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必修2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经验与教训
高分跨栏2
随堂巩固3
基础再现1第2课时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概况1.赫鲁晓夫改革(1)内容①农业方面: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________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________。②工业方面:对工业________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集体农庄玉米管理体制③政治方面:在苏共二十大上,对________个人崇拜及其严重后果进行了批判。会后,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斗争,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2)成效: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3)影响: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斯大林♨温馨提示:赫鲁晓夫改革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范围内,对其经济模式的明显不适应部分进行改革。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补者,而不是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从具体措施上看,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成绩比工业方面大,但工业方面提出的设想却比农业方面的措施更为深刻地触动了斯大林模式。2.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调整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________上,推行“新经济体制”。(2)成效: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________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20世纪70年代后,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呈现________和________趋势。(3)影响: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工业军事停滞下降♨温馨提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对外采取“进攻性战略”。为适应这种战略,苏联倾全力发展国防工业和军事技术,力图在军事竞赛中超过对手,在具体措施中,仍以增加传统重工业产品的产量为赶超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并采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方法。1.(2011·烟台质检)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材料涉及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问题。赫鲁晓夫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社会带来了一些生机,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取得突破,也没有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最终还是失败了。答案:D3.戈尔巴乔夫改革(1)目的: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________地位。(2)内容①经济方面: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____________”,但由于困难重重,各项改革措施难以奏效,遂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超级大国加速发展战略②政治方面: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______________”,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________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3)影响: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①戈尔巴乔夫改革使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民族分裂运动加剧。科学社会主义多党②1991年,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反对将联盟变成邦联而发动的“________”事件失败后,国家大权落入以________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手中,苏共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性质发生了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③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订《____________》,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了《____________》,苏联完全解体。④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________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第二天,苏联被宣布停止存在。八一九叶利钦明斯克协议阿拉木图宣言69♨温馨提示: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2.(2010·宁夏月考)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A项不符合史实,戈尔巴乔夫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难以奏效后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B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影响;属于其内容的是C项。D项与实际不符。答案:C一、正确认识赫鲁晓夫改革1.从改革的背景看,赫鲁晓夫的改革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斯大林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2.从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来看:(1)政治上召开苏共“二十大”,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有利于苏联人民摆脱斯大林教条主义的束缚,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推动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2)在经济上从农业开始,首先解决粮食不足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3.但是在改革中他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对斯大林的批判仅是集中于人身攻击,流于简单化和浅层次,没有从根本上进行体制本身的变革。事实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不科学评价也引起了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共高潮,并引起了东欧一些国家思想上的混乱与内部政局的动荡;在改革中他还缺乏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如盲目地在不适合玉米种植的地区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因此从根本上说他的改革是失败的。1.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此题考查对斯大林这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斯大林当政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这种体制存在很多弊端,但也促进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A、B、C表述均不符合史实。答案:D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结果等方面有何异同?1.指导思想(1)不同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都是在斯大林体制下进行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2)相同点:都是针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2.具体内容;见人民历史选修2P48。3.结果:赫鲁晓夫的改革成效甚微;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一定成果,后期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导致苏联解体。2.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全面、实事求是地评价了赫鲁晓夫的改革,肯定了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原有体制、观念束缚的历史作用。答案:
B一、选择题1.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B.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C.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D.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解析:赫鲁晓夫改革是在斯大林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没有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答案:D2.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分析历史现象本质特征的能力。A项明显错误,此前有赫鲁晓夫改革和东欧各国改革。他的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前期也取得了某些成效,故排除C、D。勃列日涅夫改革也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突破。答案:B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改变经济体制
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分析比较能力。解答时要充分对比并找到其共性的东西。没有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答案:C4.(2010·福建卷)《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解析:此题是情景再现题,干扰项主要在于D,根据评论可知该时期苏联与西方关系改善,思想活跃,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和民主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的执政理念和影响。根据使苏联实行改造和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等信息说明是发生在巨变前。答案:C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图一与图二反映的是一段什么历史?图三反映苏联经济建设有何特点?图一与图三又有何内在联系?解析:本题以三幅图片设问,进行导入,考查同一时期的苏联和美国社会改革的比较。第(1)问,回答苏联和美国经济建设的特点,第(2)问,要结合必修1学习过的美苏争霸进行分析,第(3)问,理解两幅图片分别代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初期和高潮期。答案:图一:斯大林执政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个人车辆抵押债权债务处理专项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置换及配套设施建设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锚杆施工与地质灾害防治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租赁与城市交通规划合同4篇
- 个人二手房交易法律合同版
- 2025年度配电箱智能化改造项目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之间房屋买卖税费承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代账系统应用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研发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护理院护理团队建设与管理合同3篇
- 小儿甲型流感护理查房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及解析(全国已卷)
- 拆迁评估机构选定方案
- 趣味知识问答100道
- 钢管竖向承载力表
-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全册教学设计
- JJG 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CSSD职业暴露与防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