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剥削非正义的规范依据不平等剥削非正义的规范依据不平等抑或不自由约翰·罗默与杰弗·雷曼关于马克思剥削概念论争的一个考察
在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考虑其建构。学界对此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马克思批判脱离物质条件的抽象思辨,所以批判、拒斥正义,其设想的正义图景是超越正义,因而正义不具有建构的可能性。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通过“盗窃”“抢劫”等用语给予道德谴责,隐含着其应当持有的正义观念,因而马克思必然介入正义的论说。以上两种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解读路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的理论特质,但存在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在前者,基于历史的视角却否认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规范维度,背离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理论旨趣;在后者,基于抽象的道德层面确证了马克思正义的可建构性,脱离了应有的社会经济基础,陷入了马克思所反对的正义空想。回顾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研究历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英美学界,分析马克思主义者约翰·罗默(JohnE·Roemer)(以下简称罗默)与杰弗·雷曼(JeffreyReiman)(以下简称雷曼)关于“马克思剥削概念”的论争一、剥削解释资本主义利润的非正义性“剥削”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核心概念,但并未在其著作中予以明确定义。为了替马克思的剥削概念辩护,罗默与雷曼尝试从规范层面建构剥削,进而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剥削何以关涉正义的问题。罗默认为,马克思通过剥削谴责了资本主义的内在不平等,因而剥削关涉正义。马克思所说的剥削含有技术性和规范性双重内涵。就技术性内涵来说,剥削解释了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就规范性内涵来说,资本主义的剥削包含不平等性。因而剥削既包含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又包含对其非正义性的批判。资本主义剥削之所以是非正义的,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消费品交换中存在不平等关系。罗默认为,不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存在劳动交换与否,资本主义交换中必然存在着“不平等交换,即包含在消费品中的劳动(通常仅指工资收入)少于工人提供的劳动。”雷曼认为,马克思的剥削概念中包含着不自由,因而关涉正义。马克思的剥削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社会结构中,一个阶级的劳动被另一个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未付报酬且结构性地强迫榨取,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剥削的。”罗默与雷曼从经济关系的科学分析与价值评价相结合的两个维度重建了马克思的剥削概念,突破了以往马克思理论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对立范式。在对剥削何以是非正义的这个问题的回答中,也阐明了经济关系中的平等与自由何以成为规范正义的可能进路。但就这种进路应当是自由还是平等存在分歧,而这体现在剥削非正义的规范依据是不自由还是不平等的论争中。二、罗默与曼马法之“强迫”定义在罗默看来,传统的剥削定义即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并不能说明马克思剥削的实质,应当用“不平等交换”(un-equalexchange)、“财产关系”(propertyrelations)定义来代替。而剥削的非正义性在于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雷曼批判了罗默的定义,认为马克思的剥削应当是一个“包含强迫”(force-inclusive)的概念,具有“未付酬劳动”和“结构性强迫”双重内涵。因而,判定剥削非正义的依据在于概念中包含的“强迫”。二者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平等交换”定义可否排除强迫而判定剥削是非正义的。如前文所说,罗默认为的“不平等交换”定义大意为,不论存在劳动交换与否,“从整体上来看,剥削都会存在于已生产产品的交换中。”罗默通过批判“包含强迫”定义,阐明了雷曼批判的不合理性。罗默设想了例子1,假设在一个社会中,每个人拥有一些生产资料,使用相同的技术且需要相同的消费品,市场上允许生产资料和所有消费品的交换,每个人依据生产资料总量的平均份额,工作六小时即可满足生存需要。在消费品交换结束以后,每个人获得了他需要的生活资料。那么,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获得同样的消费品时,占有生产资料多于平均份额的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可以少于六小时,而少于平均份额的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则需多于六小时。“尽管这里没有任何形式的劳动交换,但在已生产的消费品的交换中存在剥削。”其次,“财产关系”定义可否忽略“强迫”判定剥削是非正义的。罗默这样描述“财产关系”定义,假设将社会中的一个群体看成S,剩余群体看成S’,若是“对社会生产资料再次分配,如果S将会受益,而S’则会遭受损失,那么S就被S’剥削。”罗默回应了雷曼的批判,认为基于其定义中的“强迫”做出剥削非正义的判断是非马克思的。罗默设想了例子3再次,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剥削非正义的同质性依据是不平等还是不自由。罗默认为,“财产关系”定义阐明了马克思剥削概念暗含的意思,即在封建主义条件下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差异性三、罗默的“承认”综观罗默与雷曼的论争,笔者认为罗默的观点并不能容纳雷曼的批判,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罗默误解了雷曼所说的“强迫”。雷曼所认为的“强迫”是“结构性强迫”,其判断剥削非正义的根据在于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中的“强迫”或不自由。罗默所认为的是现实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强迫”,这种“强迫”因资本主义社会契约关系中的“承认”而不存在。这说明,罗默实质上回避了雷曼的批判。罗默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自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质上赋予占有者强制剥夺的手段。尽管劳动力以及其它商品交换均是以“自由”为前提,但罗默未排除生产资料占有者“不劳而获”的可能性,也就不能完全排除剥削包含“强迫”的可能性。其二,罗默的思想实验过于理想化和片面化。罗默主要通过如前文所提到的例子1和例子3表达了与雷曼观点的不同。在这两个思想实验中,首先,罗默将人设定为只关注初始生产资料分配的人,过于抽象地定义了现实意义上的人。事实上,“较之于社会生产结果分配的平等,初始生产资料分配的平等并不是人们最关注的。”其三,罗默的定义存在内在矛盾。首先,“不平等交换”实质是关于劳动的交换。罗默通过区分劳动交换和消费品交换,认为在资本主义交换中,不论劳动交换是否存在,消费品交换却一直存在。所以,只有从消费品交换中才能从整体上判定剥削关系。罗默通过例子1证明了,“马克思的剥削是一个整体性现象,即便是不存在劳动市场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四、描述剥削概念与阶级理论的自相矛盾虽然罗默的观点难以容纳雷曼的批判,但并不意味着雷曼是免于批判的。其一,雷曼的思想实验中将人设定为合作关系,违背了其认可的阶级理论。根据前文可知,雷曼认为剥削关系应当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且雷曼也以此批判了罗默。然而,在其通过艾莉森和比尔的例子来驳斥罗默时,却未能有效证明自己定义中的“强迫”。艾莉森与比尔不能代表两个阶级,即便是可以假设为两个阶级,也不应是占有生产资料较多的阶级与占有较少的阶级,而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占有阶级和不占有阶级。雷曼虽指出了罗默的理论缺陷,却难以说明艾莉森和比尔之间的强迫关系是马克思意义上的阶级强迫。雷曼还认为,只要比尔不以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非正义性反对艾莉森,就不形成剥削关系。事实上,雷曼定义中的“结构性强迫”说明,只要这种蕴含“强迫”的社会制度或生产关系存在,就会存在非正义的剥削,而不是以阶级之间是否“反对”来判定。可见,雷曼在处理剥削的重建与阶级理论之间的关系时也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其二,雷曼在对剥削概念的重建中,忽略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雷曼认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剥削非正义的目的在于,消灭资本家对工人的“强迫”,进而消除剥削。然而,雷曼所说的剥削的消灭,可在生产发展中实现,也可在生产倒退中实现。只关注“强迫”的消除,而不关注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质上与马克思认可资本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相反,陷入消灭“剥削”却可能带来生产倒退的境地。纳维森(JanNarveson)批判雷曼所说的“强迫”忽略了生产效率提升为人类带来的“自由”,暗含着对历史倒退主义的认可。“自然的法则是‘你必须汗流满面才能糊口’,……搬到撒旦的磨坊对人类来说具有进步意义,若如雷曼所说,马克思应当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其三,雷曼剥削概念中的“强迫”并未脱离自由主义话语。资本主义价值理念均体现于自由主义话语中。马克思认为剥削非正义的“自由”依据是自由主义的自由悖论。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认为,“资本主义既是一种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建立在阶级剥削基础上的生产方式。”综上,雷曼和罗默围绕“剥削何以是非正义的”展开了“马克思剥削概念”的论争,也指出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可能规范进路。二者的理论努力意在对抗马克思正义理论解读中的自由主义话语,但由于未能将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作严格区分,反而陷入自由主义话语体系,致使其所重建的马克思剥削概念与自由主义存在“亲缘”关系。当前,由政治哲学复兴导致的自由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对自由主义正义的批判已成为批判资本主义的热点。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来说,实现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建构,不但是对抗自由主义话语的需要,也是指导过渡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罗默与雷曼论争中体现的规范诉求启示我们,马克思正义理论在当代具有建构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蕴含在经济关系中的“所有权、自由与平等”之中。即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确保社会成员在生产资料分配中的同等所有权,消除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及其自反性存在的物质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透析如何解决2024年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员考试指南及试题及答案
- 2024模具设计师考试强化试题及答案
- 裁判员等级考试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 针对性农业植保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教育宣传材料的制作方法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技术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利巴韦林含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分秘籍:游泳救生员考题分析试题及答案
- 智能制造装备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2025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限公司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540人(二)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谷草订购合同范例
- 《塑料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煤质化验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 成都城市规划简析
- 异位妊娠治疗新进展:2024年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比较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家长会-家校同频共话成长 课件
-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