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邢台一中、邢台二中2023届高三5月联考-生物试题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2.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前提B.自然选择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C.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被保存,并得到积累D.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3.可以用多种方法验证细胞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被红墨水染色的细胞具有活性 B.能被苏丹Ⅲ染色的细胞是死细胞C.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具有活性 D.能发生胞质环流的细胞具有活性4.如图为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结果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组处理改为S型菌与DNA酶混合,则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B.若B组处理改为用射线照射过的活R型菌,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C.若C组小鼠处理后一段时间再施加A组处理,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D.若D组处理改为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则小鼠死亡的时间可能提前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该诗句体现了许多生态学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南山下”所有的豆科植物构成了一个种群B.“草盛豆苗稀”说明不同植物间有竞争关系C.“晨兴理荒秽”说明人类能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D.诗句中的信息能体现出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6.2014年以来,多位明星因吸毒而被刑拘或判刑,引发了社会对毒品危害的讨论。下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减少B.结构①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C.多巴胺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D.“瘾君子”不吸毒品就精神萎靡,这与对多巴胺的依赖性有关7.下列对实验试剂及其实验效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解离液处理的时间有关B.茎段的生根数和生根长度与所使用的NAA浓度有关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有关8.(10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不属于生命系统B.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C.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D.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二、非选择题9.(10分)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若在最适条件时,突然降低CO2浓度,短时间内NADPH/NADP+的比值将_______________“降低”、“升高”或“不变”)。(2)据图分析,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在12点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直接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温度”、“光照强度”或“CO2浓度”)(3)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某研究小组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②将上述植株分成两组,一组用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10.(14分)探究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1)D1蛋白位于叶绿体的______上,参与水的分解,产物用于_____反应中CO2的还原。(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组别及处理方法:CK:水、25℃;H:水、36℃;P:黄体酮、25℃;P+H:黄体酮、36℃①据图甲、乙的CK组和H组分析: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推测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___________分解量。(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如图中P、P+H组所示。①图甲表明黄体酮能_____________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②据图乙、丙、丁推测,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果蝇的眼色中有白色(不含色素)、红色和紫色三种,细胞中红色色素的合成必需有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若细胞中基因D控制合成的酶存在时,红色色素会转化为紫色色素,使眼色呈紫色。当细胞中不能形成红色色素时,眼色为白色。现以两个纯系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F2代表现型,可以推测果蝇的眼色性状由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果蝇眼色性状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2)F1中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___。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3)若让F2中全部红眼雌果蝇测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4)若让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12.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机体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谷氨酸是一种含有2个羧基的非必需氨基酸,这2个羧基在其分子结构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2)谷氨酸在神经元细胞体中生成后,会借助囊泡膜上的谷氨酸转运体逆浓度梯度转运到囊泡中贮存,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后,神经末梢将谷氨酸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该过程完成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3)当谷氨酸过度释放时会成为一种毒素。一方面它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___________大量进入细胞内,激活了一氧化氮合酶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如图),引起神经元严重创伤;另一方面它还能引起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___________(填“增高”或“降低”),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导致小儿惊厥发作。若某种药物可以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小儿惊厥,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题分析】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2、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题目详解】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以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再根据题意作答。2、D【解题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题目详解】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A正确;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B正确;C、经过世代的自然选择,种群中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C正确;D、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D错误。故选D。3、B【解题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苏丹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当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题目详解】A、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不能被红墨水染色的细胞是活细胞,A正确;B、苏丹III染液可将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橙黄色,而该实验中的花生子叶细胞是活细胞,B错误;C、若植物细胞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C正确;D、能发生胞质环流的细胞是活细胞,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环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实验,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4、B【解题分析】
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题目详解】A、S型菌的DNA在细胞内,DNA酶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A正确;B、若B组处理改为用射线照射过的活R型菌,有些R型菌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突变菌可能使小鼠死亡,也可能不影响小鼠存活,B错误;C、若C组小鼠处理后一段时间再施加A组处理,小鼠通过二次免疫可将S型菌及时消灭,所以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C正确;D、若D组处理改为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则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效率提高,所以小鼠死亡的时间可能提前,D正确。故选B。5、A【解题分析】
本题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为背景,主要考查种群概念、群落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生物学基本原理,同时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题目详解】A、某一区域中,豆科植物种类繁多,并不只是一个物种,A错误;B、在豆苗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C、在豆苗阶段,豆苗在和杂草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有必要除草,以利于豆苗生长,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即人类活动能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这也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之一,C正确;D、人类在某一片土地上种庄稼,则该群落向着人类需要的农田群落的方向演替,若弃耕,农田群落可能演替为草原群落或森林群落,所以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D项正确。
故选A。6、D【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结构①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称为胞吐;多巴胺能与结构②特异性结合并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题目详解】A、可卡因可抑制多巴胺转运体将突触间隙的多巴胺运回到突触小泡内,因此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增加,A错误;B、结构①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需消耗能量,B错误;C、由题图可看出,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运回突触前膜,而不是被降解,C错误;D、多巴胺使人产生快感,瘾君子产生了多巴胺依赖性,不吸食毒品会表现精神萎靡,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兴奋的传递、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能将题图信息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结合起来是解题关键。7、A【解题分析】
解离液的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开;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分离程度取决于两侧的浓度差。【题目详解】A、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染色体加倍与解离时间长短无关,A错误;B、NAA为生长物类似物,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茎段的生根数和生根长度与所使用的NAA浓度有关,B正确;C、二氧化碳越多,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越短;二氧化碳越少,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越长,C正确;D、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且浓度差越大,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大,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试剂及对应的实验效果分析,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有丝分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二氧化碳检测方法、质壁分离等有关知识,建立知识网络。8、A【解题分析】
1、细胞学说是19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其基本内容有三条:(1)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题目详解】A、自然界的水属于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A正确;B、细胞学说使人们生命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B错误;C、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例如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例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C错误;D、生物界中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D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需要识记细胞学说的基本知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二、非选择题9、叶绿体基质升高ECO2浓度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ABA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解题分析】
本图为典型的夏季晴朗一天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图,图中BC段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图中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即为净光合速率,因此图中A、E两点时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题目详解】(1)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若在最适条件时,突然降低CO2浓度,则CO2与C5固定形成的C3减少,C3还原消耗的NADPH减少,短时间内NADPH的生成速率不变,所以短时间内NADPH/NADP+的比值将升高。(2)据图分析,AE时间段内净光合速率大于0,植物一直在积累有机物,而E时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E。BC段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所以在12点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直接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CO2浓度。(3)①若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则ABA缺失突变体植株经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应不变。②为了进一步证明气孔开度是由于ABA引起的,需将上述植株分成两组,一组用ABA进行处理,另一组用等量的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过程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验变量分析能力。10、类囊体薄膜暗降低D1蛋白含量降低大于解除促进D1蛋白合成、促进转化为中转形式的D1蛋白、促进D1蛋白周转图中显示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解题分析】
1.图甲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光合速率比H组高,表明黄体酮能缓解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2.图乙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使用黄体酮)的D1蛋白含量比H组低,图丙中,使用黄体酮的组D1蛋白表达量却比未使用的组高(P组比CK组高,P+H组比H组高),图丁中使用黄体酮的组与未使用组D1蛋白分解基因的表达量基本相同(CK组与P组基本相同,H组与P+H组基本相同)。【题目详解】(1)根据D1参与水的分解可知,该蛋白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物有【H】、ATP,用于暗反应中CO2的还原。(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分析图示结果可知:①据图甲、乙的CK组为水、25℃处理,H组为水、36℃处理,结果CK组光合作用速率比H组高,说明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结合图乙分析:图乙中H组的D1蛋白含量比CK组下降,推测可能与D1蛋白含量下降有关。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均为1,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为3,而分解量为1.5,合成量大于分解量。(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P组的处理是黄体酮、25℃,P+H组的处理是黄体酮、36℃,分析图示结果可知:①图甲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光合速率比H组高,表明黄体酮能解除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②依据各图的结果分析可知:图中显示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说明D1蛋白可能发生了转化,故推测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促进D1蛋白合成、促进转化为中转形式的D1蛋白、促进D1蛋白周转。【题目点拨】本题结合直方图,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1、两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Xd、aXd、AY、aYAAXDXd、AaXDXd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2:1:1(或红眼:白眼=2:1)1/6【解题分析】
1、根据题意“细胞中红色色素的合成必需有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若细胞中基因D控制合成的酶存在时,红色色素会转化为紫色色素,使眼色呈紫色;当细胞中不能形成红色色素时,眼色为白色”,可以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紫色个体基因型为A_D_,红色个体基因型为A_dd。
2、分析杂交实验可知,子一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综合两种情况(A、a位于X染色体上或D、d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确定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题目详解】(1)根据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6:6:4=3:3:2可知,果蝇的眼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又由于子一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综合两种情况(A、a位于X染色体上或D、d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确定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亲本均为纯种,亲本基因型为AAXdXd、aaXDY,因此F1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Y,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有AXd、aXd、AY、aY;F1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Xd,因此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AAXDX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各类职位名称大全中文对照
- 起重机操作十不吊
- CantonTower广州塔英文介绍
- 02S404防水套管清晰版-标准图集
- 阜阳2025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版
- 锯材加工过程中的木材抗菌处理考核试卷
- 零部件加工中的质量控制体系考核试卷
- 金属工具的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回医学中的传统治疗方法
- 鞋类企业品牌延伸与多元化战略规划实践考核试卷
- 教育创新智慧课堂赋能学习
- 园林绿化员工培训课件
- 《雷达对抗原理》课件
- 《CT检查技术》课件-CT图像后处理
- 刑事辩护策略技巧案例
- 土壤检测报告表
- 2024年陕西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高端住宅市场分析报告
- 《产品价值点》课件
- 内科医生如何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
- 歌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