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_第1页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_第2页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_第3页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_第4页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

一、股权结构与合资企业绩效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国际价值链。其中,关于国际经济概念的性质与绩效的研究由来已久。而作为国际合资企业最主要的特征,以及影响其发展和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Killing,1983;李维安等,2003),股权结构与国际合资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自然成了这个研究领域绕不开的关键议题。但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来自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研究者,对股权结构与合资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有的甚至是相反的(GeringerandHebert,1989;GlaisterandWang,1994;YanandGray,1994;ChildandYan,2002)。这个结果意味着,合资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或者说,在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和企业绩效关系的背后,可能存在着影响两者关系发生路径或过程的其他变量(Child,2002)。国际合资企业是中国企业与世界跨国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的一种典型形式。作为全球最大的转型经济体,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企业纷至沓来,其中70%—80%的投资是以“中外合资”企业形式存在的,这些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作为有着独特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的转型经济国家(Tsui,2006),中国市场上的合资企业,其股权结构安排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这种关系“黑箱”的内在机制是怎样的呢?换言之,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能够为学术界有关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提供怎样的证据?这些证据对于中方母公司更加有效地治理与管理国际合资企业,具有怎样的实践意涵呢?另外,《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国际四大海外投资国之一,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经有8500家企业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而在这些企业中,有相当数量是采用合资等方式建立的,那么,关于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绩效的研究,又将为那些已经或试图通过合资方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什么有意义的启示呢?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认为,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则是如何有效地学习以及利用所学知识(Grant,1996;LylesandSalk,1996)。因此,企业知识理论兴起之后,组织学习、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等研究构念,逐渐成为探索合资企业特征与绩效之间关系的新视角(Lyles,1988;Kogut,1988;Minbaeva,2007)。有学者甚至认为,知识获取或组织学习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合资企业最终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ThucAnh,etal.,2006)。LylesandSalk(1996)第一次从组织学习角度,研究了转型经济体中国际合资企业特征、知识获取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苏晓华、张书军(2006)认为,学习能力上的不足,是导致很多中方企业利用国际合资企业战略平台失败的本质原因。这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一个范式,即在实证检验转型期中国市场上合资企业股权结构与其绩效间关系基础上,进一步从组织学习视角,探寻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内部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是,以转型期中国市场的国际合资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股权结构特征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为学术界关于国际合资企业股权结构特征及其绩效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从组织学习视角,运用“吸收能力”这一重要研究构念(CohenandLevinthal,1990),探究了合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在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两者之间关系的发生过程,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既有的关系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如何有效提高国际合资企业的治理与管理角度,为中国企业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二、回顾与理论建设1.合资企业绩效corp合资企业在中国经历了股权结构从单一向多样化的转变。改革开放早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所有合资企业均为中方控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合资企业才真正开始进入股权结构多样化的时代。本文将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界定为各个投资方在合资企业股份中所占的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将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划分为中外双方均衡持股、中方控股和外方控股三种类型。关于企业绩效,尽管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解释变量,但理论界对于如何界定和测量企业绩效并没有一致的指标,不同的学者出于研究目的不同,通常会使用不同的测量指标。许多研究者会采用财务指标来衡量绩效,但YanandGray(1994)认为,在合资企业中,即使在财务绩效上表现出色,如果合资双方的合资目的没有达到,他们仍然不会感到满意。Ng,LauandNyaw(2007)曾提出了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方面测量合资企业的绩效。LylesandSalk(1996)则运用业务绩效、能力/人力资源绩效和一般绩效三个指标来定义合资企业的绩效。另外,创新通常也是衡量企业学习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被认为是企业绩效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JimenezandSanz-Valle,2008)。本文的研究视角为组织学习,因此,借鉴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我们将采用业务、人力资源和创新三方面指标来衡量合资企业的绩效。现有的研究文献显示,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逻辑联系已得到普遍认同:即股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所有者组成与治理权的分配,只有股权结构合理,才能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对企业的绩效带来正面的影响(李维安等,2003)。但是,究竟何种股权结构才是真正“合理的”,并最终对企业绩效带来积极影响呢?目前的研究结论还存在分歧。例如,Killing(1983)的研究发现,单方控股的企业比双方持股均衡的企业具有更高的企业绩效;而Salk(1992)则认为,双方持股均衡的合资企业比单方控股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绩效。也有研究者以中国企业为例指出,均衡的股权控制应该有利于更高的企业绩效(Child,2002)。另外,ChildandYan(2003)还认为,相对中方控股而言,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并不能带来更高的企业绩效。Panetal.(1999)利用中国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所作的研究发现,尽管外方控股的企业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利润上却不及中方控股的企业。从组织学习的视角,我们认为,对于双方持股均衡的中外合资企业,由于合资双方的关系和权力更加平衡,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冲突、谈判和沟通,这使得组织内的知识流动更加频繁,从而能够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可能带来比较高的绩效。对于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由于中方受到更大的股权激励,因而更有可能将尽量多的关于中国市场的知识、特别是对情境和时间依赖程度高的默会知识投入到合资企业中,从而带来比外方控股企业更高的绩效。因此,我们提出:假设1:双方均衡的股权结构能够为合资企业带来最高的企业绩效,中方控股的次之,外方控股的最低。2.在双方知识上的差异吸收能力是指企业在实践中识别、消化和利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决定吸收能力高低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企业内部知识分享和沟通水平(CohenandLevinthal,1990)。国际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特征,不仅会通过双方母公司的知识投入激励,影响合资企业的知识水平,更可能通过合资双方的谈判、交流频率和深度,直接影响合资企业内部知识的流动与分享,进而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Salk(1992)的研究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指出,在合资双方各占50%股份的国际合资企业中,由于双方母公司在知识和技能转移上有更明确的战略意图,使得合资企业内的知识交流更加充分。LylesandSalk(1996)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合资双方各占50%股权的国际合资企业在知识获取上比一方占主导的企业更有优势。从双方博弈和管理权控制的角度看,在一方股权占优的合资企业中,股权弱势方对控股方在知识上的需求越大,控股方的分享意图就越小,知识在合资企业内的流动就越少;相反,在双方股权均衡的情况下,相互的需求强度越接近,促使双方母公司分享知识和学习的意图就越大,知识在合资企业内的流动就越频繁。实际上,对于合资企业而言,股权均衡的实质就是博弈双方权力分配的均衡,而权力分配将对企业的吸收能力造成影响(Daghfous,2004)。在国际合资企业中,由于中方母公司通常拥有更多的当地市场及公关知识和能力,在转型期的中国市场上,这些因素对于合资企业获得高绩效是至关重要的,并将增强中方企业母公司的权力,进而提高其对合资企业的知识贡献。相对于中方母公司,外方公司通常在资本、技术和管理知识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外方控股情况下,尽管其知识分享意愿可能更高,但也容易造成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中方母公司,在合资企业中的权力分配更加不足,从而影响合资企业在知识获取、消化与利用方面的激励和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水平。因此,我们提出:假设2:拥有均衡股权结构安排的合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最高,中方控股的次之,外方控股的最低。3.吸收能力与合资企业绩效中外学者在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上的分歧(GeringerandHebert,1989;GlaisterandWang,1994;YanandGray,1994;ChildandYan,2002),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两者间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这种关系背后的作用过程是什么?是否还有第三个变量在起作用。Inkpen(2000)认为,合资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一经建立就可能为合资各方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机会。Tsang(2002)曾以73家新加坡企业和89家中国香港企业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合资企业为样本,考察了转型经济体中,外方母公司利用合资企业获取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的监管努力和管理参与水平是影响知识获取的两个关键因素。Child(2002)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了20家中英合资企业及其母公司后发现,信任、双方目标的一致性、沟通、外方母公司的技术支持、授权等在两者之间发生影响。Lylesetal.(1996)则直接检验知识获取是否能成为有力的中介变量。苏晓华、张书军(2006)特别强调了中方学习能力在合资企业控制权演变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令我们相信,对合资企业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作用机制的探究是必要的。事实上,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预测作用,是自其开创者以来迄今最为重要、最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之一(阎海峰,程鹏,2009)。例如,CohenandLevinthal(1990)在其开创性工作中,着重从研究开发角度强调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Tsai(2001)从网络视角考察了吸收能力对创新和绩效的影响。阎海峰等(2009)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在企业组织资本影响组织创新的过程,扮演了重要的中介角色。ZahraandGeorge(2002)则指出,实际吸收能力是促进组织绩效提升的关键。ZahraandHyton(2007)基于217家国际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在企业特征和财务绩效(盈利能力与收入增长)关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Laneetal.(2001)更明确地给出了吸收能力与国际合资企业绩效相关的证据。现有文献中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结论的分歧,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对吸收能力影响的差异,以及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重要预测作用,鼓励研究者从组织学习的视角,进一步尝试发现,在中国情境下股权结构对国际合资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因此,我们提出:假设3:吸收能力在合资企业股权结构和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三、学习方法1.研究样本及程序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境内的合资企业,包括境内资本与港、澳、台资企业成立的合资企业。考虑到资料收集的便利性,本文主要选取了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的部分合资企业作为样本。问卷发放形式有两种: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共计发出31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30.6%(详见表1)。使用方差分析对两种途径问卷的相关变量检验后发现,两者没有显著差异。2.吸收能力与合资企业绩效为确保测量工具的效度及信度,本研究全部采用国外现有文献使用的量表,并根据研究目的和情境加以适当修改。所有英文量表均采用了“双向翻译”方式,即先把英文译成中文,再将中文问卷译成英文,将这份问卷与最初的英文问卷对照(Parameswaran&Yaprak,1987)。然后,根据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邀请了两名实务经理人对翻译后的量表进行了语句上的调整和修饰,尽量使填答者与研究者对题项有相同的理解,避免造成严重的测量误差。在研究中,除了个别变量,所有问题均使用Likert七分量表进行设计。因变量:我们对LylesandSalk(1996)的量表、JimenezandSanz-Valle(2008)进行了修正,检验通过后用于测量国际合资企业的绩效。自变量:我们采用类别变量直接测量合资企业的三种股权结构形式。1表示双方股权均衡(50/50),2表示中方控股,3表示外方控股。中介变量:对吸收能力进行测量的量表主要来自ThucAnhetal.(2006)的研究,由于他们的研究对象是越南企业,因此,在消化维度上使用Laneetal.(2001)更通用的量表进行了部分替换,并且将越南情境的用语替换成中国情境。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指标对量表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除吸收能力的理解维度为0.64,其余均超过0.70,说明变量均达到较高信度水平。另外,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条目全部来自文献,在最终确认问卷前,也通过咨询相关专家、预试并修正了部分文字。但考虑到跨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仍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各量表的建构效度进行了检验。吸收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在模型的拟合度指标中,X控制变量:(1)合资企业规模。组织规模显著影响组织特征(规范性、集权性等),并会使其吸收能力产生差异(Jansenetal.,2005)。因此,通过对公司员工数目取自然对数,我们对公司的规模进行了控制。(2)合资企业年龄。一般来说,成立时间越长,双方的默契度越高,这可能对企业吸收能力和绩效产生影响。对企业年龄的计算从成立起至2008年10月,不足1年按1年计。(3)行业。不同行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对知识类型、学习方式及企业绩效衡量的权重和指标都会有所差异。我们用1表示制造业,2表示服务业。(4)外方母公司国别(地区)。外方国别(地区)决定了文化的差距,文化距离是影响理解、沟通等的重要因素(Kogut,1988),从而会影响吸收能力与绩效。对合资企业外方母公司国别的测量,1表示港澳台,2表示日韩,3表示欧美。研究设计以主文化特征而非单纯地域为标准,因此,问卷中的一些题项,如澳洲、拉美等均归属为欧美。四、研究结果1.股权结构、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分析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从相关系数矩阵表中可以发现,股权结构、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股权结构与吸收能力、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负相关,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正相关。2.回归分析结果对于假设的检验,本研究一律采用SPSS11.5软件的多元回归分析。考虑到研究模型的自变量为三分的类别变量,我们按照研究需要将股权结构分别按1表示双方股权均衡(50/50)、2表示中方控股、3表示外方控股进行编码,处理时按连续变量进行。从逻辑上讲,若涉及股权结构的假设能够通过回归检验,则作为类别变量的假设亦能通过独立样本的方差检验。另外,为增强统计方法的一致性,本文所有的假设检验都采用回归分析,不使用检验类别变量假设常用的方差分析法。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假设1重点考察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认为不同股权结构安排对绩效的影响不同。表3的结果显示,股权结构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显著。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存在负向的影响。这意味着,三类股权结构形式中(双方均衡、中方控股和外方控股),双方均衡持股的合资企业的绩效最高,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绩效次之,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绩效最差。假设1获得支持。假设2重点考察股权结构对吸收能力的影响,认为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表3的结果显示,股权结构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显著。表明三类股权结构(双方均衡、中方控股和外方控股)对吸收能力有负向的影响,即双方均衡持股的合资企业吸收能力最高,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吸收能力次之,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吸收能力最弱。假设2获得支持。3.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4中的三个模型用于检验吸收能力在股权结构和企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模型1是控制变量的输入和测量,模型2验证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显著作用,模型3为全模型,在加入吸收能力之后,股权结构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而吸收能力的回归系数显著。由此,我们验证了吸收能力在股权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五、主要结论和建议1.中外双方在实体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对于学习和创新绩效的提升方面,中方公司(1)中外双方母公司均衡持股的合资企业,其绩效高于单方控股的企业。早期的相关研究发现,均衡股权结构将导致母公司对企业控制的失败,从而造成低绩效(Killing,1983)。原因在于,早期的类似研究更多是从企业战略联盟视角,研究对象则多为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资企业,母公司双方力量势均力敌。但是,这种研究视角和研究结论却未必适合中国等转型经济体内的国际合资企业(Salk,1992;Panetal.,1999;Child,2002;ChildandYan,2003)。因为在转型经济国家,以中国企业为例,合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跨国公司来说,多半是将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产业链中的一部分。而选择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有的是为了利用国内企业获得当地市场知识,更多的则是迫于中国政府的政策限制,而非基于经典的战略联盟目的,这种情况在早期更为多见。在股权均衡的合资企业中,由于双方股权的势均力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使中外双方产生更多冲突,而冲突解决过程本身,将迫使居于知识优势地位的外方母公司更多地将知识转移到合资企业中,从而提升企业知识存量和知识应用能力,最终体现为企业绩效的提高。(2)中方处于控股地位的合资企业,其绩效高于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我们知道,中外合资企业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投资双方在长远投资战略、经营文化、管控重点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目的。从中方角度看,作为转型经济国家企业,向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常是合资的重要战略意图之一。但是,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关键要素的缺乏,使得中方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如果中方在合资企业中获得了控股权,那就意味着在股权安排上能够对企业进行控制,从而也有利于增进中方在合资企业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中的权力,再加上中方母公司通常拥有更丰富的本地市场经验和更强的公关能力,就使得中方母公司有条件更好地贯彻其向外方学习的战略意图,从而有利于合资企业本身的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最终体现为较高的企业绩效。不过,在中方控股的情况下,由于股权结构安排导致的权力结构失衡,最终可能会导致合资企业由中方母公司主导的局面,从而影响外方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的资源和知识投入激励,久而久之,反而会给企业的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也就是说,尽管从股权安排上看,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更有利于企业的学习和绩效提升,但这种安排同时也降低了外方母公司的投入激励,因此,其绩效表现要比双方均衡持股的企业逊色。(3)外方处于控股地位的合资企业,其绩效低于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我们的解释是,由于外方母公司通常只是将中国市场看做其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而且通常是为了实现低成本生产制造的目的。因此,在合资企业中,处于控股地位的外方企业,对于合资企业的自主学习与创新一般采取排斥的态度,有的甚至利用其强势地位,在当初的合资协议中就已经明确规定下来。而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中方母公司,加之失去控股权,其控制能力更为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丧失自主开发、学习的能力。从组织学习角度看,长此以往,必将限制中方企业水平的提升,特别是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水平和高层人员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样的案例在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中比比皆是。但建立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合资企业,其最终的绩效实现,主要还是依赖于包括高层管理者、技术人员在内的本土员工。如果股权安排限制了本土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其长期的负面效应必将在绩效方面表现出来。因此,由于外方母公司对合资企业学习和创新的限制,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其绩效表现不如中方控股的企业。当然,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本研究的理论视角是组织学习,因此,如前文所述,我们所采用的企业绩效衡量标准,是由经营业务、人力资源和创新三方面指标构成的,并非单纯考察企业的经营业绩。(4)知识吸收能力在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这意味着,在同样的股权结构条件下,如果合资企业拥有更强的知识吸收能力,就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和增强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这一研究结论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吸收能力作为一个中间变量的强大解释力,支持了组织学习效应在合资企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Nonaka,1994;LylesandSalk,1996;苏晓华,张书军,2006)。2.股权结构安排对合资企业国际资如前所述,中外合资企业是我国企业与世界跨国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企业获取参与全球竞争所需先进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在从合资企业建立到管理控制的全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股权结构安排,实现我国企业的战略目的,提升其全球战略竞争力,进而达到产业升级目的,是摆在广大国内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战略议题。我们的研究可以为合资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中方母公司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1)在股权结构这一最重要的公司治理形式选择上,中国企业绝不应轻易放弃股权控制。这一结论,对于已经或者准备通过合资方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同样值得认真加以关注。尽管相关实证研究已经发现,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并不等同于股权控制,控股也并不必然对企业拥有控制力(YanandGray,1994);而现实中,很多按政策规定中方持股不少于51%的合资企业,在后来的发展中也仍然没有逃脱被外方逐步控制的命运(苏晓华,张书军,2006)。但是,作为影响母公司控制权的核心要素,股权结构问题是与决策权、管理权以及收益权密切相关的,而任何一方获得了股权控制权,就意味着抢占了企业管控的制高点,并进而通过这些权力来影响最终的收益权。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股权之外,尽管绝大多数外资企业还拥有诸如先进技术、管理知识以及品牌等重要的非股权资源,但很多外方企业依然不会放弃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将原来由中方控股或双方均衡控股的合资企业,转变为外方控股型企业。这恰恰从另一个侧面,彰显出股权控制的重要意义。(2)从组织学习角度看,在注重学习外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绝不可忽视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安排问题。这一点,即使对于那些将学习战略作为合资主要目的的中方企业,不论是在国内市场的还是海外市场的,都是如此。因为,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将直接影响中方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学习效果。否则的话,如果在合资初期或股权变更过程中,中方企业轻易放弃或逐步丧失了比较有利的股权地位,让外方公司获得了控股权,再加上对方如果是具有很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