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瓦蒂埃战役后法国对西欧的经营与影响_第1页
普瓦蒂埃战役后法国对西欧的经营与影响_第2页
普瓦蒂埃战役后法国对西欧的经营与影响_第3页
普瓦蒂埃战役后法国对西欧的经营与影响_第4页
普瓦蒂埃战役后法国对西欧的经营与影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瓦蒂埃战役后法国对西欧的经营与影响

法国的地缘优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形成现代地理战略模式的过程,并在法国打败阿拉伯入侵的普瓦蒂亚战争后,它成为了街的中心小组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国地区在古罗马时期是高卢,高卢人在被罗马人征服后就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和他们隔莱茵河相望的日耳曼人则是被归入蛮族之列,与高卢人在社会发展水平上有着不小的落差。但是世间盛衰无常,古罗马帝国也终于衰败崩溃,哥特人、日耳曼人等民族涌入帝国境内遍布各地,其中法兰克人眼光独到或者说运气爆棚,相中的是法国这片整个欧洲大陆最好的一块土地,这么说其实是毫不夸张的,俗话说货比货得扔,他们原先居住的德意志地区正好处在东欧和西欧之间,基本就相当于中国的洛阳、开封一带的中原地区,真正的四面受敌,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外部势力博弈的战场。而德国本土的地理气候条件也并不算好,一方面远离了西面北大西洋暖流,其高纬度的冬天是比较苦寒的,而南德的山地和黑森林也不适合文明社会的生存、发展乃至通过。当然,这种地形对入侵者也是种阻碍,罗马帝国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损失了3个军团,但这种地理屏障从和高等级文明交流的方面来看就并不是好事,因此德国地区一直到19世纪才算逐步摆脱了混乱和滞后的宿命,走上了完成内部统一的强国道路。而英国这个岛国呢,其最核心的优势和劣势都在于它是一个岛,一方面很大程度上隔绝了来自欧洲大陆的强国入侵,但同时也让文化和贸易交流不是那么方便,想要把军事力量投送欧陆同样要注意分寸而不能过度深入。当然还有一点,英国太小,加上苦寒的苏格兰高地总共也才23万平方千米。这样就使得它在人口和资源上长期处于劣势,想要单独介入欧洲大陆列强的争霸长期是力不从心的。相比之下,法国这片地方板块够大,足有接近60万平方千米土地,而其中耕地就有30万平方千米,而且由于和英国一样享受北大西洋暖流的眷顾,冬暖夏凉,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特别适宜人类生存,而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口多就能有更强的国力,因此占据这片地方的法兰克早早就成为了欧洲最主要的强国。而在地缘战略上法国也相当优越,法国国土呈六边形,其中三个边分别是大西洋和地中海是古代非常可靠的天然屏障,其南面的那个边隔着比利牛斯山脉比邻西班牙,但是由于西班牙国土的北部就是连绵山区,想要穿越这部分山区再翻越比利牛斯山脉,组织对法国本土的远征是很困难的事,事实上连入侵的阿拉伯人都长期没有能征服西班牙北部的山地,这也成为了对阿拉伯人的一个牵制。阿拉伯人在普瓦蒂埃战役尝试失败后,随后几个世纪里都不再打这个主意,而当15世纪西班牙人反攻并彻底驱逐了穆斯林势力夺回了全部国土,并最终以哈布斯堡王朝的面目成为世界级强国后,它和法国进行的长期争霸战争的主战场却要么是在荷兰低地国家,要么在中欧,反而两国很少在比利牛斯山脉附近进行,说明这里对两国而言都不是个打仗的好地方。而且西班牙地区在历史上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主要强国,对法国威胁不大。而法国正东方的第五条边,面对的是意大利北部和瑞士地区的阿尔卑斯山脉,既没有强敌,地形又是易守难攻,因此法国归根结底主要就是面向中欧日耳曼地区这一条战线是最需要应对的军事方向,而这个方向有莱茵河和荷兰低地地区,也是有防御屏障的。综合来看,法国可以相当稳妥地以较低的成本守护自己庞大的国力基本盘,同时又可以方便地向外扩张谋取欧洲霸权,从后世来看,法国确实就是这样不断的谋求其欧洲霸业,不管是查理曼还是路易十四,亦或是拿破仑都是主攻方向放在东北方向,试图占领低地国家,越过莱茵河后打击中欧强国和扩张法国的领土,东南方向则越过阿尔卑斯山后进入意大利半岛,然后南下罗马城通过对天主教廷施加影响来左右欧洲局势,或者东进从南线牵制中欧强国如奥地利,就如拿破仑在1800年的马伦哥战役中那样。当然法兰克人在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混乱时期自然想不到这么遥远,他们来到高卢后就停下来,并和其它迁徙来此的民族争斗,并在彻底击败哥特人后占据了这里,最终率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并将其名字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在之后的欧洲历史中,法兰克以及最终的法兰西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欧洲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国家,从查理曼到黎塞留,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法国的军事威震欧洲,法国的文化和生活也逐渐让欧洲争相模仿,欧洲各个犄角旮旯的小国王、小帮主们都以模仿法国宫廷里的王侯贵族生活方式为荣,迄今英语里仍然可以看到诸多法语的痕迹。相比之下,在国内更受推崇的德国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因为周边地区强国的有意牵制,德意志地区长期无法形成统一的强国,而被周边力量拉扯得四分五裂。法国人的真正开始失去其欧洲决定性强国的位置主要是因为三个因素:法国自己的人口停滞,英国人在17世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俄国崛起后逐渐将势力深入中欧。至于德国对法国的挑战其实只是从1870年到1945年这短短75年,在十几个世纪的历史中只是短短一瞬。不过虽然条件优越,前途远大,但法兰克人在中世纪的强国开局建设还是有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作为日耳曼部落的传统,老国王死后要将国家分给自己的儿子,这种传统是怎么形成的不知道,但影响确实蛮大。这几乎就等于是给国王量身定做的“推恩令”,如果都照此办理,那么每一代人国家都要按照国王儿子的数量分成几份,那一个大帝国要不了几代就变成一盘散沙了。但很显然,没有人能抗拒接手完整帝国的诱惑,名义上的分国,带来的不过是一场新的宫廷权力斗争或者残酷内战,查理马特打败了阿拉伯人,确立了绝对的威信,得以让自己的儿子水到渠成地取代墨洛温王朝,开创出延续自己血脉的加洛林王朝。但查理马特却没有颠覆帝国延续的这个传统,最后两个儿子在他死后放手一搏,得胜的“矮子”丕平掌控了帝国大权,不过因为有基督教的因素,这种争斗的收尾倒是比较文明,失败的哥哥进了修道院养老就算完事,倒是很有现代文明社会里认赌服输既往不咎的感觉。我们沿着帝国的发展往后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始终如影随形,丕平死后国家也分给了两个儿子,但“幸运”的是仅仅3年后哥哥就死了,整个国家回到了一个国王也就是后世尊称的查理曼大帝手中。再往后看,因为查理曼很长寿,其“待机时间”超过了5个儿子中的4个,所以最终帝国幸运地没有分裂而只在被称为“虔诚者路易”的这个儿子手中继承,但“虔诚者路易”也遵守了这个传统,将国家分给3个儿子,这次就再也没有老天为法兰克人保住完整的帝国了,从马特到丕平再到查理曼这爷孙三代豪杰东征西讨建立的庞大帝国最终被一分为三,也就是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并成为后世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源流。古代国家的形成和是封建增级原因之一那么如果不是这种奇特的儿子分家产制度,法兰克帝国可以统一大部分欧洲么?虽然历史无法假设,但根据当时后来的演进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分裂依旧是大概率的事件。如前所述,古罗马的废墟上遍布着数量众多的民族和部落,他们互相之间文化和语言都不相同,认同感有限,想要纳入一个帝国,只能是通过血与火的斗争。但是短暂的压服不等于长治久安、天下归心,独立的种子不会轻易枯萎,我们看到,直到现在英国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地区,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丹麦的格陵兰等地区都还在继续追求着独立,这还是在大家已经共同在现代文明社会秩序下融合了几个世纪的情况,在中世纪各地区的反抗只会更激烈。比如查理曼向东征服现在德国境内的萨克森地区,就经历了前后32年漫长的征服和反抗的拉锯战才最终结束,几乎伴随着查理曼大帝的整个帝王生涯,由此可见想完成一次这样对大面积区域的征服需要怎样的代价和毅力。在欧洲古代,很少出现有这样强盛国力的同时又有睿智神武的君王持续稳定的坚持对外征服的机会,尤其当后来欧洲政治格局趋于稳定后,均势的理念开始植根于欧洲各国统治者的心里,任何一个过分强大并试图永久改变传统边界的强国都可能遭受其它强国的联合制衡。这也正是法国虽然基础条件优越并有多个好大喜功或者英明神武的帝王试图扩大法国优势但却最终一无所获的重要原因。欧洲中世纪的演进如果我们找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大概一个是宗教,一个是封建,关于基督教的影响我们后面再说,先说说封建这个问题。我们看古代历史,都会注意到一个很醒目的问题:这个国家以什么模式来构建?在古代人类的通信和交通手段都很低效,那么如何统治一个地域广袤的国家就始终是一个不存在完美答案的题目,不同的模式都是有优点有弊端,搞懂每一个大国的国体选择背后的逻辑,就能更透彻地理解那个时代。比如中国在从周到汉的近千年历史里,一直采取封建模式就是历史的必然。西周原先只是商朝统治下的一个偏僻地区的落后势力,它是在联合了各地部落的力量后共同击败商朝统治者,此时立即就将原先商朝广大势力范围内的诸多部落,全部整合到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内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分封列国成为最现实的国家统治模式。而经过春秋到战国几百年的战争,小国不断被兼并,直到形成7个大国,这本质就是一个中华民族逐渐整合的过程,那么最终再由其中最强的一个国家完成统一,看似已经可以大一统了,但实际上时机依旧不成熟。山东六国的残存贵族具有的能量还很大,帝国内部的百姓对帝国的认同也很淡漠,因此陈胜吴广的大旗一举,整个山东地区就都沸腾起来。而即使经过了这又一场战争的洗涤和重塑,刘邦得了天下后依旧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各地各阶层以及各个部下为什么要听我的?承认了我的皇权地位后,又基于什么承认我的后代的皇权的神圣性?我们之前一再提到的权威—信仰结构,在汉代还没有真正有效的建立起来,那么不管是各个地方的离心倾向,还是宫廷内部外戚的夺权威胁,都是现有的皇权无法妥善解决的。因此刘邦仍然不得不采取了分封模式,将姓刘的宗室分封到各地,从而对中央皇权形成拱卫之势,吓阻住虎视眈眈的权臣和外戚。但是七王之乱说明了这些有血缘纽带的诸侯也不是完全可靠,深感尾大不掉的汉武帝就以推恩令让诸侯们自觉自愿地给儿孙们分封疆土,封地越分越小当然就没能力造反了。可随后当王莽篡权时,整个帝国内却又没有了任何一个刘姓子孙有反抗能力,虽然都说人心思汉但大家依旧只能眼睁睁看着之前装清高的王莽窃取中枢权力后就号令四方势不可挡。这个历史经验显然被后人汲取,靠篡权登基的司马家掌控了西晋后,就又一次分封司马家的宗室遍布帝国,为的自然是有危难时拱卫皇权,但可惜很快就来了比西汉时更猛的“八王之乱”,敲响了帝国的丧钟,同时也将北中国的汉人社会一起带入了血与火之中。可见,中国的历史绝非有些人说的长期停滞而只是更换朝代,事实上每个朝代都在探索,寻找一个可以统治大帝国的方法。在儒家垄断思想并以科举制垄断权力之前,确实也没有什么万全之策,血缘关系始终是家族内部,再不齐心,也比王权落到外人手里好,此后直到唐初打天下时,依旧是以宗室领兵为主流,只不过不再搞分封,而且终于开始彻底的搞大一统的中央帝国。不过为了维持皇权的稳定和安全,开始施行严格的立储的制度,也就是早早确立太子,并对其进行培养,打造其政治体系,从而实现皇权的平稳过渡,但是这样的弊端就是太子作为下一代统治者,权柄过重就会压倒现任皇帝,于是对太子集团的打压就成了唐代的一个频繁上演的戏码……所以可以说直到唐代,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中国人遇到的问题,西方人一样会遇到,但是历史源流的不同,让东西方的轨迹截然不同。古罗马是个异数,它的解决方法别的国家无法模仿,因为其立国之初就依托主体民族板块逐步形成了一个有着高度政治共识的公民阶层,有了这个阶层,就以辩论和选举的模式形成其统治者阶层,其权力有足够的合法性,因此在共和国时期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采用血缘关系来确定统治者。而到了帝国时期,罗马采用的由意大利半岛的罗马人为核心,向外部控制行省,再外围控制附属国的体系也保持了足够的统治灵活性。而在西罗马灭亡后,蛮族建立的国家自然和古罗马的政治经验毫无瓜葛,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儒家学术可以参考和推行,其就像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编程,国家到底该如何才能保证内部的稳定和对外的强力呢?通过比对这种方式,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欧洲这些中世纪国家来说,分封土地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我们知道,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其牢固而不易损毁,可以承载人口并形成经济产出,自古以来就是最核心的财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也主要是抢夺土地和人口,因此在没有足够的社会条件塑造稳固的统治合法性的时候,依托土地建立权力的金字塔就成为最现实的路子。在法兰克王国的早期,国王为了笼络臣下为他的战争出钱出力,都是以赏赐土地的方式,但是这种赏赐形成的感恩是一次性的,而对国王的财力国力的损失则是永久性的,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查理马特所推行的封建采邑制就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这个制度首先是确立一个全社会认可的规则,就是领主赏赐给谁土地,得到土地的人就向这个领主效忠,而且这个赏赐和效忠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一个领主从过往那里得到土地自然是向国王效忠,而这个领主赏赐给自己的下属土地,下属就向领主效忠,而且这个效忠并不直接指向国王。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层层间接的服从和服务关系,国王发出了战争动员令,接到征召的封建领主就要征召自己分封的下属提供战士,战马和物资。这种模式可以在动员效率上大大提升,因为这本质就是把分封出去的大小土地变成了大小私营企业,这和名义为皇权所有但实际上由派驻的官僚掌控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在东方可以看到,以私有田产支撑的府兵制可以提供出装备精良的府兵,而明代国家屯垦土地上农奴一样的兵户的落魄无能,就可以看出不同制度下的区域内财富向军事能力动员的效果差别。一个封建领主必然会仔细维持自己土地上农民的生产和建设保有骑兵、弓箭手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