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国后的儒家经典与儒学教育_第1页
西汉建国后的儒家经典与儒学教育_第2页
西汉建国后的儒家经典与儒学教育_第3页
西汉建国后的儒家经典与儒学教育_第4页
西汉建国后的儒家经典与儒学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汉建国后的儒家经典与儒学教育

众所周知,汉代的经典包括古代经典与现代文学。所谓今文、古文,最初只是指称不同书体,今文是指秦汉人使用的篆书和由其简化而成的隶书,古文是指先秦诸国(秦除外)所使用的其他书体。而汉代的今文经学,是指汉人研究今文所记述的儒家经典的学问;古文经学,则是指汉人研究古文所记述的儒家经典的学问。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自西汉后期开始便纷争不断。儒家经典在汉代被定型和被定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纷争正是经学家们为了争夺经典定型和定义的权力,从而巩固其思想政治地位,扩大其社会文化影响的重要手段。汉武帝立《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独《乐经》未立。汉平帝立《乐经》博士,不久王莽篡政,建立新朝,十余年即告灭亡,《乐经》也随着王莽政权的垮台而湮没。《乐经》之有无或存亡于是成为千古之谜,长期困扰学术界。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结合汉代古文经学的发生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来讨论,才能有深入的理解,从而推进问题的解决。故笔者不揣谫陋,尝试从古文经学的发生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入手,先来解决《乐经》是否成立的问题。一博士的设置与刑法据《史记》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下令“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登琅琊山并刻石,文中有“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语;三十四年(前213年),李斯上书:“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始皇制曰:“可。”汉代经学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史记·儒林传序》云:“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叔孙通作《汉礼仪》,因为太常,诸生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于是喟然叹兴于学。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向)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母生,于赵自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向)风矣。”博士之称,并不始于汉代,战国时的鲁、魏、秦皆有博士。“儒术之盛自鲁、魏,是则博士建官本于儒术”;齐之“‘稷下先生’,不称‘博士’,二者盖异名同实”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易》卜,未有它书。至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律,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朝(晁)错从伏生受《尚书》。《尚书》初出于屋壁,朽折散绝,今其书见在,时师传读而已。《诗》始萌牙。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故诏书曰:“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刘歆说的“全经”,是指先秦儒家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全本。“六经”之说见于《庄子·天运》,荆门郭店楚简《六德》、《语丛一》以及《礼记·经解》也有类似表述关于西汉博士官的设立,胡秉虔《西京博士考》、张金吾《汉魏博士考》、王国维《汉魏博士考》等都有考辨,皮锡瑞《经学通论》也有论说,但都比较粗略。即便是后来的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也仍然不够细致。沈文倬在《从汉初今文经的形成说到西汉今文〈礼〉的传授》和《黄龙十二博士的定员和太学郡国学校的设置》等文中进行了细致考辨,他认为:“汉初博士的职掌仍然沿袭秦制的所谓‘通古今’,也就是在它专业知识范围内备皇帝的顾问。文、景时代增加《诗》、《春秋》博士,与以前的传记博士性质并无不同,辕固生与黄生在景帝前争论汤武受命,就是‘通古今’备顾问的例证。从制度上看,这时候博士还不是教育官,自然不可能在太常官署传授弟子,因此申公等《诗》、《春秋》今文大师,虽曾一度担任博士官,而他们的传授弟子仍然在民间。”不过,沈先生的考证及其结论也存在一些疏漏,需要加以补充和纠正。其疏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武帝置博士弟子员的时间记述有误。武帝置五经博士的时间是建元五年(前136年),为博士官置弟子员则在元朔五年(前124年),而非元狩五年(前118年)。据《史记·儒林列传》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向)风矣。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乃请……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二是忽略了《诗经》在武帝时也有博士到职讲授的史实。据《史记·平准书》载:“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犯者众,吏不能尽诛取,于是遣博士褚大、徐偃分曹循行郡国,举兼并之徒,守相为利者。”三是对武帝所立博士规模的理解有些狭隘和保守。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罢黜此前设置的诸子百家、诗歌技艺等各种博士数十人,其时选为博士者都是通《五经》之人,一定不只沈先生所举数人。沈先生所举仅是姓名可考、师法传承清楚者。而史阙有间,有些武帝所立博士,因为各种原因,有的无法确定他们的姓名,也多不知他们究竟立为何种经学博士,但他们确是武帝所立经学博士,则是肯定的。例如,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公孙弘奏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引“(马)谨与太常臧、博士平等议”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汉武帝通过三十多年努力,才形成了《五经》“师法”博士的完全在岗,并遴选出博士弟子员在太常署接受博士教育,最终完成了《五经》博士的设立和经学教育的制度建设。需要指出的是,武帝时期的五经博士所教的经学都是“今文经学”。所谓“今文经学”,是指用秦汉篆隶书所记录的经学。具体而言,关于《诗》,《汉书·艺文志》云:“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二孔安国与上古经学宣帝以降,汉代经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古文经学的出现是产生这些变化的导火索。大体而言,宣帝时期的官方经学仍然是今文经学的天下,但古文经学在民间得到有效传播和较大发展,到成帝时已经颇具社会影响,对今文经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利益驱动而产生的今文经学内部的学派之争,也动摇着今文经学的学术信誉和权威地位。哀帝时期,刘歆请立古文经学博士,受到今文经学博士抵制和朝中大臣们的反对,虽然刘歆只能以请求外放以平息众怒,但已经显示出了人们对今文经学信仰的动摇,同时也展示了古文经学的力量。到平帝时期,古文经学受到朝廷重视,被设立博士学官,从而奠定了古文经学的学术地位,也形成了今、古文经学纷争的态势。从此,今、古文经学互相攻击,势同水火,影响中国学术发展二千年之久,许多学者囿于自己的学术立场而不能客观公平看待对手,因而形成许多错误的认识。而《乐经》博士的设立正是在平帝时期,由王莽提议。其后不久,《乐经》文本便被湮没在今、古文经学的纷争和国家政权的频繁更替之中,成为经学史上的千古之谜。清理西汉古文经学的诞生与发展,必须首先正视古文经学文献的发现及其传播,献王刘德和孔子十世孙孔安国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关于刘德与古文经学的关系,《汉书·景十三王传》载:“河间献王(刘)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刘)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关于孔安国与古文经学的关系,《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书类小序云:“《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尽管武帝前的汉朝廷是今文经学的天下,然而,古文经学在民间传习,影响逐渐扩大,而今文经学内部的学派之争也为古文经学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到宣帝时,今文经学各学派分歧越来越大,朝廷不得不在石渠阁举行会议,企图统一今文经义。据《汉书·宣帝纪》载:甘露三年(前51年)“三月己丑,丞相(黄)覇薨。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古文经学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刘歆是其中的关键人物。据《汉书·刘歆传》载:“歆字子骏,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成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向死后,歆复为中垒校尉。哀帝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宗室,有材行,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贵幸,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语在《艺文志》。歆及向始皆治《易》,宣帝时诏向受《谷梁春秋》,十余年大明习。及歆校秘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时丞相史尹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经传。歆略从咸及丞相翟方进受,质问大义。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歆亦湛靖有谋,父子俱好古,博见强志,过绝于人。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谷梁》义。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周室既微,而礼乐不正,道之难全也如此,是故孔子忧道之不行,历国应聘,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乃得其所。修《易》序《书》,制作《春秋》,以纪帝王之道。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臧于秘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臧,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闲编。传问民间,则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闵,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廵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妬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不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今圣上德通神明,继统扬业,亦闵文学错乱,学士若兹,虽昭其情,犹依违谦让,乐与士君子同之,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衘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余道,绝灭微学。夫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此乃众庶之所为耳,非所望士君子也!且此数家之事,皆先帝所亲论,今上所考视,其古文旧书皆有征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已哉!夫礼失求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往者博士《书》有欧阳,《春秋》公羊,《易》则施、孟,然孝宣皇帝犹复广立谷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义虽相反,犹并置之。何则?与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立之。《传》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志其大者,不贤者志其小者。”今此数家之言,所以兼包大小之义,岂可偏绝哉!若必专己守残,党同门,妬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刘歆所述古文经学之事理不谓不清楚,对《左传》、《逸礼》、《古文尚书》“三事”的来历交代得不谓不明白,对今文经学博士们的批判也不谓不严厉,其悯学之心和愤怒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直到西汉末年的哀帝时期,为古文经学争取学术地位仍然是多么艰难,争取者几乎要搭上身家性命。由于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其言甚切,诸儒皆怨恨。是时名儒光禄大夫龚胜以歆移书上疏,深自罪责,愿乞骸骨罢;及儒者师丹为大司空,亦大怒,奏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上曰:‘歆欲广道术,亦何以为非毁哉?’歆由是忤执政大臣,为众儒所讪,惧诛,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守五原,后复转在涿郡,历三郡守数年”古文经学真正被朝廷认可,并被立于学官,发生在汉平帝(1—5年在位)时,而这时的西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汉哀帝死后,年仅九岁的平帝继位,实权落入王莽之手。而王莽颇好古文经学,这便为古文经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汉书·儒林列传》有赞云:“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寖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初,《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孟、梁丘《易》,谷梁《春秋》。至元帝世,复立《京氏易》,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平帝元始四年(4年),刚加尊号宰衡的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从平帝即位(1年)到王莽垮台(23年)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古文经学被正式立为学官,得到朝廷重视,根本改变了它在西汉二百余年被压制、被排斥的命运。而古文经《左传》、《毛诗》、《周官》(《周礼》)、《古文尚书》、《乐经》等从民间学术走向官方学术,其强力推动者便是刘歆和王莽。在王莽主政和践祚之后,古文经学成为朝廷重大决策的学理依据,并被用来进行社会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然而,其效果并不理想,不仅原有的社会矛盾未能解决,反而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新莽政权也在此伏彼起的反对浪潮中被推翻。《左传》、《毛诗》、《周官》(《周礼》)得以流传下来,至东汉大儒郑玄大量采用古文经学成果遍注群经之后,古文经学的学术地位更加巩固,后来竟压倒今文经学而被学术界普遍接受。而《古文尚书》、《乐经》则若存若亡,成为经学的两个悬案,也是历代今文经学家与古文经学家争议最多、斗争最为激烈的两个话题。三刘在中秘校书的前后态度古文经学在西汉末年的“辉煌”给予今文经学以沉重打击,今文经学家自然不能接受,而这一“辉煌”的主要推手是刘歆和王莽,于是他们二人便成为今文经学家攻击的口实。清末今文经学家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全面否定古文经学,认为古文经都是伪经,而古文经学是“新学”,不是真“古”学,“始作伪,乱圣制者,自刘歆;布行伪经,篡孔统者,成于郑玄”,矛头直指刘歆和郑玄,同时也涉及王莽新朝。他在《新学伪经考》凡例中说:夫“古学”所以得名者,以诸经之出于孔壁,写以古文也。夫孔壁既虚,古文亦赝,伪而已矣,何“古”之云!后汉之时,学分今古,既托于孔壁,自以古为尊,此新歆所以售其欺伪者也。今罪人斯得,旧案肃清,必也正名,无使乱实。歆既饰经佐篡,身为新臣,则经为“新学”,名义之正,复何辞焉!后世汉宋互争,门户水火。自此视之,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贾、马、许、郑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新学”之名立,学者皆可进而求之孔子;汉宋二家退而自讼,当自咎其夙昔之眯妄,无为谬讼者矣。实事求是地说,康有为是著名政治家,而不是严谨的学者。古文经学虽然历代有人批判其一,康氏以为刘歆“既饰经佐篡,身为新臣”,所以古文经学应该称为“新学”。即是说,刘歆伪造古文经是为王莽新朝服务的,不仅学术上是作伪,政治上也不正确。这是故意混淆视听之说。诚然,刘歆在成帝时与王莽同为黄门郎,有旧交,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新任大司马不久的王莽曾荐刘歆为侍中,领校《五经》;平帝元始元年(1年)王莽为安汉公后,又举荐刘歆为光禄大夫、典文章,后来朝廷立古文经《左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都与刘歆有关,似乎这些经典就是刘歆伪造而服务于王莽篡政的。然而,刘歆于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随其父刘向入中秘校书,就已经看到了在中秘所藏的这些古文经典,并且对《左传》进行了整理和疏解,使其经传有机结合,在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就提议将《左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怎么可能是他“饰经佐篡”,为王莽篡夺政权而伪造了这些经典呢?何况那时的王莽因得罪哀帝而遭罢免,师丹已经接替其大司马职务(详见下面的论述),刘歆请立古文经学博士与王莽毫无关涉。并且,《毛诗》的传承线索清晰,与刘歆本无关系,且其“家法”的确立也早在刘歆事王莽之前其二,康氏以孔安国得孔子壁中书为虚构,因此根本否认“古学”,企图釜底抽薪,也是既不符合学术规范,也不合乎学术道德的。因为有许多反证他没有采用而刻意隐匿,隐匿证据即为不德。关于鲁恭王坏孔子宅,孔子后裔孔安国得古文典籍于坏壁之中,不仅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都有记载,而且刘歆于哀帝时所撰《移让太常博士书》中也说得清清楚楚。如果不承认司马迁、班固为诚实史家,不会刻意造假,至少也应该承认,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中所述是真实可信的,不敢造假。这是因为,刘歆是以孔壁中所出古文经典为依据,来指责今文经学博士的保守与蛮横的,而且将孔壁所出“《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写得明明白白,如果造假,今文经学博士肯定会抓住把柄,奏他欺瞒皇上、侮辱圣贤,其罪不可谓不大。况且,刘书上还有“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臧于秘府,伏而未发”之说,这些都是可以到中秘去查验的事情。刘歆再蠢,也不敢当众扯谎,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刘歆敢如此说,是因为他多年在中秘校书,看过这些古文典籍。康氏弃这些反证于不顾,一口咬定刘歆作伪,实在让人惊讶。这主要是今文经学的立场让他蒙蔽了双眼,也或许是政治考量让他有意去曲解史实。至于孔壁所出“《书》十六篇”是否即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二者有何种关系,这是另外的问题,不该由刘歆负责。其三,撇开孔壁不谈,康氏说汉代的“古”学都托于孔壁,也与历史事实不符,是不负责任的妄说。在孔壁之前,已有古文经面世。《汉书》刘德本传载其“从民得善书”,“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其四,康氏将刘歆与王莽绑在一起,暗示刘歆有道德瑕疵,从而加强其作伪的指控,也是很不合适的。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因刘向于上一年去世,王莽荐刘歆为侍中,奉车都尉,迁光禄大夫,复领《五经》,卒父前业,并非出于私心,而是因为刘歆堪当此任。刘歆接替刘向职务后,典领经籍,总群书而奏《七略》,完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部校雠学和目录学著作,开艺文经籍志之先河,证明王莽举荐得人。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哀帝崩,太皇太后诏王莽为大司马,王莽举荐刘歆为右曹太中大夫,迁中垒校尉,典文章,促成古文经《左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立为学官,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能说举荐非人,培植党羽。试问,当时还有谁比刘歆更有学问更有资格“典文章”呢?何况,刘歆并非阿谀之人,从他在哀帝时所撰《移让太常博士书》中即可看出。王莽始建国,尽管以刘歆(此时已经改名刘秀)为国师,封嘉新公,不可谓不倚重,刘歆也参与了王莽建国的一些制度建设和礼乐活动,但始建国二年(10年),王莽以符命事诛杀刘歆子棻、泳和门人丁隆,说明刘歆与王莽之间存有矛盾,并非铁板一块。新莽地皇四年(23年),反莽汉军立淮阳王刘玄为汉更始皇帝后,刘歆与王莽大司马董忠谋劫王莽降汉,事泄自杀,也说明他并非与王莽沆瀣一气,狼狈为奸。钱穆对康有为不顾基本事实污陷刘歆伪造经典深为不满,在《刘向歆父子年谱》中反复予以批驳。他说:康氏亦知刘歆争立古文诸经时,王莽尚未有篡汉之兆,则谓歆造伪经,预为莽者非矣。乃转辞自遁,谓歆畜志篡孔学,又点窜伪经以媚莽,是歆一伪再伪也。然《周礼》不似媚书,因又谓莽受歆欺,则进退失据矣。且歆又能预布为其学者千余人以待莽征,白日行诈,天下绝无知,宁不可怪?康说前后横决,无一而可。彼固徒肆臆测,全无实证。然即就其臆测者论之,亦未能条贯,更不需再责实证也。(1)根据政治需要随意曲解史料,甚至纯凭臆测即为学术下断,难免顾此失彼,不能自圆其说,处处露馅。从这一角度来看,康氏《新学伪经考》是为了政治目的罔顾学术事实的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就《乐经》而言,奏立学官的其实不是刘歆,而是王莽。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乐经》是否王莽伪造?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王莽其人,回答他为何要奏立《乐经》,以及他所奏立的《乐经》是否有造假的可能。先说王莽其人。据《汉书·王莽传上》载:“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