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_第1页
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_第2页
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_第3页
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_第4页
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www.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志花Contents结论实证分析财务危机案例文献研究研究背景与目的CompanyLogo研究背景由于财务指标本身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财务比率在财务风险预警中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利用非财务指标完善财务预警机制的必要性显得更加迫切。对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追究其深层原因,是因为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治理结构导致企业内部存在一系列代理问题,这些代理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管理不善、滥用、挪用、侵占公司资产等形式,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CompanyLogo研究目的由于财务指标本身的局限性,财务比率在财务困境预警中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导致模型的不完善。企业的治理层和管理层需要有效的发挥职能,减少代理问题,识别、防范和管理风险。因此本文认为,使用公司治理结构因素能够从内因找出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潜在的风险源,从而提升模型的预警价值。CompanyLogo文献研究1968年,Altman首次提出利用多变量判别方法建立财务预警模型,他选择营运资本/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收益/总资产、股票市场价值/债务账面价值和总资产周转率等5个财务比率作为判别变量,区分财务困境与财务健康公司。这就是著名的Z-Score模型。1980年,Ohlson首次利用LogisticRegressionModel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将公司规模引入风险预警系统中,该系统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6.12%。Ohlson的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克服了以往使用的判别分析中的诸多问题,使财务预警模型得到了很大的改进。CompanyLogo文献研究Weisbach(1988)认为公司盈余下降时,将导致董事会撤换执行长。因此,高阶管理者有可能管理盈余,以掩饰公司财务窘境,以避免遭受撤换。

Kasznik(1999)与林婵娟,洪樱芬与薛敏正(1995)研究指出公司处于财务艰困状况或另有所图时,可能引发高阶管理者操纵盈余以掩饰其财务困境,此时盈余管理行为将会暴增。Shen,Chung-Hua,andH.L.Chih(2005)管理者不当的行为会使公司财务绩效恶化,导致公司竞争力下降,在经济不景气或产业结构愈趋竞争下,将提高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熊大中(2000)使用公司治理变量,实证结果发现,董监持股比率低或质押比例愈高,愈容易发生财务危机事件,进一步之分析亦显示,当董监持股比例愈高,公司经营绩效愈佳,监督的机制愈能发挥,减少代理问题,降低财务危机的发生机率。CompanyLogo文献研究JensenandMeckling将公司的股东分为两类:一为公司内部股东,即持有公司股票的董事会成员及公司高阶主管,另一为公司外部股东,通常,公司可透过增加内部股东的持股,则高阶管理者因特权消费由自身承担的损失比例愈大,因此,高阶管理者会减少使公司价值有损失之行为,使其与外部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或是增加外部股东的持股,以提高其监督高阶主管的诱因,亦即主张股权愈集中,对企业价值愈有正面提升作用。在董事会特性方面,Fama(1980)及FamaandJensen(1983)认为若董事兼职公司之内部管理人员,则对董事会当然会有影响力,因为内部董事可透过对内部相互监督其他管理人员之机制,获取有关公司活动中有价值的信息,而当拥有这些信息的内部董事列席于董事会上,将是监督控制决策之有效机制。CompanyLogo文献研究Simpson&Gleason(1999)最初尝试了用治理结构因素构建财务预警模型,他们认为,两职合一使公司治理效率下降,因此两职合一的银行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Elloumi&Gueyie(2001)通过研究发现:财务困境公司与其他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即财务困境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健康公司。姜秀华、孙铮(2001)认为,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因素。邓晓岚等(2006)运用Logisticregressionmodel分析发现治理结构因素变量均不显著。但是他们同时发现,纳入了包括治理结构因素在内的非财务因素的模型预测力更强。最后他们得出,对于有关治理变量的选择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尚待研究。CompanyLogo财务危机发生之成因,大体可分为牵涉管理舞弊或道德危机以及企业失败两种,其中又以前者为多。危机公司之内外部监督机制,如监事会及会计师均无法适时地发挥功效。从文献可知公司治理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否有彻底去执行,从财务危机公司与正常公司就可以看出端倪,所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促进股东、董监事和管理当局三赢的局面。CompanyLogo米力波尔公司财务危机案例米力波尔公司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中一家顶尖的公司专门从事物质分离业务从开始创业的1960年到1979年这短短的20年间公司取得卓越的业绩销售额从不到100万美元增加到1.95亿美元,盈利从不到10万美元增加到1960万美元。可在1980年米力波尔公司的盈利开始下降随后两年又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公司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米力波尔公司遭遇的挫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它的主导市场变得严重低迷但真正的祸根是其内部因素。由于公司成功得太容易、子公司增加过快,董事会不自然地对自己的实力有一定的高估。他们一心追求业绩却忽略了财务制度的完善使公司无法掌握资金的流动。CompanyLogo公司一位高级主管在其回忆录中作了如下描述:

“各子公司不受控制地采购超过他们实际需要的原料和零备件。”“各子公司的拨款也无法控制每个经理的申请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董事会上很少研究讨论财务问题没有专门分管财务的董事而财务经理又完全是门外汉。”“公司财务信息系统漏洞百出。各子公司无法及时提供反映他们最新现金状况的会计资料总公司又缺乏对子公司的财务指导和控制。”“公司审计人员效率低下。”总之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财务管理的混乱是公司衰退的根本原因它直接导致了米力波尔公司经营状况的恶化。米力波尔公司财务危机案例CompanyLogo为扭转这种局面公司领导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公司的财务控制。公司董事会委派一名董事专门负责财务管理事务并完善了财务机构的建制撤换了公司财务经理赋予财务部门更大的自主权。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审核各子公司提供的财务资料,包括一份与预算值对比之后盈利或亏损状况的报告以及原材料采购、间接费用、销售额、直接劳动力成本、毛利润等有关情况和资金平衡表以及对未来3个月的财务情况预测及主要财务比率的计算值。米力波尔公司自从加强财务管理后很快扭转了公司盈利下降、亏损持续增加的局面。从1983年起公司盈利开始回升到1984年米力波尔公司创造出了破纪录性的成绩----盈利比上年提升了48%,销售额比上年提升了24%,并从此步入一条稳健发展的轨道。米力波尔公司财务危机案例CompanyLogo科龙事件案例从1989年顾雏军凭借“顾氏热力循环系统”这一发明在英国创办了顾氏热能技术(英国)有限公司,到2005年1月11日香港联交所指责格林柯尔违反了创业板上市规则,起诉、调查如纸片般席卷而来,4月27日科龙电器发布预亏公告,宣布去年业绩可能出现6000万元的亏损。第2天,科龙电器宣布中港两地停牌,理由是涉及敏感问题未披露。2006年7月16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这是自2006年7月10日以来,证监会做出的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CompanyLogo科龙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表面来看,科龙已经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法律规范的要求,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了公司运作,不应该有什么漏洞的。但实质上,其内部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名存实亡。公司的大股东及董事顾雏军利用其对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的控制力,以牺牲其他股东的利益为代价为格林柯尔谋利。由于中小流通股东在股东大会中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参加股东大会的积极性不高,股东大会会议基本上成了大股东的一言堂,顾雏军很容易利用“一股一票”的原则合法地操纵科龙公司的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中具有绝对的决定权。截至2005年7月,科龙电器董事会共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执行董事就占了6席,其余3名为独立董事;而在这6名执行董事中,有5名来自大股东格林柯尔方面。这样的董事会结构决定了其内部必然缺乏有效的权利制衡机制。

科龙事件案例CompanyLogo“科龙”财务危机事件无疑反映了其内部严重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一方面,股东大会形式化。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然而在科龙事件中,股东大会并未如相关法律所设定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只是顾雏军应付股东及政府监管的法律形式。顾雏军利用其对公司的超强控制力,使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以其他股东的利益为代价为格林柯尔谋利,导致科龙陷入新的危机。另一方面,独立董事不独立、监事会形同虚设等等。由于科龙的特殊成长经历,其实际的运营管理权一直掌握在顾雏军一人的手中,加上我国企业传统的集权领导体制,董事会长期由其强势掌控。在科龙董事会中,鲜有人是真正独立于顾雏军之外,公司的决策大权系顾雏军于一身,董事会及管理层受顾的控制,因而公司治理就成了徒具机构而无机制。其必然导致董事会功能未能发挥,经营风险由小股东和政府大股东承担。大股东代表、董事会和管理当局混同起来,虽名为上市公司,实质为顾的个人控股制公司,科龙陷入财务危机不难想象。科龙事件案例CompanyLogo如何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责、权、利明确,有效发挥各自职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使上市公司合理防范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是当前上市公司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科龙事件案例CompanyLogo实证分析财务困境公司

因财务状况异常(包括连续两年亏损和资不抵债)而被ST的公司作为财务困境公司385家。样本选择正常公司

按照同行业进行配对,按照同会计年度进行配对,随机选择了385家公司。Co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