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思维浅析_第1页
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思维浅析_第2页
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思维浅析_第3页
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思维浅析_第4页
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思维浅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思维浅析郭建生,胡还甫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410007)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药基本理论的阐述,分析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之间的关系,提出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药性理论,而药性理论体系又是以“五味”为核心的。所以,以现代研究手段探索五味理论的科学内涵,并以此为突破口,构建科学的现代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前提和关键。文章最后对五味理论的研究提出初步研究思维和方法,并对这种研究思维带来的效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药基本理论;药性理论;五味理论;研究思维

中药理论是我国几千年来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和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一直用于指导中医临床辩证遣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学术的主要特征。中药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中药理论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笔者在此就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思维作出初步探讨,希望对中药理论的发展创新有所裨益。

1中药基本理论的内涵

向是向下或向内的病证,如腹泻、脱肛、崩漏或表证不解等。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潜阳熄风、利水渗湿等功效,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病势趋向上或向外的病证,如呕吐、喘咳、肝阳上亢、自汗或盗汗等。归经是通过药物对脏腑经络功能的影响来反映其作用部位、指明其治病的适应范围的[1]。《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之论述。说明古人也早已认识到中医认为,药物防病治病就是利用药物各自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前人称之为偏性,也即我们说的药物的性能[2]),来纠正阴阳盛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中药的性能(即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等。现将中药理论的基础内容概述如下:四气是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2]。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和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中药五味,除包括口尝而得的具体五味之外,还应包含代表药物功能的味,即通过药物临床效能而总结出的抽象概念的味[3]。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一般来讲,辛味药能发散、行气、行血;甘味药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酸味药能收敛、固涩;苦味药能泻火、泻下、降泄、燥湿;咸味药能软坚和泻下等。因此,中药功效的具体体现是由味所决定的。中药的升降浮沉是从药物作用于疾病的趋向上对其功效的概括[4]。中药中升浮的药物大多分别具有升阳、解表、催吐、开窍等功效,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疾病趋药物有效物质在体内的分布规律。近代巳有人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来研究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即归经的情况,揭示了某些药物归某些经脉的有效成分即物质基础。有毒无毒是指药物对人体有无毒害作用而言。凡有毒的药物。大都作用强烈,对人体有毒、副作用。另外,毒性还有广义的认识[5]:一方面指药物的偏性;另一方面指药物作用的强弱。药物的偏性或作用强弱及毒副作用的大小,均与其所含成分有关。判断药物是否有毒副作用,应以其所含成分是否有毒而决定。

2五味与其它基本理论的关系

根据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可以认定“五味”理论是其核心。中药药性理论尽管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内容,但归结起来,五味是其根本,也就是说,四气、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都和五味紧密联系,并围绕五味展开。概因五味是中药的固有性质,是客观存在的。四性、归经、升降浮沉、毒性是根据用药后机体的反应而体现出来的,因此五味是产生四性、归经、毒性的基础。中药的功效无论其多么庞大和复杂,均总括于辛甘酸苦咸五味之中。

2.1五味和四气的关系

五味理论比四气理论更具体、更全面。四性概括起来主要反应二个方面,即寒与热,与之对应的是阴和阳。因此,从中药的功效上讲,四性只反应了寒与热的问题。在治疗上,无论疾病多么复杂,它都必须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五味中辛能发散、行气、活血。一般用来治疗表证、气滞证和血瘀证等;甘能补、能缓、能和。一般用于各种虚证、痉挛疼痛症、药物配伍等;酸能收、能涩。一般用来治疗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苦能泻火、泻下、降泄和燥湿。一般用来治疗火热证、便秘证、气逆证和湿证等;咸能软坚、泻下。一般用来治疗痰核、瘿瘤和便秘等。相比之下,四气的这种功效和治疗原则与五味理论比较起来可见是过于笼统和狭窄。所以五味理论比四气更具体、更全面,每种味都有各自具体的作用。

五味是产生四性的基础,可以决定中药的寒热温凉。如苦味的药物中无热性药,少有温性药,多为寒凉之性,如黄连、大黄等;辛味的药物多温热,极少寒凉,所有的热性药物均为辛味,如巴豆、干姜等;甘味、酸味的药物偏寒凉或平性;咸味的药物偏寒凉性,也可能偏平性[6]。

性与味共存于每一种药物中,共同发挥药效作用。每个药物都只具有一个性,但可有数个味,其兼味越多,功效越广。因此必须将性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不同的性味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性味相同的药物,作用往往相似,如苦寒的栀子、黄芩、黄柏、苦参、龙胆草、大黄、白鲜皮、白头翁、川楝皮、贯众、瓜蒂、地肤子、虎杖等均能清热燥湿或泻火解毒。

2.2五味和升降浮沉的关系

药物气味厚薄能够决定其作用的升降浮沉。金代张元素在《医药启源》中创制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阐明了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与药物的气味质地有关。李时珍进一步指出:“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清代医家汪昂在《本草备要》也指出:“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这些论述指出了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而五味是产生药物功效的基础,故升降浮沉之性也必然有其相应的物质对应。概性温热、味辛甘者为阳性药,主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者为阴性药,主沉降。气味薄者主升浮,如薄荷、连翘之属;气味厚者主沉降,如熟地、大黄之属[7]。

2.3五味和归经的关系

五味也同样可以决定中药的归经。通过对《中药学》中具有归经记载的238种单味药物进行分析[8],辛味药多归胃经、肺经及脾经;甘味药多归肝经及肺、胃经;苦味药多归肝经、胃经;咸味药多归肝、肾经;酸味药多归肝经等。四气与归经则无明显的联系。

2.4五味和毒性的关系[9]

五味既是产生功效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在《中药学》所载药物中,甘味的无毒药最多,有毒药最少,辛、苦味的有毒药较多,尤以辛味更为明显;酸、咸味有毒、无毒药居中。

3五味研究的基本思路

以上论述充分说明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而五味理论又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因此,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应以中药五味理论现代研究为突破口。怎么着手研究中药五味理论?如何理清其研究思维?是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供同仁参考:

3.1中药五味现代研究的重点是五味的实质

五味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应在进一步加强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着眼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将“味”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功能、药效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丰富其科学内涵。作为中药的五味,必定有其物质基础。《中药药理学》明确指出[10],中药含有各种化学成分,药物之味是由其化学成分所决定的。这一五味的物质观,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弄清楚各种“味”的具体物质是其首要条件。

3.2利用现代仪器替代人体的舌头

五味理论的产生是由舌头的品尝之味逐渐上升到理论五味的。因此,在中药中某药具有的口尝之味与其理论之味不同就在所难免。既然五味首先产生于舌头的品尝,能否用现代仪器替代舌头的品尝功能,以认识味的物质成分,应该是寻找五味物质基础的一个切入点。

3.3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相结合,探索物质基础与功效的关系

既然五味是产生中药功效的重要来源,其物质基础与其产生的功效就存在必然的关系。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逐步弄清产生中药功效的物质,也才能突破数千年来对五味理论的认识,真正揭示其科学内涵,并使其得到科学的发展。如果我们能证实辛甘酸苦咸各味的某种共性成分就是发挥某种具体功效的物质,这无疑是对中药五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如麻黄的挥发油成分左旋a-松油醇[11],可以兴奋汗腺,增加排汗,即“能散”;姜中的挥发油成分姜酚及姜烯,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即“能行”。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得到启示:辛味药能行能散是否就是辛味药中的挥发油成分的作用呢?再如[12]甘味药-甘草中的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元,均能明显抑制实验动物的离体肠运动并能解除组织胺引起的肠痉挛而止痛,即“能缓”;苦味药-黄连、黄柏所含小蘖碱,广谱抗菌、消炎作用很强,能通过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而起到治疗肠炎、痢疾之效,即“能燥”;大黄含蒽醌衍生物,对消化道有局部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肠管运动而引起泻下作用,即“能泄”。酸味药大多含有有机酸如苹果酸、构椽酸、鞣酸等,能收能涩。如五倍子含鞣酸70%~80%,其作用于黏膜表面,使蛋白质沉淀凝团,成为不溶化合物,即“能收”;另可使分泌细胞干燥,即“能涩”。咸味药含钠、钾、钙、镁、铝、碘等无机元素成分,能软能润。如海藻昆布含碘,软化瘿瘤,可治甲状腺肿(瘿瘤)。即“能软”;芒硝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内服后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促进肠蠕动,发生泻下作用,即“能润”。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能否证明甘味药中的甙类成分是否就是发挥缓急止痛的物质基础;苦味药中的生物碱是否是燥湿的物质基础;蒽醌及衍生物是否就是通泄和清泄作用的物质基础;酸味药中的有机酸和鞣质是否是收涩作用的物质基础;咸味药中的无机离子成分是否是软润作用的物质基础。这些假设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3.4扩大视野,寻找同功效不同味的共性成分

通过比较一些具有相同功效但味不同的药物,找出它们之间是否含有相同的物质成分,并证明这种相同的物质成分是否与其功效存在内在联系。如蝉蜕性甘寒,无解表药辛味的共性,但是也有解表作用。那么蝉蜕和一般解表药之间是否有相同成分,如果能找出这个相同成分,再证明这种成分是否就是起到解表作用的物质基础。这种研究思维有助于五味理论进一步升华,能更有效的揭示中药五味的本质。

利用上述方法对五味理论展开研究,将五味各自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或部位分解出来,并证明各种有效成分或部位发挥的独有功效,也即说明发挥中药功效的具体物质基础是什么,这种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更深一层揭示中药五味的本质,使中药基本理论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因此,以中药五味理论为核心的现代中药药性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基本理论将成为推动中药现代研究不可替代的有效途径。这将有助于有效扩展中药药源,研制、开发和应用现代中药的系统医学研究工程,从而达到中药基本理论的科学阐述和微观化表征。进一步能否以基础物质(化学成分)来直接表达中药的功效,以致取代五味理论而指导临床用药,使中药药性理论更科学,这将是最终的目的。参考文献[1]施怀生.试论中药归经理论及其与体内代谢过程的关系[J].山西中医,1996,12(6):32-34

[2]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14

[3]赵文萍,王茂良.浅论中药五味[J].陕西中医,1992,13(6):276

[4]朱焕平.升降浮沉内涵及临床指导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5,23(3):532-533

[5]王大洲,汪海涛.小议中药之“毒"[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13(20):1146

[6]李盛青,黄兆胜,何丽春,等.五味与四性关系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2,12(11):1008-1009

[7]李琼.浅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