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马克思的全球正义论辩_第1页
全球化与马克思的全球正义论辩_第2页
全球化与马克思的全球正义论辩_第3页
全球化与马克思的全球正义论辩_第4页
全球化与马克思的全球正义论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化与马克思的全球正义论辩

在关于世界正义的辩论中,有各种阵营的科学家积极参与、捍卫、社区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他们积极发表和发表了这些讨论。到目前为止,这些讨论从未停止过。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已察觉到来势汹汹的全球化浪潮:“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基于此,挖掘马克思的理论资源,探讨他将如何参与当前全球正义的论辩,从而将这两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太相关的话题联结起来,是一个重要的尝试。有人可能质疑说,马克思的理论从来不诉诸“正义”,但是笔者将指出,这种质疑站不住脚。因为马克思的理论不仅诉诸正义,还尝试将正义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全球。从马克思的思想出发讨论全球正义,既需要分析棘手的民族问题,还需要阐明他是一个什么意义上的世界主义者。本文将依次讨论这些话题,旨在表明马克思那里有充分的理论资源,可以为我们正确破解全球正义难题提供支援。一、种“一般范式”的正义要让马克思参与当前全球正义的论辩,首先要解决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那里根本没有规范性的正义观,他也从来不诉诸正义来批判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主要包括塔克尔(RobertTucker)、伍德(AllenWood)和布坎南(AllenBuchanan)等人。这种观点虽然让很多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感到讶异,但却有经典文本作为支撑。例如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公平分配”进行了严厉批判:“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的‘公平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的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法的关系吗?”我们可以把这种观点称作马克思正义的“一般范式”,即不可能存在一种独立的、外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或者说超越历史时代的正义原则。正义不可以用来抽象地衡量一切制度,它只是在特定生产方式背景下人们思维的反映,尝试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正义原则,都将是空洞和无用的纯粹理性形式。马克思在很多文献中都主张这种正义的“一般范式”,他在《资本论》中也说道:“同吉尔巴特一起说什么天然正义,这是毫无意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但是,笔者认为,就像马克思的理论本身就充满张力一样,正义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有另一副面孔,即一种不同于“一般范式”的“高阶范式”。这表现在马克思时刻展望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好的社会体制。在《资本论》中,他对资本的内在逻辑进行了严厉地斥责,指出资本家在剥削和侮辱工人阶级,剩余产品是“资本家每年从工人阶级那里夺取的贡品”。不仅如此,资本家还用“抢劫”和“盗窃”而来的剩余价值继续购买追加劳动力,“甚至以公平的价格来购买,就是说,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这仍然是征服者的做法,他们乐于用从被征服者那里掠夺来的货币去购买被征服者的商品”伍德等人或许会回应说:从更高阶的社会形态来指认资本主义的不正义,与马克思的本意相冲突。因为马克思确实在很多地方反复地、充满激情、和愤怒地将资本主义谴责为一种非人道的社会体系,但这些仅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解释和描述,而不是某种道德认识论。这意味着,只要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马克思就不会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尽管资本家实际上在无情地奴役着无产阶级。资本家如何对待无产阶级属于事实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与否是属于道德评价,事实与价值之间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换言之,描述正义或道德在社会中的功能是一回事,针对正义断言的规范性评价则又是另一回事。面对这种回应,我们可以这样反驳:马克思并不完全是开展价值无涉的社会学研究。例如描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时,他说“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在劳动“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时候,才算得上“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纵观人类社会史,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一直在追求更好的社会,努力实现“正义的增长”。不管伍德如何反对,我们都会做出这个社会比那个社会更好的价值判断。所以,当伍德说马克思不从正义之类的道德层面,仅仅从物质资料生产层面去批判资本主义时,并不能掩盖马克思同时在运用一种“更高阶”的正义范式,即用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准去评判当前社会。所以,笔者同意埃尔斯特(JonElster)的说法,“马克思可能认为他没有正义理论,但他实际上所做的种种分析,只有当我们把这种理论赋予他之后才是可以理解的”因此,马克思那里有“一般的”和“高阶的”两种不同的正义范式。“一般范式”正是伍德指认的,不应“神秘化”和“神圣化”正义概念,这表现在马克思常常把正义看作受生产方式制约的法权概念。“高阶范式”则表明,还有另一种解释,即马克思也一直在做“共产主义社会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跨时代的规范性评价,这标志着在正义上的“增长”。由此,马克思既对正义做出社会学的解释,又赋予正义规范性的评价力量。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完全能够参与正义问题的大讨论,因为正义具有“一般”和“高阶”两种不同的解释范式。这让我们回想他的经典名言,“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二、马克思是全球平等正义的坚定者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思想演变中,“全球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参照。马克思在他的时代就已经认识到生产的发展与资本的扩张将推动全球市场的形成,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亟须一种正义的规范机制。相比之下,当代社会以罗尔斯(JohnRawls)和米勒(DavidMiller)为代表的学者主张正义的场域要被限制在一国之内,不应扩展到全球范围。他们反对全球平等的理由,要么是认为正义概念仅仅适用于自我封闭的合作型社会,实施正义要求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国际社会不满足这种要求马克思肯定强烈反对罗尔斯和米勒的观点。资本和生产的全球化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它不仅推动了国家及其人民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大规模的互动合作,也促使达成某些强制性的协议与秩序。例如联合国主导下的维和行动,和世界贸易组织具有的强制约束性等。尤其是,全球化放大了不同国家在科技发展和控制力量等方面的差距,加上资本与生俱来的国际流通特点,目前的全球秩序确实导致了严重不平等。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没有理由不去调整或改革这种秩序,以缓解和最终消除世界范围内的“超级剥削”。在马克思看来,道德与正义是马克思处理全球失序的一种尝试。在《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中,他深刻指出对一个政府行动的判断“必须以它们所处的时代以及和它们同时代的人们的良知为尺度”马克思还主张工人运动必须突破国家边界的限制,把国际团结看作是共产主义者的重要使命,所有无产阶级有着“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在马克思看来,国家的存在绝不是永恒的真理,而应该把它看作暂时的组织结构,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发生改变,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尽管资本主义可以促进工业生产和贸易自由,但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一些民族对另一些民族的剥削和压迫不会消失。只有“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马克思意识到,要实现一个新的全球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容易。虽然全世界的无产者都有共同的敌人——资产阶级,但是资产阶级总是竭力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无产者分开,以便更好地统治他们。从原则上来说,最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方式当然是他们不分民族与国家地联合起来,但是在与资本家的长久角力中,总是潜在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冲突。例如,无产阶级在某一国取得胜利,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很可能给另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施加更大的剥削,又或者是资本家引入国际外来劳工来应付本国的工人运动。在1866年发表的《国际工人协会章程和条例》中,马克思分析了该现象,指出“由于每个国家里各个不同劳动部门的工人彼此间不够团结,由于各国工人阶级彼此间缺乏亲密的联合”,工人阶级的解放还没有取得什么效果。然而工人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民族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有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这些国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综上所言,与罗尔斯和米勒等人明确反对全球平等正义不同,马克思是全球平等正义的坚定支持者,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一方面,马克思意识到资本的逻辑和价值的扩张已经跨越了国界,世界市场的糟糕后果是让很多人不仅暂时地失去作为有保障的生活来源的工作,而且陷入真正的、毫无希望的绝境之中。另一方面,他又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客观地说,全球化浪潮势必对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和民族习俗等造成巨大冲击。很多世界主义者因此断言,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是民族情感的完全消逝。如此说来,作为一名世界主义者,马克思将如何看待民族问题,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三、人类社会的身份认同:民族性的实践意义毋庸置疑,追寻全球正义,肯定需要认真审视“民族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民族情感、文化和历史等因素,成为追寻全球正义之路的“绊脚石”。在那些被称之为民族主义者的人看来,显然应该更加偏爱与其享有共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的同胞,这种偏爱不会随着共产主义的到来而式微。民族主义者这种看法是建立对民族(nation)和国家(state)的区分之上。严格地说,民族和国家并不是一回事。民族是以语言、历史和文化为基础所建构的,国家则与政治制度和法律强制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马克思的确有时候不做严格区分,例如他给友人帕维尔·安年科夫的信中写道:“难道各族人民的整个内部组织、他们的一切国际关系不都是某种分工的表现吗?难道这一切不是一定要随着分工的改变而改变吗?”那是不是像民族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民族性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一直存在当然,当代民族主义者会这样批评马克思: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马克思关于民族终将消逝的预言非但没有成真,反倒愈来愈成为全球多元时代身份认同的基础。马克思当初设想有组织的工人运动具有双重议程,其一是在国内获得政治领导权,其二是同其他民族的工人运动建立联系,以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但是近一百多年无产者国际联盟非但没有真正建立,反倒是由于战争和侵略,民族自决的要求日趋强烈,也更具有敌意和攻击性,从而引发不安全和恐惧的激进民族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民族主义虽然会激发起人们对身份的尊重和边界的捍卫,但也变得更加有分裂倾向和“排他”趋势。所以,20世纪英国著名的新左派学者奈恩(TomNairn)观察到全球化运动中创造出来的异质化和仇外的民族情绪后,感慨如今人人都是民族主义者然而,面对当代民族主义的责难,马克思依然能从容应付。因为无论当代学者对民族主义的分析多么歧见杂成,背后都有一个核心共识:对民族的情感和认同,与现代性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民族主义是一个现代性现象,是对抗全球不公平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对于这种不公平的体制,马克思早就警示过我们“应该经常提到而不该忘记的”所以,无论是一百多年前的民族问题,还是当下甚嚣尘上的民族主义情绪,都可以从马克思那里找到可靠的分析资源。马克思绝不是否认民族文化、历史和语言的重要性,而是指出之所以会出现棘手的民族问题,盖因全球范围内不公平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由此衍生的冲突与矛盾。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理论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富有历史基础的对资本主义动力机制的解释,也可以提供一种超越民族局限性的未来全球共同体的蓝图。四、马克思的全球正义观:一种以“关爱”与“同情”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说如上文所言,马克思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既体认到民族文化、历史和语言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民族之间冲突的根源乃是全球不平等的政治与经济关系,因此只有改变了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正义。马克思的思想虽已历经百余年的洗礼,却从未丧失理论的光辉。那么百余年后的今天,面对当前西方代表性的全球正义观,他又会做出何种批判?接下来笔者站在马克思的理论立场,检视当下三种主流的全球正义观,探索马克思如何思考和反驳这些观点,在比较中澄清马克思立场的核心要义。第一种全球正义观是以辛格(PeterSinger)等人为代表,以“关爱”与“同情”为基础的功利主义进路。这一进路认为,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关爱”无关乎距离远近,是一种普遍的道德价值第二种全球正义观是以舒(HenryShue)等人为代表,以实现基本权利的满足为目标。舒认为,如果将生存权当作一种基本权利,那不仅要求免于外部的干涉(例如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剥削),还要给弱者提供帮助,克服他们在生存上的不足第三种全球正义观是以博格(ThomasPogge)等人为代表,要求人们承担一种强道德义务,以追寻正义的全球秩序为目标。博格认为,当前的全球制度使得富国和富人不断地伤害着穷国和穷人,这是不道德的,必须要停止当前国际社会不公正的伤害因此,同前面提及的几位全球正义论者相比,马克思始终聚焦在两个方面:第一,聚焦于消除国际社会的“超级剥削”。他拒绝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体系,因为在这样的体系中,发达国家拥有的资本和技术的力量,使得它们自身处于全球化体系的中心,同时迫使不发达国家被迫处于全球化体系的边缘地带,“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五、马克思对全球正义的理性认识至此,围绕马克思与全球正义的联结,本文已经表明,我们可以从马克思那里寻找到充分的理论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