来未必,因为苏东坡自己说过,文章该怎么写,才写得好。《容斋随笔》上有一则记载,说的是苏东坡被一贬再贬,最后被放逐到海南岛的儋耳。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苏学士”有一个大粉丝,叫葛延之,是江阴地方人。他听说苏东坡遭到流放,便一路追踪,不远万里而来到儋耳,和他心目中的偶像盘桓了一个月左右。其间,葛延之向大文豪“请作文之法”。苏东坡是这样说的:“你看这儋州地方,不过是几百户人家聚居的地方,居民之所需,从市集上都可以取得,可却不能白拿,必然要用一样东西去摄来,然后物资才能为己所用。所谓的‘一样东西’,不就是钱吗?作文也是这样的……”接下来,我们看笔记所载,苏东坡原话是这样说的:“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葛延之拜领了教训,把这话写在衣带上。据说,他在那一段居留于儋耳的时日里亲手制作小工艺品作为答谢,那是一顶用龟壳打造的小冠,苏东坡收下了,还回赠了一首诗:南海神龟三千岁,兆协朋从生庆喜。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今君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这首诗不见于《东坡集》,依然可见学士风骨,尤其是“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这两句话,用苏东坡关于作文先立其意的论述来说,应该就是全篇根柢。他一定看出葛延之苦学实行,然而未必有什么才华天分,于是以自己为反讽教材,慨叹智虑再高,也未必足以保身;有时甚至正因为露才扬己,反而落得百孔千疮。对于一个憨厚朴实、渴求文采之人而言,这真是深刻的勉励与祝福了。文章里面该有些什么意思才作得好?此处之求好,毕竟不是为了求取高分,而高分自然寓焉。好文章是从对于天地人事的体会中来;而体会,恰像是一个逛市集的人打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买东西的钱。如何累积逛市集的资本,可能要远比巴望着他人的口袋实在。

(《文汇报·笔会》2016年4月23日)15.阅读全文,解释文章标题《文章意思》的字面含义和文中含义。(含标点限80个字内)16.作者提出学生要“写文章,不要搞作文”。他在前文表明的原因是什么?(含标点限80个字内)17.苏轼对葛延之的“勉励”是什么?对你作文有何启示?(含标点限100个字内)【参考答案】15.“文章意思”指文章要表达的思想、立意和作者对于天地人事的体会,作者认为学生写作要关注文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文章立意和自己对事物的体会为先为要。16.众多考生及家长对作文评分标准和作文目的认识模糊不明而惶惶不可终日;学生练习写文章过于关注运气成分,而对作文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不闻不问。17.苏轼勉励天分一般的人,作文不要刻意追求技法与文采,否则可能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这一勉励提醒作文天分一般的我们:今后作文要更重视积累体会,不舍本逐末偏重于追求文章技法,更不生搬硬套、盲目模仿卖弄所谓的“文采”。(2021广西玉林)红杏枝头春欲闹(2019年)(1)有人说,去年传统文化成了最大的“网红”。的确,从名人讲《论语》到历史题材影视剧,从经典吟唱到诗词竟技,传统文化类电視节目颇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火热景象。不过,传统文化真的迎来了它的春天吗?(2)在我看来,传统文化一直是“润物细无声”,像春雨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灵。①只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大力倡导如阳光普照,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朵朵盛开,争奇斗艳。我们立刻被传统文化所展现的“春光一角”所震撼,随之而来的反响使得这些活动更为火热地进行。(3)传统文化的普及自然有很大利处。正如蒙曼教授所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只是需要被激活。”传统文化活动确实唤醒了不少国人内心被尘封的诗意。②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一曲《苔》,送上穿越千年的质朴与自强;《国学小名士》中的神曲《你好,诸葛亮》,更是让无数网友感叹:“没文化,你连歌都听不懂、”一系列节目正如绽放的红杏,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这一广阔春光的向往与探索,对文化建设起到举足轻重(A)的推动作用。(4)可是,随着关注度的不断升温,传统文化也从“暖心”变为了“争着蹭”的热点。《天天向上》在一次中秋特别节目中邀请了因“飞花令大战”走红的小才女贺莉然。节目中,当贺莉然兴致勃勃(B)地讲述“头上倭堕髻”一诗描绘的佳人时,一位明星惊讶地喊道:“什么?头上温度计?”随后,现场一片哄堂大笑。诗词的温度竟不及娱乐的热度大,试问这岂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敬?更不必说那些只是为了收视率而无视历史的电视剧了。现在虽然传统文化被誉为“娱乐清流”(C),但有多少节目是走心的呢?在这盛开的“红杏”中,又有多少转瞬即逝的“红点”呢?(5)③因此,要让传统文化真正达到“红杏枝头春意闹”,我们任重道远。(6)首先,无论是活动组织者还是我们自身,都应对传统文化有崇敬之心与热爱之心。就像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节目,108位少年才俊在导师的精心教导和节目组的创意设计下,用心诠释对国学的热爱,才称得上“杏坛春晓寻名士,鲜衣怒马少年时”。(7)再者,要让传统文化造福现代社会,才是真正意义的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只在荧屏上闪光,④它更适合用沉静的心去体味滋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精神营养;传统文化不能只在古书上生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动人图景,需要全社会为之走心。(8)不管怎么说,社会上掀起传统文化热,说明“气温”回升,“春天”(D)就要来到了。让我们一起投入到传统文化这一大好春光的建设活动中吧,如此一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景象还会远吗?(1)文中加粗的标点符号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改为:只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大力倡导如阳光普照,使得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如春之繁花,朵朵盛开,争奇斗艳。B.②句改为: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一曲《苔》,送上穿越千年的质朴与自强,让万千颓丧的“屌丝”精神一振:没例外,生命之花都应该开放。C.③句改为:所以,要让传统文化真正达到“红杏枝头春意闹”,我们任重道远。D.④句改为:它更适合用沉静的心去体味去吸收。(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和评价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应该改为“红杏枝头春意闹”才恰当。B.第(3)段在第(2)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电视节目普及传统文化活动的好处与作用,与作者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走心”论相偏离,应该与前两段整合或简略些。C.第(6)、第(7)段提出达到传统文化春天的措施建议,还稍显单薄,应适当加强,文章才更具思想价值和实际价值。D.作为议论性散文,本文具有明显优点:首尾呼应,行文过程中反复点题,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语言平实中见生动。【参考答案】5、【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第一段引出论题: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它的春天吗?第二段到第四段介绍了当前文化节目的积极作用和一些乱象。第五段到第七段介绍了达到传统文化春天的措施建议。第八段总结全文,向读者发出号召。【解答】(1)本题考查成语和标点的运用。ACD.正确。B.有误,“兴致勃勃”的意思: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用在此处是语义不当。故选:B(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ABD.正确。C.有误,“因此”与“所以”语义相同,无需修改。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ACD.正确。B.有误,第三段肯定电视节目普及传统文化活动的好处与作用,是为了引出下文传统文化节目的乱象。不能与第二段整合或省略。故选:B答案:(1)B(2)C(3)B(2019广西玉林)写作什么(2019年)叶圣胸诸位现在写作,大概有以下的几个方面:国文教师按期出题目,教诸位练习,就要写作了;听了各门功课,有的时候要做笔记,做了各种试验,有的时候要做报告,就要写作了;游历一处地方,想把所见所闻及感想记下来,离开了家属和亲友,想把最近的生活情形告诉他们,就要写作了;有的时候有种观感凝结成一种意境,觉得要把这种意境化为文字,心里才畅快,也就要写作了。以上几方面的写作材料都是诸位生活里原有的,不是从生活以外去触强找来的。换句话说,这些写作材料都是自己的经验。我们平时说话,从极简单的日常用语到极繁复的对于一些事情的推断和评论,都无非根据自己的经验。因为根据经验,说起来就头头是道,没有瞎七搭八的无聊话。如果超出了经验范围,空口说自话,一定说得牛头不对马嘴,徒然供人家作为嗤笑的资料。他一定知道自己有多少经验,什么方面他可以说话,什么方面他不配开口。作文原是说话的延续,用来济说话之穷,在说话所不及的场合,就作文。因此,作文自然应该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强拉到笔底下来。这层意思好像很平常,其实很重要。因为写作的态度就从这上边建立起来。知道写作原是说话的延续,写作材料应该以自己的经验为范围,这就把写作看作极寻常可又是极严正的事。人人要写作,正同人人要说话一样,岂不是极寻常?不能超出自己的经验,不能随意乱道,岂不是极严正?现在个个学生要作文,但是往往听见学生说“我没有意思,没有材料,拿起笔简直写不出什么来”,或者说“今天又要作文了,真是讨厌”,这些话表示一种误解,以为作文是学校生活中的特殊的事,而且须离开自己的经验去想意思,去找材料,自己原有的经验好像不配作为意思、不配充当材料似的。再从这里推想开去,又似乎所谓意思、所谓材料是一种说来很好听、写来很亮,但不和实际生活发生联系的花言巧语。这种花言巧语必须费很大的力气去搅寻,搜寻未必就能得到,所以拿起笔写不出什么来,就觉得作文真是一件讨厌的事。进一步说,抱着这样的态度作文,即使能够写出什么来,也不是值得欢慰的事。诸位不妨自己想想:我把作文认作学校生活中的特殊的事吗?我离开了自己的经验故意去搜寻虚浮的材料吗?如果不曾,邢就再好没有。如果确曾这样,而且至今还是这样,那就请立刻改变过来,改变为正当的态度,就是把作文看得寻常又看得严正的态度。抱着正当的态度的人绝不会说没有意思、没有材料,因为他绝不会没有经验,经验就是他的意思和材料。他又绝不会说作文真是讨厌的事,因为作文是他生活中的一个项目,好比说话和吃饭各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无论何人绝不会说说话和吃饭真是讨厌。再说经验有深切和浅薄的不同,有正确和错误的不同。譬如我们走一条街道,约略知道这条街道上有二三十家店铺,这不能不算是经验。但是我们如果仔细考察,知道这二三十家店铺属于哪一些部门,哪一家的资本最雄厚,哪一家的营业最发达,这样的经验比前面的经验深切多了。又譬如我们小时候看见月食,老祖母就告诉我们,这是野月亮要吞家月亮,若不敲锣打鼓来救,家月亮真个要被吃掉的。我们听了记在心里,这也是我们的经验,然而是错误的。后来我们学了地理,懂得星球运行的大概,才知道并没有什么野月亮,更没有吞食家月亮这回事,月亮原来被地球挡住了光线。这才是正确的经验。我们写作,正同说话一样,总希望写出一些深切的正确的经验,不满意涂满一张纸的全是一些浅薄的错误的经验。单是写出自己的经验还嫌不够,要更进一步给经验加一番洗练的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下笔绝不随便。不过这就不只是写作方面的事了,而且也不只是国文等各学科的事,而是我们整个生活里的事。我们每天上课、看书、劳作、游戏,随时随地都在取得经验,而且使经验越来越深切,越来越正确。这并不是为作文才这样做,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做一个健全的公民,就不得不这样做。所怕的是上课不肯好好地用功,看书没有选择又没有方法,劳作和游戏也只是随随便便,不用全副精神去对付,只图敷衍过去就算。这样,经验就很难达到深切和正确的境界。写作材料的来源普便存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有些人不明白这道理,以为写作只要伏在桌子上拿起笔来硬干就会得到进步,不顾到经验的积累和洗练,他们没想到写作原是和经验纠结而不可分的。这样硬干的结果也会偶尔写成一些海市蜃楼那样很好看的文字,但是这不过是一种毫不实用的玩意儿,这种技术是毫不实用的技术。希望诸位记着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存在于整个生活,写作固然要伏在桌子上,写作材料却不能够单单从伏在桌子上取得。离开了写作的桌子,上课、看书、劳作、游戏,刻刻认真,处处努力,一方面是本来应该这么做,另一方面就开凿了写作材料的泉源。(1)阅读全文,解释文中“自己的经验”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含标点限60个字内)(2)本文提出学生作文应该写作什么的问题,作者给出的有针对性的答案是什么?(含标点限80个字内)(3)根据本文的内容判断,你认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含标点限100个字内)【参考答案】【分析】本文开篇列举学生在写作遇到的问题引出文章的论点,接着论述了学生作文应该写作什么的问题,最后强调了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存在于整个生活。【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结合第2段中“换句话说,这些写作材料都是自己的经验“这句话可以得知,“自己的经验”指的是这些写作材料,结合上文“以上几方面的写作材料都是诸位生活里原有的,不是从生活以外去触强找来的。”可以概括出这些材料指的是生活里原有的,不是从生活以外去触强找来的。将这里内容进行整合即可知文中“自己的经验”的含义是生活里原有的,不是从生活以外去触强找来的写作材料。第一段的内容都是作者围绕写作材料的举例,从中选取一个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对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结合第2段“因此,作文自然应该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强拉到笔底下来。“可知这是作者给出的针对性的其中一个答案是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强拉到笔底下来。结合第4段”写出自己的经验还嫌不够,要更进一步给经验加一番洗练的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下笔绝不随便。“可知作者认为写作还需要更进一步给经验加一番洗练的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下笔绝不随便。把两方面的内容按照题干中字数的要求进行整合即可。(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本文的内容是作者针对作文应该写作什么的问题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答案,也就是告诉学生写作应写什么,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得知作者的答案是作文应该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并要更进一步给经验加一番洗练的功夫。答案:(1)“自己的经验”的含义是生活里原有的,不是从生活以外去触强找来的写作材料。举例:游历一处地方,想把所见所闻及感想记下来,离开了家属和亲友,想把最近的生活情形告诉他们,就要写作了;(2)作文应该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强拉到笔底下来,还要更进一步给经验加一番洗练的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下笔绝不随便。(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告知学生作文应该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要认识到经验有深切和浅薄、正确和错误的不同;要有把作文看得寻常又看得严正的态度;要更进一步给经验加一番洗练的功夫。(2019广西玉林)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2018年)鹿义霞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并没有走远,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依然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震撼!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著而坚定,焦灼而真诚。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抨击暴力治国,纵然缕缕碰壁却依然不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辗转奔走,他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听:“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的话精髓而深情。锲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著,他那份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岁月的回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每当读到孟子这段话,心里就会猛然升腾起大片温暖,大片美好。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养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的做人,影响着我们的做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刍,引发后人思考。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15.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限60个字内)(5分)16.孟子作为我们的文化宝藏是一个丰富的多面体,你最喜欢文中所介绍的哪一个孟子?为什么?(含标点限120个字内)(5分)17.文中说:“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请你引用在课本中学习过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的相关语句作为这句话的论据并作简要的分析论证,(含标点限120个字内)(4分)【参考答案】15.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16.示例一:我喜欢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因为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示例地二:我喜欢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孟子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的民众拥有高贵的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7.示例:孟子崇尚正气,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是浩然正气的重要表现,孟子心怀天下,关心民生疾苦,这是孟子的义之所在,为此,他奔走天下,游走列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2018广西玉林)我不苟同(2018年)(1)在对待事物时,人的思维总是有惰性的,总喜欢向别人思考成熟的方向靠拢,这种惰性会使人的思维定势定向,束缚住人们的思想,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去苟同他人的观点,应该换一个方向去思考,(A)去探索,就有可能找到新颖的观点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①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判断。(2)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李远哲,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运用了与课本完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一道几何题,老师给了他零分,他找到了老师,老师说:“下节课你到讲台上解题,做对了,我给你改分。”第二天,李远哲走上讲台,边写边讲,说出了他的全部解法,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给了他满分,由此可见,要想有一番成就就不能苟同于他人的思想,就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3)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是一分为二的,②如果总是苟同他人的观点,那么就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就像人们看待马谡,总是说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这是正确的。但难道他自愿守街亭是逞匹夫之勇吗?他对形势高瞻远瞩(B)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足见其才智。在大军压境的紧要关头,他既不装聋作哑,也不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赴难,并以全家性命作保,这是何等的英勇!战败后他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遁迹深山,却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回蜀营。战败后的马谡,没有扯客观原国为自己辩护,也没有利用与孔明的私交甚厚说情,而是堂堂正正地自缚于孔明帐前受刑赴死,这又是何等壮烈啊!③所以我认为马谡留给后人的不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而是为我们留下了敢作敢当、忠君报国的高尚气节。由此可见,他人的观点不一定全面,我们不应苟同于他人,而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4)是否具有“不苟同”的思维方式,是决定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打破了人们迷信了几千年的神创论,提出了科学的进化论;(C)而舍勒,这位伟大的化学家,无法摆脱前人“燃素说”的影响,与氧气的发现失之交臂(D)。(5)亚里士多德说得好:“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综上所述,④我们不应该苛求前人,更不能迷信前人。我们应在思考问题时迸射出逆向思维的火花,努力开拓一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新世纪。9.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10.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句改为: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B.②句改为:如果总是苟同他人的观点,那么我们的思维就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C.③句改为:所以我认为马谡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也给我们留下了敢作敢当、忠君报国的高尚气节。D.④句改为:我们不应该迷信前人,也不应该苛求前人。11.下列对文章的评价及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苟同别人,坚持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创新,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值得我们为之点赞。B.作者在第(3)段中根据自己的名著阅读积累,从自己的视角看待和评价马谡,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立思考作为文章的论据,使文章更有说服力。C.文章中“我”和“我们”之间的关系表达不清,标题与下文不相统一,“我不苟同”应改为“我们不应苟同”才符合文意。D.第(2)和第(3)段的最后一句都应改为独立另成一段,使结论与材料及论证分开,起到更能突出和强调结论的作用。【参考答案】9.A(应用顿号)10.D(D中的句子不应修改,因为强调的是“我们不应该迷信前人”,应该放在后面。)11.C(这里的“我”有“我们”的意思。)(2018广西玉林)阅读的人生是一场冒险(2017年)〔美〕乔·昆南陈丹丹译阅读的人生是一场没有地图的冒险,旅途中遇见的知音有时出乎你的意料,其中也许包括你的孩子。我的两个孩子打小都热爱阅读,如今他们已经长大,所以我们可以交换彼此关于阅读的趣闻逸事。比如,我们对高中的课程安排都有着很强的厌恶。我15岁的儿子把《双城记》带回家以后,就一直咬牙切齿。这是他的暑假阅读作业。据他所说,对狄更斯的阅读强行军枯萎了6月、毁灭了7月、摧残了8月。“‘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嘿,我说,二者必居其一,干脆点好吗?”他在暑期报告里这么写。于是,9月报到那一天,当他的老师告诉开会的家长们,我们才华横溢、热情满满的孩子们是多么热爱狄更斯,我就知道她是在骗人。我不管其他学生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的孩子恨死《双城记》了。几十年来,好心的教育学家一直在破坏孩子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红色英勇勋章》这类小说。也许这些书是我们文明的基石,但它们显然一点都不好玩。美国人平均一年读书不超过4本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14岁时被迫痛苦阅读《呼啸山庄》留下的情感创伤。我就一直没能从阅读《还乡》的痛苦经历中恢复过来。不仅因为托马斯·哈代阴郁的视野、令人窒息的文笔让我觉得阴冷、窒息,还因为那是我头一回见识老师无限残忍的力量。如果我的老师还有一丁点儿人性的话,就应该让念高中的我们读《麦克白》或者《高卢战记》,起码它们会多维持一会儿男孩子的兴趣。但是,强迫我们写一篇完整的读书报告,此书的作者又是个从不允许一丝阳光洒进作品的19世纪作家,这种强硬的手段对学生太残忍了。离当年我被逼着向哈代投降已过去了45年,但“臭名昭著”的暑假阅读清单仍然存在,真是奇怪。我不是说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读书就一定是坏事:补充文化就像补充维生素,强迫要比放任来得效果好。我只是觉得奇怪,这个社会已经抛弃了其他高尚的文化准则,但为什么学生仍然允许成年人毁掉他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些毫无意义的花言巧语,或者《炼金术士》这种麻痹心灵的媚俗小说?但是,这个体系似乎还运转得不错。前阵子,我在我认识的高中生里开展了一次不太正式的调查,让他们评价过去几个假期里读过的书。调查的结果令我感到震惊。和我交谈的孩子们过去几个假期读的书还是可以算作“好”书一类。不过他们没有因为这些书而激动得冒泡,他们用“嗯,还挺好玩的”来形容《贝奥武夫》。但是,没有人提到过《还乡》这本仍然出现在众多阅读清单上的书。学生没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也承认喜欢老师让他们读的书。不过他们说,如果能让他们安静地阅读,而不是像验尸一般分析解读,那就好了。后来,就连我儿子——在大学读古典文学——似乎也意识到,暑期阅读总的来说是种宝贵的经验。“我很讨厌《双城记》,但读到最后我改变了看法,”几年之后他告诉我,“我不喜欢里面的人物,历史背景也是胡扯。但看到西德尼·卡顿被推向断头台,我赞叹这个结局不错!读第二遍的时候我真心喜欢这本书了。”“你还重读了《双城记》?”我大吃一惊,“你不是一直在抱怨这本书有多么可恨吗?”“不错,”他回答道,“是没有《远大前程》好,但是最后25页很惊艳啊。”儿子的坦白令我意识到,有必要重新评估我对暑期阅读的一切看法了。(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15.请解释文章标题的含义。(含标点限60个字内)(4分)16.根据文意,你认为作者会如何“重新评估”自己对暑期阅读的看法?请写出3点。(每点含标点限40个字内)(6分)17.文中表达了不同人关于暑期阅读的不同看法,你最赞同其中哪一个观点?为什么?(含标点限80个字内)(4分)【参考答案】15.(4分)阅读的经历如同不带地图的旅行,没有固定的线路和方向,人们对阅读的感受和看法随着阅历的进程会出现出人意料的变化。(意思对即可。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16.(6分)对高中的课程安排很强的厌恶感应该改变;老师说孩子们热爱狄更斯,不一定是骗人;孩子恨死《双城记》的感觉不一定是真的;好心的教育学家安排暑期阅读不是破坏孩子们的暑假,暑期阅读对孩子是一种宝贵的经验;老师强迫学生读后写一篇完整的读书报告,这种强硬的手段对学生不是残忍,而是好事。(必须是文中我原来的而不是他人的看法。原看法1分,新看法1分。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17.(4分)说出最赞同的观点(如:好心的教育学家强迫孩子读《红色英勇勋章》这类小说是在破坏孩子们的暑假;强迫学生阅读没有一丝阳光的作家的作品,这种手段对学生太残忍了;暑期阅读总的来说是种宝贵的经验;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安静地阅读,而不是像验尸一般分析解读,那就好了;读第二遍的时候就真心喜欢这本书了)1分;说明理由3分(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2017广西玉林)阅读的人生是一场冒险(2016年)【美】乔•昆南 陈丹丹译阅读的人生是一场没有地图的冒险,旅途中遇见的知音有时出乎你的意料,其中也许包括你的孩子。我的两个孩子打小都热爱阅读。如今他们已经长大,所以我们可以交换彼此关于阅读的趣闻逸事。比如,我们对高中的课程安排都有着很强的厌恶。我15岁的儿子把《双城记》带回家以后,就一直咬牙切齿。这是他的暑假阅读作业。据他所说,对狄更斯的阅读强行军枯萎了6月、毁灭了7月、摧残了8月。“‘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嘿,我说,二者必居其一,干脆点好吗?”他在暑期报告里这么写。于是,9月报到那一天,当他的老师告诉开会的家长们,我们才华横溢、热情满满的孩子们是多么热爱狄更斯,我就知道她是在骗人。我不管其他学生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的孩子恨死《双城记》了。几十年来,好心的教育学家一直在破坏孩子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红色英勇勋章》这类小说。也许这些书是我们文明的基石,但它们显然一点都不好玩。美国人平均一年读书不超过4本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14岁时被迫痛苦阅读《呼啸山庄》留下的情感创伤。我就一直没能从阅读《还乡》的痛苦经历中恢复过来。不仅因为托马斯·哈代阴郁的视野、令人窒息的文笔让我觉得阴冷、窒息,还因为那是我头一回见识老师无限残忍的力量。如果我的老师还有一丁点儿人性的话,就应该让念高中的我们读《麦克白》,或者《高卢战记》,起码它们会多维持一会儿男孩子的兴趣。但是,强迫我们写一篇完整的读书报告,此书的作者又是个从不允许一丝阳光洒进作品的19世纪作家,这种强硬的手段对学生太残忍了。离当年我被逼着向哈代投降已过去了45年,但“臭名昭著”的暑假阅读清单仍然存在,真是奇怪。我不是说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读书就一定是坏事:补充文化就像补充维生素,强迫要比放任来得效果好。我只是觉得奇怪,这个社会已经抛弃了其他高尚的文化准则,但为什么仍然允许成年人毁掉他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些毫无意义的花言巧语,或者《炼金术士》这种麻痹心灵的媚俗小说?但是,这个体系似乎还运转得不错。前阵子,我在我认识的高中生里开展了一次不太正式的调查,让他们评价过去几个假期里读过的书。调查的结果令我感到震惊。和我交谈的孩子们过去几个假期读的书还是可以算作“好”书一类。不过他们没有因为这些书而激动得冒泡,他们用“嗯,还挺好玩的”来形容《贝奥武夫》。但是,没有人提到过《还乡》这本仍然出现在众多阅读清单上的书。学生没什么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也承认喜欢老师让他们读的书。不过他们说,如果能让他们安静地阅读,而不是像验尸一般分析解读,那就好了。后来就连我儿子——在大学读古典文学——似乎也意识到,暑期阅读总的来说是种宝贵的经验。“我很讨厌《双城记》,但读到最后我改变了看法,”几年之后他告诉我,“我不喜欢里面的人物,历史背景也是胡扯。但看到西德尼·卡顿被推向断头台,我赞叹这个结局不错!读第二遍的时候我真心喜欢这本书了。”“你还重读了《双城记》?”我大吃一惊,“你不是一直在抱怨这本书有多么可恨吗?”“不错,”他回答道,“是没有《远大前程》好,但是最后25页很惊艳啊。”儿子的坦白令我意识到,有必要重新评估我对暑期阅读的一切看法了。(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15.请解释文章标题的含义。(含标点限60个字内)(4分)16.根据文意,你认为作者会如何“重新评估自己对暑期阅读的看法?请写出3点。(每点含标点限40个字内)(6分)17. 文中表达了不同人关于暑期阅读的不同看法,你最赞同其中哪一个观点?为什么?(含标点艰80个字内)(4分)(2016广西玉林)论言谈(2015年)【英】培根有些人的讲话,只图博得机敏的虚名,却并不关心对真理的讨论。仿佛语言形式比思想实质还有价值。有些人津津乐道于某种陈词滥调,而其意态却盛气凌人。这种人一经识破,就难免成为笑柄。真正精于谈话艺术者,是善于引导话题的人。同时又是那种善于使无意义的谈话转变方向者。这种人可算作社交谈话中的指挥师。单调无聊的谈话会令人生厌,因此,善于言谈者心善幽默。但这种幽默,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事物都可以拿来打趣。例如关于宗教、政治、伟人以及别人的令人同情的苦恼,等等,决不应用作话题加以取笑。在有的人看来,如果说话不够刻薄,便不足以显示自己聪明,其实这种习性应该加以根绝。谈话中善于提问,必能多有受益。而所提问题,如果又恰是被问者的特长,那就比直接恭维他还有利。这不仅能使听者获得教益,也能使被请教者感到愉快。但提问应当掌握好分寸,以免使询问变成盘问,使被问者难堪。作为客厅中的主人,应当使在座的每个人都分享发表意见的机会,以免有人产生被冷落之感。遇到有人独占谈局,主人就应当设法将话题转移。还要记住,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因为如果你对于你有所了解的话题不动声色,那么下次遇到你所不懂得的话题,你保持沉默,人们也不会以为你无知。关于自己个人的话题应尽量少讲,至少不要讲得不得当。我有个朋友,他总用这样的话讽刺一个自吹自擂的人,说:“此公真聪明,因为他居然对自己无所不知。”人只有在这样一种形式下宣扬自己,才可以不招致反感。这就是以赞扬他人优点的形式来衬托自己的优点。谈话的范围应当广泛,好像一片原野,每个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而不要成为一条单行道,只能容纳自己一个人。谈话时切不可出口伤人。我有两位贵族朋友,其中一位豪爽好客,就是喜欢骂人。于是另一位便经常这样许多询问那些参加过他家宴会的人,“请说实话,这次席上难道没有人挨骂吗?”等客人谈完,这位贵族就微笑着说:“我早猜到他那嘴,能使一切好菜改变味道。”关于谈话的艺术还应当了解:温和的语言其力量胜过雄辩。不善答问者是笨拙的,但没有原则的诡辩却是轻浮的。讲话绕弯子太多令人厌烦,但过于直截了当又会显得唐突。能掌握此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选自《培根随笔》有删改)1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含标点10个字以内)(3分)18.作者认为与人交谈应注意避免哪些错误?请写出5点。(每点含标点限5-20字以内)范围内(5分)19.请你写一个生活中的事例作出文中划线句子表达的观点的论据。(含标点10个字以内)(3分)【参考答案】17.(3分)与人交谈要讲究艺术。(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18.(5分)(1)说的是陈词滥调,意态却盛气凌人,(2)拿宗教、政治、伟人及别人的苦恼加以取笑。(说话刻薄)(3)询问交成盘问,使被问者难堪。(4)自吹自擂(5)出口伤人(6)讲话太绕弯子(7)讲话太直接(8)独占谈局(9)无原则的诡辩(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序不论,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19.(3分)示例1: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一个朋友饭局中拿毛泽东及其政治开玩笑(2分),视频流出后引发广泛争议而被停职(1分)。示例2:新加坡一名16岁少年因在网上发布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去世的虚假消息(2分)而被捕并被判入狱1年。(1分),示例3:法国《查理周刊》因刊载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2分)2015年1月遭极难分子袭击,12名包括主编在内的工作人员遇难(1分)示例4:掌别人的残疾来取笑(2分),会招来众怒和抨击(1分)。(说出完整的事件2分,说出后果1分)(2015广西玉林)奢华与教养(2014年)梁文道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是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也是奢华的,乃至于我刚刚吃过的涮羊肉也标榜自己的用料十分奢华。本来这种东西是可以见怪不怪的,正所谓奢华见惯亦平常。可是有一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英国手工定制鞋的文章,作者先是不断渲染英国绅士的低调含蓄,一两千字之后笔锋忽然一转,他还是未能免俗地要大谈这鞋子有多奢华,并定位它为“低调的奢华”。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味,再将品味等同于奢华。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味”之间画上等号了;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我的生活奢华不起,我的言行也离绅士甚远,可我总算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印象之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味,他们是这么说的:“某某的家居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味”,“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二十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做品味,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味。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十来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能再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心机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拂尘抹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的休息活动(就算他有用人,他也宁愿自己动手)。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十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经过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的爱惜物用。这叫做绅士。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苟花钱,朝秦暮楚。他的品味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它的人格性情或许却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字眼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味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味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如果你觉得“教养”太过抽象,我可以为你举一些没有教养的好例子。开着一部奔驰在街上横冲直撞,觉得行人全是活该被吓死的贱民,这是没有教养的。手上戴着伯爵表,然后借醉酒臭骂上错菜的侍应小妹妹,这也是没有教养的。教养不必来自家教,更不是贵族的专利,上进的绅士更看重后天的自我育成。然而,如今有力奢华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岂不可叹?我只不过是在北京一家火锅店见着它用“奢华”二字形容自己的材料,便忍不住发出这一大堆牢骚,这自然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选自《读者》2013年第11期)17.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答案含标点限40个字内)18.作者在文末说:“我只不过是在北京一家火锅店见着它用“奢华”二字形容自己的材料,便忍不住发出这一大堆牢骚,这自然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对此你怎么看?(答案含标点限40个字内)19.作者在文中举了两个“没有教养”的例子,请你根据自己的了解也举一个相似的例子。(答案含标点限30个字内)【参考答案】17.(4分)奢华不是品味和(追求奢华不是)绅士行为(2分),有教养才会有品味(1分),才是当今人们更应该追求的生活境界。18.(4分)这是作者说的反话(激愤之语)(2分),意在表明对(牵强附会的)奢华品味论、绅士奢华论的反感和批评(2分)。或:作者故意说自己也不够有教养(2分),意在表示国人的教养确实之重,值得警醒(2分)。19.(3分)例:身上穿着名贵衣饰(1分),嘴上却频吐污言秽语(2分)。在国外名贵商场疯狂购物(1分),却常常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2分)。(2014广西玉林)我看国学(2013年)王小波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上,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总的来说,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至于他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我上孔老夫子的学,就是奔那种气氛而去,不想在那里长什么学问。《孟子》我也看过了,觉得孟子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股邪火。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把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如果生在春秋,见了面也不和他握手。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用我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我的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师生气。假如有人说,我如此立论,是崇洋媚外,缺少民族感情,这是我不能承认的。但我承认自己很佩服法拉第,因为给我两个线圈一根铁棍子,让我去发现电磁感应,我是发现不出来的。牛顿,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的东西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这些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记不清二程里哪一程,有一次盯着刚出壳的鸭雏使劲看。别人问他看什么,他说,看到毛茸茸的鸭雏,才体会到圣人所说“仁”的真意。圣人提出了“仁”,还得让后人看鸭子才能明白,起码是辞不达意。我虽然这样想,但不缺少民族感情。因为我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这是我想象不出来的。我还看过朱熹的书,对他“格物”的论述看得特别的仔细。朱子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虽然阴阳五行包罗万象,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我还是以为多少有点失之于简单。举例来说,朱子说,往井底下一看,就能看到一团森森的白气。他老人家解释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井底至阴之地,有一团阳气,也属正常。我相信,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这个现象不大可能,也许一定要用到几何光学。虽然要求朱子一下推出整个光学体系是不应该的,那东西太过复杂,往那个方向跨一步也好。但他根本就不肯跨。假如说,朱子是哲学家、伦理学家,不能用自然科学家的标准来要求,我倒是同意的。可怪的是,咱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出不了自然科学家。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会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钻进去的人会成个什么样子,更是难以想象。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选自《读者》2013年第1期,有删节)注:①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②“二程”:程灏、程颐兄弟,北宋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8.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指一种天真亲切、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B.“春风过驴耳”:这是老师引用古语批评作者听不进去好话,接受不了孔孟之道。C.“辞不达意”:意指圣人没把“仁”的含义说清楚,让人费解。D.“简单作者认为阴阳五行不够丰富和科学。9.下列语句不是作者对国学表达的主要看法的一句是A.假如有人说,我如此立论,是崇洋媚外,缺少民族感情,这是我不能承认的。B.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C.可怪的是,咱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出不了自然科学家。D.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10.下列对本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国学无所不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但在当今社会,不能夸大国学的作用。B.孔孟朱程学说及阴阳五行并无特别的思维和思想,不值得佩服。C.国学中的主要部分孔孟朱程之道不值得过度重视和钻研,应更致力于自然科学的学习和发展。D.学习国学不能钻进去出不来,要有批判精神和自己的主见。(2013广西玉林)人情似纸(2011年)刘心武①提心吊胆地说真话那阵,说了那么多,毋庸提心吊胆便可倾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