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意识对策调查研究_第1页
小学安全意识对策调查研究_第2页
小学安全意识对策调查研究_第3页
小学安全意识对策调查研究_第4页
小学安全意识对策调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长沙市博才卓越小学为例关于小学生安全意识及对策的调查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国的古语说“防微而杜渐,居安而思危”,这足以表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安全意识。由此也可以推出,安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安全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

提,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基本保障。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与大自然的抗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尤其发展到了21世纪,这个凸显生命灵动的时代,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各行各业都提出了“安全第一”的口号,安全教育也随之而来,而在众多的安全教育中,学生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本能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避免。从上面的资料不难看出,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因此,了解小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措施,对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务艰巨。一般而言,小学生的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6至13岁,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其在学校接受系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各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其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将有利于其终身发展。学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学校肩负着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职责。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中,小学教育阶段在整个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也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教育阶段是向儿童传授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使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学习、生活以及身心更好的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阶段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从人生发展的阶段看,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旺盛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思维敏捷,好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活动范围的增大、活动量大,又由于其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生活经验少、社会阅历浅、使得他们在不经意间发生危险事故时很难做到自我保护。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给家庭和学校带来巨大的伤害,更会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了解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以及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成为教育部和学校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二)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小学生安全教育总是和中学生的安全教育联系在一起而言的,并没有把小学生安全教育作为独立的单元划分出来,也就是说小学生安全教育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希望通过本调查研究能够深化生命教育理论,丰富安全教育理论的内涵,为我国安全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2.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长沙市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为研究对象,经过小组的初步调查发现,该校的小学生安全教育已经走进学校的课堂,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调查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现状,可以了解到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及学校所期盼的,小组成员希望能用并不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为长沙市的小学生的安全教育的实施提供帮助。期待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省市的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提供帮助。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小学生,指在小学上课的学生,本调查研究中以长沙市博才卓越小学学生为例。小学生的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6至13岁,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其在学校接受系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各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

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工作、作业、操作)中,对危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的反映。在连续性的生产活动中,这种反映也应当是连续的.要达到安全的目的,需要人们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保持这种反映正确性,否则就会出事故。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安全第一”意识:“安全第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试金石,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措施。坚持安全第一,就是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人的生命负责。“预防为主”的意识:“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也是重要手段和方法。“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虽然人类还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实现绝对安全,但只要积极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交通事是可以大大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的。遵守法律法规意识:随着我国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进一步提高,依法行车是做好道路运输工作的前提,自觉树立法律法规意识,自觉遵章守纪,也是做好安全驾驶的前提。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是自己的,也是大家的。往往因为自己失误,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危及到社会的稳定。群体意识:一定要树立良好的群体意识,相互帮助,相互保护,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这是保障安全驾驶的重要条件。例如在高速公路堵塞时,没有群体意识,任何个人都无法实现单个车辆行走的可能性。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原则和措施,使构建和谐社会从理论认识开始走向社会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是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而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必须对师生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努力提升师生员工的法律素养和安全意识。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是安全校园建设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极为重要的举措。(在此之前,我们则必须了解小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

(二)1995年9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第六章教育教育与社会的第四十五条: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998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在总则里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制定消防法的目的在于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减少的顺利进行。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施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此外,还有《学生伤害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我们的研究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四、研究现状

(一)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毛振军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2.看不清社会犯罪对校园安全的影响及表现。3.没有把校园安全提到尊重学生生命、保障学生人权的高度去认识。4.校园安防机制落实不到位。5.安防资源保障乏力。(毛振军,2009)

张春露认为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有:1.校园安全的防控机构缺乏必要的资金和人员支持。2.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3.学校的基础设施缺乏安全论证。4.学生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5.学校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张春露,2006)

由于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和近年来显示出的我国校园安全问题的严峻性,我国有许多学者对校园安全问题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我国各界的重视,这不仅因为掌上明珠般的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在校人群的主体,也不仅因为越来越发达和透明的媒体对校园事件高度敏感和关注,而更体现了发展的社会文明对校园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呼唤越来越强烈。我国研究者对我国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研究存在着很多类似之处,主要集中于教育设施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以及自救能力欠缺,校园周边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增多等方面。(二)关于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杨志成,韩文林认为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有:1.校园安全管理还缺乏规范的长效机制。2.缺少科学的校园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3.安全教育不成体系,面对事故付出代价。(杨志成,韩文林,2004)

李慧勤,段淑芬认为其原因有:1.对安全教育的投入不足。这投入包括财力和人力。2.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私自游泳、乘坐非客运车辆、租赁民房、夜不归家、购买“三无”食品等现象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李慧勤,段淑芬,2009)

徐永生,宋世兵,彭小满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有:

1.校园安全意识薄弱。2.校长不重视。3.危房短时间不能消除。4.学校管理面临困难。5.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的影响。6.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徐永生,宋世兵,彭小满,2005)

张翔,葛红艳认为中学校园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1.某些学校的教育思路有悖于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2.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没有给予真正的重视。3.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4.疏忽必要的安全教育。(张翔,葛红艳,2007)

蔡少铿认为其原因有:1.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安定因素对校园安全的影响。2.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安全重视关注不够。3.学生缺少防范意识,学校教育思想存在问题。(蔡少铿,2005)

刘振华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角度分析了校园安全问题的成因。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指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引发各种社会动荡、道德冲突和价值变异。学校方面的原因包括1.校园防范教育缺失。2.校园安全管理不力。3.部分教育工作者索质偏低。家庭原因有:1.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极大。2.家长的不良行为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3.父母离异使得学生容易形成非健全人格。(刘振华,2008)

我国学者对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也有较多的研究,既有全方面地揭示,如刘振华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角度去探究其中原因,也有比较侧重某一方面的原因,如学校。综合我国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学校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学校的管理者不够重视,管理的力度不够,部分的教职工的素质偏低乃至安全教育的不足等等。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鲜有研究者从政策学的角度去探讨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这一方面可以作进一步的研究。(三)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刘振华提出的对策有:1.建立有力的保卫组织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2.完善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3.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校园安全基础设施体系。4.构建虚拟空间的学校安全防控体系。5.规范管理机制,搞好校园周边环境管理。6.积极探索《校园安全法》的制定与实施。(刘振华,2005)

蔡欣达提出的对策包括:有专家认为1.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党委必须高度重视,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层层建立责任制,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3.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安全管理工作。4.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检查和督促,要确保有关经费的落实。6.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加大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蔡欣达,2002)

徐明彦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一是解决好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形成自上而下的学校安全管理体系。三是形成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将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徐明彦,2006)渠爱莲针对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的问题从学校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自己的对策:1.学校层面要实现三个“强化”即强化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2.政府层面要做到:关注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常抓不懈;保证学校的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做到高度关注;协调各部门管理职能,做到齐抓共管。仁渠爱莲,2009)

陈龙图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中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